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如能领悟到暗示的力量,在销售和人际交往中加以正确运用,对事业发展和致富的作用都十分明显。
另一方面,一个渴望成为金领的人还必须善用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心法
自我暗示能对自己的心理产生有益的影响,也就是学习运用语言来对自己的心理产生作用。
别人常对你说:“哦,伙计,你真能干。”
你会感到自己信心十足,而且往往也会变得更加能干,别人对你的肯定,将变成你对自己的期望,你的行为也会尽力去回报这一期望。
同时,你自身也可以通过运用自我暗示,对自己的致富才能加以肯定,强化自己的致富意念。
致富学家希尔博士曾揭示了六个“变期望为财物”的步骤,即通过自我暗示使自己获得财物的方法。这个方法共分为六大步骤,分别为:
(1)你实行第一步骤时,你要在你的心里先确定你所需要的金钱的数码,并全神贯注,牢牢地盯着这个具体的目标……直到你得到了金钱。
《金领的心理》一书中也指出:“我研究过的金领,每一个都有确切的目标,都明确地为自己定下要赚的钱的数额,并同时确定了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表。”
(2)你应牢牢记住,天底下的一切是不可能不劳而获的,不能自我欺骗,特别在目标明确之后。
美国信封制造公司总裁麦基,一个不折不扣的务实主义者,在他谈论成功之道的著作《与鲨同游》一书中告诫人们:做事一定要有目标:
要知道你要建立的到底是什么;应有详尽的计划去实现这一目标;对这一实现目标的计划,你还要有一个相应的时间表。
这样勤劳而务实的工作,目标就会成为一个有限期的可以实现的梦。
(3)你不要再停留于幻想,没有去执行的想法只是空想。
你必须立刻开始着手你的计划,你不必浪费时间,更不要害怕失败。
公司在招聘人时,每每间应聘者,在工作中你怎样看待错误,许多人的回答往往是:“尽量不出错误。”
但对如此回答的应聘者,该公司往往不予理会。该公司希望听到的回答是:“我并不担心会出错,但我能做到不重复同一个错误。”
美国佳士达汽车公司的艾科卡,回忆自己曾有的那段经验时说:“冒险的精神是极其重要的——有很多时候,都应该去搏一搏。”
在致富过程中,出错是必不可少的,金领总是能很快地吸取教训,总结出更现实的经验。
(4)你要将目标写下来,光凭记忆是不够的,这在心理学中,被认为是很重要的自律方式。
这样做能使本来模糊的细节清晰明确。明确和自律是致富成功必备的条件。
(5)现实地在行动中修定你的计划,不要轻易地改变时间表,更不能随意地转换目标。
(6)你每天起床前、临睡前两次默念你的目标。因为这两个时候,所有意识的活动力都比较软弱,你的自我暗示更容易与潜意识沟通。
在默念时,应让自己看到明显的得到了财富的结果。
遵照上述六个步骤的指示是要拭目以待。对你来说,观察和遵照第六步的指示特别重要。
你可能抱怨,你没有真正得到这笔钱,你是不能看到你拥有这笔钱的。在这些步骤中,强烈的愿望将会帮助你。假如你对金钱的向往确实已经达到了着迷的程度,请相信你能得到它是没有任何困难的。目的是要钱,坚决的态度会使你相信你会得到它。
7.金领的自我暗示训练
在被选择之后
古希腊有一则寓言,一个虔诚的信徒面对不期而至的命运茫然失措。
他向宙斯抱怨说:“主宰万物之神呀!我是如此虔诚地敬奉你,为什么不幸的命运还要降临到我的头上?”
宙斯回答说:“所有的人都很不幸,可是最不幸的,是那些用不幸来装饰自己的人。命运到来的时候,你无可选择,你是注定要被命运选择的。”
信徒又问:“可是,在被选择之后,我又做些什么呢?”
