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是人类生存的首要物质需要,故古人云:“民以食为天。”灵武人受地理环境、人文历史、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从20世纪20年代起,按照“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的习惯而饮食,口味以咸、辣、酸为主。
灵武人的主食为一日三餐。早餐为稀饭、咸菜、酸菜、馍馍。中餐忙时为米饭,当地人称为“干饭”;做饭时,在大米中掺一些粗粮,一般是掺黄米,做出来的饭叫“二米饭”。晚餐为面条。灵武的家庭主妇一般都善于料理饮食。
她们在多年的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治家经验,并且在未出阁时就受母亲的指教,对于灾年的应对、丰年的节俭及粗粮细做、素菜荤做都是有一套的。
她们在厨房三尺天地里展示自己的才艺,将家中操持得井井有条,就是家常饭也做得有滋有味,调和、搅团、干饭、黏饭、糊饽、连锅面、臊子面都做得不错,家人吃了耐饱抗饿。家庭中的普通炒菜就更多了,过油肉、清炒土豆丝、红烧猪肉、清炖羊肉,这些寻常百姓家的菜肴主妇们做得都非常可口。
但在解放前,一般百姓家庭是吃不上这么好的菜肴的。值得一提的是有几种特色野菜,直到今天,仍作为点缀饮食出现在很多人家的饭桌上。一是蒸榆钱、蒸艾。榆钱即榆树的果实,春天青黄不接时,用面或糠麸伴和蒸后食用,可顶替粮食;艾是一种野生植物,在灵武的田野四处可见,做法同样。二是洋芋糍糍。用刀将洋芋切成丝,拌面或糠麸上笼蒸熟后食用,也可带替粮食。三是玉米。将玉米米粒破碎后和大米拌和,可做米饭,也可做粥,食后耐饱。经济不发达时期这三种粗粮细做,在灵武人的食物中占很大的比重。
民 居 房屋是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社交活动的场所,尤其是民居,它是老百姓自己的小天地,布局、形式、色调都和当地的自然气候及人文环境密切相关。
上世纪20年代前,灵武百姓建房盛行请风水先生到宅基地看山向和地形。风水先生到建房地点后,用罗盘反复测量,口中念念有词。如果建房的人家所选的地点山向和地形不合,则不能建房。如果这家人再无其他宅基地,又确需盖房,就要采纳风水先生的建议,在门前立一石碑,上刻“泰山石敢当”,方可建房。灵武城南的一家商店建房时就因山向、地形不对而发生纠葛,店主人在风水先生的坚持下,在原南门牌坊西侧的几间房子旁边立了一个1米高的方石柱,上雕有兽头,石柱上刻着“泰山石敢当”一行字。
这些工作完成后,才动工建房。进入30年代后,这个风俗逐渐消失。自明清至上世纪70年代中叶,灵武居民盖房皆为土木结构,具有典型的西北建筑风格。一般建房用石头为基,土坷垃砌筑墙体,外用黄泥涂抹。房子坐北向南,门窗采用木制的。
除寺庙以外,民居很少有砖木结构。土坷垃制作方式很独特:待麦子等农作物收割后,农民用碾子将田里的土压实,先用特制平板锹在地上前、后、左、右裁4锹,最后一锹抬起,铲平坷垃底,晾干后在田里堆放起来,干透后用于砌墙。后来生活水平逐渐好转,一部分人家用砖砌成房柱子,中间用土坷垃砌筑,房顶上椽檩主要以柳木、杨木为主。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大梁、檩条采用松木。由于受交通、经济等条件的制约,一般人家很少用松木。灵武自古到今柳木非常多,唐代诗人曾松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回首若经岁,灵州生枝条。”宋代诗人张舜民在《西征诗》中写道:“灵州城下千株柳。”春天,人们将柳树修剪,当年生出枝条,稍加管理,三五年便成为椽子。将粗柳木伐下,泡入水渠边、池塘里几个月,既不变形也不生虫,成为盖房子的主料。上世纪50年代,家中如有上了年纪的老人,细心的主人盖房子,就拣粗的、好的柳木做梁。老人作古,家境不好,一时找不了好料做棺木,就用细的木料将大梁抽换出来,做棺木以安葬老人。民国年间,灵武一带建房全为零星分布,无规划,户不相连。上世纪30年代战乱纷起,土匪盗贼经常出没,零星居住的人们感到孤单、不安全,这才逐渐数户、十几户连成一片。到了解放前夕,新华桥、梧桐树、崇兴一带人口居住密集。由于商户、有钱人家增多,在城内出现了不少四合院,主要分布在县城谢家井巷、高庙东北角一带。这种四合院的结构特点是:正房地势较高,门窗相连,配有雕花,窗棂间可以糊裱白纸。厢房较低,分为东西厢房,一般为子女或佣人居住。屋顶有竖脊和青瓦。往往从这些院子可以看出主人的身份和经济状况。这些四合院多毁于上世纪60年代房屋“私改”运动和“文革”期间。
农村盖房子,匠人是一定要请的。同时要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打招呼,请他们来帮忙。这些帮忙的人是不付工资的,将来以工还工。清末民初,城内人们盖房子要先请风水先生看风水。灵武城内的风水先生名叫李德新,他不仅看风水,还兼做阴阳。县城及城郊的人家盖房子,为了图个吉利,基本上都请李德新来给看风水。自李德新去世后,盖房子的事就由干活的工头说了算。工头不懂风水,但基本知道今年山向对不对。灵武城解放前百姓盖房子先要“放线”,也就是定线,确定房子的朝向。民居是不能正南正北的。
