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故乡旧事
13842100000029

第29章 灵武新旧城隍庙琐记

《嘉庆灵州志迹》载有贡生李孕英撰写的《重修城隍寝宫碑记》,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灵武城隍庙,自明神宗年间建立。”这句话清楚地说明了坐落在县城人民街(原粮油加工厂处)的古城隍庙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2000年,灵武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开发该片区时,挖掘出一件文物,是圆柱筒、老虎爪、铁莲花瓣盆口的高足铸铁香炉,上面的年号及文字,清楚地记载了康熙十三年善男信女们捐资铸香炉的情景。从现存的康熙年间的香炉到乾隆年间铸造的铁狮及《嘉庆灵州志迹》的记载,我们看到,城隍庙自明代万历年间修建后,在康熙、乾隆、道光至民国年间都曾扩建、维修、彩绘过,可见它在灵州百姓心中的地位很重要。在很小的县城里,城隍庙占地15亩,禅房殿堂竟达百余间,其规模之宏大,建造之精致,为灵武众庙宇之首,足见当地百姓对佛教的虔诚,对修建庙宇付出的心血。根据民间传说,城隍是主管城池的神。人们对城隍顶礼膜拜,祈求城隍为一方百姓赐福,故集资为其修建庙宇,使灵武城隍庙规模不断扩大。

老城隍庙的建筑沿袭汉代建筑风格,沿中轴线均衡对称摆布,以最高建筑大殿为主体中心,两旁侧殿进行有机结合,烘托出中心部位的高大雄伟。一层建筑的大殿高度达10米,当时工匠大胆采用了抬梁式结构,即立柱架梁,梁上抬梁,使单层建筑达到理想的最佳高度,并有防震功能。这在600多年前的明代,而且是远离京城的塞上,就有如此先进和精巧的建筑工艺,无论是从美学还是从力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值得一提的。如今,50多岁的灵武人讲起城隍庙,有几个特点使他们至今难以忘怀。一是城隍庙的绿化非常好。数百年来,人们勤于种植,使城隍庙一带风景如画。站在灵武城墙上,可见城隍庙被绿树环绕,葱茏一片,古槐、古椿的胸径很粗,一人抱不过来。庭院内繁花似锦,五彩缤纷,令香客游人驻足观赏,久久不愿离去。二是彩塑艺术突出。外地来的油匠技术很高,他们将城隍庙供奉的神像塑得栩栩如生,有的慈眉善目、神态安详,有的凶暴狰狞、面容恐怖。工匠们的水平是一流的,塑像经几十年风雨,不裂缝不变形。特别是彩绘出的斗拱、悬爪、壁画、梁枋、天井及构件,色彩艳丽,形态逼真。三是木工的技艺非凡。城隍庙禅房殿堂共百余间,其梁柱、檐廊、门窗、斗拱、外悬大殿脊角等,全是木质结构,全部采用榫卯结合的方式,不用一根铁钉,这在600年前是非常罕见的。四是瓦石工匠技术也是一流的。砌墙时用糯米水、白灰和浆,用的是清水墙砌法,横平竖直,严丝合缝,在10米高的墙角,误差不到两厘米,令人惊叹不已。石工雕的石狮、台阶也是极为出色的,尤其是砖檐缠枝莲、宝象花图案,细腻、精美。

关于灵武的城隍爷,老百姓中还有这么一个传说:在元末战乱时,一次朱元璋遇到危险。祖籍灵武的韩姓武将,始终跟随着朱元璋,他看到情景十分危急,就和朱元璋互换衣服,替朱元璋死了。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为感谢这位灵武籍武将的壮举,特封他为灵武城隍。在上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灵武县城内东北角居住着韩姓几家人,将韩城隍奉为祖先。过去灵武县城东门外解家桥有一片坟地为韩姓祖坟。据说韩姓武将替朱元璋死后,尸骸被军士送回灵武原籍埋葬。很多老年人都肯定地说,灵武的城隍就是姓韩。大跃进时代,填湖造田,平坟耕种,韩姓人家在搬迁韩姓坟地时也未发现关于韩姓武将的实物佐证。灵武的文人多少年来也没有考证过这件事的真实性,只能算民间传说。奇怪的是,老年人对此事深信不疑,说得非常肯定。

