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年不衰的智力玩具--九连环
起源众说纷纭
如果你熟读《红楼梦》,那么你肯定还记得书中有这么一句:“谁知此时黛玉不再自己房里,却在宝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作戏。”这里的九连环就是中国老祖宗发明的古老的游戏玩具之一。
关于九连环的记载在我国古代的书籍中十分常见,书中的记载表明这种古老的游戏在宋代时就已广泛流传。照此说来,九连环这种游戏至少也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才对。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再向前推呢?这是因为再往前推就“迷糊”了。关于九连环的起源那真可谓是众说纷纭,下面就有几种比较常见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九连环在我国春秋战国时候就已经出现。这一说法的支持者的主要依据有两个:一个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天下篇》中,有“连环可解也”一句;二是在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的一个故事,即:“秦昭王尝遣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以锥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连环可解”与“玉连环”究竟是不是九连环,是这一说法最大的问题。
第二种说法认为九连环产生于西汉之前。据说有这么一个故事: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到长安任职后,有了休妻的想法,于是给妻子写去一封家书。书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一排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他的妻子文君见数字无“亿”,便懂得了丈夫的意思(无意于我),于是回信:“一别之后,二地悬念,只说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这一说法的问题在于这个故事本身的真实性,还有就是汉代是否有“亿”这一数字。
第三种说法认为九连环诞生于三国时期。这一说法的支持者认为是当时蜀国丞相诸葛亮发明了九连环,而其目的则是为出征在外、思念家乡的士兵们解闷消遣。这种说法的影响很大,甚至一些著名的专家也采纳了这一说法。
九连环的源头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它一定是中国人的老祖宗发明的,知道这一点也就已经足够了。
九连环作为一种民间广为流行的游戏,在正史中的记载非常少,但是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却可以经常见到。北宋词人周邦彦题有《商调·解连环·春景》一词,其中有一句:“信妙手,能解连环。”元代的郑德辉著有杂剧《丑齐后无盐破连环》。这些都表明宋元时期,九连环在民间就十分盛行了。
明清时期也是如此。从《红楼梦》中对九连环的简单描述不难看出,在清代,九连环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游戏,当时的一些民俗画也反映出了九连环游戏的流行。当时的九连环,甚至成为“京都四百十四行”中的一行。传说当时民间的智者、学生都会制作九连环,并将其作为智力游戏,相互竞解。后来,九连环传入了官宦之家,公子、小姐也都十分爱玩九连环,《红楼梦》中的描述就是一例。
种种迹象表明,九连环自诞生之后,就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一直盛行不衰。
奇特的构造
九连环是用金属丝制成的九枚圆形小环,九环相连,套在条形横板或各式框架上,有剑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几种框柄,各环均与铜杆相接。玩的时候,依法使九环全部连贯于铜圈上,或经过穿套全部解下来。它的解法多种多样,可分可合,变化多端。熟练且有心得的人一般得经过81次上下才能将相连的九个环套入一个柱子中,然后再用256次才能将九个环全部解下来。此外,还能套成花篮、绣球、宫灯等形状。
同时,九连环也是按照一种顺序来解的。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要训练者有相当的耐心。不仅如此,九连环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增加环数来提高难度,但环数的增加将使解开步骤呈几何级数递增,而且本质上并没有改变解环的方法,因此通常见到的仍然以九环为主。
复杂的拆解原理
解开九连环共需要256步,上或下一个环就算一步,在框架上滑动不算。九连环的每个环是互相制约的,只有第一环能够自由上下活动。要想下或上第n个环,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第n-1个环在架上;二是第n-1个环前面的环已经全部不在架上了。玩九连环就是要努力满足上面这两个条件。解下九连环的本质是从后面的环开始下,而先下前面的环是为了更顺利地下后面的环,前面的环之后还要装上,并不算真正地取下来。
