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故乡旧事
13842100000097

第97章 在浮躁世态中守望

——读王宗义文集《难忘的岁月》

“五一”长假的日子里,细读王宗义《难忘的岁月》一书后,很久时间,我被书中所折射的一种情愫所感染。我与王宗义未曾谋面,只是通过王兆贤、刘银安等友人的介绍,知道了他的名字。我也曾在《灵州文苑》、《吴忠日报》上断断续续地读过他写的一些散文,但他过去的文章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是太深。然而当细读完了这本书,认真品味了这本人生旅途的真情实感的归结和体验之作后,我理解了王宗义。书中20万字洋溢着一种执著,蕴藏着一种奋斗不息的精神。它通过磨难、奋斗、搏击、爱好等许多璀璨闪光的细节串联起来,给人以启迪、感悟、思索,进而使人难以忘怀。

著名作家张贤亮说过,大凡名人,都有一段在黑暗的坑道里爬过的历史。王宗义不是什么名人,更不是学术界的名流大儒,他是一个大夫,是一个用行动和才艺践行救死扶伤职责的人。但是,读完这本书,走进他的生活,沉下去俯拾他几十年里值得回味和总结的东西,却验证了那句很古老的话:平凡中蕴涵着不平凡。宗义先生是在磨难中成长的,他一家的经历可以说有点传奇色彩。他父母解放前到处逃难,在唐山借住在别人家的屋檐下。

为了生存,他的父亲1948年带着家人随着一位在银川做买卖的孙先生来到宁夏。他们千里迢迢,一路上不避风雨,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然而到了宁夏,他们并没有看到梦中飘香的稻谷、肥沃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千里之行换来的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饥寒交迫。在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银川,他们一家人似一只只惊恐的小鸟,萎缩在银川城的一角。

由于贫寒,幼小的王宗义到处流浪,靠拣菜叶菜根、讨要别人喂猪用的豆腐渣而生活。那一年他的妹妹在饥饿和病魔的折磨中死去。而王宗义由于饥饿患了低血糖症,多次晕厥休克。不幸的打击在王宗义的记忆中是一道永不弥合的裂缝,但是正是这种打击,也坚定了王宗义学医的决心。有句话叫“石头下种子的力量最大”。正是这种压力,致使王宗义后来矢志不渝地沿着学医的道路走下去。《读手抄本上小学》、《苦难的童年》、《回忆银川三十号大院》这些篇章我读了数遍。为什么这些文章能引起我强烈的共鸣和心灵深处闷雷般的震撼?那就是我和他一样都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经历。王宗义一家从河北逃难来到宁夏,我们一家从神木逃难到定边;王宗义的父亲在历次运动中挨整,在人们的歧视和冷漠的夹缝中生存,而我的父亲也是在历次运动中受挫。我当过架子工、泥瓦工,拾过庄稼、挖过野菜。在那人性、尊严被扭曲的年代,磨难和不幸接二连三地降在我家和我的身上。生活给予我们许多坎坷和难忘的艰辛,但是它对形成人的个性,打造人的精神境界却是非常重要的。王宗义没有失去做人的尊严。

20世纪60年代,他在青铜峡水电工地上劳动时利用业余时间写诗作画,抛撒脑海里的郁闷,直抒胸中的感慨。“文革”中,他在吴忠汉渠下乡时尽管压力重重,但他在逆境中不说假话,不溜须拍马,保持着一个学者、一个追求者内心深处的一片净土。“位卑未敢忘忧国”,身陷逆境、寄居他乡的王宗义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志向。雪地寒天,刮风下雨,他骑上车子走乡串户,为农民看病。在杨马湖、汉渠一带的老百姓眼里,他是一位善人,他是一个靠得住的人。他热爱农村,为农民解除痛苦。在多年的行医中,他的足迹遍及吴忠大地,真可谓“悬壶疗疾岁岁忙”。他的诚挚、善良使他有了一大批的好朋友。回族兄弟沙根林,同学陈伯忠,良师益友李坤蕃,神经内科专家陈绍禹,多才多艺的张礼生,回族医生马学斌……这些人物在王宗义的笔下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磨难对于有志者来说,是一笔永远受益的财富。很多人,诸如司马迁、流沙河、张贤亮等,正是由于经受了非人的折磨和躏辱,他们的生命才有了巨大的爆发力。王宗义在一次次打击后,在一次次挫折前,坚强地挺过来了。他立志学医,在人生几十年的路途中,这个志向始终支撑着他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

