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末,为了加强灵武的城镇建设,灵武县成立了基本建设委员会,当时叫建委。建委组建时有9个人,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常吉庆担任主任,杨巨丰任副主任,落实政策后重新恢复公职的老职工李登云担任门卫。不久,又从县计委、灵武农场、石沟驿煤矿等单位选调了一批有一定城建业务知识的同志到建委工作。我那时在县建筑公司工作,大概是因为我擅长绘画,这次也被抽调到县建委工作。建委的办公地点设在县中心广场东边的综合楼,在综合楼里办公的还有工商局、物价局、乡镇企业局等单位。
我到了县建委后,负责搞城市、村镇规划工作。在建委工作期间,我有幸在常吉庆主任手下工作。他工作细心,敬业精神强,文化功底很扎实。更使我难忘的是,他参加革命工作很早,工作经验多,为人实诚。我父亲曾在1950年关照过他,他铭记在心,总想找机会弥补一下这个情。他的工作经验非常丰富,所以在他手下工作,我感到心情舒畅。1981年10月我参加了银南地区建委举办的第一期城市规划学习班,1982年8月参加了银南地区举办的第二期城市规划学习班,1983年8月又参加了自治区建设厅在永宁举办的村镇规划学习班。在回忆在建委工作的时光这几期学习班上,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尤其是聆听了自治区建设厅高级工程师哈先甲、范兆常及自治区设计院几位工程师的讲课,可以说受益匪浅。这几次培训班的学习,使我掌握了一些城市规划的知识,了解了城市规划的具体内容、操作方法,大大开阔了眼界。1981年,县建委按照自治区建设厅要求,决定编制城市规划大纲。工作的步骤主要有:一是向县委、政府汇报,组成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城市规划工作的正常实施;二是政府下拨了5000元的办公经费;三是从县建委下属部门抽调人员深入各乡镇进行摸底调查,收集基础资料。
为了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开展,从下属单位抽调来十几人,他们都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有房产公司建修队的王兴仕、王惠、张子超等同志。城市规划是我们从未接触过的一项工作,大家感到工作难度非常大。十几个人中只有我参加过培训。每天早晨上班后,我要给这些同志讲解收集哪些资料及收集的办法。为了解决有些难题,我又两次到自治区建设厅城建处去请教范兆常工程师,索求了大量的参考资料,每天不仅自己学,而且把这些材料分发给同志们学习。通过十几天的学习,大家掌握了一些城市规划知识和基本要领,为开展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收集基础资料是为编制城市规划大纲、搞好全县城市总体规划作准备的。基础资料涉及面非常广,而且需要翔实、准确的数据。十几个人,工作量很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进行了分工。我和张子超先到自治区测绘局联系,请测绘局的工程师来绘制县城现状图;后到青铜峡找到宁夏水文地质队,收集灵武的水文地质资料;最后又到自治区档案馆,了解灵武的历史沿革情况。这期间,最大的工作量是在灵武境内掌握、收集城建方面的资料。仅古建筑情况一项,短短的时间里,我就走访了灵武城内的古稀老人十几人。经过走访,城里的不少老年人都和我成了忘年之交。朱贵、王贵、周成仁等老人知道我在搞城市规划后,十分愿意和我聊天,将一些灵武过去的庙宇和店铺的具体位置、街道过去的模样如数家珍地给我道来。一些美丽而古老的传说,他们讲起来是那么神奇、活龙活现。如西湖的老翁钩链、神牛闷吼;塔神在灵武显身变成东塔,威震泛滥的河水;还有鸳鸯湖的来历、河忠堡的传说、梧桐树的故事。尽管很多传说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毕竟是过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求,使人听起来有一种美的享受。这些老年人的叙述中,也有很多悲凄的东西,如高登云屠城、土匪杨自福攻城、郭创业被砍,等等。听着老年人讲起过去古灵州的战乱过程,使人感到今天太平盛世的来之不易。
做收集基础资料的工作非常辛苦,所收集的材料必须真实,这样才能为编制城市规划所用。因此,一些地方必须要实地勘查。灵武县境内的明长城遗迹,现存的57个烽火墩,我都到实地进行了丈量和勘查。为了准确掌握一些已拆除的古建筑的规模、式样,我先后到自治区档案馆、灵武档案馆及宗教部门查阅相关资料。县建委那时没有车辆,我们外出都是坐班车,尽管非常劳累,但心情是愉快的。我们十几个人,有的每天在县城四门调查人流量、车流量的情况,有的到气象站搜集气象资料。当这些资料集中起来后,我夜以继日地整理,有时甚至熬到天亮。
经过同志们的共同努力,资料收集得十分齐全。在这期间,我细心地绘制了《灵武县城古貌图》等图纸,并且按照县公安局副局长杨学礼的要求,利用几个星期天绘制出了《灵武县境内公路桥梁涵洞安全防范图》。把《灵武县城古貌图》绘制完后,我拿着草图去找在百货公司当门卫的萧允中。萧允中看了后说图画得有一定水平,并且题写了图的大幅标题。2005年,灵武钟鼓楼建文化长廊时,这个图样被刻在石板上,安放在钟鼓楼内。当所有的资料打印好后,我将图纸和资料送到自治区建设厅会审。过了一个星期,我接到时任建设厅总工程师的范兆常的电话后,赶到建设厅。在他的办公室里,他高度评价了灵武的城市规划基础资料,认为灵武县建委在收集城市规划基础资料工作上花了很大心血,收集的资料质量高、数据翔实,同时也指出了资料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修改意见。回来后,按照范工提出的不足,我们又重新进行了补充修正。不久,经过专家的论证,历经一年多搜集整理的灵武县城规划基础资料通过验收。随即,这个资料被提供给自治区建设厅村镇规划处,用以编制灵武县城市规划总体大纲。
1986年,我调离了县建委。尽管岁月流逝,人员变更,但在县建委的这一段工作经历却使人难忘。那一阶段的学习、阅读、积累,为我今后从事房管、环卫等领导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