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对快乐的同情相比,对悲伤的同情,往往来得更真切些,“同情”一词最确切的原意是指对别人的痛苦而不是快乐抱有同感。一位已故的敏锐有识的哲学家认为有必要论证一下我们对快乐的同情也是真诚的,表达对他人的祝贺也是出于人类的天性。我相信没有人觉得怜悯也需要这样的论证。
首先,对悲伤的同情比对快乐的同情更为常见,即使是在表达悲伤时情绪过于激动,它终究也能赢得我们的一点同感。此时我们的感觉的确不是完全的同情,因为正如前面提到的,我们即使十分赞同别人,感情上也无法达到完全的和谐一致。由于人类天生的同情心使然,虽然我们不会和受苦人一起流泪哀叹,但是当我们看到他软弱无助、情感失控的悲惨情境,仍然会不自觉地出于善意去关心他。然而,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得意忘形、手舞足蹈的人,仅仅出于本能,我们就会对他的这种洋洋自得的失态报以轻视的眼光,更谈不上为他感到高兴了。
另外,我们的感情更容易受到来自心灵和肉体上的痛苦的刺激。我们对痛苦的同情虽然远不如受难者自己的痛苦来得真切,但对我们自己而言,却比对快乐的同情更加生动鲜明,虽然我们在感受他人的快乐时,往往能够把握得更到位。
然而,我们经常努力克制对别人悲伤的同情,以免影响到我们正常的情绪,尤其是当受难者不在场的时候。但是我们从来不需要遏制对快乐的同情。由于妒忌心理的作祟,使得我们常常对别人的快乐产生一种抵触心理,此时根本就谈不上同情了。但是妒忌总是让人脸红的,因此当我们因为嫉妒而无法感到同情的时候,常常会装模作样,要么佯装为他人高兴,要么佯装毫不在意。所以当我们表面上为邻居的好运感到高兴的时候,其实我们心里也许挺难受。即使我们不想同情别人的悲伤,我们也很容易有这种感觉。虽然我们很愿意同情别人的快乐,我们却常常因为嫉妒而感觉不到。由此我们很自然地得出结论,人们很容易对悲伤产生同情,却很不容易同情快乐。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大胆宣布,如果没有妒忌,与同情痛苦相比,我们会更倾向于同情快乐,而且我们对快乐的同情与当事人自己的感受更为接近。
面对使人悲伤的事情时,当事人为了得到旁观者的谅解需要尽力克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即使对这种过度的情绪不那么赞同,我们也愿意表示宽容。即使他没有完全做到自我克制,我们通常还是会原谅他的。但是我们却不会这样宽容过分的快乐,因为我们认为当事人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不是非常困难。我们通常会敬佩那些厄运缠身却能节制悲哀的人,但是没有人会去表扬那些一帆风顺而不致得意忘形的人。在我们的观念里,似乎前者需要付出努力自我克制,而后者不过是一个人在那种环境中应有的得体表现罢了。
对于家世良好、发展顺利的人来说,所有再额外的幸运都可以说成是多余的,只有轻浮之辈才会为此飘飘然。然而这种飘飘然的轻浮感情正是人类最自然的常态。常人在这个充满未知和艰难的世界里的生存状态正是如此,因此他们很乐意与朋友同享这锦上添花的乐趣。
快乐让人心情愉快,只要没有妒忌作怪,我们就乐于沉浸在自己和他人的欢乐中。但是对悲伤的同情会让我们的心情也沉重起来。所以在观看悲剧的时候,只要还有可能,我们就会尽量克制自己的同情心。就算实在无力控制自己的感情,也会在朋友面前努力掩饰自己内心的波动。我们会不动声色地擦去眼角的泪水,生怕旁边的人不理解我们的多愁善感而觉得我们软弱无用。一个遭遇不幸、渴望得到同情的可怜人在向我们倾诉他的痛苦时仍然犹豫不决,那是因为他感到我们的同情中带着勉强的情绪。如果要把自己的不幸置于冷酷的眼光之下,那还不如把自己的悲伤隐藏起来。但是那些春风得意、趾高气扬的人就不同了,他知道只要我们不是因为妒忌而讨厌他,便是对他的成功表示衷心的同情和赞赏,所以他丝毫不必掩饰自己的得意之情。
虽然在人们的情绪中,笑声和泪水都是很正常的,但我们却总觉得旁人更愿意同情我们的欢乐而不是悲伤,因此我们更愿意在朋友面前露出笑容,而不是潸然泪下。即使遭遇最不幸的打击,可怜兮兮的抱怨也会让人难堪。但胜利的狂欢却不是什么很失态的行为,虽然由于审慎,我们常常在成功的同时保持克制,但这是为了避免招致别人的妒忌。
