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早在元代就有回民居住,到了明代已居住了大量的回民,清代又有很多回民从陕西、甘肃等地迁入灵武定居。上世纪30年代,回族在灵武人数就达3万多人。上世纪80、90年代灵武搞人口普查,结果发现灵武的百岁老人全是回民。经过仔细研究,人们认为回族老人长寿的原因和回族群众的生活习俗有很大的关系。
饮 食 回族群众的主食以米面为主,但将食品做得非常精道,讲究色、香、味。如做油香、馓子时,一是精选料,二是精揉面,三是精选油,四是精心上油锅,故炸出的食品色、香、味俱佳。肉食以牛、羊、驼为主,附之鸡、鸭、鹅、鸽等禽类,非宰杀的死牲畜和凶猛禽兽及猪、马、驴等肉不吃。营养专家曾研究过,发现回族百姓吃的肉类性温和,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回族还有一个好习惯,即不吸烟、不酗酒。俗话说,“烟伤肺酒伤肝。”吸烟喝酒这两大不良嗜好回族群众多不沾染,从延年益寿方面又增加了一个保健因素。回族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禁忌。如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在吃馒头、烙饼时,忌囫囵吃,一定要掰作两瓣或更多的小块吃;禁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
回族群众的面食种类繁多,如花卷、塔锅盔、糖酥馍、油酥馍、烘馍、蒸饼、蒸馍、油香、油果子、馓子、麻花,把子面、拉条子、片片揪面、烩面、揪片子、寸寸子、炮丈子、疙瘩片面、擀面、面条、面旗子、臊子面,拌汤、搅团、凉粉、粉汤、凉皮子、面精、饺子、粉汤饺、包子、油塔子、油炸糕、火烧、水煎包子、切糕;肉食有酱牛羊肉、煮牛羊肉、羊杂碎等。逢年过节或嫁娶喜庆待客人,大部分人家仍然做传统待客的“九碗三行子”席。90年代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兴一道道上菜,一般上10道菜。
在回族,家家户户都备有盖碗,沏盖碗茶是回族家庭的一大特色。盖碗茶是茶中精品。茶中枸杞、桂圆、核桃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中药。如枸杞明目健胃,红枣补肝健脾,核桃健脑润肺,长期饮用盖碗茶能补中益气,健身强体。
讲卫生、爱干净是回族群众起居的一大特点。他们喜爱穿白衣、戴白色小帽,这种服饰整洁大方。他们讲究洗“大净”、“小净”。这些讲究,对健康是非常有益的。再如做礼拜,不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黎明即起,在干净清爽的清真寺里做礼拜,这是一种极好的体育锻炼,对身体极为有利。“封斋”对于穆斯林这个民族,从意志到身体也不失为一种严格和科学的自身磨炼。
在“封斋”期间,一是按时上寺、诵经跪拜;二是禁戒食物及烟酒。这对于磨炼意志,恪守信念,凝聚人心是大有裨益的。
服 饰 回族讲求“服饰净,居处净”。回族在服饰方面偏爱白色,婴儿用白布包,长大戴白帽,归真(死亡)后用白布裹尸。这是因白色不藏污垢,发现不洁之处便于及时清洗。回族的男人,一般头戴回回帽,从颜色上看,有无沿小白帽、小黑帽,大多数喜欢戴白帽。还有的因教派不同、地区不同而戴有角的回回帽,如五角帽、六角帽等。冬天,一些年老的回民不喜欢戴棉帽子,头上仍戴一顶白帽子,耳朵上戴一对绣花的青耳套(棉制或皮制)。
