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河西走廊的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最西端,也是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关城,它雄峙于祁连雪峰与黑山之间的戈壁滩上,地势险峻,是古代甘肃西部的重要关塞,也是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要道,素有“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此刻,伫立嘉峪关城楼前广场,目睹高耸的城楼,感受着它的威武和雄壮。那土黄色的城墙上镌刻着的是沧桑岁月遗留下的斑斑驳驳,经年累月,风雨剥蚀使它的面目苍凉颓败,但它依然坚实地护卫在这里,与时空为伴。那高高悬挂在关楼上的“天下第一雄关”几个大字,气势磅礴,傲视远方。我被眼前这沉淀了几百年厚重历史的古老关城震撼了,它是先人们用智慧在这片苍凉土地上烙下的璀璨印记。走进关城,就像走进一段凝固的岁月,阅读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一任想象的翅膀自由地在时空中飞翔。
关城,也叫关险、关塞、关隘,是长城的配套工程,同时也是古代战争的产物。古人打仗,十分重视利用地形,因此都在一些山岭峻峭、谷口险要之地设置关城,驻兵守卫。可谓“因险制塞”,将地形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关塞历来都是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其附近地区必是著名的古战场。千百年来,这里不知演绎过多少兵戎相见的战事,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追溯历史,在封建时代统治者眼里,修筑长城纯粹是为了抵御外侵的需要。秦以前各诸侯国修筑长城,作用在于互防。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国内纷争平息,而与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秦始皇便起意修筑长城以防胡(匈奴)。到了汉朝,为防御匈奴南犯,不惜倾尽国力,沿边塞修筑障、城、亭、燧以及扼守边防的长城。明代大修长城,目的和秦汉时一样,主要为防范外族(主要是蒙古族)入侵。明灭元后,蒙元势力退至漠北。1368年(明洪武元年)朱元璋称帝,但亡元将领铁木耳不甘心失败,仍雄踞河西企图卷土重来,屡次侵扰明边以示对抗。因此,明太祖攻克大都(今北京)后,就有长驱直入蒙地边界之举,这是继汉、唐极盛时进军塞北的一大壮举。为了加强北部和东部的防务,明太祖接受了朱升的建议,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针,开始了修筑长城的浩大工程。明军长驱追击进入塞北平定河西后,撤兵肃州以内,并筑坞堡营垒,扩建长城,开始修建嘉峪关关城,以控西域门户。
嘉峪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于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历时168年,跨越一个半世纪的漫长岁月。小时候,听说过关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相传,秦始皇时期,苏州书生范杞梁为逃避徭役,奔走他乡,途中遇一美貌女子名叫孟姜女,遂结为夫妻。成亲之时,范杞梁却被朝廷抓丁去修长城,此后三年杳无音信。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来到筑城之处,得知夫婿早在一年前已累死在这里,他的白骨被筑进城墙之中。孟姜女悲愤不已,号啕大哭三天三夜,竟哭倒了一截长城城墙,露出丈夫尸骨。随后,她也一头碰死在长城墙下,随夫而去。这个悲惨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残酷以及修筑长城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长城万里,不知埋进了多少劳苦大众的白骨。长城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是用无数百姓的血肉筑成的。
嘉峪关城是由内城、外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长城峰台等组成。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主心,周长640米,墙高11米,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西瓮城四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关城内现有的建筑主要有游击将军府、关井、关帝庙、戏台和文昌阁。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有一块普通的砖却深藏着一段感人的故事,它就是流传在民间的嘉峪关“定城砖”。传说在修建嘉峪关关城的时候,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工匠,他技艺超群,远近闻名,承揽过许多庙宇、楼阁,他设计的庙宇、寺院造型美观、结构严谨,用工用料都十分精确、节省,建成后十分坚固。监督修关的监工名叫张不信,他根本不相信易开占有这般能耐,便说:“你干脆让多出来一块砖,我给你永远放在城墙上,为你扬名。”结果,易开占赢了,修完嘉峪关城刚好多出来一块砖。张不信也兑现了诺言,派人把这块砖放在城墙沿上,以供后人观赏。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嘉峪关,就像一座钢铁铸就的天然屏障,默默地挺立在大漠戈壁之中,任凭岁月的风沙打磨,抵御着外族的入侵,保卫着华夏民族的平安。
站在宽阔的城墙上,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远去的岁月。战事骤起,关门幽闭。漫天黄沙中,旌旗猎猎,战鼓隆隆,金戈铁马。那一幕幕激荡人心的壮举,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前行者的脚步。而在和平时期,它又是一个通商口岸,负责征税,缉私,保护商旅的人身安全。想当年,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商贾往来穿梭,这里尽现一片繁华。沉思之中,时光仿佛倒流,我回到了昔日喧闹嘈杂的关城。今天,人们不畏旅途劳顿,来到这座寂静的古城堡内游览怀古,看重的不仅仅是一座建筑,而是一种精神。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这首著名的《出嘉峪关感赋》诗,是清代鸦片战争后主张禁烟的林则徐被流放充军新疆伊犁西行途中所作,它为这大漠雄关又注入了一种悲壮气氛。“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这是反映那时人们悲苦心情的感叹。古人把这里看做“走出国门的通道”。出关后,意味着背井离乡,生离死别,远赴西部边塞,沿途万里黄沙,朔漠荒凉,是否生还有望,就很难说了。而晚清拓疆大臣左宗棠,在前往新疆平定阿古柏叛乱时,从陕西潼关到甘肃的玉门关,让士兵沿途栽植杨柳。驻扎嘉峪关时,他修关墙,并亲笔题写了“天下第一雄关”匾额。此后,春回大地之时,长城沿线到处都是杨花吐蕊、柳絮飞舞,为塞外边关带来无限生机。有人写诗咏赞“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至今,关城附近还有一棵“左公柳”,它枝叶茂密,浓荫匝地,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永远守护着雄关的安宁。
嘉峪关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不愧为集古代军事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
(原载2012年4月21日《人民军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