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西风漫卷
13736100000097

第97章 悟道崆峒山

崆峒山雄踞甘肃省平凉市西郊12公里处,属六盘山支脉,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它不但有雄浑壮阔的气势和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还有“三教共存”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是皇帝问道、悟道、得道的地方,自古有“道家第一名山”和“山川雄秀甲于关塞”的美誉。

盛夏7月,我们一行从兰州出发,参观会宁会师楼、六盘山后,沿着连霍高速公路向崆峒山奔去。一路上,风景随着车轮的东进不断地变化着,干涸的黄土地逐渐披上了绿色,空气也变得湿润起来。抵达平凉,眼前完全就变成了另一个模样,满眼都是浓浓的绿色,仿佛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怪不得民间有“争天水,抢平凉”之说。在干旱缺水的甘肃,平凉算得上是块福地,身临其境,深有同感。

天色渐晚,我们住进了广成大酒店。这秀丽明快的江南大庭院式建筑风格,让人眼界大开。真没想到在弹丸陇东之地,还隐藏着这么一处美轮美奂的五星级园林式酒店。院内阔大的人工湖面上荷花盛开,金鱼跳跃,给人一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湖边柳丝摇曳,两排茂密桃树下的林荫小道整洁幽静,树枝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油桃,步入其中,阵阵香气扑鼻而来,一种丰收的喜悦让人心旷神怡。脚下大片大片的花圃中,美人蕉开得最艳,真是满园佳色沁心怀。还有别致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精致的雕塑,碧绿的雪松侧柏,远山近水,蓝天白云,美不胜收。我们好像成了红楼梦中人,陶醉在这梦一般的大观园中。在西北,这样的大手笔园林式建筑,我还是第一次所见。

吃过早饭,我们乘上了开往崆峒山的旅游车,约20分钟,便到了山脚下。沿着盘山路前行,透过车窗只见满山绿荫覆盖,虽然不能“极目楚天开”,但58道弯的颠簸让人体味到了上山的不易。到了崆峒山腰的中台,这时已是艳阳高照。这里是停车纳凉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登临山顶石阶的开始。“莫道君行早,更有早来人”,在“崆峒山”标志的石碑前,已是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大家正争先恐后地留影。从这里仰望,群峰浩荡,峭壁突兀,庙宇亭楼,横空出世,山顶的风景尽现眼前。

沿着石阶小路攀登,一路灌木丛生,翠柏苍松葱郁,空气湿润,阵阵清香飘来,明媚的阳光朗照着山上的一草一木、一丘一壑,也洒在林间的石道上,带给人的是愉悦的心情和精神的畅扬,这是在城市里无法享受到的一种清晨的爽朗。

朝天门是走向崆峒山主峰的必经门户,椭圆形的门洞上高架着四柱楼阁,飞檐入云,气势恢宏。过了朝天门,就是悬而陡峭的天梯横在眼前。只见梯角处立有摩崖石刻:“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处。”我眼睛一亮,原来这儿就是轩辕黄帝问道时遇上古仙人广成子的地方,崆峒山正是因为这一段历史记载而闻名于世。《庄子·问宥》记载:“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崆峒山上,故往见之。”黄帝前后两次拜见居崆峒山石室之中的广成子,才求得“治身奈何而长久”的真经。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做好一件事,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有坚强的毅力、谦虚好学的品格。正如仙人赤松子所说:“仙凡本无界,只在心上分,不惜膝行苦,一诚百道通。”

崆峒山实属仙山,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西至于崆峒”。而《太史公自叙》里说:“黄帝至崆峒,登鸡头山。”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唐太宗李世民曾风尘仆仆追赶着来到这里。司马迁、杜甫、白居易、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尽管岁月一页页翻过,朝代一次次更迭,但人们对一方神圣的敬畏、膜拜,却是一样的永远和长久。

唐贞观年间,仁智禅师在崆峒山开辟丛林,凿通了通往最高峰的唯一通道天梯。“崆峒高千尺,天梯挂山上。”攀登途中,石崖夹道,高入云天。望着陡峭难行的天梯,我头晕目眩,心生怯意。人到中年,体力明显有所不支,只得手握铁索护栏,小心翼翼地紧贴崖壁一步步奋力向前迈进。登上百级台阶,虽气喘吁吁,但有一种实现目标的释然。登山难,可比起轩辕以膝代步爬上崆峒峰顶问道的那份执著,这点劳累真是不值一提。此刻,感受到的是一种置身于深山的幽邃,心情的放松。生活中,还有什么能比战胜自我更令人精神振奋的呢?

崆峒山不仅自然景观秀美,而且文化内涵丰富。在临近山顶处有一针观亭,记载的是“铁杵磨成绣花针”的典故。相传,无量祖师在绝顶苦心修炼而未得道,心灰意冷,准备下山返俗。经过磨针岩时,见一老妪拿一根铁棒,在岩石上磨来磨去。他好奇地问:“你磨铁棒干什么?”老妪回答:“磨针。”随后,老妪给他讲了一番“只要工夫深,铁棒磨成针”的道理。无量祖师听后深有感触,坚定了信念,重新回到了山上修炼,终成正果。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无量祖师和骊山老母,便在岩石上修建了磨针观。其实,在崆峒山的每一处寺庙、石碑,都有一段富有哲理的经典故事在里面,它映衬出崆峒山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崆峒山上,还建有规模宏大的道观隍城。内有明代修建的太白楼和太白金星塑像。这位唐代大诗人,一生抱负远大,却又宏图未展。他26岁离蜀乡,浪迹江湖,漂泊四方,遍游名山大川,在崆峒山上也留下了“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的赞叹。灵秀的崆峒山,骨子里却孕育着勇武之气。源远流长的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眉、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诗仙称道,名副其实。这里,还有明代修建的三清殿、药王殿、太上老君殿等。置身这些绚丽的古建筑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历经岁月风霜残留的痕迹。

雷声峰是崆峒山望远的最佳景点。据说,雷雨时节,这里可以听到雷震空谷,声如天崩地裂,故名雷声峰。站在峭壁顶上的亭台远望,尽览远山近峰,真可谓“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俯视脚下山崖,谷底里一泓碧绿的湖水,那是崆峒山水库,真是湖光山色的绝美风光。如果金庸大侠能来此地亲身体验一番,说不定又能诞生一部传世之作呢。

问道、悟道、得道,崆峒山的美质是内在的,无论尘世的浮华多么喧嚣,这里依旧不失为一方纯净心灵的圣土。

(原载2010年9月14日《人民军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