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们长期不让自己的激情释放,把表现激情视为“卑下”、粗鲁、小市民气、农民的特性,换句话说,假如人们压抑表现激情的语言和表情姿态,那么造成的结果将适得其反,就是
路易十四的宫廷及其所有的附庸就是最具教训的实例,嗣后的一个时代因沐浴着压抑激情的教化,因而激情已荡然无存,代之而起是一派妩媚、浅薄、矫揉造作的习气,人们连表现粗野举止的能力也不具备了,面对侮辱,也只会用彬彬有礼的言辞接受
当代的情形刚好相反。生活中,舞台上,尤其在出版物中,狂乱和乖张的激情俯拾皆是。时下人们有的是激情的习气,而非激情本身!
虽说如此,人们终究会获得激情。到那时,我们的后代将具备真实的粗野,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粗野。
关于肉体痛苦,尽管我们的健康大受损害,衰弱不堪,但因缺乏足够的自我体验,因而我辈同恐怖时代相比既蠢钝又喜欢幻想。恐怖时代是最漫长的时代,各人为了免受力的侵害,必须自我保护,甚至不得不成为施者。当时,人们对肉体的痛苦和残疾有着丰富的历练,把遭受残酷、把自愿经受痛苦视为必不可不法行为,他们也有兴趣为一种勇敢的私人道德说话并伸手援助。专制者也是用拿破仑一次堪称经典的讲话来看待自己的:“人们对我的一切指控,我有权用‘这就是我’来回答。我是置身世外的,不受任何人的制约。我要求人们服从我,哪怕是我的幻想也得服从。人们应该毫不费力就能找到我的幻想,我专注于这种或那种娱乐之中的幻想。”拿破仑有一次对妻子说,她有理由怀疑丈夫对婚姻的忠诚。
腐败的时代是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时代。
苹果,我指的是个人,未来的播种者、精神始作俑者、重建国家与社会联合构架的首创者。少的自我保存手段。人们既教育周围的人要忍受痛苦,又要乐于给别人添加痛苦,看见令人发指的痛苦被转嫁到别人身上,自己便只剩下一种感觉,即自我安全感。
关于心灵痛苦,我是这样观察每个人的:看他是用自身的经验还是用旁人的描述认识它;看他是否尽管佯装痛苦,但仍然认为有必要把痛苦当做精心塑造自己的一种标识,或者,看他是否认心灵蕴藏的巨痛,还是直言这巨痛,就像直言肉体的巨痛比如牙痛胃痛的痛苦一样。
但是,现在大多数人给我的印象是这样的:由于对双重痛苦缺乏普遍的历练,受苦者的模样很奇特可怕,故而产生的后果是:时下的人们与过去的人相比,对痛苦的憎恶可谓刻骨铭心,对它的责难远胜于当时,觉得痛苦的存在——不妨说是理念中痛苦的存在——几乎无法忍受,从而谴责整个世界失去天良。种种悲观主义哲学的登场不是象征着可怕的巨痛,而是对各个时代的一切价值产生怀疑。
在这些时代,生活的闲雅和轻松使心灵和肉体的小痛苦看似充满血腥味的凶神恶煞——其实那痛苦就像蚊子叮咬一般,况且又利用人们缺乏真正的痛苦体验,使得普遍的痛苦理念像是无以复加的痛苦似的。
现在,已有一种药方可以医治悲观主义哲学和痛苦过敏性——我以为这过敏性就是“当代的痛苦”。可是,这药方听起来实在过于残酷,它或许可以列入那一类病症,即人们据此可以判断“存在即恶”的病症。那么,诊治“痛苦”的药方便是痛苦。
一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比如心绪良好的人突然变得冷漠,忧郁的人突然变得幽默,又比如某人突然打消报复心,或者用嫉妒的办法使自己得到满足的宽容,出现在那些具有强大内驱力的人身上,即那些会突然感到满足或厌恶的人身上。
他们的满足来得如此神速而强烈,以至于顷刻间即感厌恶,走向反面,出现情感的剧烈震颤,有人突然冷漠,有人狂笑,有人涕泪滂沱甚至自杀。我以为,宽宏大量的人,至少是他们中给人印象深刻者,是极度渴望报复的人。他们在意念中像饮醇酒似的将满意一饮而尽,厌恶便接踵而来。他们乔装“超越自我”,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他们原谅了敌人,甚至还对敌人表示祝福和尊敬哩。
