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在研究上很受达尔文的影响,达尔文认为头脑的构造与作用,受个体与种族的生存原则所控制。
自此以后,神经生理学家们就集中精力,想看看那些生存所必须的重要冲动与行为,它们的基础究竟在头脑的什么部位。麦克林认为头脑的基本作用有四,他简称为四F,就是“食,战斗,逃走,与……性行为的执行”。
这是一般人都接受的看法,我们很容易看出来,对于个体与种族的生存,这些活动都是必须的。海斯、奥滋、希斯、德尔加杜等人认为侵犯与逃走,是由好几个神经区域“控制”的。例如,愤怒的情感与随愤怒而来的侵犯行为,可以用电直接刺激好几个不同的区域而引起,诸如扁桃体,下视丘外侧,中脑的某些部分,和中央灰质;用电直接刺激另外一些结构,则会制止愤怒与随之而来的侵犯行为,诸如,中隔、舌面隆突的卷绕和尾核。有些研究人员用极端巧妙的外科技术,把电极装置在头脑的某些部位上。他们装置了双线接头,便于观察。用低电压的电来刺激某个区域,用这种方式他们先研究动物的行为变化,然后又研究人的行为变化。比如说,他们证明,用电直接刺激某些区域,会引起强烈的侵犯行为,刺激另外某些区域,会制止侵犯。同时,当环境的刺激引起愤怒,恐惧、快乐等情感时,他们也可以测出这些区域的电量活动。他们也曾经把头脑的某些区域破坏,而观察到永久性的效果。
确实,亲眼看到这种事实,叫人印象深刻。把装置在侵犯神经区域的电极,增加一点点电量,就突然会使那个动物爆发不可控制的、嗜杀的愤怒;把电量减低,或刺激制止侵犯中心,又突然使这侵犯停止下来。德尔加杜的实验引起了普遍的兴趣;他用摇控方式,刺激制止区域,使一头愤怒的牛安静下来。
不止侵犯行为如此,其他的冲动也存在着这种二元性。事实上,头脑的结构是一种二元体系。除非有特别的刺激,侵犯行为是处在一种流体平衡状态,因为引发区域和制止区域互相维持相当稳定的平衡。如果两种区域有一个被破坏,我们就可以特别明显地看出这种二元体系的平衡性。从汉利克·克鲁渥与布塞的早期实验开始,就已经证明,把动物的扁桃体破坏,即使在强烈的刺激下,他们都会失去侵犯能力和暴烈的反应——至少暂时是如此。如果把侵犯制止区域——如下视丘核的腹侧的一些很小的区域——破坏,就会制造出具有永久侵犯性的山猫和老鼠来。
头脑的结构既然是二元性的,则基本的问题就出来了:这二元结构原来是平衡的,是什么因素干扰了这种平衡,而产生愤怒与相应的暴力行为呢?
电极的刺激和某些区域的破坏是我们已经知道的原因(荷尔蒙与新陈代谢的变化也是原因)。马克与艾尔文则强调,头脑的某些疾病,由于改变头脑的正常通路,也会干扰平衡。
前面的两种情况,一个是实验的,一个是病理的。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什么条件会改变平衡而引发侵犯行为呢?动物与人类“天生的”侵犯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