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杨芳灿、郭楷编纂的《嘉庆灵州志迹》和著名记者范长江所著的《中国的西北角》一书,都清楚地记载了古老灵武的过去,灵武当年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城中“大庙特别多,特别是北半城全是庙宇”。自明朝以后,经多次战乱兵火和一场场劫难,到今天,灵武城内外的古建筑大多数已不存在了,范长江的记载已彻底成为了历史。
虽然岁月走过了几十年,但在灵武城中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们的脑海中,火神庙、文庙、东南鼓楼、张公祠、石牌坊、鲁班庙、真武观、城隍庙、清真大寺、古城墙、魁星楼等古建筑那巍峨壮观的形象仍是那么清晰。
灵武的古建筑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从布局到建筑造型都显示出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技术水平。灵武是古州,古庙宇大多建于明清时代。而明清时代又处在中国古建筑技术革新、飞速发展的一个最高峰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工匠。从《灵武县城古貌图》来看,以城墙为界,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县城区域内,庙宇竟达几十座之多。这些庙宇建筑特色不一,从这些庙宇也可以看出古州百姓当年的信仰、经济、建筑、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灵武的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台基、房廊和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同时以中轴线为中心进行平面布局。上帝庙(也称真武观、高庙)、城隍庙、县城内清真大寺等古建筑,则是以间为构成单位,进而组成各种形式的群体。还有的建筑,沿纵轴线和横轴线进行设计,均衡对称,围绕着最高建筑,进行有机结合和烘托。基座上的主要建筑大多为木质结构,由立柱、横梁为主要构件加顺檩、横椽等附件组合。为了突出屋脊的立体高度,很多地方采用抬梁式。木质结构的建筑有很多优点:承重和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承重于木框架;外墙隔热防寒,成为防火隔离带;斗拱榫卯伸缩留有余地,对防震抗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灵武古建筑的彩绘、石雕、砖刻呈现了工匠们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才华。灵武的古建筑群是明清以后形成规模的。修建时,聘请了各地的工匠大师,他们手艺精湛,经验丰富。彩绘塑像大师来自陕西榆林,他们对工艺刻意追求,一丝不苟。经过他们的努力,庙宇内外檐的梁枋、斗拱衔接紧密,做工细腻;壁画上花鸟鱼虫及人物栩栩如生,构图生动,色彩丰富。
绥德石匠的技术也是非常高超的,他们对石雕砖刻精益求精,朴拙中有灵巧,灵巧中有风格。古灵州张公祠门前摆置的石面,南门石牌坊上嬉戏的24只石猴,三官庙前的石刻拴马桩,高庙的宝象献瑞、麒麟送子的砖刻都是极为成功的。这些艺术品是灵武当年的骄傲,曾令多少游人驻足,至今一些上年龄的老人们还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灵武城内过去的钟鼓楼有两座,即东鼓楼和南鼓楼。钟鼓楼是古代报时的专用建筑,外国和中国都有,只不过建筑风格不同。它不属于宗教用地,自元代后开始成为城市最常见的公共建筑,对调节城市主干道的交通、美化街景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北京、上海、西安、开封、银川等大、中城市内都建有钟楼。