书城历史上海滩·1843
13722700000031

第31章 黑帮大哥(2)

在一帮土匪、帮会头目中,徐宝山算得上是一个政治嗅觉比较敏锐的人。他非常注意时局的变化,善于在各种政治势力之间周旋,他甚至还支持过维新变法。1900年,徐宝山接受清政府招抚,帮助清廷控制水陆地方治安;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徐宝山时年45岁,已是称霸一方的地方军阀了,他眼见反清浪潮不断高涨,便倒向革命势力,加入了黄兴组织的北伐联军,被孙中山任命为扬州第二军军长;1912年3月,南北和议达成,孙中山让位,见风使舵的徐宝山又投靠袁世凯,杀害了不少革命党人;次年,被人用计炸死。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有时候也需要一些小小的手段。在不能发动群众,又策反不了军队的情况下,帮会就会成为革命党人利用的王牌。

当时,革命党人主要是由青年知识分子和留学生构成,他们缺少同广大工人、农民的联系,而帮会恰恰弥补了革命党人群众基础薄弱的不足。海外的华人帮会,不仅在经济方面给辛亥革命以财力支援,并且还亲自参加武装起义。例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即有洪门子弟。

可以说,帮会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的成果,真正落到革命党手中的微乎其微,很多原本并不革命的人,包括袁世凯在内,城头变幻大王旗,从清朝政府的旧官吏摇身一变为民国的新官僚。所以,辛亥革命最初的几个月里,中国最大的奇观,就是一下子冒出许多都督。

武昌一声枪响,同盟会的陈其美在上海,发动上海商团、青帮及部分青年与江浙革命党人于11月3日起义,攻打江南制造局,以控制武器库。青帮通字辈的刘福彪,在起义中身先士卒,率领300位敢死队队员担当起突击队,猛攻制造局。在两度失利的情况下,陈其美只身进入制造局劝降,结果反被扣押。光复会领袖李燮和、商团首领李平书闻讯后,随即率领光复军驰援,并攻下制造局,光复上海,救出了被捆缚的陈其美。

3天后,起义者开会推举沪军都督,原定由光复会的李燮和担任,同盟会的陈其美为军议长,不想青帮人物大闹会场,硬生生将陈其美推上了沪军都督的位置。据《辛亥革命七十周年》记载,刘福彪原在会场内靠墙站着,突然高举一颗手榴弹,高呼“陈其美吃了苦头,现在给他做军议长太不公平,都督非选陈英士不可,否则我手榴弹一扔,大家同归于尽。”为顾全大局,李燮和“力示谦逊”退出了。就这样在青帮“兄弟”的力挺下,志在必得的陈其美顺利成为沪军都督。

陈其美以革命者身份,拉拢了青帮与大地主、大商团。辛亥革命初期,在沪军都督帐下,陈其美为国民党的崛起网罗了一批中坚力量,如黄郛、何应钦、戴季陶、邵元冲、吴忠信、张群……这些人堪称后来国民党的中坚。另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蒋介石,陈其美不仅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而且还是他加入同盟会的介绍人。陈其美和蒋介石的关系深厚,陈其美的侄子陈立夫、陈果夫后来成为国民党政府的要员,纵横官商两界。

帮会凭借自己独特的组织网络和社会关系,为革命党人搜集情报,提供保护,甚至捐钱输财,提供避难所和秘密据点。因为得到青帮这一强大民间力量,陈其美虽然革命有功,但在剪除党内异己以及“生活作风”问题上,一直被同仁和后人诟病。除了刘福彪之外,应桂馨是陈其美倚重的另一位青帮大佬。应桂馨曾是陈其美的谍报科长,当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负责接应和保卫工作的就是应桂馨,他还随行护卫孙中山去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由于帮会庞杂且人数众多,以革命的“功臣”自居的帮派人员四处滋扰社会、欺行霸市,引起了各阶层的不满,纷纷要求军政府予以打击和取缔。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1912年7月,上海青帮、洪门和哥老会联合组成一个“中华国民共进会”的准政党。在陈其美的鼎力扶持下,应桂馨战胜多个比他有名的帮派大佬,当选会长。

