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灵武城里的街巷、集市上,活跃着一批从事着各种职业的人们。他们以自己的特长、技术,在商贸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久而久之,他们中的一些人及其所从事的行业在灵武一带渐渐地有了名气。
牙 子 20世纪40年代,灵武城的街头或集市上有一种行当叫“牙子”,他们实际上是买卖中的交易员。他们在商会挂了号,佩戴商会发给的袖章,用商会烙着印的各种工具从事着商贸交易。“牙子”每日在集市的买卖中行走,对一些行业的货物交易及价格了如指掌。如在牲口买卖交易中,“牙子”对大牲口的牙口、岁数、强壮非常了解,掰开牙一看,就知道牲畜的年龄。他们轻轻掂一掂羊只便知重量,羊被宰杀后称得的斤数与他们事先估算的斤数不相上下;他们对要宰杀的驴、牛等牲畜用手摸几下,就知道大概有多少斤,宰杀后肉的斤数也与他们事先估算的悬殊不大。长期的经营,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头脑灵活,眼睛和手就是计量的秤。他们生活的经济来源是买卖双方给的佣金。他们交易的方法主要是“掏麻雀子”。遇到交易时,旧时灵武城里的特殊行业双方用手在袖筒里讨价换价。“牙子”们长年行走在集市上,人际关系及为人处世都有一套,买卖人都很尊重他们的意见,往往经过交易后,双方都感到满意。20世纪50年代后,税务局将这些“牙子”
们全部集中管理,仍旧发挥他们的作用,稳定着市场公平合理交易的秩序,以扩大税源,杜绝税收的流失,为国家增加税收。“文革”开始后,将5天一集改成10天一集。这些市场交易员被清退,从此“牙子”这个行当在灵武消失了。改革开放后,市场又出现了一些买卖“中间人”,他们给买卖双方圆场,有时也低价买一些物资,如毛绒、羊皮等,再卖出后赚一点钱。他们在市场中所起的作用,实际和过去的“牙子”差不多。
租赁行 1950年以前灵武有租赁行,主要是租赁丧事和喜事的专用工具。上世纪40年代灵武人贺英(字子玉),开设了专租喜事用具的店铺(今十字街口水晶缘酒店处)。这个店铺一是租赁新娘穿的喜衣。喜衣上身是红棉袄,上面绣着凤凰牡丹,绣工很精美。喜裙叫罗裙,缀着绿绸子的裙边。盖头也是红的,坠有流苏。二是备有轿子和马车,养有骡马。遇办喜事的人家来雇轿子或马车,约定好日子、时辰。这些租赁行非常讲信用,一旦约定好日子、时辰,是绝不会误事的。县城有名的木匠陈万富,不仅做棺材的手艺一流,而且还备有孝衣、铁锹、麻绳、木杠子、门板等,专门供办丧事的人家租赁,并且和干活的力夫都有联系。在出殡的那天,抬棺材、挖坟坑的力夫,丧事租赁行都会给安排好,而且安排得非常周密。“红白”事的租赁行1950年后一一关闭歇业。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一些给人做席的厨师,往往家中备有桌椅板凳、席面餐具、碗碟、盆、酒盅、壶等,供办“红白”事的人家租赁。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家中有“红白”事时,为了省事、方便,人们将宴席放在饭店、酒楼去办。但较偏远的农村,一些人家仍在家中置办“红白”事的酒席,租赁酒宴家具的情况仍可见到。1999年后,灵武出现了出租灵车,专拉灵柩,极大地方便了办丧事的人家。
吹鼓手 在陕西、山西、甘肃等地的农村,吹鼓手特别吃香,是操办喜事、丧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喜事吹奏欢快喜庆的曲调,丧事吹奏悲怆的曲调,能烘托出一种特殊的气氛,故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灵武的风俗讲究有些特殊,汉族办喜事不用吹鼓手,办丧事一般都请吹鼓手,请吹鼓手的费用一般都由家中已婚的姑娘支出。20世纪30年代,灵武北门刘家吹鼓手比较有名。经过代代相传,刘家唢呐吹奏一直传承到后辈。人们说,很早的时候刘家后代里,有个叫刘吹吹的,吹奏技艺很高。近几十年里,人们都说刘家吹鼓手中吹得比较好的是刘勇、刘玉、刘广恩。“文革”中将吹鼓手这个行当取缔,有十几年时间,人们没有听到熟悉的唢呐声。80年代后,受陕北、甘肃、内蒙古一带风俗习惯的影响,在灵武的农村,操办丧事时又恢复了唢呐吹奏。唢呐是中国极为古老的乐器,其特点是音调高亢、激越,尤其吹奏悲伤之调更能体现出它的特色。在农村,每逢一些农民家中死了人,吹鼓手吹的乐曲都是悲调,凄伤哀婉,催人泪下。这些乐曲主要有《燕落沙滩》、《雪梅吊孝》、《苏武牧羊》,等等。在现在的一些葬礼中,出现了一些年轻的吹鼓手,他们没有什么文化素质,在沉痛的丧事上,竟吹起《洪湖水浪打浪》、《八月十五桂花开》,甚至还吹一些欢快喜庆的乐曲,不伦不类,让人听了极不舒服。