灵武城还有一个民间风俗也是关系到城隍庙的,叫“城隍出府”。清明节这一天,在庙宇里住了一年的城隍老爷要出庙巡视,叫“城隍出府”。每到清明节前夕,城隍庙的会首就急急忙忙进行操办,仪式隆重而热闹。灵武城和其他县不同的是城里有两位城隍爷。从明代建庙开始,关于“城隍出府”

就有一种说法,泥塑城隍像是不能出府的,故人们只能将城隍画像抬着出府。清末本地有个叫许相的绅士,此人有钱且乐善好施,出资600两白银,从西安请回一尊用紫檀木精雕细刻的城隍老爷像,安置在城隍庙大殿东边的后寝宫内。按照城隍庙会商议的协定:坐在大殿里的彩塑城隍受理善男信女的香火,处理日常的事务;紫檀木雕制的城隍老爷则每年出府巡查并负责惩恶扬善的工作。这两个城隍老爷分工明确,“城隍出府”的习俗从清末一直沿袭到民国年间。每年清明时节,灵武百姓抬着紫檀木城隍神像出府,黄冠纛旗,辇车骏骑,队伍排成一条长龙,有判官、牛头马面、黑无常、白无常及面目狰狞的红头绿发的鬼卒,都是由庙会里的勤杂人员和喜玩社火的青年装扮的。出庙后城隍爷的大龙椅放在一个平台上,有两条横杆绑在平台两边,成为一个形状特别的轿子,由12个人抬着。这一天,要在灵武城中选一匹骏马作为城隍爷的坐骑。在上世纪40年代,灵武驻军暂九师师长卢忠良的枣红马每年在这一天被拉来参加这个活动。两名身着武士服装的马夫牵着马,走在队伍中间,铜铃发出悦耳的声响。正午时刻,这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地从城隍庙出发了。城隍爷身着杏黄色龙袍,头戴冲天冠,面目慈祥地巡视着街道两旁的人群,意味着将福善、平安赐给灵武百姓,并震慑贪官和坏人。而装扮成鬼卒、无常、判官、牛头、马面的人则挥舞着铁链、哭丧棒、狼牙棒、勾魂牌到处嬉闹,专戏弄和吓唬男人。他们对小孩和女人是不戏耍的,否则出了事,人家要和庙会会首理论。这种活动是清明节人们娱乐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一天扮演牛头、马面、鬼卒的人们非常辛苦,要不停地活动,一个上午下来,往往汗流浃背。为了答谢他们的辛劳,沿途店铺主人纷纷摆出点心、烟酒招待。每到一个店铺的食品桌前,鬼卒们扑将过来,大吃一顿,围观人群发出一阵阵笑声。这支长龙队伍,鼓乐喧天,浩浩荡荡,唢呐乐曲一支接一支,走遍灵武城内每条大街。出东门到教场滩后,队伍静了下来,开始了具有浓郁宗教色彩的诵经仪式。经过充分准备,道士开始念经。这时人们有的申表,有的捻香,有的静静地肃立哀悼已逝先人。诵经结束后,灵武城中商会召集一些店铺掌柜举行祭祀仪式,而老百姓中在当年因故未上坟祭奠祖先的一些人,开始在附近找一点空地向祖坟的方位烧纸遥拜。这些仪式结束后,城隍在音乐的节奏中浩浩荡荡回府了。待到城隍庙前,人们恭恭敬敬地把城隍爷请回庙堂。

扮鬼卒、牛头、马面、判官的青年人都脱下服装,洗去油彩。城隍庙里这天帮忙的人很多,素厨房的妇女们早已蒸好了馍馍,熬好葫芦、面筋菜汤,让每人端个黑粗瓷碗,就地大吃。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城隍出府”仪式结束了。这个风俗从清末沿袭到1949年。

