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14227100000064

第64章 M公司干群关系问题的解决对策探索

(一)置换高层管理者

案例中之所以出现诸多小王谈及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公司高层喜欢公司停留在目前的运行状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公司内部结构调整彻底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需要公司管理部门介入该公司,首先置换老板A,然后让新人的老板组织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和中层管理部门。老板A之所以将小王的报告束之高阁,关键在于老板A不愿意听取小王的建议,公司的发展状况本来不景气,如果从根本上解决小王所提及的诸多问题,公司的管理层就会马上由老板A的拥护者演变为A的反对者,虽然诸多中层管理人员感到如释重负并且略微看到了公司的发展希望,但由于A身边朝夕相处的公司高层管理者与A唱对台戏,就会导致A的工作无法开展。按照“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A自然会做出将小王的报告束之高阁的选择。

(二)管理者走进员工日常生活

员工与管理者思考问题不同,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关心的是维持好公司的运转和在同行业中保持竞争优势,通过一定的管理技术让属下团结在自己周围以形成公司的管理核心进而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普通员工所考虑的是完成上级交代给的任务,挣得生活费以稳定个人生活,在适当的时候展示自己的独特才能参与评先进获得不菲的奖金。所以员工关心的是底层的事情,管理者关心的是高层的事情,加以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权力不对称、信息不对称,致使员工与管理者之间总会存在“鸿沟”。为了让员工更好地接受管理者,消除两者之间的“鸿沟”,管理者需要时常走进员工的日常生活并解决普通员工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把原先认为是“小事”的问题重新认识为“大事”,从而改变管理者在员工心中的形象,拉近两者之间的感情。

(三)内外并济的管理层选聘机制

管理理论认为,选拔管理者可以采取内部聘任和外部聘任两种方式,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内部选拔可以鼓舞员工士气,减少聘用成本,但也会增加员工之间的裙带关系,从而不利于日后的进一步工作。外部选聘可以为企业发展增添新鲜血液,但会使员工的士气被挫伤,尤其是多年来一直追随管理者兢兢业业希望的得到提拔的优秀员工受到的挫伤会更大,而且这种影响会以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到其他正在追随现任管理者勤恳工作的员工。在这种影响下当无人忠于管理层并为之“浴血奋战”时,管理者的工作就很难有效开展。所以老板A思考“水至清则无鱼”也具有一定程度的道理。老板A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公司内部派系林立的局面,所以适当通过外部招聘有优良管理业绩的管理层替换现有裙带关系很浓的部门层主要管理者,并设立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以此传递给所有员工“凭才能而不是凭关系”才能谋得事业成功的信号。

(四)完善培训制度创建学习型组织

公司M长期以来没有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以至在公司内部没有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这也是导致员工甚至管理层颓废的原因。如果从制度层面对公司上山下下进行约束,要求所有人员不但要在公司创造的各种正规场合下学习,而且要在员工中间包括管理层中间创造互帮互学的氛围,在员工中间试行年长者帮教年轻者的导师制度,甚至管理层也要下到基层接受优秀骨干员工的指导,并认真向其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将公司内部的学习行为做实,并在公司制度中设计有关学习奖惩制度。通过学习氛围的强化,将所有员工的注意力由构建人际关系方面转移到提高技术水平方面。干预启用说真话、讲直理的员工走上管理层,这样的员工不但通过自身的行为很好地遏制公司内部的歪风邪气,而且可以对公司的错误决定及时表达自己的否定态度,从而减少公司管理层决策中的错误成本。这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另外一层含义,通过在管理层身边安插说反话的管理伴侣让管理者头脑时刻保持情形。

思考与练习

1.M公司的干群关系是怎样畸形发展的?

2.适用领导原理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

3.案例中出现的员工分层现象是否也发生在你的身边,你的领导是怎样处理的?

4.你认为案例分析中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否可行?你有何其他建议?

5.管理者如何走进员工的日常生活?你认为这样是会强化还是会弱化管理者的影响力?

