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历史悠久,一般认为起源于我国的西汉时期,但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迹象。相传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夏在孝义(山西省内)讲学时,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听众,曾经在天黑之后使用“影乐”的形式讲学。“影乐”应该就是影戏的前身,也可以被看做最早的皮影戏。
在唐代,佛教人士经常利用活动的纸人作宣扬佛事的解说图像,叫做“纸影演故事”。这可能也与影戏相关。进入宋代之后,皮影戏开始兴盛。在一些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描写了当时皮影戏的流行盛况。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影戏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不以风雨寒暑,渚棚看人,日日如是。”赶上佳节,“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
元代之后,皮影戏曾一度繁荣。当时蒙古的军营中也玩皮影戏,作为一种娱乐消遣。后来随着蒙古军事远征及海陆交往,皮影被带到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等国。再后来,皮影又传入了东南亚各国。进入明代,各个地方的出现了大量的皮影班社,仅北京城就有四五十家。
皮影从18世纪中叶开始传入欧洲的英、法、德、意等国。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倒了众多的国外戏迷,他们亲切叫它“中国影灯”。据史书记载,法国传教士于1767年将皮影戏引进法国,并在巴黎、马赛进行表演,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后来,法国人将皮影戏改造,形成了“法兰西灯影”。
从满清入关到清末这段时期内,皮影戏得到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无论是皮影制作工艺和演员的演技,还是流行地域的广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时众多的官邸豪门或者乡绅大户,都把请名师制作皮影、保存精致的影箱、收养皮影班社作为有面子的事。在民间,皮影戏班多如牛毛,甚至在一个乡镇中可能有二三十个影班。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免不了要请皮影班参与表演。
但是清代后期,一些地方官府担心皮影戏的夜场容易引起聚众闹事,禁止表演皮影戏,甚至抓捕皮影艺人。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各地窘迫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现在,皮影戏又面临失传的危险。
惊人的制作工艺
有些人只知道皮影看着好看,却不知道这看似简单的小玩意背后凝聚着皮影艺人多少汗水和心血。单就表演来说,表演者要同时控制五根竹棍牵引皮影中的人或物,这对手指灵活度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不仅如此,表演的人嘴上还要进行说、念、唱,脚下还要控制锣鼓。如此说来,这皮影戏还真是“一担挑”的艺术。
其实,在表演中对皮影艺人的要求还在其次,皮影的制作才是“一担挑”的关键。因为皮影的制作是十分复杂的,从选皮到制成完整的皮影,这过程中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古人的智慧和心血。
皮影传统的制作工序基本上可以分为八个步骤,也就是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这八个步骤,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状况,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皮影的质量。
首先是选皮。皮影的选皮有特别的讲究,一般选用六岁左右的秦川黄牛皮。皮选好之后就要制皮了,主要的方法就是“净皮”,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把皮弄干净。先把牛皮放在干净的凉水里面泡,具体泡多久要根据温度、牛皮质地和水的情况确定,一般就两三天吧。接下来,拿出刀具去毛去肉,慢慢把皮刮薄。需要注意的是,刮一次就要泡一次,直到把皮子泡亮刮薄。最后一次刮皮十分关键,要把皮子刮得薄厚均匀,千万不能刮破了。最后将皮子放置在架子上阴干就可以了。
牛皮制好之后,要先把牛皮分开,然后用湿布、油脂和特殊的推板将牛皮再加工,直到它足够平展,失去弹性。然后就可以进行画稿了。画稿其实就是在纸片上做草稿,或者直接利用前人留下来的图稿。将这些设计好的图稿描绘到牛皮上的过程就是“过稿”。过稿之后就要进行雕刻了,一般要在比较硬的枣木或梨木板上进行。
皮影的雕刻也十分讲究,用于雕刻的刀具一般就有十一二把,有的人甚至用到三十把以上。这些刀具包括斜口刀、平刀、圆刀、三角刀等等,各有分工。要熟练掌握这些刀具的用途和用法,才能得心应手,但这又谈何容易。只有熟练的艺人才能够推运自如,刀法流畅,曲弯有秩,对垒严谨。雕刻线有虚线、实线、暗线之分。虚线为阴刻,即镂空形体的线,皮影中多是这样的线。暗线是指用刀划线而不刻透皮,多用在人或物的活动关节。
