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恶露持续20天以上仍淋漓不断者称产后恶露不绝。主要病因如下。
一是气虚。素体虚弱,因产失血耗气,或产后操劳伤脾,脾气虚弱、冲任不固,血失统摄则致恶露不绝。
二是血热。素体阴虚,产时又耗血失血,或又因产后过多食辛辣温燥之品或肝气不舒,郁久化热以致热伏冲任,迫血妄行。
三是血瘀。产后胞脉空虚,寒邪乘虚入胞,与血相搏成瘀,或胞衣残留,影响冲任,恶血不去,新血难安,血不循经则恶露不绝。
(一)辨证论治
1.气虚型
证候:产后恶露量多不止,色淡质稀,无臭气,小腹空坠,神疲肢倦,短气懒言,面色咣白,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法:补气摄血。
方药:补中益气汤。黄芪15~20克,炙甘草5克,人参10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3克,柴胡3克,白术10克。
方义:黄芪甘温益气,升阳固表;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助黄芪益气补中;陈皮理气和胃;当归养血和营;以升麻升提阳气,以补气而达摄血之功。
2.血热型
证候:恶露过期不止,血量多,色深红,质黏稠,有臭秽气,口燥咽干,大便燥结,面色潮红,舌质红,少苔,脉虚细而数;
治法:养阴清热止血。
方药:保阴坚。生地、熟地、白芍各6~9克,山药、川续断、黄芩、黄柏各4.5克,生甘草3克。
方义:熟地、白芍益血敛阴;生地养血凉血;黄芩、黄柏清热泄水坚阴;山药补脾益肾;续断补肝肾,固冲任;甘草和药缓急。诸药共奏养阴清热止血之功。
3.血瘀型
证候:产后恶露淋漓,涩滞不爽,量时多时少,色紧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暗,或边有紫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止血。
方药:生化汤。全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9克,炮姜6克、甘草6克、水煎后黄酒送服。
方义:当归补血活血,祛瘀生新,川芎活血行气;桃仁活血化瘀;炮姜性温入血,一面助川芎、桃仁温通淤血,一面和甘草温中止痛;黄酒温散以助药力,有补血不留瘀,祛瘀不伤血之妙。
(二)针灸疗法
1.气虚型
取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恶露量多配脾俞、气海、隐白;小腹下坠配百会、中脘。
操作:针刺补法并灸。
2.血热型
取穴:气海,中极,血海,中都,阴谷。心中烦躁配行间;恶露量多配隐白、大敦。
操作:针刺补泻兼施。
3.淤血型
取穴:中极,石门,地极。小腹疼痛拒按配气海、归来;脐周疼痛配神厥、三阴交。
操作:针刺泻法。
(三)耳针疗法
取穴:子宫,神门,交感,内分泌,肝,脾,一肾。
操作:每次取穴2~3个中等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
(四)推拿疗法
(1)取仰卧位:以掌摩法在腹部以顺时针方向操作5~7分钟,并按揉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关元各1分钟;
(2)俯卧位:按揉膈俞、脾俞、肾俞、气海俞、关元俞,按压八髂穴,横擦八髂穴,以透热至盆腔为度,按曲池,拿三阴交,揉足三里、血海,掐太冲、太溪穴,最后擦背部膀胱经,以透热至腹为主。
(五)敷贴疗法
1.气压型
组成:黄芪、党参、白术各15克,升麻10克,龙骨(水飞)10克,甘草6克,米醋适量。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取药15~30克米醋调糊敷脐。
2.血热型
组成:当归、川芎、肉桂、炙甘草各15克,蒲黄、乳香、没药、五灵脂各7.5克,赤芍3克,血竭(加研)1.5克,热酒适量。
用法:取药末15~30克,与血竭0.5克拌匀,加入热酒调膏敷脐。
3.血瘀型
组成:红花6克,熟地、赤芍、煨莪术、全当归、炒蒲黄、陈黑豆、干姜、肉桂各30克,麻油适量。
用法:用香油熬药,黄丹收膏,贴丹田处。
(六)民间验方
1.气虚型
组成:党参15克,炙甘草60克,红糖适量。
用法:水煎服。
2.血热型
组成:赤小豆、冬瓜皮各适量。
用法:微炒,水煎代茶饮。
3.血瘀型
组成:山楂50克,红糖适量。
用法:水煎代茶饮。
(七)药膳
【焖地笋】(食疗本草方)
原料:地笋30~60克,植物油、食盐少许。
制法:地笋洗净,斜切成块,炒锅倒入植物油烧热,放少许食盐后,放入地笋煸炒,加水适量,小火焖熟,每日分作2次食之。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产后淤血不尽,心腹疼痛、流鼻血、吐血等症。
【红花糖水】《金匮要略》
原料:红花30克,益母草15克,红糖20克。
制法:煎红花、益母草,去渣取汁50毫升,加入红糖温服。
功效:活血化瘀,适用于产后恶露不尽之腹痛、血瘀痛经。
【苏木煲鸭蛋】《饮食疗法》
原料:苏木6~12克,青壳鸭蛋1~2个。
制法:将鸭蛋洗净,煮熟,去壳,入锅,加苏木同煮30分钟,饮汤食蛋。
功效:活血祛瘀,消肿止痛,适用于产后流血过多或产后血瘀腹痛、恶露不尽。
【丹参粥】《常见病食疗食补大全》
原料:丹参30克,糯米50克,红枣3枚,红糖少许。
制法:丹参加水煎汤,去渣后放入糯米、红枣、红糖煮,温热食,每天2次,10天为1疗程,隔3天再服。
功效:活血化瘀,适用于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
【山楂益母膏】(常见病的饮食疗法)
原料:生山楂、益母草各50克,红糖100克。
制法:山楂去核,切片,加水500毫升,与益母草同煎,煎取400毫升,入红糖,搅匀,浓缩收膏。每次服20毫升,每日2次。
功效:活血化瘀,适用于产后恶露不绝、腹痛。
(八)拔罐疗法
取穴:第1腰椎至骶尾部脊柱中线及两侧膀胱经内侧循行线。
操作:采用走罐法,至皮肤潮红,或用大罐密排罐拔于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走罐、排罐后,在命门十七椎、肾俞、大肠俞、小肠俞等穴位上各走罐5~6次,每1或2日1次,若发热恶寒者,加配大椎穴施行刺罐法。
(九)护理
1.注意产褥卫生,常更换卫生垫,注意外阴清洁。
2.保持心情舒畅。
3.空气流通,祛除秽浊之气。
4.保持大小便通畅,以防影响子宫收缩。
5.勿过食寒凉,以防寒凝血瘀,勿食辛辣助阳生热之物,以免阳热动血旺行。
6.当产妇恶露减少,身体开始恢复时,可鼓励产妇适当起床活动,有助于气血运行和胞宫余血浊液的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