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故乡旧事
13842100000057

第57章 秦腔艺术在灵武的兴起与发展

灵武与内蒙古、陕西接壤,受这些地方文化历史的影响,人们对秦腔非常喜爱。在清代,一些有钱的大户办喜事、为老人做寿以及城内外一些庙宇举办庙会,常从陕西、甘肃等地请来一些秦腔戏班子演出助兴,使很多百姓熟悉了秦腔。

民国时期,居住在灵武县城的清末拔贡李鸣鹭非常喜欢秦腔,为了观看演出,他曾从仁存渡乘船过河到银川看觉民社艺人的演出。久而久之,他不仅会唱一些曲目,而且学会了拉板胡,并且拉得非常出色。由于他潜心揣摩,每天在家中自拉自唱,不停地练习,对秦腔一些传统剧目及片断非常熟悉。时间长了,一些爱好秦腔的人都知道了,也去他那里唱。时机成熟了,在李鸣鹭的倡导下,成立了秦腔自乐班。这几个人天赋都非常好,每人都会一两门乐器,闲暇时聚在李鸣鹭的堂屋或院落,拉了一阵后,再唱上一出秦腔折子戏,非常热闹。这大概就是灵武最早唱秦腔的了。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官方没有专门的秦腔班子。驻守在灵武的马鸿逵部队的暂九师师长卢忠良是甘肃人,也喜欢秦腔。1940年他选拔了一些爱好文艺的士兵,专门聘请了银川地区的著名秦腔演员叶益民来当教练,还制作了服装,组成了“军声剧团”,认真排练秦腔剧目,为士兵演出。这个剧团由于是由士兵组成的,纪律比较严,演员学习很刻苦,排练出的节目质量比较高。节目排好后,他们先后在银川、吴忠、金积等地演出,有时也在县城西操场给灵武百姓演出,在当时影响很大。1949年解放后,这个剧团解散。1953年10月,在韩生德、杨茂春等人的倡导组织下,灵武爱好秦腔的30多人成立了“灵武秦腔剧社”,成为灵武解放后排练秦腔的第一个民间组织。他们每日在精忠庙(今招待所东侧)的大院子里排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不久便开始演出,节目有《岳飞大战牛头山》、《藏舟》、《别窑》等。这些演员有一定的基本功,排练非常认真,演出时,观众非常喜欢看。在演出中,一些喜欢秦腔的观众不停地给演员“挂红”(身上披红布),体现了观众对演员表演的认可。演出场次增多了,剧社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好,当年就收入3000多元。演员阵容扩大后,剧社连续3年在精忠庙的大院子搭起的露天戏台上演出。由于是露天演出,演员确实吃了很多苦。夏天演出时蚊虫多、雨水多,有时碰上大雨,把演员浇个落汤鸡。到了冬天,演出时就更困难了。戏装本来很薄,里面再穿上棉衣后显得臃肿不堪,遇到武打的戏,给人感觉是拖泥带水。1956年,剧社就存在的实际困难向县上的教育科反映,并申请在精忠庙的大院子里盖剧院。科长胡正义和季广德、吴荣全等人亲自到实地勘查,经过反复研究,向县政府领导进行了汇报。县政府经过研究,批准了教育科的呈文,准备兴建灵武剧院。建剧院工程3月初开工,木工韩永先、朱根祥、朱善祥、孙静和瓦工余剑英等灵武的一大批能工巧匠聚集在工地。这批工匠是灵武建筑行业的佼佼者,他们赶工期、抢速度,使能容纳500名观众的土木结构的剧院在6月底就竣工了。这座剧院建得很有特色,座位从前往后逐排升高,使观众的视线非常好。在剧院最后边建有阁楼,可以设雅座。这个剧院是银南地区当时比较精致的一座戏剧院。它的建成使灵武爱好秦腔艺术的群众从此有了观看戏剧的场所,也使县委、县政府有了召开大型会议的会场。当初灵武的文化生活很贫乏,自从有了这个剧院后,演出时观众天天爆满。群众需要精神食粮,所以对秦腔艺术特别推崇。这一社会现象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1956年县人民政府第三十八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将灵武民间职业剧社转为国营剧团,命名为“灵武县剧团”,任命米志远为团长,副团长由具有业务专长的肖信忠担任,并从教育科抽调了李青广为剧团指导员,以加强剧团的组织领导力量。