如西安市的钟楼建于公元1384年,坐落在市区中轴线干道交汇处,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钟楼。陕西榆林市区内的前街、后街的街道上,就分别耸立着六座巍峨壮观的钟鼓楼。灵武东鼓楼、南鼓楼同时建于清康熙年间。它们是砖木结构,底层采用台基式。这种台基式底层在过去的独体、群体古建筑上使用非常普遍。台基既可以增加建筑物的高度,弥补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弊病,同时对建筑物起着防潮防腐的作用。东鼓楼、南鼓楼都是下设台基,上为“抬梁式”木质结构,在台基上建长方形重檐三滴水歇山,屋顶上呈三层木构楼阁。南鼓楼位于南街和柳树巷的交叉路口,4门皆装有石刻牌匾,东门为“迎旭”,西门为“安澜”,南门为“景阳”,北门为“靖朔”。二层平台四个拐角设小阁楼置放钟鼓。东鼓楼坐落在县城东街,和南鼓楼建筑设计相同。东鼓楼四门牌匾不知何故一直未命名安放,而且建筑的时间工时比南鼓楼短,质量也比南鼓楼差。1922年11月13日清晨,地震将东鼓楼上层震裂,向东南倾斜,后经地方人士集资重新修复。三年后,暴风将修复后的木质结构楼阁又刮倒,战乱和资金匮乏使人们无力修复楼阁,只剩下巨大的台基。直到1933年,在时任县长程福刚的主持下,在台基底座上盖了三间房子,用以弥补没有阁楼的不足。程福刚县长的颜体字写得非常好,由他亲自书写的“钟灵毓秀”四字,被刻成木制大匾悬挂在房屋的正面墙上。不幸的是东南两座康熙王朝修建的鼓楼分别在1955年和1970年被拆除。
灵武钟鼓楼几经劫难被毁。喜逢改革开放的盛世,灵武百废待兴,政通人和。2000年自治区主席马启智来灵武调研工作时强调,灵武古城历史悠久,要充分利用历史上的影响力,如唐肃宗李亨在灵武登基的史实,打造灵武、提升灵武,以利招商引资,振兴地方经济。他建议,可否在灵武建造一个肃宗登基台或登基楼,更好地扩大灵武的知名度,为灵武的经济腾飞、工业强市增加宣传力度。事后,灵武市委召开常委会,就此展开讨论,研究决定在灵州大道和振兴路交叉处重建灵武钟鼓楼。钟鼓楼工程计划投资170万元,资金以企业赞助和百姓自愿捐资的方法解决,并决定将原电影院拆下的旧城砖全部用以钟鼓楼墙体砌筑,工程由市建筑工程公司承建,彩绘由中卫彩绘大师王玉中负责。由于资金短缺,导致了工程时断时续,历经三年方于2005年竣工。新建的灵武钟鼓楼建筑面积1656平方米,为砖混框架式结构,共5层,高26.08米。今日的钟鼓楼汲取了古今建筑的许多特长,飞檐挑脊,雕梁画栋,构思精妙,确为灵武一景。钟鼓楼东、西、南、北有四门洞相通。由于在钟鼓楼建造期间资金短缺,宝塔石化公司和瀛海特种水泥厂两家企业每家捐款20万元予以支持,故东门、北门以其企业名称命名,东门命名为“宝塔”,北门命名为“瀛海”;根据钟鼓楼建造的内涵及背景,南门起名为“衡春”,西门起名为“惠泽”。2005年,为凸现浑厚的灵武文化底蕴,使钟鼓楼成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委、政府领导安排市房管局撰写了《重建钟鼓楼记》、《唐肃宗灵州登基记》。经市政府审核后,将两篇碑文刻石成碑镶在钟楼底层长廊的墙壁上。同时,市委书记白尚成和市长郝有民怀着对灵武这块热土深深的挚爱之情,讴歌灵武,祝福灵武,写出了饱含激情的《灵武颂》,此文也被刻石成碑。
三篇碑文追忆了灵州历史的沧桑,叙述了唐肃宗在灵武登基的史实,赞颂了改革开放后灵武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建设局、房管局积极同自治区书法协会联系,邀请了刘正谦、吴善璋、柴建方、马建军等50位书法造诣很高的区内书法家,将历代文人墨客赞誉古灵州的名诗、名句书写成书法作品,镌刻成50多方碑也镶在钟楼内墙壁上,建成了灵武钟楼书画苑,营造了灵武浓郁的文化氛围。在市委、政府及建设局的大力支持下,钟鼓楼建设工程、彩绘工程、书法长廊工程于2005年国庆节前全部竣工。自此,钟鼓楼以其精妙结构、壮观雄姿、丰富的文化底蕴,展现在各族人民面前,成为灵武一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