管理花边:变化的管理和管理中的变化

时代变迁,语言也在变化。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同样需要在变化中进行思考,企业所处的环境时刻在变化,所以企业管理或者人力资源教科书的开篇首先要把这个问题反复强调多变,这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老生常谈的问题也可能会有不少新意。不顾环境变化的思考会导致管理碰壁,只有顺应管理环境变化的管理实践才能不但收效较好而且事半功倍。

以前我们认为很时尚的词汇现在感觉比较陌生了。与我们最接近的两个词汇就是:同志、小姐。记得曾经是在某个年代,当你在异乡遇到一些小麻烦是,一声同志,会有很多热心人前来为您排忧解难;到商店里,你对女服务员称呼小姐比称呼同志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但是现在如果你对年轻一点的人称呼同志,他会用一种陌生的眼神看你,好像在说“你是从哪个世纪过来的”,所以大多数人已经用师傅取代了同志。对年轻的女同志称呼小姐是更是必须小心,因为“小姐”已经不是以前的小姐,所以更多的人不愿意当“小姐”了。这中间有什么原因吗?请读者与我一起慢慢品来。

为了弄清楚两个词汇的含义,我不禁又翻阅了一遍辞海。同志是对志同道合的人的称呼,旨在有共同理想、为共同事业而奋斗的人,特指同一个政党的成员。在过去的年代,最普通的称呼就是同志,称呼一声同志可以简化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忽略了尊卑和性别的差异,但是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同志的概念变了,由一种普通的称呼演变成为了对同性恋的专用语,于是我们开始对古老的“同志”感到陌生,我们不感随便的称呼其他人为同志。辞海中对小姐的定义如下:旧时有钱人家里仆人称主人的女儿;对年轻女子的尊称。这是一个好的称谓,很多年轻貌美的女子以别人称呼自己小姐而感到荣耀。但是时过境迁,现在小姐的含义也在变化,一些沿海开发城市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一些色情产业也在悄悄地、快速地蓬勃发展起来,这个词被经常运用到那些从事色情产业工作地年轻女性身上。想想十多年前,“小姐”这种称呼刚刚从南往北蔓延中国的时候,但凡年轻女子,被人尊称一声“小姐”,无人不觉得舒服。比之通行了几十年的“同志”、“师傅”等称呼,“小姐”不但有性别上的区别和重视,更暗示了被称呼者的“年轻、尊贵、时尚”。到了新中国,“小姐”的形象就不那么正面了,因为“小姐”是与剥削阶级为伍的,无一例外她们流的是好逸恶劳令人鄙夷的香汗。“小姐”一词因而有了强烈的讥诮的含义。20世纪80年代中期,得风气之先的广东人,把“小姐”这个称谓从港台重新入内地,随后“小姐”终于成了一个大众称谓,被列为国家公务人员的指定礼貌用语。这两年,这种尊称越来越多了一种令人退避三舍的暖昧含义。礼貌的先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喊宾馆工作人员“小姐”,而是改口称“服务员”。“小姐”之所以变了味,是因为现在有了一帮这样的“小姐”,她们活跃在洗头房、宾馆、歌舞厅、桑拿、夜总会,老百姓称之为“三陪女”,她们在“工作场合”的对外和对内称呼一概是:小姐。

“小姐”含义的变化使得小姐的群体发生了变化,也使得称呼小姐的人群发生了细分。“小姐”由原来的一种大众化的称谓演变成了享受色情服务的人群的一种专用称谓。经济发展需要借用原来的概念赋予新的内涵从而节省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成本。小姐的原本含义与现在的含义存在的共同点就是,两者所指的女子的年龄段是一致的,这是“小姐”由原初含义演变为目前含义的桥梁,但在这个演变过程中牺牲了小姐原初的美好含义,目前的小姐想借用了原初小姐的身价来提高自己的身价,而在此过程中小姐的原初含义却被大打折扣,原初的小姐不再使用小姐的称谓,目前小姐也得不到原初小姐那样美妙的市场价值。目前小姐没有因为自己的“聪明”而赢得一个好的市场,反而使得小姐的美好含义就此从市场上消失。我们呼唤原初小姐的含义回到我们身边来。