盖房子讲究很多,一是女人绝不能跨线而过,如女人跨线,人们则认为晦气;二是上房泥时在椽子上铺好席子或芭芭柴后,要将捆草的草绳取掉,否则,屋顶透气,经常出现“叭叭”的响声,房子要漏雨。20世纪30年代后,人们盖房时,先要请泥瓦工来放线,中午要用烟酒招待泥瓦工、木工,还要给红包。上梁的这天,要用好茶饭招待工匠,门上拴红布并贴对联。大梁下面贴“架梁喜逢黄道日,诸凶远避,大吉大利”或“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红竖联,以图吉利。现在一些农村建房还沿袭此风俗,以图吉利。房屋建好后,主人要办酒宴招待工匠和亲朋,饭后将盖房工资一次性结算、付清。亲戚邻居则用各种方式庆贺,打肉、买菜或凑点钱、拿点粮,以表示心意。来的妇女多在厨房给主妇帮忙,男人则四处转看,道一些溢美之词。待饭菜做好,主人在新房堂屋摆置酒菜,以此方式庆贺,这个风俗叫“热锅底”。主人家如经济条件好,还办上几桌饭菜,请亲朋来聚。这个风俗习惯,反映了灵武“一家有事,四邻帮忙”的淳厚民风。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灵武一带基本上很少建土木结构的房子了。
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住房讲求砖木结构,以经得起岁月的淘汰。另一方面,灵武属地震多发地区,自1987年灵武发生数次5级以上地震后,防震、抗震已成为人们建房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地势高、基础牢、结构好已成为今日建房的标准。对于建筑层数,建设部门也做了硬性规定,以节约用地。土木结构建筑的房子在灵武这块地方将要逐步被淘汰,以适应形势的发展。
现在的民居建设,首先要考虑采光和地理位置,再者要经过土地规划、施工许可等一系列手续的审批。随着经济的发展,有的乡村建房已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房屋基础采用砂粒夯实并用石头和水泥压下墙基础,墙体一砖到底,小窗变成大窗,木制门窗变成铝合金、塑钢,有的还进行了装潢。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市区内的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利民小区、二建新村、城市花园、芙蓉苑、梅花苑、湖滨小区等新型住宅小区出现在原是湖泊、水坑之地,其设计新颖、布局合理、设施科学、环境优美,将人们带入一个崭新的生活氛围中,标志着灵武的居民住宅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交通工具 1949年以前,灵武境内道路全部为土路。那时,人们在土路上行走,晴天尘土乱飞,雨天路上泥泞,老百姓出行非常不方便。交通工具仅有木轮牛车和木轮挂铁瓦的大马车。木轮牛车车身一般都很大,仅车轱辘就高达1.8米(有的已陈列在古玩店,成为了历史文物)。这种车非常笨重,速度慢,专供农村拉肥、运粮。农闲时,为冬季取暖,几家凑钱雇这种车到磁窑堡煤窑拉煤,每次装400公斤,最多500公斤,往返一趟,得5天时间。木轮挂铁瓦的马车,也是供农用的,有时除拉肥运粮外,也搞一些短途运输。解放前有钱人家娶新媳妇,专门去雇轿车,也就是过去人们说的“娶新姐姐坐轿车”。轿车容量小,最多坐3人。姑娘出嫁,家中送亲人和一小辈坐轿车内同行,意谓“压轿”。据一些老年人回忆,当年灵武城内有两家经营此生意的。20世纪30年代,灵武南边的吴忠逐渐兴旺起来,集市上物资丰富,非常繁华,人称“旱码头”,人们采购、农闲游玩都去那里。灵武城就有几帮人自发组成了运输队,集资做了10辆木轮铁瓦大马车,往返吴忠、盐池、永宁、青铜峡一带跑运输。他们最远还跑到兰州、西安等地,去拉运油料、米粮、布匹等物资,给商号店铺运送货物,活跃了灵武及周边城市的经济贸易。50年代,这些木轮大马车又逐渐被胶轮马车代替。胶轮马车算是进了一步。一是轮子由橡胶制成,小而轻便。二是车身尺寸变小,制作比较精巧,使行驶速度明显加快。
除车辆外,灵武在解放前还活跃着几支跑运输的特殊队伍,即驼运队。
那时,灵武的驼运队规模较大,多是开明人士何义江等人的,都是自行贩运货物。人们的代步工具多以毛驴为主,出门运送货物主要靠骡马。20世纪40年代后期,灵武出现了自行车,仅少数商号有。随着运输业的扩大,一些车马大店应运而生,自清代光绪年间陕西华子福来灵开设“日盛店”到上世纪50年代,灵武的客栈、车马大店有9家,方便了灵武人的交通运输。50年代后,由于工作需要一些单位为干部配备了自行车,但数量非常少。80年代后,一些家庭拥有了摩托车,有的甚至还拥有私家车,这标志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