回族喜欢穿对襟白衬衫,有的还喜欢穿白裤子、白袜子,显得十分整洁、明快、庄重。
回族男女都喜好穿青坎肩,特别是回族男子在白衬衫上套一件青坎肩,对比强烈,清新悦目,显得文雅庄重。到了严冬,穿了棉坎肩或皮坎肩,再穿上罩衣,舒适方便,保暖而不显臃肿。年老的回族群众还喜欢穿二毛皮衣、胎皮衣和老羊皮大衣。
回族妇女都精于针线活,特别擅长绣花。姑娘出嫁后,能取得“上炕的裁缝,下炕的厨师”称号,才能算是好媳妇。中年妇女多穿短装,上衣上窄下宽且长,一般都是过膝盖或达到膝盖;头戴发网,有的则蒙上棕色或白色的头巾。青年妇女爱穿颜色鲜艳的服装,不少少妇、少女的肚兜、夹袄、棉袄、坎肩的胸部和裤脚上都绣有各式各样的花边,头戴红、绿色丝绸头巾,脚穿绣花鞋。老年妇女喜欢青、黑两种颜色布料,服饰淳朴、素净。
20世纪60年代前,回族男子服装多肥大,外衣为黑色;内衣为白色小褂,对襟、直领、锁扣;外穿坎肩;裤子多用黑色,长及脚面,扎裤腿(青年不扎);一般常戴白色小帽。新中国成立后,服饰已发生很大变化,除一些老年人还循旧俗外,一般青年人大多穿中山装、军便服。80年代以来,流行西服、连衣裙和牛仔裤等。
60年代后,回族妇女中只有老太太戴头巾,只遮发不遮面,中年以下妇女很少戴头巾。解放前,妇女婚前多梳辫子,婚后改为发髻。解放后,中青年妇女中逐渐盛行短发。80年代,盛行烫发和披肩发。
回族妇女有喜戴饰物的习惯。过去女孩在五六岁就要扎耳朵眼,开始戴银丝耳环。买不起耳环的贫穷人家用粗细适中的茶叶棒涂上油塞住耳朵眼,以防长严,有的女孩十几岁仍用此法。除耳环外,金戒指、金手镯、玉镯、项链、发卡也都是回族妇女喜爱的装饰品。
命 名 回族无论男女,每个人都有一个“经名”,习惯上把这种名字叫“小名”。婴儿出生的第三天要用清水沐浴,同时请阿訇念经起名。男婴一般用《古兰经》和伊斯兰教史上的先圣、先哲、英雄的名字,如“而不都”(穆罕默德的父亲)、“木合买”(穆罕默德)、“阿里”(穆罕默德的堂弟)等;女婴用《古兰经》和伊斯兰教史上的妇女名,如“海迪车”(穆罕默德的妻子)、“在乃拜”(穆罕默德的另一妻子)、“法图买”(穆罕默德的女儿)等。为婴儿起名时,阿訇要询问家人的名字,以避免婴儿与某个长辈同名。也有以出生时间命名的,如“主麻”(星期五聚礼日)、“古尔邦”(古尔邦节)、“闪潘”(星期日)。儿童入学或成年步入社会时,都要起官名(学名)。
经名的叫法与阿拉伯语有很大差异,如回族命名中往往选择较为简短的经名,凡是超过3个字的,在口语中都有意无意地压缩在3个字以内,如经名“而不都拉”成了“而不都”、“穆罕默德”成了“木合买”或“穆罕尔”。回民起官名(学名)时,旧社会家中兄弟多的有用“福、禄、寿、喜”,“荣、华、富、贵”,“仁、义、礼、智、信”和“龙、虎、豹、彪”等排行的。解放后出生的人多用“解放”、“建新”、“建国”、“学兵”等名字。20世纪80年代,给小孩取名多用单字,如男孩叫“锐”、“卓”、“渊”、“涛”、“斌”、“波”等,女孩名“琼”、“静”、“媛”、“萍”、“莉”、“晶”、“敏”等。
忌 讳 回族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忌讳。在孕妇面前忌谈难产、怪胎,以免孕妇忧虑,情绪不稳。妇女怀孕期间忌食兔子、骆驼肉,怕生出“豁唇子”。孕妇不能坐门槛,怕难产。在月婆子的房门上挂条红布,以示产房,外人不得擅自入内。产妇禁忌在坐月子期间动冷水、出门。
不论大人、小孩忌坐着晃腿。小孩子忌坐石头,怕出湿疹。孩提时忌骑狗、坐箩筛子,怕成亲时刮风下雨。忌坐门槛,怕得病抽风。不欺负燕子,不掏燕子窝,以防害眼病。
