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上海滩·1843
13722700000004

第4章 炮响埠开(2)

被困的义律除了交出鸦片已经别无选择,他只好要求大家将鸦片交出,并承诺商人的损失将得到补偿。义律的安排可谓“用心良苦”,既让烟贩们感激又满足了钦差大臣的要求。最终,21306箱鸦片被缴获。但义律的做法却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原本只是清政府惩治不法烟贩的公务,义律却打包票商人的损失由英国政府承担,而对英国政府来说,怎么可能让本国纳税人为走私鸦片商偿付损失呢?这最终使商业冲突变相成中英两大帝国的冲突。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主持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237万斤鸦片用了整整23天才全部销毁干净。“虎门销烟”的一幕被中国视为打击毒品、唤醒国人爱国意识的运动,民国时6月3日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百余年后更与武昌起义、五四运动等一起,刻在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基身上。此事件还成为世界禁烟运动的一个范例,销烟结束的6月26日被定为国际禁毒日。

但是,禁烟功臣林则徐的做法还是值得商榷的。调动武装力量在管辖范围内查抄鸦片,是清政府主权范围内的正当权利,英国人也接受罚没货物,但是签署“永久禁止一切来人夹带鸦片”的集体保证,以及用武力包围商馆,将外商一律扣押,在没有提供相应的司法程序及申诉渠道的情况下,这无疑是“绑架”了。销烟成功后,林则徐又乘势追穷寇,下令驱逐义律乘坐的停靠在香港尖沙咀海面的“窝拉伊”(Volage)号军舰。焚烧鸦片、驱逐洋人,关门“打狗”,简单、粗暴、缺乏技巧的禁烟手法是颇为典型的中国特色。于是,“窝拉伊”号向驻扎在九龙的清军开火,未宣而战的鸦片战争,轰响了第一炮。1839年11月,道光皇帝下旨永久性停止中英贸易。

直接遭到禁烟打击的英国商人,他们向英国政府发出请愿书,要求政府“做主”,“利用这次机会,采取适当手段,一劳永逸地把我们对中国政府的商务关系置于前所未有的更安全、更稳固、更合乎大不列颠荣誉的基础之上” 。尤其是产销鸦片的英商,他们组成游说团奔走呼号,希望英国政府尽快武力干涉。

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决定派遣一支“东方远征军”去中国“讨回面子”。尽管反对派保守党对维护鸦片走私而发动战争提出质疑,但是在最后的国会投票中,彭马斯顿和他的支持者以几票的优势达成了目的,战舰向中国开过来了。对此,远在广州的林则徐和坐在金銮殿中的道光皇帝,都还一无所知。

1840年6月28日,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广东、福建戒备森严,英军没讨到太多便宜,便准备扬帆北上。1841年8月底,英军攻破厦门,占据鼓浪屿,旋北进浙江占领舟山。10月1日攻陷定海,10日、13日镇海和宁波也相继失陷。英军在疯狂洗劫后,停留休整。1842年5月,英军集中兵力继续向北进犯,攻陷了浙江平湖乍浦镇。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进攻乍浦。1842年6月16日,英军炮舰气势汹汹地杀向吴淞口,中英吴淞之战爆发。这是在上海滩发生的第一次抗击侵略的卫国战争。然而,声称“均已预备齐全”的上海防区和号称“布置精密,可打胜仗”的抗击自信,竟然被英国十余艘战船打得稀里哗啦,战斗仅仅持续了两个半小时,清军就全线溃败。一支兵力数倍于敌、以逸待劳的军队,竟被另一支长途奔袭、沿路作战不止的疲惫之师轻松地打垮了。战斗中,英军被击毙2人,伤25人,而清军却阵亡88人,其中最为壮烈的是66岁老将陈化成,是为上海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

其后,英军相继占领了吴淞、宝山、上海。在上海城内吃喝了五天,并勒索了50万元“赎城费”后,拔营而去。他们沿着长江进攻到镇江,7月27日,英国舰队兵临南京城下。这让道光皇帝大为惊恐,一拍龙案,以“措置失当”之名摘掉了林则徐的官帽。在民族内忧外患的多发之秋,所谓英雄者多为历史的悲剧主角。令其满腔热忱化为碧血,徒留“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慨叹!

英国人的军舰已经开到长江三角洲了,那里是稻米、丝绸的盛产地,京杭漕运的起点,而漕运关系到京城粮食的供给。对于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而言,越接近权力中心的打击其效果就会越明显。道光惊慌失措地从各地调集部队与英军交战,但清军屡战屡败。

战争的铁律是,军队只有经历南征北战的长期恶战,才能锤炼成雄师锐旅。八旗子弟兵度过“康乾盛世”的和平岁月后,不仅军队的骁勇之气消失殆尽,各个都以“发展私体经济”为中心,而且这些人平时都疏于训练。在1835年,中国炮兵每年平均仅训练射击两次左右,基本上是能够装弹点燃发射就行了,至于测距瞄准都扯淡了。但“海盗”出身的英国人,他们之前已经在与法国人、西班牙人的战争中磨炼出了有效的作战方阵和射击战术,再加上武器的优越,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看到期待已久的战争在眼前发生,英国商人们不仅出谋划策、提供情报,还把从事鸦片贸易的船只借给舰队使用,让船长做领航员,其他职员做翻译,而且将贩卖鸦片得来的白银作为舰队的军费,自始至终提供物质的殷切招待。

成王败寇,吴淞之战结束刚刚两个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城下之约,锚泊在南京江面上的英舰“康华丽”号的坚硬甲板,变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的接生产床。条约内容早已众所周知:割让香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废除公行垄断;赔偿2100万银元;协定关税;承认治外法权;给予西方国家最惠国待遇……当年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来华提出的所有要求,在半个世纪后清政府都兑现了。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没有起到抵制贸易侵略的作用,反而作茧自缚限制了自己,丧失了貌似唾手可得却注定失之交臂的历史机遇。在这几十年中,中国人先是自欺欺人,继而迷惑不解,最终一败涂地。可叹的是,最后不但放弃了虚妄的自大地位,连欲求平等也不可得了。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中英两国的历史纠葛才算了结。

中国的外交必须按照西方人的游戏规则玩了。1853年6月14日的《纽约每日论坛报》刊登卡尔·马克思的评论说:“在英国的武力面前,满清王朝的权威倒下成为碎片;天朝永恒的迷信破碎了;与文明世界隔绝的野蛮和密封被侵犯了,而开放则达成了。”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出现了一个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外交部。

这场因管制鸦片而起的战争,很多人认为鸦片是祸首,然而胜利的英国并没有让鸦片贸易合法化,其实更深层的原因应该是寻求贸易自由。美国学者费正清也认同说:“战争如果没有因为鸦片而爆发,可能也会因为棉花或者蜜糖儿同样发生。”此时,远在英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商人,已经热切地盘算着,中国的4亿顾客将要购买多少纺织品了,这会使曼彻斯特的纺织机不停地转上几十年。

按照最惠国条款,一国从中国获得某种利益,自动惠及其他各国,如英国有权在上海设立领事馆,则法国、美国、俄国都同获此权利。自己打了仗,让其他国家也来沾光?英国人可没有这种“雷锋精神”。作为一个商业化国家,在制定对外政策时都会进行周密的成本核算,英国人明白,对于中国这么庞大的国家,独吞下去的结果只会是“消化不良”。如果允许所有西方国家共享中国,那么既能防止任何一国独霸又便于经济利益均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