皮影镂刻出来之后,就要上色了。这一步叫做“敷彩”。老艺人都比较讲究用色,一般都要自己用紫铜、银朱等矿物和植物制作出大红、大绿颜色。老艺人不但善于制作颜色,在上色方面更是无人可比。他们将纯色化入酒盅内,再放入几块用精皮熬制的透明皮胶,然后把酒盅放在酒精灯上,使皮胶和色溶成糊状,然后趁热敷在皮影上。皮影所用到的色彩种类不多,但是老艺人通过配色再加上浓淡的变化,完全可以达到很棒色彩效果。
上完色的皮影还要经过“发汗熨平”,也就是给潮湿的皮影脱水,并使得颜色能够深入到牛皮中。这个过程可用的方法比较多,可以用薄木板夹住皮影压在热炕席下,也可以用平布包包住皮影,然后用烙铁烫,另一种很土办法就是用烧热的土坯或砖块烫。
皮影都“发汗熨平”了,但还是一堆零部件。接下来就是进行“缀结合成”了,也就是把这些部件并起来。皮影部件的缀结时,最难的地方关节的把握。特别是皮影人物的各个关节,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老艺人称它为“骨缝”。连接骨缝的点叫做“骨眼”。“骨眼”的选定关系到影人的造型美感和形象的好坏。骨眼选好后,用牛皮做成的枢钉和线缀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皮影就诞生了。另外,为了表演的需要,皮影上面还要与竹棍做成的操纵杆相连,具体的连接要依据皮影的用途而定。
在这个庞大的“工程”完成之后,还要制作演皮影的屏幕。皮影的屏幕一般使用白纱布做成的。这种白纱布一般要经过鱼油打磨,使它变得平整透亮。最后,就可以看到颜色五彩缤纷、情节真切动人的皮影戏了。
奇趣小贴士
中国皮影戏现状
尽管皮影戏历史悠久,展现了精巧的技艺,但都不能改变皮影戏的尴尬命运。如今,能够制作和表演皮影的艺人渐渐年过百岁,但是手上的技艺却眼看就要失传。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也一步步将皮影戏挤出人们的视线。皮影戏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从皮影自身的角度来说,它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让无数的艺术家为之倾倒,却给制作它带了非常大的难度。另外,高度的表演要求和成品的保存也都成为它的致命弱点。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各地的皮影戏正纷纷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部分已经被列入。
3几何中融入的艺术--七巧板
七巧板的源起
别看七巧板只是几个简单的图形,它可是19世纪世界最流行的谜题之一。这种游戏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可以变化出千百种不同的形象,但要想利用它拼出你想得到的图案,还真得费点脑子。要不,人们也不会称它为“智慧板”了。
在我国先秦古籍《周髀算经》中,有一些关于正方形切割的知识,最重要的还是由此证明的著名的勾股定理。当时只是将大正方形切割成四个相同的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所以与“七巧板”还有很大差别。
其实,七巧板并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它最早起源于北宋。当时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的研究比较感兴趣,因此在生活中经常加以运用。他设计了一个“燕几”,其实就是请客吃饭的桌子。但是这桌子不一般,它是由六个长方形的、大小不同的桌子组成的,可以分开,也可以拼合起来。黄伯思自己则得意得称它“纵横离合变态无穷”。
“燕几”做好之后,在招待客人的时候,可以根据客人和用具的多少来决定怎样拼合这六张桌子。“燕几”除了可以招待客人吃饭之外,还可以陈列古董和摆放书籍,简直就是一个多功能桌。后来,黄伯思的一个朋友又提议增加一个小桌子。之后,七个桌子全拼在一起,会变成一个大长方形,而且变化的能力也大大增强。这时候,六桌变成了七桌,所以改名字叫做“七星”,已经跟七巧板越来越接近了。
后来黄伯思根据亲身的体会编着《燕几图》一书,并得到广泛的流传。根据《燕几图》所载,“燕几”中的七个桌子都是长方形,其中包括长7尺、宽1.75尺的两个大桌子;长5.25尺、宽1.75尺的两个中等的桌子;长3.5尺、宽1.75尺的三个小桌子。七个桌子拼合起来时是长方形,分开组合就有无穷的变化,可以拼排成四十种图形。
在清代陆以湉《冷庐杂识》中记载:“宋黄伯思宴几图,以方几七,长段相参,衍为二十五体,变为六十八名。明严瀓蝶几图,则又变通其制,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错形,如蝶翅。其式三,其制六,其数十有三,其变化之式,凡一百有余。”可见,在黄伯思制作“燕几”之后,明代的严澄又对其进行了改进。
严澄根据《燕几图》中的原理设计了“蝶翅几”。之所以叫它“蝶翅几”,是因为把那些桌子合起来的时候呈蝶翅形。它的用途跟“燕几”基本一样,主要用于请客吃饭。但是它的设计已经与“燕几”大大不同了。在数量上,“蝶翅几”已经用到了十三个桌子,这好像又拉大了与七巧板的差距,其实不是。在“蝶翅几”增加了一种新图形,就是三角形。后来,严澄也着《蝶几谱》流传后世。
在《蝶几谱》和《燕几图》的影响下,中国的拼板游戏在清代初年出现了,七巧板的最后定型也在这个时候。不久,在嘉庆年间有个称为养拙居士的人,编着了一本《七巧图》的书,使得七巧板广为流传。后来又有一位“桑下客”编着《七巧新谱》一书,更加大了七巧板的推广力度,使得中国各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在清初的皇宫中,人们经常用七巧板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合成各种各样的吉祥图案及文字,至今故宫博物院中还保存着一副当时的七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