小孩忌掏麻雀窝和欺负乳雀,怕长大了手颤。不能伤害鸽子,因鸽子救过圣人。对青少年也有要求,禁吃有牙的鱼,因有牙的鱼吃过死在水里的动物或者死人,不干净。害疮的人忌吃韭菜,怕疮留根复发。解手时不得面向西方,因天房(世界穆斯林朝觐的中心和每日五次礼拜的朝向)在西方;也不能对着日月的方向解手。上、下炕时,不能从人的面前过,否则是对客人不礼貌。客人刚走,忌打扫房间、倒垃圾、泼脏水,因为这样表示不友好。
丧 葬 回族主张对去世的人实行简葬、速葬,提倡“入土为安”。当一个回民“无常”(去世)后,就要及早安葬,以求得落土为安。所谓“亡人盼土”
就体现了回民共同的丧葬观。一般对年老、病重的人早就准备了后事,当天“无常”就当天埋,不得已才拖延一天。
回民推行土葬,不用棺木,不穿寿衣,不放随葬品。家中有人去世,先给亲友报丧。亲友要前往吊唁,吊唁来的亲友不论男女都戴白布孝帽或搭白纱巾。安葬前要做好四件事:一是挖坟。回民坟墓都是先挖南北向2米多深的长方形深坑,再在坑底西侧壁挖一个洞口,洞内再南北向挖一个高1米多、长2米、宽1米的洞,使帮忙人能躬着身出入。二是缝“卡番”(尸衣)。
“卡番”用3块白布做成,共3丈3尺,亡人概不用绸缎细软做“卡番”。三是准备水床、浴板、皂角水或肥皂水。在埋葬亡人前,要将遗体洗净、揩干,然后包在“卡番”里。一般要在埋体(尸体)的额头、手脚之处放上冰片、红花等防腐药物,然后将埋体放入塔木匣子里面。塔木匣子、木床平时都存放在清真寺里。遗体入塔木匣子后,由阿訇转“哲乃孜”(阿訇站立诵读《古兰经》有关经文,祈求真主宽恕亡人在生前所犯的过失,祈祷亡人安息),然后把遗体抬到坟地,放置在挖好的“拉哈提”(洞穴)内。放置尸体必须头北脚南,仰面平放,打开面部“卡番”,使面部朝西。然后用土坯封住“拉哈提”洞口,再用土填平,多余的土堆成马脊梁形坟包。一般还在坟上用土坯作标记,在坟旁栽树木,有的地方渐兴立碑。
亡人埋葬后,“五天”、“头七”、“二七”、“三七”、“月斋”、“四十”、“百天”、“周年”都要请阿訇在家念“索儿”(《古兰经》章节),祭奠亡人。逢“主麻日”或古尔邦节,亲人都要去上坟。过去,逢亡人生辰、忌日,家人(男性)请阿訇前往坟地念经,以尽搭救亡人之责,谓之“走坟”。
婚俗 回族青年新婚后一个月,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提上糖茶、水果、羊肉等礼物回娘家。新娘留住娘家,时间大约为一个月,俗称“转对月”。新媳妇在娘家省亲一个月期间,主要为公婆及丈夫的叔婶、哥嫂、弟妹缝制鞋或衣服,作为自己回婆家的见面礼。这一风俗在上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灵武农村回族家庭中盛行。待新娘子及家人来新郎家时,新郎家煎油饼、炸子、摆馓子,热情招待女方家人。新娘将缝制的鞋、衣服分别给公婆、叔婶及丈夫的哥嫂或弟妹,邻里亲友评头论足,看新媳妇的针线活做得如何,女方家庭是否殷实。回族群众很看重这一习俗,因为它一方面年轻夫妇孝敬父母,同时为营造和睦家庭氛围有很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变化,农村不少回族家庭步入小康。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外出打工者逐渐增多,新娘“转对月”的时间也不一定有一个月。新娘子省亲见公婆、哥嫂、弟妹的礼物也不一定是手工缝制,大都在商贸市场购置。虽然礼物有了变化,但是他们都十分重视这种风俗,通过“转对月”,密切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所以,回族青年即使再忙,住的再远,婚后都挤出时间去“转对月”。