毡 匠 上世纪40年代前,从陕西来了一个林毡匠,在灵武东街定居,从事擀毡行当,后来有了一定基础,就收了徒弟开作坊擀毡。在几十年前,由于气候寒冷,采暖条件差,灵武城内城外的人几乎都睡炕。炕上铺的毡是人们生活的必用品,几乎家家都有,因此擀毡是非常吃香的行业。擀毡的工艺程序是这样的:先将羊毛一层层平铺在竹帘子上,再用麦麸子和豆面均匀地撒在上面,卷起竹帘,用脚反复蹬过来蹬过去,一层擀完再絮一层,羊毛紧紧地粘合在一起,被擀成厚厚的毡。用这种毡铺炕,隔潮保暖,耐磨耐用,一般人家都非常喜欢用。在过去的家庭里,每家都有这样的东西,分为“沙毡”、“绵毡”,分别用绵羊毛和山羊毛制作而成。解放后,手工业联社将一些擀毡的匠人组织在一起,在灵武南门办起了一个较大的毡房,我大哥曾在这里擀过毡。冬天车间里封闭较严,不太透气,人们光着膀子在干活,大汗淋淋,可见其劳动强度之大。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城里多数人不睡炕了,但是山区、川区的农村仍需要这种生活用品。如今灵武已没有从事擀毡行当的匠人了。陕西擀毡的手艺人每年秋天来几个,在灵武山区乡村呆几个月,擀上一些毡便回家了。
绳 匠 过去的农业生产中及各行各业用的绳是麻绳。现在灵武看不到种麻的了。在1970年前,灵武川区的各个生产队,按照公社和供销社下达的计划都积极种麻。麻成熟收割后,在臭水坑里浸泡一周,这叫“沤麻”。表面上的绿皮被沤烂后,从水中一捆捆捞出,叫“起麻”。晒干后,妇女们围在一起将麻秆拦腰折断,从麻秆上剥下长长的纤维,叫“拨麻”。这种纤维韧性非常好,做成绳后,用途极广。从事制作绳子的匠人叫绳匠。早在20世纪40年代前,灵武就有从事合绳行业的工匠,他们在木制的合绳床子上先将麻合成单股绳,再将多股单绳合成较粗的麻绳。
骟 匠 为使大牲畜及猪等家畜增肥周期短、生长速度快、体格健壮,更好地从事运输、生产,可摘除其生殖系统里的卵巢或睾丸。从事这行的匠人叫骟匠。他们走村串户从不吆喝,但人们都知道他们是做这种活计的。他们的腰里垂下一个长长的皮口袋,在大腿外侧来回摆动,这是招牌,人们一看就知道他们是骟匠。他们的工具是两把小铁钩和一只菱形、两面都非常锋利的刀。他们大部分时间在集市的牲畜摊点上操作,有时也去乡下招揽生意。改革开放前,农村田地里的耕作,大牲畜是最重要的,所以骟匠这一行比较吃香,骟匠到了农村后,群众都很尊重。
小炉匠 上世纪50年代,仓弯子(今市中医院西边)开着一家修焊铺,整日叮叮当当地钉锅、焊“洋铁皮壶”。为什么叫“洋铁皮”呢?解放前中国的工业非常落后,一些生活用品只好从国外进口,如火柴、肥皂、蜡烛、布匹等。从国外进来的东西人们把它们前面全冠以“洋”字便于区别,如“洋火”、“洋碱”、“洋蜡”、“洋布”等。这个修焊铺的工匠叫李文秀,因残疾腰弯如弓,人称“李背锅子”。李文秀身残但手很巧,技艺很高,修焊活计做得非常细致。我曾多次见过他维修脸盆、锅一类。他用一烙铁在火炭中烧红,尔后将锡烙化,滴在漏洞处,快凝固时,用一把精致的小锤在新钉的疤上敲个不停,补好后滴水不漏。他开修焊铺口碑很好,童叟无欺,生意颇兴。50年代后,灵武经济好转,政府鼓励人们发展生产,加之农具日益增多,从事修理行当的工匠越来越多,灵武街上还有赵世明、马玉海、马文奎、王明山等人从事修焊。他们除了从事小机具、小五金的修理外,有的还整修一些旧金银首饰。
自行车修理铺 上世纪40年代后,一些外国商品进入灵武,如闹钟、座钟、自行车等。由于自行车轻便、速度快,代替了以往的骡马,很受人们欢迎,故一些店铺东家、有钱的大户、政府办公人员都想办法购置,随即就有了自行车修理这个行业。灵武最早修自行车的人有几个,但比较出名的是县城南街的杨世沫。杨世沫是山西人,大概是行走的地方多,见的世面广的原因,没有什么师傅教,他就会捣弄自行车。他肯动脑筋,又勤快,很快使修自行车成了他的拿手好戏。他除修自行车外,也修焊一些小农具和日用的家具。60年代,人口增多,农具、自行车拥有量倍增,故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多起来。较有名的还有窦惠衡、梁克勤以及从甘肃来的谢兴家。
