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着厚重而灿烂的文化,这种文化里蕴含着民族的风俗、婚嫁及节日。在我的记忆中,灵武的节日是有特色的。灵武由于和内蒙、甘肃、陕西等省接壤,在生活习俗及节日的喜庆中融会了这几个省的特点。
古时候传说有一种怪兽叫“年”,尖角赤须,铜铃眼,非常凶恶,每年在年三十的晚上从海底爬出来伤害人及牲畜,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每年到除夕时都要逃到荒郊野外及深山躲避。有一位神仙十分关切百姓疾苦,除夕那天他来到人间,教百姓用火烧竹子、点亮灯盏、贴红纸这三种办法来对付“年”这个怪兽。“年”遇上这三件法宝,非常害怕,再也不敢来侵害百姓了。这种风俗流传很久,演化成了今天人们的过年习俗。灵武自上世纪30年代后,由内蒙、陕北、甘肃等地来的经商人不少,他们将家乡的风俗习惯包括过节的方式带到灵武,影响了灵武的百姓。据《嘉庆灵州志迹》记载,远在元、明时期,灵武一带百姓对过春节(也叫“老历年”)就极为重视。
办年货 灵武自古交通便利,为了过好节,一些商店及商贩在秋天就纷纷开始进货。灵武以南一些乡村有很多回族居住,自古有着经商、养殖等好传统,经商的人很多,因此货物流通很快。灵武经销的商品中既有内蒙、陕北一带的牛羊和毡、毛一类制品,也有甘肃、青海一带的编制品、衣物等。
春节时,当地农民自产的猪、羊、鸡、鸭适时宰杀,还将多余的粮油和鸡蛋、粉条、豆腐等副食品挑运进城,以供应市场。灵武地区的过年习俗可以用民风淳厚、形式多样来形容。20世纪50年代前,灵武的集市位于食品公司的大空场子上。解放前的集日是阴历一、四、七,解放后改用阳历一、四、七。每逢集日人们购买所需物品,集市尤显得热闹。春节到来时,人们主要购买食品、新衣及杂货。会写春联的就自己写了,不会写的就要在街上买几副回家。有的人家为图吉利,在小驴车上、粮柜上、院落里、牲口棚上也贴春联。
春联的内容非常多,如牲口棚贴上“槽头兴旺”,粮柜贴上“粮粟满仓”,衣柜贴上“黄金万两”,牛车驴车贴上“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等等,取吉利话语,以兆明年好事多多。春联创造了浓郁的节日喜庆气氛,反映出各种审美情趣,也反映出了灵武人民勤劳上进、团结和睦的家庭氛围。买东西的时间,基本都在腊月。“腊八”后,年货摊在街上逐渐多了起来,各商店也将一些货物摆在门前,争相出售。腊月内30天,天天有摊子,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等于一个漫长的集市,像现在的物资交流会一般,粗细货物非常多,人群川流不息,摊主应接不暇。在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年货摊最显眼的要数花花绿绿的迷信用品。买福吊、黄表、门神、鞭炮、年画、香烛、烧纸这些东西时是不能说“买”的,只能说“请”,如“请两张门神”或“请一束香烛”等,以表示对神灵的尊重。汉族过节,“请门神”是不可少的。关于这个习俗,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谓之门神。”《西游记》中也曾有生动的描述,泾河龙王因和一相士打赌,克扣雨数,犯了天条,被魏征处斩,其魂灵向唐太宗日夜索命。武将尉迟敬德执鞭、秦叔宝提锏日夜门外戎装站立,为太宗值更。后这两人被百姓绘成人物画像贴在大门左右,成为门神。人们贴门神是为了避祸祛邪,尤老年人崇尚这种做法。过去,集市上购年货的百姓背褡裢的很多。现在的年轻人已不知什么叫褡裢了。褡裢实际上就是一个长口袋,中间开口,两端各成一个袋子,装钱物用。
进城的农民一般肩头都扛这么一件装东西的物件,买上什么东西往里一装即可。拉牲口的人买完东西,把褡裢往牲口身上一驮。城市居民则提个柳条筐进行采买,倒是极为方便,哪里像现在这样,到处是塑料袋,虽方便,但污染了环境。
