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说论语
1378600000013

第13章 冉有 (1)

冉求,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是孔子的第二批学生。

冉姓来自周武王的弟弟冉季载,在鲁国是士的阶层。从历史记载看,冉家应该是世代为季孙家家臣,家境和受教育程度都不错。冉有的教养和从政能力在孔子弟子中都是首屈一指,从政的成就也最大。

冉有的性格稳中内敛,考虑问题周到并且相当谨慎,各方面知识非常丰富,孔子也因此很看重他,对他非常放心。冉有在季孙家中先后出任费邑宰和家宰,都是季孙家的实力职位,由此可见冉有的个人能力以及冉家与季孙家的渊源。

冉有进入孔门之后,因为见多识广办事得体,孔子出门一般都带上他。后来冉有回到鲁国,成为季孙的家宰之后,想办法说服季康子请孔子回国,之后又对孔子百般照顾,对师兄弟们也多有关照,在孔门中威望很高。可是,因为冉有为季孙家尽职尽责,而季孙家的政策很多是孔子反对的,因此孔子认为冉有助纣为虐,一度师徒反目。

冉有的从政能力一流,人品也是一流,对孔门的贡献与子贡不相上下,并列第一,可以说是孔学的一大功臣。不过由于孔子对冉有一再批评,因此后代的儒家并不待见冉有,很少提及。此外,冉有专心政务,在学说上没有建树。

4.1(13.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译文】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解析】这是孔子管理一个国家的顺序了,首先要让老百姓富裕起来,之后对他们进行教化。这话让人想起管仲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这个时候,孔子的思想已经受到管仲思想的影响。如果按照孔子先前的思想,就应该是先克己复礼再追求富裕。

这是孔子第二次从鲁国去卫国的途中,当时孔子的好朋友蘧伯玉在卫国受到重用,孔子因此从鲁国去投奔他。孔子踌躇满志,以为自己在蘧伯玉的力推之下可以在卫国大展宏图,因此在途中就在计划怎样治理卫国。受孔子乐观思想的影响,冉有也很乐观,于是师徒二人就在路上谈论起怎样治理这个国家来了。遗憾的是,卫灵公对孔子早就失去了兴趣,即便有蘧伯玉的推荐,也决不用他。因此,孔子无法去实践这段话了。

【现实解说】这段话的现实意义很浓重,中国首先是人口众多,之后开放国门,国家开始富裕起来。可是,教化始终没有跟上,老百姓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素质还是有待进一步提高。

另一个方面,升官之前要低调,像孔子这样舍我其谁的样子,一旦预想的事情落空,多么受打击啊。

4.2(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冉有问子贡:“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放弃了国君的位置,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有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解析】卫灵公死后,因为太子蒯聩被赶走了,因此直接将国君的位置传给了太孙,也就是蒯聩的儿子姬辄,就是卫出公。蒯聩知道儿子当了国君,回来争夺宝座,在晋国赵简子的帮助下,占领了卫国的戚地作为据点。而卫出公坚决不给父亲让位,派重兵防范。父子争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这样的争夺表示不屑。

这件事情的背景非常复杂,要一件件来说。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和三儿子,父亲去世之后,都不愿意继位,因此双双逃离孤竹国,最终饿死在首阳山。后代,他们被尊为圣人,也是儒家四大圣人之一。

蒯聩原本是卫灵公的太子,因为看不惯南子给老爹戴绿帽子,准备暗杀南子,失败之后流亡晋国,被废了太子。

这次父子相争,从君臣关系看,蒯聩是造反;可是从父子关系看,卫出公是不孝。所以,孔子的态度就是这两人都不是好人。

卫国国君父子对峙的时候,恰好是孔子师徒在卫国期间。这个问题,为什么冉有不去问,而要让子贡去问?冉有这人做事非常谨慎,原则性非常强,但是话不多。孔子对冉有的能力很欣赏,不过两人之间的交流并不太多。而子贡是孔子喜欢的学生,又能言会道,孔子很喜欢。冉有和子贡又是很莫逆朋友,因此,有些问题冉有觉得自己不方便问或者不知道怎么问,就请子贡出马了。

