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像山,这座象征着吉祥、平安和幸福的山,多年来一直在吸引着我。在我的脑海里,大像山应该是一座山形酷似大象的山。但当我来到它的面前时,才发现自己的猜测一点也不符合实际。眼前的山峦,竖看如一面旗帜,横看似一只欲跃的伏虎,没有丝毫状如大象的踪影。因为在山顶悬崖间峭壁上的拱圆形洞窟中,保存着一尊巨型释迦牟尼塑像,遂得此名。可见,实践才能出真知,想象有时是很不靠谱的。
大像山,最早叫朱圉山,它矗立于甘谷县城西南2.5公里处,东高西低连绵起伏,陡峭壮观,属秦岭西部余脉的一部分。山上有大小石窟22处,殿宇亭阁12处,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位于顶峰悬崖之间,造型高大雄伟的释迦牟尼大佛塑像。这是一座石胎泥塑大佛像,其身高23.3米,肩宽9.5米,头高5.8米,膝长6米,造像始凿于北魏,先后经历了4个朝代300多年的时间,直到盛唐时才趋于完成。它是渭河流域唯一的一尊唐代大佛像,也是古丝绸之路上融石窟与古建筑为一体的重要遗存之一。从外观上看,端坐于须弥座上的大佛双耳垂肩,双眉弯弯,两眼明澈,和颜善目,博爱的目光注视着远方。大佛面部表情饱满富态,体格硕大匀称,身披袈裟,裸露前胸,左手抚膝,右手上举,做了一个吉祥如意指,将幸福吉祥和平安撒向芸芸众生。
站在狭窄的栈道上,抬头仰视庄严神圣的大佛,心里感受到一种敬畏和震撼。据说,这么大的佛像在全国同类造像中也是罕见的。我朝拜过四川的乐山大佛、张掖大佛寺的睡佛和莫高窟的坐佛,仔细观察造佛风格,它们在许多细微处颇有同工异曲之妙。与其他大佛像有所不同,此佛像宽厚的上唇绘有佛教造像上并不多见的蝌蚪状短须,极富异国情趣。看来,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存,在大千世界,在不同地域都是一脉相通的,即使远隔千山万水。而关于大佛像的短须,还有一段感人的传说:大佛像原本没有胡须,清代时一位四川来甘谷做生意的商人,在大佛脚下仰望佛面,看见大佛脸上没有光泽,就想为佛面贴金。可在施工中,金箔不够了。工匠们为这位商人拿出全部家产供佛而感动,于是建议在佛像面部加两道胡须,以减少金箔用量。此后,大佛面部便出现了这两道不同寻常的胡须。
大像山又名石窟寺,该石窟与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遥相呼应,是丝绸之路上的闪亮明珠。由于大佛历史久远,长期裸露,日晒雨淋,身上的部分颜料已经脱落。从残留在大佛袈裟上的蓝色涂漆中,仍可窥见盛唐时期佛教兴盛的辉煌景象。
大佛像高于地面200米以上,不管你站在哪个位置,无论是从山上或窟内各个角度变换位置观赏,都给人一种慈祥恬静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佛陀的威慑力,一种高大的震撼,令人不由得肃然起敬。佛像两侧有诸多大同小异的岩洞和佛龛,有残损的悬塑和浮雕,那神态高雅、身姿轻盈、优美可人的飞天,慈眉善目的菩萨,线条明快而流畅的卷云,精致夺巧的莲叶等等,整个洞窟布满了巧夺天工的雕塑,每一个塑像都包含着一个故事,让人回味无穷。而这种震撼,还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破坏与维护后所存留的,是一种残缺的美,我完全想象不出其本来的精美与壮观。这时,成群的飞鸟在大佛头顶飞来飞去,一片唧唧喳喳声。也许,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在此筑巢安家,是在为佛陀的保佑和大自然的美妙而歌唱呢。
大像山的美,还在于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在黄土堆积的西北高原,群山大多是光秃秃的荒山枯岭,大像山则不同,满眼翠绿。山崖边松柏丛生,丁香溢彩。漫步其中,可以悠然感受到那份生活的惬意与美好。面对神山上的大佛,不少游人合手祈祷,祝愿自己的美好愿望能够实现。佛像两旁,依山附势有长长的走廊。廊上窟龛相连,遗憾的是有些洞窟已被封住,未向游人开放。这长长的走廊,也是观望甘谷县城全景的绝妙平台。依窟北望,渭水如带,陇海铁路横贯东西,渭北山丘蜿蜒起伏。山脚下,正在施工开发中的新城,点缀在碧绿的田野里,在春日温暖的阳光下显得更加明亮、自然。
大像山上的千佛洞,同样是一个吸引游人的去处。此洞是人工开凿在险峻崖壁上的一个以佛教为主题的石窟,仅一个小巧的洞窟供人出入。乍一看,还因其规模小而感到失望,身处其中,不禁为门廊和墙壁的精美雕塑深深地打动。洞内迎面的是笑容可掬的弥勒大佛,游人都会忍不住伸手去摸那圆润富态的大肚皮,以求宽阔的胸怀和笑口常开。往里走,别有洞天,洞穴曲折幽深,两边洞壁塑有各种精美绝伦的雕塑。有观音、仙女、赤脚大仙、罗汉等等,佛像之多,让人眼花缭乱。这些塑佛通体彩绘,可谓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却又无一重复,造型可爱动人,引人入胜。千佛洞内曲折回环,诸多洞窟主体相连一体,却又左右分支自成格局。在一个支洞内,两壁及洞顶共三面绘有代表慈、悲、喜、舍,以及因缘和本生故事的佛传壁画,那宏伟的构图,绚丽的色彩,生动的描绘,无不令人惊叹。再往里走,拐过几个石凿通道,便是阎罗殿。东门两侧,分别站立着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四位面容狰狞的凶神恶煞的鬼卒,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刚刚还沉浸在人间天堂的逍遥与快乐之中,瞬间又踏进了地狱百相的恐怖深渊,真让人一下子回不过神来。也许,生活就是如此瞬息万变,人间、地狱只是一步之遥。
千佛洞内,有600多尊当代雕塑佛像,加上丰富多彩的壁画,可谓名副其实。那一幅幅千姿百态的浮雕、悬雕及壁画,雕刻细腻优美,色彩绚丽,气魄宏大壮观,构思新颖大胆,他们既独立又统一,构成了洞内完美的艺术图景。这样排列密集的通体雕塑,满布佛像的洞窟,在全国屈指可数。
大像山,不但有千年大佛像,现代千佛洞,还有古建筑庙宇大殿和历史人文景观。沿山路自下而上看,两边有三国大将军姜维殿,有艺精华夏的千古巨匠鲁班殿,还有药王庙、关圣殿等。最开人眼界的,要算伏羲庙了。人们大多知道天水是羲皇故里,但对他的具体出生地,却又不甚了了。看完伏羲庙,无疑丰富了自己的历史与神话知识。伏羲是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他生于甘谷白家湾的古风台,在天水卦台山创造了八卦,在中原闻名于天下。伏羲庙位于山道边的一个院落里,走进殿内,迎面是一座伏羲氏身披桑叶、手托八卦的塑像。殿前石阶上,有用鹅卵石组成的阴阳鱼图案。此庙建于明万历年间,寄托了人们对“人文初祖”伏羲的追忆、纪念之情。
大像山,这座如梦幻般兀立于中国西北角的名山,以其深邃的佛教传承和人文底蕴,至今仍彰显着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