吃腊八饭 灵武百姓在春节前有一个习俗叫“吃腊八饭”。佛教经典里记载农历腊月初八是佛的生日,称“浴佛日”,也叫“浴佛会”。寺庙要煮八宝五味粥让众僧共食,民间也以多种粮食杂拌煮粥而食。这种粥以米、面条、豆腐丁、黄萝卜丁、蚕豆、花豆、黄豆为原料,文火慢煮,熟后调入油盐酱醋,叫腊八粥。喜欢辣味的人可加油炸辣子。在粥煮好后,神位、窗台、祖先牌位各供奉一碗,祈求神灵保佑家庭平安,五谷丰登,财源茂盛。这就是敬奉三碗腊八粥的用意。
吃腊八粥时还有一些讲究。吃粥前将门窗打开,盛一碗粥向窗台、门柜、粮囤、草垛上各涂抹一点,寄托一些美好祝愿。敞开门窗时,要说:“门大开,窗大开,明年扬场风就来。”吃腊八粥这一天,不论家中来什么客人,包括门前的乞丐,都要盛粥让其吃饱。吃腊八粥时,第一碗吃光,第二碗稍剩一点,意味着家有余粮。腊八这一天,太阳未出来之前不能串门,否则,邻里这样评价:“叫花子,家里没粮,饿极了。”
扫尘 春节前灵武人家家户户有一个好的习惯,那就是“扫尘”,时间是腊月二十三。为过好春节,这一天,人们将庭院房屋进行彻底的打扫。过去窗棂是木格子,糊的是白粉莲纸,经一年的风吹雨打,窗户上的纸已破旧残黄,这天要撕去旧纸,贴上新纸。有些手巧的妇女还要剪几个窗花贴上。
厨房里柜底墙角积累的油渍,屋顶、墙壁的灰尘要彻底被扫光。平时舍不得扔的破旧东西这天要全部被清理出去。这是一年里卫生打扫最彻底,家中最干净的时候。第二天是老历二十四,按照当地讲究就再不能打扫了。传说“二十四老鼠嫁女”,如果这一天打扫房屋,惊动了老鼠的婚礼,老鼠被打扰就要报复,一年里就会经常咬衣服、偷吃粮食。
贴春联 特别要提的还是写春联。春联是从桃符演变过来的。最早的时候,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荼、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为简便就分别写“门目”两字挂两边。但是内容太简单,于是再演变为挂两块木板,上面写的字多了一些。再后来人们觉得木板笨重,就用纸写字。春联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层面。一些文人摆好对联摊后,在旁边的树上或木柱上挂着写好的对联,供买主自己选购。如顾客识字倒好办,如果遇上一些不识字的主顾或给邻居代买春联的人就要出问题。不识字的顾客反复让卖春联的给讲哪一副贴在哪里,然后将春联小心地装了回去。即便如此,一些人还是记不住,回去稀里糊涂乱贴一通。如有的人将“槽头兴旺”贴在大门上,“日行千里,夜走八百”贴在堂屋门框上,惹得过路人一番讥笑。灵武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年三十贴好春联,意味着完成一个约定的俗规,这个俗规产生着一种特殊功能。如将钱借给了别人,年关来讨债,但看到人家已贴好了对联那是绝对再不能入门去要了,只能等过年后再讨了。一些穷人家因欠别人的钱,知道还不上,年三十早早地就将对联贴好。
这种习俗,多少年沿袭下来,谁也不愿在年初一去当讨债鬼,让乡邻笑话咒骂。在腊月里,妇女们都非常忙,极为辛苦。20世纪50年代前,没有粮油加工厂,全靠妇女套上毛驴推碾磨面,体力壮的毛驴一天能碾出百余斤面粉。
妇女除碾米磨面外,还要抽时间给家中大人小孩赶做一双新鞋袜或新衣服。家中经济条件差的做不起新衣服,也得把旧被褥、旧衣服拆洗干净。上世纪60年代街上商店出售着名叫“煮青”、“煮蓝”的染料,将旧衣服放到锅里的染料中浆染后如新的一般。一些穷人家的主妇上街买了染料,将旧衣洗染后,给孩子们换上过年。
接灶王爷 “接灶王爷”是指年三十落日后贴一种木刻印制的套色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座像。神像的顶端印着一年中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日期。