宙斯说:“在被选择之后,你们就要开始选择了。”
造成不同的人生的原因便在于此。有人选择了软弱地顺从,有人则选择了不屈地拼争,有的甘心做命运的奴隶,有人则要做生命的主人。
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人生道路。正如《致富心理学》中所说:不同的心态决定不同命运。
人们正面临着一种共同的命运:在物质文明日益发展的今天,他们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一种物化的生存法则已经逐渐改变人类的行为,在物质利益的创造中,我们不得不高度地机械化、程序化、效率化地生产,正把自己改装成为生存而驱动的机器;即使我们也拼命追求高学历,熟练的技术,也只是为了改良一下这部“机器”的工作性能而已。
这已不能不说是现代人的共同的悲哀。我们正一点点蜕变为一种称之为“人”的动物,而我们逐渐丧失了自身的自觉力量,沦为现代物质文明礼貌的奴隶。
一名作家在其作品中写道:“活着,并成为你自己。”
卡夫卡在《变形记》中塑了一个“变形人”的形象,这个貌似荒诞的故事,却向你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在物质生活中,人类发生了严重的异化现象。
在这沉重的生存压力之下,他们的反抗是软弱的,更多的是顺从。
他们同样拥有快乐和幸福的权利,而在争取权利实现的斗争中,虽然偶尔也呈现一丝亮色,却总被一层挥之不去的灰色笼罩着。
在经历“迷惘的一代”后人们的心境已渐趋平和,这种平和恰是用消极承受的方式换来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能看到许多“变形”行为。
自杀、抢劫、盗窃、绑架等行为之所以说是变形的,因为他们面临现实生活的挑战时采取了一种极端而逆反的行为,其行为的变形又是由变形的心理决定的。
更多的人是处于一种轻度“变形”之中。他们身上背负着一座沉重的大山——生存。
我们的目标是做一个具有自觉力量的人,一个能屈能伸、有真心性的人,一个建功立业叱咤风云的人,那么,我们首先要做出自己的选择,选择是一切行为的前提。
选择意识属于自我意识的一种,致富心理给自我意识界定的内涵为:(1)你是谁;(2)你将成为怎样的人,即包括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目标。
消极的自我意识,如上所述,导致了行为的严重变形或轻度变形。
所以积极的自我意识则是使你走向成功之路的一盏不灭的明灯。
不幸和幸运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生活在平常的环境之中,因而他们常埋怨自己缺乏成名的机遇。
但创业家却能于平常人之中脱颖而出,他们是否依靠某些神秘的机遇呢?否。
现代成功学向我们指出:杰出人物异于常人之处在于他们积极的自我意识。
成功的伟人都有清醒的认识。黑格尔说:“人们应自视崇高,并认为自己配得上最高贵的东西。”
爱因斯坦曾说过:“照亮我生活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面对生活。”
诚然我们面临现代人的共同命运,我们也各自有着不同的个人命运。
美国行为学家柯维则提出一个基本的原则:“在刺激和反应之间,你拥有选择的自由。”
柯维则进一步指出:金领能够充分地正确地运用这种选择自由,所以他们总是处于积极进取的状态之中。
综上所述,你应对自我意识有深一层的认识:1.自我意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自我意识是金领必要的素质之一;2.自我意识与个人选择有关,取决于你如何运用“选择的自由”。
选择的自由与自我意识的形成
柯维提出的所谓:“在刺激与反应之间,你拥有选择的自由”,可谓一语中的,道出了“心理行为”的根本动因。
心理行为,即指在进行现实行为之前的心理活动。心理行为决定了一个人的现实行为。“选择的自由”是最终决定个人价值的根本原因。“自我意识”是连接心理行为与现实行为的关键因素。
请看下面一道题:
假若你听到别人对你不好的评价时,你会想:
A.也许他们说的是真的。
B.让这些鬼话见鬼去吧。
C.我应理智地分析,再予接纳。
D.我就这样,你们管得着吗?
你应选中其中一个答案,运用这种选择的自由。每个答案都代表一种心理行为。
选A的人采取了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表明其自我意识模糊不清,对自己缺乏清醒认识;A类人行为软弱无力,不可能成就大业。
选择B的人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虽然他有较清楚的自我意识,然而这种自我意识缺乏客观评价因素而扭曲变形;B类人盲目自负,处处受阻,只好终日抑郁。
选择c的人采取了理智分析的态度,一方面重视自己的评价标准,这是前提,另一方面又能较好接纳他人意见,他的自我意识是较完善的;c类人则有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金领。
选择D的人实际上采取了消极承受的态度,貌似强硬,实则软弱;D类人有可能出现偏激行为,甚至堕落为社会的罪人。
这四种不同心理行为便反映出四种不同的自我意识来,让我们把眼光放得更远些,我们就会看到这四种自我意识决定的个人命运。
而我们重新回顾命运之根源时不由得惊诧万分,一切仅仅取决于选择时的一念之差!
“我就是这样”无意中反映了他苍白无力的自我意识:依赖和服膺他人评价,毫无主见,迷失自我。
也许你立刻会说:“不行!我要重新来选择。”那么恭喜你:你运用选择的权利,也许会把你带往崭新的人生境界!
然而,这里又不得不提醒你:现实并非想像的那般温顺可爱,现实是残酷而强悍的。
这也就是造就伟人与庸人的原因所在。驾驭现实的人就是伟人,隶从现实的人就是庸人。
这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自我意识在此过程中不断被强化,这个“心理黑洞”在吞噬了现实选择后能量不断升级,进而决定今后的选择,这种“选择的自由”很可能变成“选择的不自由”。
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性是由于多次对某种刺激作出相似反应而形成的。
多次重复同一选择,便在无形之中深化了某种心理记忆,习性由此形成;而习性被稳定下来,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一旦形成,便类似一个心理“黑洞”,任何选择都难以逃离其强大的吸引力。
习性形成心理基础是一种“心理记忆力”。譬如某个人被蛇蛟后,惧怕心理便类似一种记忆力被固定下来,这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道理。
到此你应明白:再次运用选择的权利谈何容易!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你不由对金领们作出的一个个英明、果断的选择肃然起敬,在这一瞬间的选择背后包含着一个长期的艰辛痛苦的磨励锻炼的过程。
很难想像一个生性自卑的人能在一瞬间变得无比自信。
利用意识转换提高自信的训练
(1)将悲剧性事件作反面的解释
任何人碰到失败的时候,很自然地会产生绝望感。
大多数人遇到悲哀的状况,无不忧心忡忡。这样不但于事无补,同时还可能使人逐渐陷入泥沼而无法自拔。
能否解除这种绝望感,对前途将发生极大的影响。
如何跳出悲观的深渊,无疑是最重要的问题。
其中一种妙法,就是设法产生一种与悲观的材料完全相反的联想。
你要学会利用观念开发的技术——相反联想法。
如果你在高考中名落孙山,你也许会想:
①难道是自己的实力不够,才考不上大学?