他们如此强暴自己,如此嘲笑自己刚才还很炽烈的报复欲望,其目的就是向新的欲望即厌恶让步,此刻,他们内心的厌恶已经无以复加,就像他们刚才在意念中扼杀了报复的欲望一样,现在也把厌恶一饮而尽。
雅量的自私与报复的自私处于同一等级,只是性质不同罢了。
即使是最有良心的人,良心的谴责面对这样的情感也是软弱无力的:“这些东西是违背社会习俗的。”最强者也害怕旁人的冷眼和轻蔑,他是这些人当中受过教育的,而且是为了这些人才接受教育的。他到底怕什么呢?怕孤立!这个理由把做人和做事的最佳理由打倒了!——我们的群体本性如此说。
人们以为,我们对自己了解多少,在记忆里保持多少了解,对于我们生活的幸福并不起决定作用。
别人了解我们什么(或者以为了解什么),有一天终于冲着我们来了,这时我们才知道,这是更厉害的东西。这些人战胜自己的坏心眼要比战胜自己的坏名誉更容易。
邪恶的欲望变得文雅了,故微弱的视力看不清它的真面目,凡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地方,人们就开始建立善的王国。“现在进入善的王国”,这情感使得所有受恶欲威胁和限制的本能欲望,比如安全感、舒适感、友善感等一起激动起来。这就意味着,视力愈弱,则善的延伸越广。
我对整个存在的认识感到新奇,同时也觉得可怕和可笑。我发现,古人、古代动物,即有感觉的所有原始时代及历史继续在我的内心做诗,在爱着恨着,在做推论——蓦然,我从梦中惊醒,只剩下一个意识:我正在做梦,必须继续做梦,才不致毁灭,正如必须让游人继续做梦,才不会跌入深渊一样。
对我来说,“虚假”是什么呢?它不是真实的反面,也不是随意可以给人戴上和取下的死面具。虚假是发挥功能、活生生的东西,它总是自嘲,让我感到,这儿仅有虚假、鬼火和幽灵之舞;在梦幻者的队伍中也有我这个跳着舞蹈的“认知者”;认知者乃是延长人生之舞的工具,是筹备整个人生庆典的人员之一;一切知识的崇高结论、一切知识的相互沟通必将是至高无上的工具,它维持着普遍的梦幻,使梦幻者互相理解,使梦幻得以延续。
什么东西使人变得“高尚”呢?当然不是勇于牺牲——纵欲之徒也会做出牺牲;当然不是人顺应的某种激情——世间存在种种可鄙的激情;当然也不是无私地为他人做点什么——也许,最高尚的人恰恰是最自私的人。
我认为使人变得高尚的东西,就是那种产生于高尚之士、又不为他所察觉的奇特的激情,是他运用的罕见而独有的尺度和近乎癫狂的气质,是他对于被众人冷淡的事物的炽热情怀,是他能认清那些连任何衡器都无法衡量的价值,是他奉献给无名之神的祭坛牲礼——不求闻达的英雄气概以及向世人和万类倾诉的知足。是迄今为止罕见的东西,以及对这罕见的东西并不自知,才使人变得高尚起来。
可能有人会向,要是运用这一原则,那么一切通常的、最熟悉的、不可缺少的东西,也就是大多数人借以维持人的本性的东西,甚至人类迄今一切常规统统没有得到公允的评价,统统受到污蔑,而只有利于特殊古怪的事物。他们要做常规的辩护律师,这或许是人间表现高尚意识的最终形式和精明所在了。
当我想起,凡是人总想做事,做事的欲望在不断刺激着欧洲千百万百无聊赖的青年,这时我也就猜想,他们必定也有一种受苦的欲望吧,这样便能从痛苦中找到行动的动机了,尽管这动机颇有疑问。痛苦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就有政客的呐喊,就有各阶层人士各种虚伪、臆造、夸大其词的“痛苦状态:”也就有欣然相信这些东西的盲目性。
欧洲青年希冀遭受外来的不幸,而且这不幸要让大家看见才好。他们的想像力事先颇为忙碌,把不幸想像成妖怪,然后再想像同这妖怪搏斗。这些向往痛苦的年轻人既能在内心增添快乐,也就懂得在内心制造痛苦。当他们把痛苦的呐喊和情愫铺天盖地充斥世间的时候,他们的臆造也就更高雅了,满足感也就宛如奏响了美妙的音乐!
他们不知如何相处,于是把别人的不幸画在墙上,他们总也离不开别人,甚至离不开别人的别人!朋友们,恕我冒昧把自己的幸福也画在墙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