这种仪式的操作程序是:先贴像,后左右贴一对联。对联是玫红纸的,上联是“上天言好事”,下联是“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然后摆上食品几碟,上香焚表,并烧焚灶王爷灶王奶奶所骑的纸马,以接回这两位“一家之主”。这种虔诚的仪式,表现了人们祈求幸福,保佑全家安康的愿望。
饮食 过年要吃好,这是过年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做食物的工作就很多了,首先是做好馍馍。上个世纪60年代前,人们用特制的铁锅做馍馍。这种锅叫“端炉子”,锅盖和锅底都放火,烙出的馍叫“坨罗子”。制作时面粉里放茴香、白糖、薄荷,烤熟后又香又甜又酥,放一个多月也不坏。一些食物做好后,到时再经过热、馏、蒸、煎、炒就可以吃了。凉菜提前切好,到时将调料拌好即可食用。过年要吃三天饺子。年三十要将饺子馅剁好,故这天城里城外家家户户响起一片剁馅子的声音。馅子剁好后,全家围到一起开始包,这是全家气氛最温馨的时候。一些平时摆着老爷们架势的男人也平和地帮着老婆包饺子。说起来也怪,家中包饺子包得最好最快者多属男人。在包饺子中有一个有趣的游戏,即饺子中包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包铜元、银角币,解放后包硬币。年初一,全家都抢着吃,如果谁吃上包钱的饺子,大家纷纷夸他有福,来年会大吉大利。
守岁 年三十饺子包完后,开始“守岁”。灵武老百姓也叫“熬岁”。“守岁”时,全家老少都不睡觉,围在火炉边,老年人坐在炕上,腿上盖件衣服挡寒。大家吃馍馍、瓜子、干枣,敲核桃,说故事,讲笑话。一些家庭人多还摸纸牌,赢几个铜钱、铜元。
如今麻将进入了百姓家,春节期间,自家人玩几把麻将牌,热热闹闹的,整个家庭沉浸在祥和的气氛之中。子时(晚12点左右)是接财神和灶神的时候。这时人们都很高兴,忙着放鞭炮,以求这一年家中人丁兴旺、粮食丰收、平安吉祥。一时间鞭炮四起,极为热闹。但那时放炮是有规矩的,放上三五个炮后,再放一挂鞭炮就可以了。一般是大人放,过后,小孩子捡“哑炮”玩。
那时,因为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低下,买不了多少炮仗,所以放不了多久天地便一片寂静,而现在几千响的鞭炮都有。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视机的普及,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已是人们过春节时的一道文艺大餐,丰富了过年的内容。现在过春节,鞭炮品种繁多,特别是烟花,千姿百态,非常好看。
迎喜神 解放前还有一个习俗,即初一“迎喜神”。家中大人领着孩子,穿着一新,手提小筐,内装供品和香烛到城外,按着喜神方位摆供食品香烛,以十分恭敬的态度迎接喜神,口中喃喃说道:“喜神到我家,今年必定发。”有钱人家的礼数还多一点,要三叩九拜,燃放鞭炮。那时灵武城郊外有一种叫白刺蓬的植物,上面长着尖锐的刺。人们在郊外焚完香烛,折一枝白刺蓬拿回家插在堂屋的香炉内,在上面挂铜钱。白刺蓬的刺越多,挂得铜钱越多,人们将其比喻为“摇钱树”。有了这个“摇钱树”,这年一定招财进宝、家兴人旺。一些商家店铺的掌柜,因是外地人,回不了家,“迎喜神”回来后,必须要打一阵算盘,意寓来年招财进宝、财源茂盛。所以初一走到街上,可听见一些店铺中响起一阵劈里啪啦的算盘声。
压岁钱 收压岁钱是春节期间儿童最高兴的事情。给压岁钱不知是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习俗。直到如今,这个风俗仍盛行,而且愈演愈烈。每年在年三十晚上,家中老人就盘算着准备给小辈压岁钱了。到初一给家孙子、外孙子、外甥们一长串用红线穿着的铜麻钱和一些银角、铜元。自20世纪60年代后,则改为人民币。初一早上,儿孙们吃完饺子,换上新衣,去给长辈拜年。儿孙们给老人磕头后,爷爷、奶奶等长辈开始给后辈人压岁钱。家境不好的人家,孩子一年到头,难见一个小钱,只有过节才能得到一点压岁钱去买洋糖(水果糖)、瓜子等食物吃,咋能不高兴呢?