20世纪80年代,百姓中又开始搞这些活动,但规模没有上世纪那么隆重了。

到了上世纪40年代末,由于战火兵乱,人们对宗教的信仰逐渐淡化,加上执政者失去对宗教场所应有的尊重,使城隍庙活动日益衰落。特别是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将城隍庙作为储藏军粮的专用地,城隍庙门上挂起了“军粮局”的牌子,出现了“森柯系劣驹,殿堂储军粮”的局面。城隍庙日渐凄怆,佛脸脱金,塑像破裂,窗破柱折,贵重的香炉、烛台等祭器具被偷盗一空。1949年解放后,原来县城仓湾子处的粮仓不够使用,城隍庙一些殿堂偏房被改建成仓库,一些房屋变成粮油加工机房。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一些政治运动的开始,大破封建迷信,又导致一些房屋被拆毁,自此,这个明代万历年始建的城隍庙不复存在了。

逢改革盛世,国家落实宗教政策。1991年5月,李贺彩、蒋升、党学义、芮喜、杨秀贞等灵武百姓联名上书县有关部门,要求重建城隍庙,得到县宗教部门及东塔乡政府、县土地部门的同意,选址征地建设新的城隍庙。经过地方名士及县直有关部门的精选,确定了新的城隍庙庙址。现在的城隍庙坐落于东山之麓、秦渠之滨,位于灵州大道与东环路交叉口南侧50米处。

庙宇被数株百年枣树环绕,大殿坐北向南,塑城隍神像,东西两排侧殿塑十代阎君。经百姓们20余年修建,盖大殿、建戏楼、起偏房、铸铁钟,使得庙庭宽阔,形成了一定规模。过去建庙时资金少,大殿盖得窄小。2005年,经庙管理委员会商议,决定重建大殿。此举得到高庙管理委员会朱泽、刘秉义、白克勤、徐有望四位老先生的鼎力支持,他们将建设高庙的资金挤出3万元,朱泽老先生抱病现场策划。灵武百姓克服困难,集资10余万元,对重建大殿予以支持。大殿的彩绘塑像由中卫彩绘匠人王玉中承担,彩塑了城隍神像和其他传说人物的塑像。

记载灵武新旧城隍庙情况的碑文有三篇。最早的是嘉庆年间贡生李孕英的《重修城隍寝宫碑记》。碑文内容如下:五岳以视三公,四渎以视诸侯,此古制也。郡城隍视公,州与县城隍视侯伯,卫所城隍则视州县,此前太祖封神制也。城隍之神为一方土主,御灾捍患,福善祸淫,与岳渎之威灵常存于天地之间,而终古莫或易,实非寻常淫祠可与并论者。

我灵武城隍庙,自明神宗时建立,至今百余年所。大殿以前,人人共见,间有凋残葺修者,连渎不乏,惟寝宫人迹罕至,独倾圮难堪。宫内合会李洁、汪若汉等,发心重葺,募化合郡善信以及诸匠役,为之塑神像、建献殿,而是月功成。

是役也,自会首而外,独身任其事,而出力最多若安石卓;大碑、卧碑、雌雄二狮,株于山、运至庙,费出于己而不受工价,则汪若海、赵用中等尽为捐;其铁器等项,则铁工尽为捐助;修殿宇、安宅门、补承尘、造窗格,而木工捐者亦半;妆严神像、彩画栋梁,而丹青各献其长。至若余工:土瓦、墁砖、修墙、平地、泥水匠役,亦各捐施不等。而就中总其成者,则有始终不怠之会首李洁急力完工之,唐有相同心劝赞之,周祥经理收掌之,孙弘起朝夕化募、捐资协助之。众会友故费力不多,而成功甚速,所谓“众轻易举”

者是也。

自今上辛巳春兴工,至癸未五月落成,虽官府、士农、商贾、兵民以及老叟弱息,各随心喜,舍量力布施,要以首事诸人为善不倦,秉公无私,乃获不三年而告厥成功,宜胪列其名,详悉其事,而为之记。

另一篇碑文是上世纪90年代朱承扬先生撰写的《重建城隍庙碑记》。

碑文内容是:城以隍围,隍因城存,城隍大名,渊源广深,灵邑之始,即已降临,居位赫赫,常常显灵,庇护庶民,政绩丰丰,唐松古槐,郁郁葱葱,庙廊严严,气象森森,州城之内,敬畏恭恭,百载千载,供奉殷殷,神界人界义理相通,蒙难移位,重塑金身,人乞神佑,神通人心,斯方斯土,愚愚贞贞,重立庙碑,上达天听,诗曰:“城隍庙宇落田中,天上人间路相通,频频出巡剖利害,哀哀祈祷诉不幸,魑魅魍魉铲除掉,良善百姓乐安生,域域清明春光好,香烟缭缭节节升”。