剧团的演职员有43名,这些演员在肖信忠的指导下,经过刻苦学习,在不久的时间里,掌握了秦腔剧种的很多技能。剧团演出时,板胡、锣鼓、二胡的演奏都由本团的演员承担,戏中的丑角、小旦、须生、大花脸、二花脸、小生、花旦、丑旦、青衣、正旦、老旦、老生各个行当都由自己培养出的人扮演。当年的灵武县剧团阵容非常乐观,排练出的秦腔剧目很多。我走访了当年唱过戏的一些老艺人,了解他们当时演出的剧目和演员情况,他们对那时演出的每出戏的情节都记得非常清楚。那时他们排练演出的传统剧目是:《赤胆忠心》,由王云才、郭安忠、王光明主演;《岳飞大战牛头山》,由肖信忠、赵文英、白秀珍、王云才主演;《铡八王》,由肖信忠、蔡济国、张英、王桂兰主演;《雁塔寺》,由王云才、王光明、李宝、张忠主演;《天台山》,由肖信忠、梁德胜、王秀珍主演;《铜台面礼》,由肖信忠、梁德胜、王秀珍主演;《蛇蝎洞》,由肖信忠、梁德胜、王秀珍主演;《五雷阵》,由肖信忠、梁德胜、王秀珍主演;《空土山》,由陈丛明、王光明、钟裕华主演;《出五关》,由肖信忠、王云才主演;《游西湖》,由肖信忠、赵文英、梁德胜主演;《下河东》,由陈丛明、王光明、郭安忠、王秀珍主演;《斩经堂》,由肖信忠、王秀珍、陈万德主演;《大登殿》,由陈万德、肖信忠、张忠主演;《彩楼配》,由王光明、蔡济国、钟裕华主演;《烈火扬州》,由赵文英、肖信忠、郭安忠、蔡济国主演;《李三娘推磨》,由李宝、王云才、王光明、赵文英主演;《花木兰从军》,由赵文英、张英、郭安忠、张忠主演;《黑丁本》,由王云才、陈万德、肖信忠主演;《铡美案》,由张忠、肖信忠、王云才、赵素珍、白秀珍主演;《蝴蝶杯》,由赵文英、肖信忠、梁德胜、蔡济国主演;《老少换妻》,由焦素珍、梁德胜、王秀珍主演;《凤还巢》,由赵文英、赵素珍、吴学礼主演;《周仁回府》,由肖信忠、白秀珍、赵文英、蔡济国、郭安忠、梁德胜主演;《法门寺》,由赵文英、白秀珍、马干英主演;《辕门斩子》,由肖信忠、张忠、陈万德主演;《麒麟山》,由肖信忠、郭安忠、王光明、白秀珍、米志远主演;《美人换马》,由肖信忠、郭安忠、何琪主演;《太湖城》,由肖信忠、钟裕华、张英、米志远主演;《抱火斗》,由肖信忠、马干英、陈万德、张英主演;《劈山救母》,由赵文英、王云才、白秀珍主演;《陈胜王》,由肖信忠、郭安忠、王云才、梁德胜主演;《三休樊梨花》,由郭安忠、钟裕华、梁德胜、赵素珍、王秀珍主演;《刘海砍樵》,由赵文英、郭安忠主演;《玉堂春》,由赵文英、郭安忠主演;《软玉屏》,由蔡济国、赵素珍、赵文英、白秀珍主演。

