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产后保健与康复秘诀
14092500000079

第79章 产后大便难

产后大便艰涩或数日不解,或粪便于硬、燥结难出者称产后大便难。其主要病因如下:

一是血虚肠燥。因产后失血,汗出而致血虚津亏,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燥。

二是阴虚火盛。产后失血较多,阴血亏虚,虚热内生,内灼津液,而致便燥难行。

三是气虚血亏。素体气虚,因产耗气伤血,气虚无力运便,便滞肠中。

(一)辨证论治

1.血虚肠燥型

证候:产后大便干燥,数日小解,解时艰涩难下,腹无胀痛,饮食如常,面色萎黄,肌肤不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润肠。

方药:四物汤。当归10克,川芎8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

方义:熟地、白芍滋补阴血;当归、川芎养血润燥之效,可酌加肉苁蓉、柏子仁、生首乌、火麻仁。

2.阴虚火盛

证候:产后便于,数日不行,口干口渴,胸满腹胀,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润燥通便,兼清内热。

方药;麻仁丸。火麻仁9~15克,枳壳6~9克,人参3~6克,大黄3~6克,蜂蜜30~60克。水煎服或炼蜜为丸,每次10克。每日2~3次。

方义:麻仁、蜂蜜润燥通便;枳壳理气行滞;人参益气扶正;大黄泻热导滞,兼清内热。可加麦冬、玄参、生地,滋阴润燥,以增强通便之功。

3.气虚血亏

证候:产后大便难解,临厕无力,便出量少不坚,气短自汗,头晕目眩,精神倦怠,舌淡,苔薄白,脉大而虚。

治法:补气养血通便。

方药:圣愈汤。生地、熟地、川芎、人参各9克,当归身、黄芪各1.5克。

方义:四物汤养血润燥;人参、黄芪补益正气。共奏补气养血润燥之功。可加杏仁、郁李仁增强润燥通便之功。

(二)针灸疗法

取穴:血海,丰隆。水道(左),归来(左)。

操作:血海平补平泻,丰隆用泻法,水道、归来施呼吸补泻法。有热者加刺天枢、解溪、三阴交。

(三)耳针疗法

取穴:大肠、脾、胃、直肠下段。

操作:用火柴头等探测敏感点,以手按3~5分钟,得气后贴王不留行。

(四)推拿疗法

1.仰卧位,按穴中脘、下脘、天枢、大横、关元各2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摩腹10~15分钟,再用双手拿捏大横穴并抖动5分钟。

2.俯卧位,用推揉或滚动法沿脊柱两侧位肝俞、脾俞往返治疗,时间约5分钟,再按揉脾俞、肝俞、大肠俞、八髂、长强穴各1分钟。最后掌揉肾俞穴5分钟。

(五)纳药疗法

组成:蜂蜜250毫升。

用法:置锅内微火煎熬成老蜜(扬起时不断续)待冷,取少许捻作拇指长6厘米左右蜜条头部尖细备用。用时纳入肛门内,停留数小时。

(六)敷贴疗法

组成:葱白5根,生姜1片,淡豆豉21粒,食盐少许。

用法:将以上诸药混合和如泥状,软硬适度,捏成一个小圆饼,将药饼烘热,乘热贴敷于产妇脐孔上,外以纱布盖,胶布固定。

(七)民间验方

组成:当归、肉苁蓉各10克,大黄2克。

用法:加水煮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混合服用。

(八)药膳

【橘香芝麻糊】(膳食保健)

原料:黑芝麻、冰糖各150克,大米100克,糖橘饼1只。

制法:芝麻洗净炒香,大米浸泡1小时,二味混合后加水磨成浆,冰糖加水煮沸。改用文火,调入芝麻、大米浆,不断搅拌,直至成稠厚糊,撒上切成米粒大小的橘饼。

功效:滋阴润肠,开胃通乳,防止脱发。适用于产妇由于肝肾两亏、阴虚血燥之头晕目眩、毛发干枯、燥热便秘等症。

【柏子仁茶】(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

原料:炒柏子仁15克。

制法:将柏子仁炒香,轻轻捣破,开水冲泡,茶盖扣紧,代茶服。

功效:消食,润肠。适用于产后的肠燥便秘症。

【苦仁茶】(醒园录)

原料:苦杏仁、上白粳米各6克。

制法:杏仁用沸水泡片刻,剥去皮尖,与粳米加水磨成浆,加白糖适量,煮熟。作茶饮,每日1次。

功效:解表润肠,适用于产后血燥津亏大便秘结。

【火麻仁粥】(食疗本草)

原料:火麻仁10克,粳米50克。

制法:麻仁捣烂水和滤汁,与粳米煮粥,任意食。

功效:润肠通淋,活血通便,适用于产后血虚便秘,小便不通利,关节凝涩,风痹经闭等。

【当归炖鸡】(家庭药膳手册)

原料:母鸡1只,当归30克,醪糟汁60克。

制法:将鸡去毛并把内脏洗净,当归洗去浮灰,将鸡放入砂锅内,同时加水、醪糟汁、当归、姜、葱、盐,盖严锅口,先在旺火上烧开,再用小火炖3小时,出锅时撒胡椒面,佐餐食。

功效:补气养血,润肠,适用于产后便秘。

(九)护理

1.积极预防产后出血或过汗。

2.注意饮食,忌辛辣香燥之品,适当增加蔬菜,以菠菜为主。

3.产后24小时后即宜活动,促进胃肠蠕动。

4.嘱患者大便切忌努责,以免引起产后子宫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