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故乡旧事
13842100000063

第63章 七十年代初期在荒漠中崛起的灵武绒线厂

前不久,由于一项工作,我走进了灵武绒线厂。秋风里,一座座厂房在落叶中、在一片片疮痍中静悄悄地肃立。我看到门口的大礼堂被铁锁紧紧锁着,当年的体育场边堆放着一堆堆垃圾,长长的围墙被拆得支离破碎,宽阔的厂区冷寂、安静,往日的热闹、繁忙的景象消失得一干二净。1971年,我从灵武一中毕业,经朋友介绍去绒线厂当了几个月的锅炉工。那时锅炉房在厂门口的旁边,锅炉安放在用板皮子搭制的工棚内。我和张永海、姜忠恒、华维义、王壮友、殷博文等人烧了一段时间锅炉,不久就上山下乡了。尽管我那时是个临时工,干得时间不长,但对这个厂还是非常有感情的。是夜,忍不住在灯下写这篇文章。

灵武绒线厂位于灵武市北郊307国道北侧,始建于1970年。那个时候,这里是一片沙漠,沙漠上长着一丛丛刺蒿,野兔、蛇虫在这里生息。“文革”

开始后,这里集中了很多老干部,他们在这里植树造林。几年过去,这里长出了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尤其是沙枣树很多。每年秋后,我和一些伙伴们常到这里摘沙枣,对这里的一切很熟悉。

1969年,根据战备的形势及工业布局的要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简称自治区革委会)决定筹建灵武绒线厂。当时因在建厂地址的设立上与银川毛纺厂发生分歧,故筹建工作暂停近一年。1970年9月,自治区革委会生产指挥部正式发出通知,将银川毛纺厂绒线车间改建在灵武的北沙窝林场附近。因为这里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高,距银川近,交通方便,且气候适宜,物产丰富,为绒线厂的生产经营和职工生活可以提供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当时的灵武绒线厂由国家纺织工业部设计院设计,全部设备均采用国产。设计规模1000纱锭,生产能力700吨/年,计划总投资450万元,厂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1971年3月15日由国家建设委员会七局十公司开始动工土建,1972年4月土建工程全部竣工。1972年3月14日,由银川棉纺厂党委书记王彬等30人组成会战小组正式开赴灵武北沙窝,成立会战指挥部和临时党委,绒线厂的筹建工作进入安装调试阶段。

为了能尽快开工生产,1971年2月20日,绒线厂招收的第一批徒工赴上海、北京接受培训。到1972年1月,又从灵武、盐池等地中学毕业的学生中招收了一批工人赴上海、北京接受培训。那个年代,一家有难,八方支援。为了加快安装速度,尽快投入生产,在安装调试阶段,北京、上海、甘肃、青海、西藏的同行赶来了。他们吃住在厂里,不分昼夜加班加点,为安装调试机器费尽了心血。宁夏的有关厂家更是竭尽全力予以支持。银川机床维修厂、中卫大河机床厂、吴忠材料试验厂、吴忠阀门厂、吴忠仪表厂、银川毛纺厂、银川棉纺厂、银川亚麻厂、吴忠配件厂和灵武农具厂等30多个单位进行了大力支援。当时没有起重机,绒线厂的干部职工通过垫木板、撬杠撬、人拉、肩抬等办法,硬是把一台台几吨重的设备搬运到车间里。由于职工们的齐心协力,全厂74台专用设备提前一个月全部安装完毕,为下一步调试及正式生产打好了基础。为了充分挖掘设备潜力,外地来的技术员和绒线厂的技术员边调边改,把吊锭细纺机纺纱改成葡萄架形纺纱,既能生产高支纱又能生产低支纱。

经过工人、技术员6个半月的辛勤劳动,1972年9月24日设备安装调试成功,设备能力全部达到原设计能力的70%以上,可满足一般生产的需要。在试车期共生产出纯毛系列、混纺系列、腈纶系列20个花色品种。工人的汗水换来了惊人的速度,灵武北沙窝千年沉睡的黄土地被轰鸣的机器声唤醒。

1972年9月25日,灵武绒线厂举行隆重的投产典礼,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邵井蛙亲自剪彩并讲话,宁夏第一座现代化的绒线厂宣告建成并正式投产。那一天,鞭炮声、彩绸的色彩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景致。

到1992年,历经22年,多次扩建、改建的绒线厂占地面积增至16万多平方米,已由建厂初期的1120纱锭、年生产850吨绒线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个具有5000纱锭规模、年产各种成品绒线2500多吨的中型企业。如今,绒线厂建筑面积89766.95平方米,有职工1670人,固定资产原值3722.5万元,净值2688.2万元,从建厂前的一个自治区二级企业晋升为自治区的一级企业。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每一绺绒线、每一块基石都渗透着1000多名工人为建设绒线厂、发展绒线厂而流出的汗水。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灵武人,而且是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人,在绒线厂当过临时工,所以对绒线厂的发展历程知道得比较多。绒线厂建成投产时,规模还不算太大,生产能力一般,所生产的品种也比较单一。