灵武县剧团成立后,演员们不仅仅排练传统剧目,而且在排练现代剧上也下了工夫,排练演出了现代剧目《刘介梅》,由肖信忠、李宝主演;《光复台湾》由肖信忠、米志远、梁德胜主演,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1956~1957年,灵武县剧团演出十分频繁,他们除在灵武县城和各乡村演出外,还到银川、吴忠、金积、盐池、永宁等市县演出,基本每天都演出一场戏,可见当时人们热爱秦腔的程度。灵武县剧团为灵武文艺的振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群众的支持和厚爱,使剧团的演员非常敬业和勤奋。听老年人说,从清末民国到解放后,任何秦腔班子及剧团来灵武,必须要聚精会神地演出,丝毫不敢丢戏少词,敷衍了事。灵武懂戏的人太多,演员在演出时丢戏文或唱腔、动作不对,观众是不答应的,他们会喝倒彩,更有甚者,将西瓜皮、果核丢上台轰演员下去,使剧团演出很难收场。

正当灵武剧团事业发展如日中天的时候,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惨剧。

1957年2月20日灵武剧团应邀到磁窑堡煤矿慰问演出,晚间演出后,工人怕这些演员受冻,将炭火架得很旺。谁知,晚间9名女演员全部煤烟中毒,8人死亡,她们是赵文英、马秀丽、陈菊花、孟亚男、王桂兰、张芳霞、邵惠生、吴春丽。9人中仅有王秀珍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当大马车将赵文英等人的灵柩从磁窑堡拉回灵武时,磁窑堡的工人、家属、农民全部拥上了磁窑堡镇的路两旁,含着眼泪,目送着8具遗体离开。那种凄惨景象,直到现在磁窑堡镇的一些老年人还记忆犹新。到了灵武,从东门的过关庙桥一直到剧院,灵武城里的居民及从新华桥、梧桐树、临河赶来的爱好秦腔的群众,站满了大街的两旁。晚间,一些爱好秦腔的群众自愿为这8名技艺不凡的演员守灵。县政府决定为这8名以身殉职的演员召开追悼大会。追悼会非常隆重,很多看过赵文英等8人的演出,喜欢秦腔艺术的群众泣不成声。

追悼会后,县委、县政府负责人,教育科、剧团全部工作人员和很多群众将赵文英等8人的灵柩护送到灵武东山文家沟西边的烈士陵园安葬。自此,灵武剧团元气大伤,创作及演出受到了极大的影响。1963年,自治区文教厅下发了《关于全区文化艺术单位精简下放》的文件,全区一些文艺单位开始关停并转,吴忠市剧团兼并了灵武县剧团。灵武剧团的场地也被自治区运输公司汽车八队占用,作为汽车修理厂,后来又被县政府划归给县招待所。90年代末,剧院被个人承包后办歌舞厅,遇火灾后烧成残垣断壁,后被拆除。

剧院被拆除后,灵武老百姓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仍是很强烈的。1979年,一些群众写信并找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反映,要求恢复灵武的秦腔剧团。

对此县委和政府非常重视,在9月24日县委常委会议上,同意成立“灵武秦腔剧团”,文教局具体负责有关筹建工作。为此,教育局开始指派专人招收新学员,并从银川请来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对新学员进行考核选拔录取。1979年12月5日正式考试,录用了30名演员。同时,从陕西、吴忠等地调进了任茂强、李仙凤等一批具有戏剧专长的老演员。80年代后,县政府先后任命了任德福、郭安忠、郭兴等人为剧团团长。灵武的秦腔艺术在改革开放后又得到了发扬光大。

1984年12月,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剧团的体制也进行了改革,文化部门与剧团的负责人签订承包合同,从目标管理、经济效益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剧团开始走向社会,深入到乡村进行演出,甚至到陕北一些边远乡村演出。由于改革给剧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经济效益上出现了良好发展的趋势。

艺术是永恒的,半个多世纪过去,如今灵武城内喜欢秦腔艺术的刘正福、尚立业、周宽、魏忠保等人又自发地聚集起来,组成了秦腔艺术自乐班。

每天清晨或黄昏,在西湖边,在自乐班的房间里,二胡、板胡、铜锣的声音连绵不断,高亢雄壮的花脸、悲怆苍凉的老生、轻柔婉转的花旦唱腔不时地响起。古老秦腔的花蕾仍鲜艳夺目地在灵武古城的一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