②恐怕连考三次也考不取呢?
③因为心烦意乱,静不下来读书。总之,你会方寸大乱。
④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就会涌出新勇气来:“好!我明年再干一场。”“惟有这种心情,才是考试成功的关键。”
关于以上各点,我们倒认为可以作相反的想法:①投考大学,舍我其谁?②来日方长,总有一天我会考上的。③应该充满希望和斗志。
(2)回忆光荣的过去,有助于恢复信心
一个英国作家在写作时,如果遇到无法下笔的情况,他就会把高中时代的日记拿出来阅读,借此恢复自信,也能使执笔的欲望再度升起,这无疑是非常有效的自我暗示术。
如果看见过去的自我,充满着干劲,任何事情都做得有声有色,无疑可以勉励自己。
回忆过去的自我,借此做为转换心情的契机,不仅仅限于阅读日记。此外,尚可阅读以前所常读的书,这样也能产生相同的效果。
日记里那种过去的自我,每一个时期都不尽相同,当然,其间必有精力充沛和乐观进取的时刻,也有比目前的自我更消沉和悲观的时刻。
(3)回忆自己的优点,有助于淡忘缺点
即使是很微弱的优点也罢,只要一天反复思索几遍,就可以使自己的缺点相对减弱。
这种方法跟说服技术里的“部分攻击”,属于同一种原理。
即使在本质上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优点,只要在量的方面给予反复刺激,自然会把缺点驱逐到一边去,而使优点在心中逐渐扩大起来。
有些人所以会有自卑感,其原因不外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者认为自己的缺点多于优点。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提供一种消除自卑的秘诀。那就是:回忆自己的优点。
例如追求一个女孩时,如能反复称赞对方最迷人的地方,这样会使对方渐渐觉得,似乎全身都被人称赞,这样很容易打动她的芳心。
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妨反复对自己说:“我有温柔的优点”,那么,这个念头对恢复自信实在大有帮助。
(4)与其矫正缺点,倒不如善用缺点
爱默生是美国的名诗人兼大思想家,他曾经说过:“没有人拥有无用的缺点。”
有一个女孩,自从懂事以来,就不断烦恼于自己脸上的红痣,结果患上严重的恐惧感,如果有客人到她家里来,她会躲藏起来不见客,以避免自己的脸被陌生人看见。
有一天,她终于被母亲的话说动,与其长久这样恐惧下去,还不如寻找能够活用缺点的道路才对。
于是,她到处求助于有名的化学家,结果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消除红斑的化妆品。
后来她又到各国做巡回性的表演,这样不但解救了许多有相同烦恼的人,而且还名利双收。
人们对自己的缺点,往往耿耿于怀,希望能够去掉这些缺点,这是人之常情。但很少能意识到,缺点也是有用的。
因此,与其勉强自己纠正缺点,倒不如善用自己的缺点,借此来开拓一条新坦途。
日本电影界有一位著名的导演——黑泽明,他看中尚未成名的一位演员,因为那位演员那种粗犷的作风,无法担挡细腻表演,但若能把这种缺点好好利用起来,也未尝不是好事。
如能从缺陷中发现自己的长处,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
(5)“不得意”正是“大得意”的前提
一个人如想脱离困境,或期望改善不如意的情况,那就不要忘记心理学上的这一原理:“不得意才是大得意的转机”,因为这句话不失为很有力的自我暗示的手段。
希腊雄辩家德谟斯提那斯在年轻的时候,一直患严重的口吃病,在他努力矫正口吃的过程中,克服了各种困难,而成为举世闻名的演说家。
从前有一位老师说过:“不得意时,只要把头抬起来,不但能变成得意,而且还能变成‘大得意’呢!”
原来,他所说的“不得意”与“大得意”,只是文字上的笔划之差,“不”字的一竖看起来好像下垂的头,把这个头抬到上面来,无疑成为一个“大”字。
事实上,这个奇妙的比喻跟心理学的原理不谋而合,因为在人类的心理现象里,有一种“过量补偿”现象,即弥补弱点的倾向,有时补足了弱点以后,尚有剩余能量,就向优点的方向补充。
(6)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致胜之道
在一次学生音乐比赛中,一名低年级的学生,居然胜过了高中与大学的劲敌,而荣获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