农村婚俗中有一项是“耍公婆”,在回族群众中也很盛行。一般是男女青年成婚第二天早晨,男方家留住的客人及左邻右舍开始就地取材,如锅底黑灰、胭脂、口红、鞋油、牙膏等,把新郎的父母打扮一番。有的把公公打扮成麻脸老太婆,耳朵上挂上长长一串红辣椒,头上搭一顶盖头或围巾,衣服尽量女性化,穿上大襟衣;婆婆戴上一副眼镜,扣上一顶纸帽或男式帽,画上胡子或戴假胡须,反穿旧皮袄。亲戚邻里拉着公婆粉墨登场亮相,极具戏剧效果。邻里牵上一头毛驴或一只山羊让婆婆或公公骑上,另一人在后面拿上鞭子吆喝,口中还有现编的词。邻里亲友欢声笑语,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公婆不能发脾气,驳大家的面子。大家耍完后,亲友再把公婆用布单遮盖好,让新郎领着新娘认公婆、喊爹娘,如果认错,布单里的公婆必须将错就错回答。布单揭开,亲戚邻里哄堂大笑,因为他们提前做好手脚,以新娘认错公婆为乐。然后请新郎、新娘向长辈敬茶。在向公婆敬茶时仍要将错就错,请母亲喝茶其实让的是公公,对公公说“请妈喝茶”,对婆婆说“请爹喝茶”。这时,公婆的妆不能卸。大家笑逐颜开,眉飞色舞地看着新郎、新娘出“洋相”。如新娘问安的声音小,其他亲戚就故意让公婆说没听见,直到大家听得见才算数。随后新郎、新娘一一向长辈、亲友敬茶。有的家庭还请有威望的长辈向新郎、新娘讲尊老爱幼、和睦邻里、孝敬父母等优良传统。至此,欢天喜地看新娘,热热闹闹耍公婆才算结束。这种习俗从上世纪30年代一直沿袭至今。
染指甲 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染指甲一直是灵武农村回、汉族妇女的一种生活习惯。其操作方法是将鲜活的指甲草也叫凤仙花捣碎,放少量明矾,然后涂在洗净的指甲上,用向日葵的叶子包紧后用布子缠紧24小时,然后照此方法反复染几次,待染到色如胭脂且很难洗掉为止。
这既是对指甲的一种装饰,也是为了保护手。因为农村妇女经常干活,手指甲的周围很容易起肉刺,经过染指甲后,这种情况会改善。同时,手掌和指甲染后呈现出自然的橙红色,非常好看。随着时代的进步,化妆品繁多,高级指甲油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且进入新世纪后,一些美容院专门设有美甲服务,凤仙花染指甲的风俗逐渐被新的更好的方法代替了。
洗 泥 盖房子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灵武,回族盖好新房后,亲戚朋友及邻居在新房上大梁这一天要来祝贺,这一习俗叫“洗泥”。大约早晨9点多钟,厨房就响起“叮叮当当”的切菜、剁肉声。这时亲戚、朋友、邻居手提羊肉和毛毯、被面从远处赶来了。特别是女主人娘家的礼物拿得最重,为的是给女儿撑面子。中午时分,亲戚们到齐后,上大梁的大师傅站在房顶上从上往下撒红枣、糖块和花生,底下的人拥成一片抢着捡,笑声不断。这个风俗是“撒红枣”。盖新房的这家人把糖果放进嘴里,在大家的赞美声中,心中非常高兴。撒完喜枣后,人们坐到已安排好的席位上,每人一碗粉汤和油香,热情的主人连续给客上菜。由于回族村庄民风淳朴,邻里相处和睦、友好,虽说是一家盖房,但基本上全队都出劳力帮忙。到“洗泥”这一天,众人看着新房,吃着小吃、油香一类,如同自己住进新房一样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