共进会成立后,公开呼吁会内同人今后“痛改前非,从慈为善,共守法律,同享自由”。然而,所属帮派岂会因为换了件马夹就乖乖弃暗投明,相反,他们打着该会旗号网罗门徒,欺行霸市,更加肆意猖狂,共进会成立不久就变得声名狼藉。

陈其美等人试图把旧式帮会改造成新式社团,实则对黑社会介入政治斗争和最后失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依附政治力量的帮会,一改往日“非主流”的形象,一方面与国家政权分享权力,另一方面在政府不能满足其欲望与要求时干着颠覆政府的勾当。帮会的存在及其活动,不仅挑战了中央政府的统治权威,而且为各省欲稳定地方秩序的新统治者所无法容忍。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恢复社会秩序,各地军政府只好采取了打击帮会的政策。

1912年11月9日,民国政府颁布法令,宣布解散包括帮会在内的秘密结社。改造会党的努力失败,继而又遭到主流社会的打击,为了寻找出路,帮派再次转入地下,攀附军阀官僚,逐渐从原来下层群众的组织,蜕变为权贵者的爪牙和工具。

1913年3月20日晚,上海沪宁火车站的几声枪响,彻底改变了民国宪政史的历程。受北洋政府密令,应桂馨指使刺客武士英刺杀了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全国舆论大哗。应桂馨自认有功,公然前往北京向袁世凯邀赏,结果被灭口,死于北上京津铁路的头等客车中,共进会也随即被当局通令取缔。

应桂馨虽然是帮会身份,却是个货真价实的革命党人,宋教仁被暗杀,陈其美也难脱嫌疑。不过正所谓“算人者,人亦算之”,不久,陈其美也被刺身亡,历史的天平上颇有些因果循环的味道。

民国初年,中国的帮会势力迎来了黄金期,而上海则成了他们的圣地。他们依附于某些政治组织,深知和政府分享权力的重要性,同时也清楚这种权力的边界在哪里,所以很少会提出自己独立的政治主张。

遭陈其美的策划暗杀,徐宝山被炸死后,其下属张仁奎收拾“春宝山”残部,带领苏北帮转战上海滩,开香堂,广收弟子。上海滩的流氓也终于找到了“组织”,纷纷加入青帮。

江湖人推崇“桃园结义”,歃血为盟“拜把子”,青帮特别讲究论资排辈,强调拜师如拜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此,特别定下了 “清静道德,文成佛法,仁论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礼,大通悟学” 24个字作为辈分排字。到了清末民初就是“大通悟学”这四个辈了,徐宝山、张仁奎都是大字辈人物。

按常理,新人入伙应从低级别的身份做起,然而有一个人,一旦加入便迅速被青帮收纳为最高等级的大字辈成员,此人名叫袁克文,他的父亲则是当时朝思暮想着要做皇帝的袁世凯。 “太子”入帮,从中也可看出青帮这一江湖组织,此时已不仅仅是个打酱油的角色。

事实上,张仁奎的名气,并不在于他做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他的徒子徒孙遍布军政商学界,而且多属社会名流。张仁奎收徒弟相当讲究,要是觉得对方有些才干,投的帖子就收了,如果是个招摇撞骗的混蛋,立马赶人。

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国民党高级将领蒋鼎文、上海银行公会会长陈光甫、交通银行总经理钱新之、中央造币厂厂长韦敬周、上海市长吴铁城……这一长串闻人名字,都在张仁奎收下的拜师帖名单中。后来崛起的青帮“上海三大亨”与张仁奎也颇有渊源:黄金荣是他的弟子,杜月笙是他的徒孙,张啸林则是他的师侄。以至于连蒋介石都给他三分薄面,称他为“张老太爷”。民国年间,上海滩各帮会一旦与军人政客发生矛盾,几乎总是要找“德高望重”的“张老太爷”出面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