所以,短短一段话,能看出三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现实解说】那种家族内斗、父子反目、利益集团内部斗争的事情,往往是很龌龊的。对于这类狗咬狗的事情,就不要去掺和了。

4.3(11.22)★★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好想法)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该先听听他们的意见啊,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听到了(好想法)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就去做啊。”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好想法)就去做吗’,老师回答说‘有父兄在,该听听他们的’,冉求问‘听到了(好想法)就去做吗’,老师回答‘听到了就去做’。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要推动他;仲由太过鲁莽,所以要拉着他一点。”

【解析】孔子是个非常好的老师,对学生都是因材施教,回答学生的问题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针对每个同学的性格特点,这就是为什么孔子的学生们对孔子都很佩服和尊敬的原因。同样一个问题,得到不同的答案,不仅子路和冉有受益,旁边的公西华也受到启发。这段话,显然是公西华记载下来的,显示这件事情对他的影响非常大。

不过,本性难移,冉有始终是个谨慎的人,而子路也总是鲁莽,最终也死在这上面。

这段话,应该是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因为只有这段时间,子路、冉有和公西华才同时在孔子门下。

【现实解说】孔子那里,“闻斯行诸”取决于学生的性格。如今不同,“闻斯行诸”取决于领导的?对这一段应该牢记在心。好恶,领导说行,就行;说不行,就不行。

4.4(6.4)★★★★★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于其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文】子华为季孙出使齐国,冉有决定给他的母亲发放出差补助的粟米,于是来请教孔子。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有觉得少了。孔子说:“给他十六斗。”冉有却给了他八百斗。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传统解说都认为子华是替孔子出差,冉有发的补贴是孔子的。大错。)

【解析】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继富”,认为应当“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但是,这件事情上,却另有原因。

此处的背景也有些复杂,慢慢说来。

公西赤,字子华,因此也叫公西华。看这个名字就知道是鲁国公族,家里很可能比较有钱。事实上,家里确实有不少钱。公西赤精通周礼,是孔子赏识的学生之一。公西赤的年龄很小,与子夏等人是一批学生,比孔子小四十三岁。根据记载,冉有在孔子六十四或六十五岁的时候回鲁国,这时候公西赤只有二十一二岁。那么,公西赤是为谁出使呢?是什么时期呢?

首先,孔子与齐国没有任何关系,不可能派人出使齐国;其次,就算派人,也不会派年纪轻轻的公西赤去。再次,如果这时候孔子还在卫国,冉有难道还送粮食到鲁国给公西赤的老娘?再再次,以冉有的性格,如果这时候他依然是孔子的管家,不可能违背孔子的命令;再再再次,如果这时候冉有依然是孔子的管家,孔子能够容忍冉有的做法吗?

所以,这一定是孔子回到鲁国之后的事情,而公西华也一定是为季孙出使齐国。以公西华的才能,在季孙家一定出类拔萃,很可能是季康子下令冉有给他补助,而季孙家的管家冉有担心掌握不好尺度,于是来请教老师。可是孔子的家业比较单薄,出手比较低。而冉有是季孙家的管家,季孙家富可敌国,出手阔绰,孔子所说的那点补贴在季孙家根本拿不出手。所以最后冉有没有听从孔子的建议,按照季孙家的标准给了补贴。

这件事情尽管不是用孔子家的粮食,孔子对冉有的做法还是很恼火。一来是冉有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二来,公西赤出趟差都能挣这么多,那些师兄弟们会怎么看?那不是人人都想去季孙家打工,还有几个人愿意在自己家里工作学习?三来,孔子岁数大了,性格难免有些古怪狭隘。

这件事情上孔子没有道理,花别人的钱,受益的是自己的学生,应该高兴才是,生什么闲气?

这件事情过去不久,孔子就给自己的管家原宪大幅度提高工资,就是跟冉有赌这口气。

【现实解说】如今真正需要救济的人群反而没有机会获得补助,按照孔子“君子周急不继富”的原则,君子还真不好找啊。

4.5(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若林放乎!”

【译文】季孙氏去泰山祭天。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解析】孔子不满季孙违反周礼,因此希望季孙家的管家冉有能够阻止季孙。可是,冉有拒绝了,孔子因此十分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