人们对竞技场上的胜利者报以热烈的欢呼,而在旁观一次死亡时又那么庄严肃穆。我们在葬礼中的哀恸往往只是伪装出来的表情,但是在洗礼或婚礼中却感到由衷的快乐,毫无做作之情。在所有这些喜庆场合,我们的快乐虽然短暂,却与当事人的感觉一样真实。当我们热情洋溢地对朋友表示祝贺时,的确是为他们的幸福感到高兴。此时我们内心充满了真正的快乐,眼里闪耀着喜悦和满足的光芒,面部表情、举手投足都显得生动愉快。
然而,当我们安慰痛苦的朋友时,我们的感觉却远远无法与他们相比。我们坐在他们身边,看着他们,严肃而专心地倾听他们诉说自己的不幸。看着他们在讲述过程中不时因为内心情感的波动而哽咽难言,我们心里却越来越不耐烦,完全和他们的情绪不协调。但是同时我们也知道,他们如此情绪波动是理所当然的,换成我们自己也会有同样的表现。在内心深处,我们甚至会骂自己麻木不仁,也可能由此“制造”出一种同情,但是这种人为的同情是多么经不起考验,一旦我们转身离去它就会无影无踪。大概上帝觉得我们自己的痛苦就已经够受的了,所以他并不要求我们去分担别人的痛苦,最多鼓励我们努力减轻别人的痛苦。
正因为我们对别人的痛苦感觉迟钝,那些在巨大痛苦之中仍然雍容大度的人在我们眼中才显得超凡脱俗。面对不断的小麻烦还能保持心情愉快的人,与那些临危不乱的人一样值得敬佩。因为要在那样的处境中控制住内心激烈的情绪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他们的冷静一方面让我们深感敬佩,另一方面也正好与我们不情愿的同情相符合。所以他的所作所为在我们看来正是无可挑剔。我们深知人性中固有的缺陷,因此按照常理我们并不奢望人们在这种情况下还表现得如此得体。然而他做到了,所以一个如此高贵尊严的灵魂让我们惊叹不已,彻底的同情和赞许与惊奇和感叹结合在一起,我们的仰慕之情便奔流而出。
平日里我们经常被这种看似不符合常人的高尚行为深深打动,若无其事的风度很容易让我们感动不已,而那些草木皆兵的反应则令人鄙视。在某些关键时刻,旁观者的感受似乎比当事人的情绪还要伤悲。当苏格拉底平静地吞下毒药时,陪在他四周的朋友们全都泣不成声,他却显得格外轻松。在这种时候,旁观者用不着努力克制自己充满同情的悲伤,他并不害怕自己会行为失控,而是带着自我陶醉的心理尽情欣赏着自己的细腻感情。这忧郁的念头令他心醉神迷,出于对自己欣赏的同情心,他对朋友遭遇的关切也油然而生。可能在此之前他从未对朋友有过如此细腻而真切的关爱。可是此时当事人的心境却截然相反,他强迫自己尽量不要去注意眼前那些可怕或心烦的事情,害怕情绪受到它们的巨大影响,一时失控而让旁观者觉得无法接受。因此,他迫使自己只去想象那些让人高兴的事情,想象人们对自己英雄壮举的赞美和仰慕。一想到自己能够在险恶的逆境之中临危不惧、坚定不移,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崇高境界,他心中也不由得激情澎湃,沉浸在虚幻的胜利喜悦当中,这样他就使自己摆脱了不幸。
相反,因为自己遭遇了一些挫折,就整天垂头丧气的人总是显得有些平庸猥琐。虽然如果换作我们自己,也一样会自悲自叹,但是顾影自怜确实很难获得别人的同情。我们会瞧不起那些成天哭哭啼啼的人。因为如果我们不是出于同情别人而是因为同情自己,那么这种软弱的哭哭啼啼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经历丧父之痛,孝子的哀伤无可非议,他的悲伤主要是来自对死去的父亲的缅怀,而我们也完全能理解这种人之常情。但是,如果他是因为自己的不幸而如此感情用事的话,就不会有人继续纵容他。一个人,即使遭遇再大的不幸,在豪杰之士看来,也不该为自己的命运凄凄切切,自怜自哀。即使人们对他的同情是发自内心的,但是依然不能容忍这种过分的软弱。因为他们认为,软弱给他带来的耻辱比他的不幸本身更为可悲。那个曾经在战场置生死于度外的勇敢的比朗公爵,当他在绞台上回忆祖国沦亡,因自己轻率而昔日年华不再流下悔恨的泪水时,这种脆弱使他以往的大无畏名声蒙受巨大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