九连环在任何正常状态下,都只有两条路可走:上某环和下某环,别的环动不了。其中一条路因为刚才走过,所以不能重复走,否则就又弄回去了。这样,就会迫使连环者去走正确的道路。但很多人由于不熟悉,就会走回头路,从而解不了九连环。因此,首次解九连环要多思考,三个环上下的动作要练熟,记住上中有下,下中有上。这样才能最终解开九连环。
奇趣小贴士
才女力证历史的错误
西汉才女、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曾在赋中提到过九连环:……,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怀念,万般无奈把郎怨。……卓文君生于西汉,诸葛亮生于东汉末年,当时汉室江山早已经分崩离析,二人的生存年代相差数百年。也就是说,在西汉九连环就已经存在了。由此可见,诸葛亮发明了九连环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找史料,来印证自己的看法。
2不可思议的益智游戏--独立钻石
监狱中诞生的游戏
“独立钻石”也叫单身贵族棋,它是一种自我挑战的游戏,可以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游戏的玩法酷似中国跳棋,但不能走步,棋子只能跳过相邻的棋子到空位上,并且把被跳过的棋子吃掉。棋子可以沿着格线向横、纵方向跳,不能斜着跳,剩下越少的棋子越好。独立钻石是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之一,它和中国人发明的“华容道”、匈牙利人发明的“魔方”并称于世。而独立钻石更是智力游戏界的奇迹。
传说独立钻石诞生在铁窗之内。在距今两百多年前,在法国有一座象征政治统治的著名监狱--巴士底狱。在这个监狱中有一个囚犯,他原本是一名贵族,后来因犯罪入狱。那时候,囚犯往往被单独关在一个房间内,这名贵族囚犯感到从未有过的孤单。他一直想着要做点什么事来打发时间、排遣寂寞。不久,他便设计出一种能够单人玩的游戏,这就是“独立钻石”。
贵族囚犯发明这种游戏之后,便整日沉迷于这种游戏,以至于其他的囚犯也好奇地玩起了这种游戏。因为这个游戏可以单人玩,可以打发时间,所以一时间在整个巴士底狱盛行起来。后来,法国巴黎人民起义,攻破了巴士底狱,这游戏便随之在社会各个阶层中传播开来,并且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大约在十八世纪末,这种游戏又传到了英国,以后渐渐传遍世界。
关于这种游戏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独立钻石”在中国被称为“孔明棋”。传说这种游戏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发明的,后来辗转传到了日本和欧美,以致最终成为国外普及的益智游戏。
“钻石”争取独“粒”
这游戏的棋盘有多种式样,不过最流行的是一个圆形的板,板上有三行平行的小孔,和另外三行平行的小孔相交形成一个“十”字形。每行的孔数有七个,一共有33个小孔。棋子一般是一些头略粗的木粒子或玻璃弹子。
先在棋盘上除正中心那一格外统统摆满棋子,每孔放下一棋,但中心的孔空着。然后设计一套跳法,以便吃掉所有棋子,最后只剩一粒。玩法是在棋盘的33个孔中,像跳棋一样行子。一个棋子依直线在平行或垂直(不能依斜线)方向跳过一个棋子,而放在此棋子之后的一个空格内。因此,棋子后只有有空的孔才能跳过。每次棋子跳去一个空孔,被跳过的棋子便被移离棋盘。这时棋盘上便少了一只棋子。这样一直玩下去,就会使棋子越来越少,而游戏的目的就是使棋盘上留下来的棋子越来越少。而所谓“跳”一次,就是要让某一个棋子跳过另一个棋子而停在一个空格中,被跳过的棋子就是被“吃”掉了,必须拿出棋盘。每一步都得跳,如果到了无棋可跳而棋子又没吃完时,这局就算败了,得重新开始。如果最后剩下一个棋子,而且正好位于棋盘正中心的洞孔上,那就是最好的结果。这种局势被称为“独立(粒)钻石”。之所以把这种游戏取上这一名称,是因为人们喜爱“金鸡独立”,那是绝对的祥瑞之兆。迄今为止,最好的记录是一口气连跳吃掉了九个棋子。
在西方评判“独立钻石”的优劣级别是:最后剩下五个棋子--“颇好”;剩下四个棋子--“很好”;剩下三个棋子--“聪明”;剩下两个棋子--“尖子”;剩下一个棋子--“大师”;最后剩下一个棋子,而且位置是在正中央--“天才”!
在1908年以前,人们都以为要取得“天才”最少要跳23步(连跳作一步计)。但在1908年都丹尼把纪录提高到了19步;在1912年布荷特创下了18步的世界纪录,这纪录后来由英国剑桥大学的比斯尼教授从数学上证明为是绝对的精彩之举。时光辗转,到了1986年,在上海举行的“独立钻石”征解赛中,中国女工万萍萍异军突起,找到了另一种不同于布荷特的18步取得“天才”的方法。后来上海计算机研究所开动大型计算机,希望找出其他用18步取得“天才”的方法,结果令人惊讶:“独立钻石”以18步取得“天才”的方法只有两种,一种是布荷特发明的,另一种就是万萍萍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