经过20余年的拼搏,绒线厂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了一座现代化纺织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有纯毛、毛睛混纺、纯腈纶三大系列。其中所生产的“黄鹤牌”纯毛毛线、“灵芝牌”纯腈纶毛线、“鹦鹉牌”毛线畅销全国各地,打入了国际市场,并在全国同行业评比中多次荣获优质产品奖。那些年,灵武绒线厂的名气在大西北叫得很响,外地来灵武订货、购货的商家络绎不绝,灵武绒线厂的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同时,在现代科技、现代文明的推动下,灵武绒线厂以其先进、科学的管理体制和优质产品跻身于全国先进企业的行列之中。1975年11月,全厂举办首届职工技术操作劳动竞赛活动;1978年11月,绒线厂开始实行职工劳动奖励制度;1980年3月,全厂举办中层干部、技术员、统计员、材料员第一期全面质量管理学习班;1981年11月,细纱厂车间QC小组被国家经委、基建委、质量管理协会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1983年7月,推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1983年10月,修订汇编各项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共13册,计40万字;1987年4月,绒线厂被纺织工业部评为全国纺织系统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然而,灵武绒线厂令人瞩目、令人羡慕的何止这些。

1980年6月,灵武绒线厂西单身楼建成投入使用;1981年,东单身楼建成投入使用;1982年,1号、2号家属楼建成投入使用;1986年7月,2000平方米的母子楼建成投入使用;1987年11月,6号、11号家属楼建成投入使用。这样好的住宅条件,在当时住宅条件很差的灵武县城引起的震动确实很大,人们都羡慕灵武绒线厂的职工能住上舒适、有暖气的楼房。

厂内的生产上去了,职工的福利同时也跟了上去。有孩子的职工不用发愁,因为绒线厂里有全宁夏企业第一流的幼儿园。孩子上幼儿园的费用十分低,基本上都是厂里补贴。逢年过节厂里给职工发放福利,米、面、鱼、肉样样都有。职工上班中午不用回家做饭,可以在宽敞舒适的职工餐厅就餐,下班后可以尽情地享受浴室的热水,完全做到了干干净净上班、干干净净地回家。特别是在染整车间里,染线的工人为防硫酸烫伤,穿的是毛呢子的工作服。一些不知道呢料工作服用途的灵武人赞叹:“看人家这些工人当的,上班穿着毛呢子。”绒线厂的职工家里在灵武首批安装了闭路电视,可以收看到好几个频道。我们这些外单位的人时常去绒线厂的朋友家里收看好的电视节目。随着厂里的基础设施陆续地建设,厂区和家属区都是水泥硬化的路面,绒线厂的工人骄傲地说:“我们上班、下班是脚不沾土。”在厂领导的重视下,厂里绿化也搞得非常有特色。厂区及生活区青松郁郁葱葱,花卉繁花似锦。工人们在花园式的厂里工作、生活,心旷神怡。绒线厂还设有专门的医务室,医务室的医疗设备相当齐全,医护人员及医疗水平都是一流的。厂里的职工看病,医药费由厂里报销,直属亲戚、独生子女有病,医药费也报50%。

现代管理、现代文明及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厂风的根本性转变,大大提高了职工的综合素质,加大了厂双文明建设的步伐。1976年厂工会为职工购买电影放映机一部;1977年5月1日,厂首届职工田径运动会在灵武第三小学开幕,有50%的职工参加;1979年8月,绒线厂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召开;1982年11月,职工游艺楼、灯光球场建成。

为了促进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厂工会在职工食堂内设立了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1982年,厂里又建起了俱乐部和图书阅览室。1987年厂内实行内部承包责任制后,投资11万元为职工安装了闭路电视。为了加强对职工的宣传教育,自1972年起先后创办了《灵绒会战简报》、《灵绒文艺》、《宁绒青年》、《会员之声》等刊物。在双文明建设的节奏中,灵武绒线厂的文化体育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975年厂里正式成立男女篮球队,并参加灵武县篮球比赛,取得冠军;1982年12月,厂文艺宣传队参加自治区首届轻纺系统文艺汇演,获得演出奖和创作奖;1983年,绒线厂男、女篮球队在自治区轻纺厅举办的“轻纺杯”职工篮球比赛中分别获男队、女队亚军,在“全区民族团结杯”固原地区比赛中获男队、女队第二名的好成绩;1985年9月,全国总工会、国家体委授予灵武绒线厂“职工体育先进单位”称号;1986年2月,绒线厂举办第一届元宵灯展,有250盏花灯参展;1987年9月,绒线厂编排的现代剧《柜中缘》在灵武县文艺汇演中获奖;1987年12月,绒线厂自编自演的双人舞《新婚别》、《闪光的青春》在自治区轻纺系统文艺汇演中获特别奖,并被宁夏电视台搬上了银幕;1990年7月1日,绒线厂400人编排演唱的《长征组歌》节目,在灵武地区文艺比赛中获奖。

岁月似水,30多年过去了,灵武绒线厂作为自治区轻纺系统的一家老企业,由于工人们的努力,曾为宁夏的工业发展作出过较大贡献。今天,虽然它在无情的市场经济运行中失去了往日的色彩,但是,在我们的记忆中它有着亮丽、辉煌的一页。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为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作出贡献的灵武绒线厂那数千名的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