阴阳生 灵武地区的阴阳生实际上属火居道士。阴阳生以顾家最为出名,且代代相传。顾家人从事着看风水、下葬划穴、清宅子、做道场、粘纸活等项目。到了20世纪60年代,因“文革”开始,这项活动转入地下操作。80年代后,受陕西、甘肃一带民俗的影响,灵武百姓又恢复了请阴阳看“阳宅阴室”、结婚择吉日、为逝者“批殃”、选坟地、划墓穴、正棺位等习俗。还有的人家在建房时,为了确定方位,请阴阳生到家中吊线正位,以图吉利。
圈井匠 20世纪70年代前,灵武有几个打井师傅。那时没有自来水,吃水全靠打井。圈井匠人在风水先生选好打井的位置后,按照风俗,泼酒后燃香申表,祭土地爷。然后用锹划出井的轮廓线,挖土的小工按照划好的线呈漏斗状往下挖,那时地下水很浅,挖两三米便可出水,这时圈井匠搭起木轱辘用绞车提土,继续逐层往下挖。在井壁四周放置红柳编的井圈子,防止井壁塌方伤人,挖到七八米深后就可以了。这时众人齐心协力放下井底。井底为木制方框子形状,多用本地的沙枣木和枣木、梨木制作。这种木材硬度好,耐腐蚀。井底放平稳后,用县城东郊的红胶泥将石头一层层自井底往上圈砌。砌石头时,压茬非常重要。每层收缩,砌到最后,井内如吊葫芦的形状一样,底大口小。灵武圈井匠的技术是非常高的,40多年中未听说过灵武有井塌事故发生。砌到地面,放置石制井口,井壁周围的土一层层夯实,一口井的工程就算竣工了。打井的整个过程中,女人是不能到井跟前来的。那时这个规矩很严,妇女如不遵守,圈井匠是不依的。他们认为,打井时如果有妇女在场,井水会混浊不清,井的出水量不大,打井过程中还要出事故和麻烦。这当然是迷信思想。
圈井匠一年四季除了打井外,他们还有其他活可做,那就是淘井。淘井的生意很好。那时水井是敞口,顽皮儿童常向井内扔石头瓦块,时间长了,堆积不少。再加上井水常年被吸取,泥沙淤积,水会越来越混浊,这时就要清水淘井。水井一般3年淘一次。淘井的工序很简单,圈井匠先和主人说好价格,提前沐浴,主家给管一顿饭,并备一瓶酒给圈井匠,圈井匠向井中倒少许白酒,祭井龙王,然后分别喝几口,以便在下井作业时驱寒。开始工作后,井下井上的人配合非常默契,几个小时后,一口井的杂物便被清淘干净。20世纪50年代前,一些家庭出现纠纷,挨打受气的妇女想不开,跳井寻短见的事时有发生。遇到有人跳井溺水死亡这种情况,家属去请圈井匠来打捞尸体。淘井匠请来后,出事的人家给圈井匠二尺红阴丹布避邪。圈井匠下井后用麻绳绑住溺水者的脚后跟,上面的人用力倒提上来。淘这个井就费事多了,要将旧水打出,让新水渗出来,反复地进行。如果水淘不干净,会在人们心中留下阴影,这口井就成废井了。淘完水还要将井底杂物清理干净。干这种活非常辛苦,但工钱会比平时淘井多几倍。
灵武的井一般都比较好淘,只是城内谢家井淘起来费事。谢家井位于县城内谢家井巷,水位高,水量大,井口距水面只有两米多。这口井是哪一年圈的,谁也说不准。
灵武城中一些老年人说这口井在明朝就有了。谢家井井水非常好,清凉甘甜。人们传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条白龙飞入井中,因此人们把这口井看得非常神奇。而且也怪,灵武城中别的井里都没有鱼,唯有谢家井中有很多一寸长的银色小鱼,鱼鳞细小,鱼身洁白。
谢家井每3年淘一次。淘井前,街坊四邻在小木桌上摆满祭品,用红布遮盖井口,燃香焚烧黄表。淘井的大工、小工吃完斋饭,要沐浴全身,方可下井。
在淘井的过程中,上面的人看到桶中有小银鱼,就慢慢用勺舀出,盛在清水盆子中,上面遮盖着红布,等井淘完后,将小银鱼仍慢慢放回井中。谢家井的井水清澈、甘甜,灵武城内酒坊、醋坊、豆腐坊都用这个井的井水。20世纪80年代,灵武市内扩修道路,建设中医院,加宽了谢家井巷路面,将这口历史悠久的井填了。如今,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和曾在谢家井巷住过的居民还经常说起它,但谢家井巷也只有巷而无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