祭祖 上世纪50年代过春节时,在年三十的傍晚要吃团圆饭,饭前有一个讲究———祭祖。在祖先的神主牌位前摆上几碟酒菜、干果,由一家之主在每个牌位前的香炉内插几支香,香数一般为插双不插单。香如断了是绝不能点的。点着香后,全家人跪下焚烧黄表。磕完3个头后,众人起立。这个仪式是叩请家里的祖先也回来过年,享受人间香火。这是人们对自己的前辈怀念的一种方式,这个风俗至今仍在一些人家延续。祭祖完毕后,开始吃团圆饭。长者环视四周,全家到齐后,泼一杯酒到地下“敬天敬地敬祖先”,然后说:“团圆了,吃饭吧。”于是大家欢声笑语吃起团圆饭,一家人其乐融融。
拜年 初一,家里人早早起来,父母给孩子们洗脸、抹油、梳头、眉心点红点,精心打扮孩子。收拾完毕后,厨房里热气腾腾,粉汤饺子、干饺子、油泼辣子、醋蒜汁端上了桌,这就看年三十包钱的饺子被谁吃上了。有人吃上包钱的饺子后,大家纷纷夸他今年交好运。吃上包钱饺子的人,自然脸上洋溢着笑容。到了中午,吃的是米饭和早早准备好的各种菜蔬。在上世纪60年代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特别是在旧中国,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人们生活困苦,每逢过年,穷人愁上加愁,很多穷人过年就是过鬼门关。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人间贫富悬殊的真实写照。初二是人们拜年、走亲戚、逛街市的日子。儿子儿媳去岳母家拜年,女儿女婿到家里来拜年。两项大拜年结束后,再到姑、舅、姨家拜年。初三到初五,朋友、亲戚、邻居互相走动,路遇熟人必问“年过得好?”不问则显得不礼貌。特别是年轻人如见长辈不问好,让人笑话,认为没教养。连续5天,走亲戚是人们的主要活动。
看社火 春节期间人们娱乐的重要活动是看社火。春节前10天,一些空场地“咚咚”、“锵锵”的鼓锣声就早早地响起来了,热衷于文艺活动的人们早早开始排练。那时,服装、道具都破烂陈旧,节目单调,尤其是社会不安定及人们生活条件不好,人们玩的兴趣不高。20世纪30年代初,灵武的社火中仅有十几副高跷、一条花船、一个十三节龙灯、几辆榔头车子。表演社火时,在东西大街走上几个队形,唱上几支山歌,草草结束。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主,春节耍社火是出自高兴,当然耍的花样和气氛不同。各乡镇都有表演社火的道具和乐器,节目也层出不穷,除了高跷队之外,还有很多人扮演折子戏中的小生、胡子生、旦角、青衣等角色。这些剧目出现在街头巷尾,丰富了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比较精彩的是“舞狮子”、“踩高跷”、“霸王鞭”、“秧歌舞”。最引人注目的是“榔头车子”、“大头和尚戏柳翠”、“蚌壳戏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