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西风漫卷
13736100000099

第99章 春深柳色凝霜雪

走了趟靖远县石门乡,才发现这块满目荒凉的地方竟然也有一处景色绝美的原始森林景观。它就是西依黄河石峡、北临腾格里沙漠,绵延百余里的哈思山。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一种香甜可口的大枣。外婆告诉我,这是石门的一家亲戚送来的。石门不但出产大枣,还出一种奇果哈思梨,它质细味甜又多汁,果肉呈水白色,因剖切后切面不易氧化,隔夜不变其色而著称。外婆虽然仙逝多年,可她留下的故事却像一泓泉水,永远驻足在我的心里。每当想起外婆,童年的往事就会在心头萦绕,心中的思念犹如长堤般延伸,仿佛外婆就在身边,她讲的那些奇闻趣事还在耳旁回旋。

话说回来,关于哈思梨的来历,有一段传说。历史上,丝绸之路经过这里时,有一过往行人携带异域果品,食后将其果核随意丢弃在哈思山间的流泉边,便长出了哈思梨树。春天,树上开遍了洁白馨黄的小花;秋天,树上结满了形似鸭蛋的颗颗金黄色香梨。人们惊奇地发现,如果咬一口此梨,待到第二天它仍然嫩白如初,不变颜色,果真是名副其实的奇梨。此后,它便同石门大枣一道作为贡品千里迢迢送进京城。

真不曾想到,此时此刻我驻足的这个地方,正是生长哈思梨的哈思山。哈思,蒙古语是“碧玉”的意思。一听此名,就能想到这里曾是一块充满绿色的佳地。我满怀激情地眺望四周,只见眼前山峦蜿蜒起伏,由西北向东南绵延横卧,逶迤百里。沿着崎岖的峡谷前行,一路凉风徐徐,我们边走边看,裸露的石质山脉重重叠叠,尽显着雄伟神奇。四周刀削般的悬崖绝壁上,旁逸斜出地长满了婆娑多姿、挺拔俊秀的苍松。大片的天然林木,密密匝匝地遍布整个山坡,浓荫蔽日,沁人心脾,让人心醉。徜徉在这幽静美丽的山林中,有一种回归大自然飘飘欲仙的感觉。此刻,我在心底祈求这苍翠欲滴的山岭将我拥抱,在湿润清爽的空气中感受扑鼻而来的草香、树香以及泥土的芳香,就像走进了天然氧吧里。山脚下潺潺流淌的小溪,弥漫着沁人的灵气,使人心旷神怡。这里的每一处景点,都能带给人原汁原味的纯净和自然,让人能感受到草地下泥土的血液在缓缓流淌,犹如外婆慈祥的微笑,我仿佛被一双温暖的大手牵引着。

在这片绿色的王国里,还有一处“雪岭堆银”的壮美景观,它就是哈思山最高峰东侧的银白色雪山,为古靖远八景之一。康熙《靖远志》载:雪山,在北一百二十里,西距黄河,南接分水岭。峰峦层列,岩壑横峙,松柏严茂,鸟兽蕃庶,积雪冬夏不消。遥望清岚素雾,亦一古之名胜也。放眼遥瞻,晴空之下,远山山顶银装素裹,蔚为壮观。

哈思山在西北内陆众多的崇山峻岭之中,算不上名山。然而,它却是靖远境内最长的山脉,属祁连山东段余脉。历史上有名的黄河古渡口,以及丝绸之路古驿站哈思堡就在哈思山北麓。哈思堡曾是著名的古战场和兵家必争之地,它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与当时筑边墙有关。据《靖远卫志》载,哈思堡原有墩台13处,隘口3处。当年丝绸之路上,此堡为歇脚休整赴索桥去武威之要隘,有驻军防守。堡内外店舍栉比,有戏台两座,商贾云集,其繁荣可见一斑。明都御史张佳巡视哈思堡时曾写诗吟道:“默淡山城古会州,胡天双目尽高邱。春深柳色凝霜雪,日落鞭声起城楼。”而哈思渡又名索桥渡,始建于汉唐,东岸通向靖远的哈思堡,西岸接景泰的芦阳镇。史料记载,索桥渡口最早以木船和羊皮筏子摆渡。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两岸建索桥,河西上排24只大船,两岸四根铁铸“将军柱”,用草绳系船成桥,故名索桥。后冲毁,其遗迹尚存。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于河西建索桥堡,坐落在高出河面20米的从坪上。《靖远县志》载:“索桥堡前后设建,处所不一,故堡城尺丈无定据。今考哈思堡西南六七里至黄河岸,又三四里至大口子、小口子,即昔年初建索桥地也。”著名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过咸阳,沿彬县、长武、泾川、平凉、固原、瓦亭峡,再转向北到靖远打拉池、柳州、石门到哈思堡,穿越哈思山黄河渡口,进入河西走廊,辗转欧亚,这便是汉唐以来丝绸之路南线尚未开通时人们只能穿行的北路。因此,靖远也就成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北线重镇。据说,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于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5年)曾从此渡河,开通西域。直至六盘山路修通后,索桥渡口逐渐被弃,如今成了人们游览凭吊之地。这里还保存有唐代古城、明代长城及烽燧等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

近年来,随着旅游热的兴起,这块深藏偏僻小镇的原始净土已被逐步开发。驻足山下,仰望哈思山峰的雄姿和满山的绿色,思忆遥迢,情趣别样。我想,不久的将来,这块原始遗存还会保持它原汁原味、完美自然的本色吗?

(原载2010年10月30日《人民军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