还有一篇碑文为2005年段年高撰写的《重建城隍庙碑记》。碑文内容如下:我灵武塞上名城也,昔城隍庙明神宗时建于县城北街,康熙、乾隆、道光、光绪历朝彩画维修,百余年承善男信女尊崇,添砖增瓦,扩建庭院,起殿堂禅房戏楼屋宇百间,占地一十五亩,古槐环绕,森然展廓,为城中众庙宇之首。乾隆年铸铁狮成双重六千斤,殿前雄踞,石狮朱门东西分坐。四坊皆为民居,百姓嗅信香,闻经声,心旷神怡,拜佛敬祖,祈求福祉,使得庙宇香火鼎盛,人气兴旺,颇有流风古韵。清末,善士捐银六百两自长安请紫檀精雕城隍神像回府,万人共仰,俎豆常新。清明,城隍出府,黄冠纛旗,辇车骏骑,为民众御灾祛患,赐灵州民安物阜,教化世人,阳世善恶两途,神人共鉴,终有定论。幽冥无二理,大田难味,暗室难欺。判官悬生死牌,鬼卒垂勾魂链,邪恶奸诈心悸,正善忠良悦喜。古制郡城隍视公,州县城隍视侯伯,卫所城隍则视州县,城隍为一方之主也,故百姓顶礼敬之。灵州城隍阳世忠烈阴冥灵验,名扬宁邻内蒙、陕北、甘肃。然兵火战乱,城隍庙几经毁谤,难免劫掠。值民国,殿廊贮卒粮,森柯系劣驹。赤昼歪梁折柱,蛛丝罗挂,墨夜鼠窃狗盗,蛙声代漏,庭宇内枯涩凄沉,断碣残垣,蒿蓁盈径,终神像文革焚于丙丁,殿堂倾颓夷为平地,世人惊骇,多哀之。

忽如一夜春风遍吹,逢改革之盛世,灵州百姓动议起愿,择新址重葺城隍庙。今城隍庙居东山之麓,秦渠之滨,绿浪啸鸣,花木掩映,登高而瞻,霞光缥缈,惠异境焉。重建季月,士农、商贾及老叟弱童,随心喜量力布施,且主事匠工为善不倦。

二十载岁月,四方百姓耕植之勤,葺院落,重塑像,披绣阁,俯雕甍,揖东山之白云,濯秦渠之急流,展能工巧匠之才艺,集黄河两岸之淳朴民风,使庙宇内红砖碧瓦,琉璃飞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绿阴满庭。烟光凝而暮山紫,钟声悠而韵隽永。有学者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有沉郁者击磬逝痛,寄托哀思;有过者悼古伤今,借物抒怀,实为圣洁境地也。苏轼云: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固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贵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极,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

城隍庙重建以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民仰德而知遵。远近百姓、商旅、学子水旱疾疫,婚丧嫁娶,饮食出行必祭。

凡有求,必祷之,乙酉年夏月以更有者慷慨解囊倾力,重建大殿,庙朱华,美其境。今日之殿堂,纤歌凝而白云飘,祷声荡漾古州大地,其心境、意境合而为一,成为灵武一名胜宝地。百姓祈愿:神明著威灵,荡寇涤氛,亿万姓同登衽席,庙坛崇飨祀,国泰民安,百千年永存馨香。有长者曰:此乃朗然深蔚,境寂散天香,容光鉴人矣。民不欲掩劳辛建庙之明也,为示其真,昭其善,彰其美,使后世人久不忘云尔。承父老相托,段年高撰文,是为记,岁在乙酉年菊月。

这三篇碑文记述了昔日城隍庙的状况,追忆了岁月的沧桑,为研究灵武文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也使香客和游人驻足观赏,留下无尽的遐想。

历史沧桑,斗转星移,明朝万历年间建造的城隍庙已成为人们的记忆。

令人欣慰的是,新建的城隍庙以雄伟壮观的新姿展现在灵州百姓面前。百姓祈求城隍爷惩恶扬善,保佑他们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这种古老且美好的祈愿,使得庙宇香火鼎盛,名传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