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西风漫卷
13736100000091

第91章 清水砖雕绘彩图

地处天水市东北的清水县城,山清水秀,景色幽美,但因偏居一隅,多少显得有些冷清。在县城狭窄的街道上行走,要找一家环境优雅、规模大点的餐馆也要费不少周折。然而,在这偏远欠发达的地方,却出土了引人注目的宋(金)砖雕彩绘墓。

我们慕名直奔目的地。在这里,我们了解到宋(金)砖雕彩绘墓的发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早在民国时期,就有砖雕彩绘墓砖零星出土,只是那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而被随意地丢弃、毁坏。到了1983年秋季,清水县上圭乡苏屲村村民在平田整地时,发现了一处完整的砖雕彩绘墓(苏屲墓),才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重视。不幸的是,1992年8月墓葬内24块价值极高的画像砖不翼而飞,幸被公安干警查明追回。

苏屲墓地处偏僻乡村,为了保护好墓地,清水县文物管理部门将原来的墓穴建筑搬迁复原到赵充国墓旁。20世纪90年代末期,清水县相继发现了宋(金)砖雕墓6处。其中,对和苏屲墓情况类似且风格有别、价值更高的白沙墓、红堡墓、贾湾墓实施易地搬迁至赵充国陵园复原保护。形成独具特色的宋(金)砖雕彩绘墓博物馆。

赵充国是一位生于汉武帝建元四年的爱国将领,赵充国陵园静静掩藏在清水县城北1公里处的牛头河畔,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走进陵园,只见园内建筑典雅肃穆,气势恢宏,充满了神秘庄严的气氛。沿着陵园左侧的小径西行不远,再从青砖砌成的台阶下去,就能见到呈拱形的墓门。我们带着一种探秘的心情,沿着窄小的甬道走进幽暗的墓室,脚步不由得放慢下来,只见呈正方形的墓室内,三面墙壁均以砖雕贴砌而成,沉淀着岁月风雨的青灰色砖雕,完整地显示着历史的原貌。仔细观看,青砖上雕刻着各种含意深刻的彩图,让人恍若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宋(金)时代。引人注目的正面砖雕图上,表现的是墓主人的生活图。画面中,主人夫妇对坐,神态平静悠然,男仆托盘,侍女执壶,举手投足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更引人注目的是,在墓室的西侧墙上雕刻着感动人心的二十四孝中的孝子图,只见一男子左手持锹至地,右手握拳举至右额,低头弯腰,双目俯视,似在沉思。他的左边站着一位妇人,头梳高髻,双臂环抱一孩,地上散落着元宝和宝珠。这便是二十四孝中最感人的郭巨为母埋儿。还有王祥卧冰求鲤、杨香扼虎救父、舜帝孝感动天等等,生动逼真的造型和穿插有序的图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社会活动与经济发展。这里的每一块砖,都记载着一段尘封的岁月故事。目睹这些精彩绝伦的砖雕彩绘,让人心里深感震撼和感动。据介绍,墓室内的砖雕数量、质量以及所选用题材,都取决于墓室主人的社会地位。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宋(金)时期,无官品者不得用墓志。这座墓的随葬品简单粗糙,可见主人并非达官贵人,而是贫民阶层的富裕者。在那遥远的时代,能有如此豪华的墓穴建筑及装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见证了宋(金)时代砖雕的辉煌历史。

走出苏屲墓,我们又分别参观了箭峡墓、董湾墓、贾湾墓。每一座墓穴里的砖雕彩绘,构图都十分完美,有挺颈回首、展翅飞翔在云端的丹凤,有回首展望、四蹄腾空、祥云环绕的天马,有双目圆睁、张口露齿的雄狮等等。各种图案造型逼真、内容丰富、色彩协调,雕刻刀工娴熟、线条流畅,极富艺术感染力。徜徉于雕梁画栋的古墓之中,细细品味着先人们创造的文化遗产,带给人的是一种美的享受。

中国的砖雕是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俄罗斯著名作家果戈理说过:“建筑同时还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统已经缄默的时候,而它还在说话。”宋(金)砖雕彩绘墓建筑,是古代建筑的一种“会说话的年鉴”,它虽然已历经千年岁月,但依然绚烂夺目,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

(原载2010年3月20日《人民军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