书中的不少文章,如《在上海进修的日子》、《医生札记》、《门诊部的年轻人》,都是和医学联系着的。1984年,王宗义已到了不惑之年,他来到上海长海医院进修,成了姜贞祥教授最喜欢的弟子。为了向老师学到真本领,他在上海长海医院的那些天可谓争分夺秒,见缝插针,从而获得了“拼命三郎”的称号。天道酬勤,成功从来都是关爱流血流汗的人。勤奋使他的眼界大为开阔,勤奋使他的知识水平与日俱增。20年过去,他在甲亢的治疗与研究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他的论文发表在一些医学杂志上,他的病人很多。在攻克甲亢的领域,王宗义有了名气,但是他还是十分谦虚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做人。这便是王宗义的人生坐标,这便是王宗义的追求。和几位朋友谈起《难忘的岁月》一书,一位朋友还告诉我几件宗义先生给百姓治病的故事。在行医中,他曾下乡为一个浑身染上虱子的70多岁的患病老人清洗被褥和身子,他也曾为许多便秘的患者用手抠大便,他还熬上鸡汤为手术后的贫困病人补身子。有一些患甲亢的病人经王宗义治疗后和他成为了朋友,逢年过节,必有走动。这就是王宗义的为人。确实,读他的书还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就是他的朋友、知己很多很多。

记不清谁说过这样的话:“看你的朋友,就知道了你自己。”王宗义先生笔下的人物我数了数大概有数百人,他们中有地质学家、军人、书法家、护士、医生、收藏家、漫画家、诗人。这些人或多或少地和王宗义都有过交往、接触。相濡以沫的爱妻,天真可爱的孙女,留苏专家林汉雄,水利学家崔军,地质学家阎志强,回族歌唱家安妮,书法家萧允中,西夏学者韩小芒,漫画家刘宏安……他们在王宗义的笔下风格迥异,各具风采。这些人物朴实、生动,作者对他们的描写虽笔墨不多,但勾画准确,毫无雕琢之嫌。我感到最难忘的还是作者回顾以往岁月的那些文章中的人物:《兰州知己王佩珍》、《风雨知己陈玉芳》、《开明绅士徐宗孺》、《金融老手李绍文》……这些人在患难中和王宗义相处,那些年代他们相依为命、互相勉励,才走过了长长的黑夜。因此,作者笔下流淌的不完全是对人物的概述,而是发自内心的震颤。沙根林到了上海,王佩珍到了兰州,钟迎春到了南方……对朋友们的怀念,对师长的尊崇,只能借助笔墨而倾诉,任怀旧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淌了。

《难忘的岁月》以很大篇幅抒发了作者的志趣、爱好,渗透着作者对祖国山川浓郁深沉的爱。《秋醉六盘山》、《神秘的古堡》、《阿拉善寻宝》、《阿木寨石窟之谜》,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看到,水洞沟、老龙潭、凉殿峡、阿拉善、贺兰山、塞里木湖等山川和他的足迹相连着。这些年,为了收藏,为了丰富他的生活,他牺牲了多少时光,费尽了多少心血。为了一块响石,他在大雨如注的四川烟灯山被雨水浇透;为了购买一只出土汉代陶罐,他在兰州黄庙巧妙地与日本商人斗智,终于如愿以偿购得汉代陶罐。为了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他求教于书法家萧允中、地质学家阎志强、收藏家张韶光、钱币收藏家老马等。读《张三小店》、《烟灯山寻石记》、《一个明代青花碗》、《国宝恐龙蛋化石》这些文章时我甚至疑惑这不是出自一个医生的手笔,而是出自一个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或文学家的手笔。几十年的钻研使王宗义的知识积淀变得丰厚,使他的观察力变得尖锐。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他打多少电话、翻多少书,海原的、吴忠的、青海的、银川的许多收藏家都是他进行艺术探索中的挚友良师。王宗义的执著,确实印证了雨果的那句话:“收藏家就是一批具有非凡毅力的人。”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不同的朝代的物品,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历史、自然历史,也是每个阶段历史的佐证。从《难忘的岁月》的有关篇目中,可以看出作者苦心研究、刻意收藏的艰辛历程。从文字间我领略到收藏的爱好对王宗义先生增添生活情趣、陶冶思想情操、启迪爱国情怀、培育文化素质、积累文化知识起到了一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难忘的岁月》一书,结集着作者多年的心血,它从历史、医学、文学、艺术、人情、风物、民俗、地质等方面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而隽永的画卷,读后使人难忘,同时也为研究宁夏吴忠、灵武一带的历史、人物、风俗提供了借鉴,可以说是一本不多见的艺术研究论文集。当然,王宗义毕竟不是书法家、画家、考古家,书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诸如前半部分深厚,后半部分略薄,有些事件、情节的开掘不够,有的地方笔法描述有些雷同,等等。但这些都是难免的,并不妨碍书的整体格调和旋律。愿王宗义先生在今后的行笔中有更新的有力度的作品问世。《难忘的岁月》是一本真情实感激荡的好书,愿有更多的读者去读它,去感触字里行间的情愫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