小姐含义的演变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贴近,其演变所带来的影响可以使我们联想到很多经济现象,例如品牌效应就是这样。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好的品牌如果不能很好的利用会使企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娃哈哈”最初是一种儿童营养饮品的品牌,它一出现就以极为鲜明的个性赢得了孩子们的好感,使该产品迅速红遍大江南北。然而在这一品牌下接二连三地冒出了娃哈哈红豆沙、绿豆沙,娃哈哈八宝粥,娃哈哈纯净水等产品。这些产品既越来越偏离“儿童”,又越来越偏离“营养饮品”等娃哈哈品牌原有的属性。厂家的品牌延伸策略效果从短期来看还不错,但是它已经开始模糊了娃哈哈极具魅力的原有个性,娃哈哈对其消费者的吸引力会弱化,这不能不说是品牌延伸的失败。品牌延伸的失败案例更是比比皆是,以至于许多专家把品牌延伸视为陷阱。陷阱之一是损害原品牌的高品质形象。如果把高档品牌使用在低档产品上,就可能堕入这种陷阱。早年,美国质优价贵的“派克”钢笔是身份和体面的标志,许多社会上层人物都喜欢带一支派克笔。然而1982年新总经理上任后,把派克品牌用于每支售价仅3美元的低档笔上,结果派克公司非但没有顺利打入低档笔市场,反而丧失了一部分高档笔的市场。陷阱之二是品牌淡化。若干年前,美国美能公司推出了一种洗发精和润发乳二合一的产品,取名为“蛋白21”。它很快在市场上打开销路,并取得了13%的占有率,成为知名品牌。公司又接连用这一品牌推出蛋白21发胶、润发乳、浓缩洗发精等产品,结果由于品牌延伸模糊了蛋白21作为二合一洗发护发用品的特征,从而也就淡化了消费者对它的独特偏好,蛋白21从13%的市场占有率降为2%。陷阱之三是心理冲突。我国的三九集团以“999”胃泰起家,企业的品牌经营如此成功,消费者把“999”视为胃泰这种药物的代名词。然而三九集团随后进行了品牌延伸。把“999”延伸到感冒灵,继而又延伸到啤酒,这让消费者有些不知所措。陷阱之四是跷跷板效应。一个名称不能同时代表两个完全不同的产品,当一种上来时,另一种就要下去。在美国,Heinz原本是淹菜的品牌,而且它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后来,公司使Heinz代表蕃茄酱,做得也十分成功,使Heinz成为蕃茄酱品牌的第一位。然而,与此同时,Heinz丧失了淹菜市场上的头把交椅,被Vlasic取代。

一般知名品牌都是在品牌定位方面获得成功的品牌:品牌名称在消费者心目中成为类别的替代物;品牌名称在消费者心目中成为产品独特属性的代表。只有那些能充分体现产品特征的品牌,才能在顾客的心目中占据有利地位。名牌产品在消费者心中获得了定位成功,而品牌延伸却可能摧毁这种有利地位。如果品牌被用在另一类别产品上,那么这一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就难以再成为原类别的替代物,篡夺原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同样,品牌延伸也使原品牌无法再成为某一产品特定属性的“挂钩”,使该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原本清晰的焦点变得模糊不清,逐渐被消费者淡忘。留出来的心理空隙就会被其他品牌填充。

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都在热衷于品牌延伸。也许这在短期内可以取得名牌效应,既节约了推出新品牌的费用,又可使新产品搭乘原品牌的声誉便车,很快得到消费者承认,但这与小姐含义的递变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必须重视品牌延伸中“度”的把握,否则可能在短期获利之后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管理就是通过适合组织发展的思路营造组织的品牌,使得组织品牌的含金量不断提升。而这种品牌的塑造过程与一般的物质产品的品牌升华过程没有什么差别。管理者需要像呵护襁褓中一个婴儿的生命一样,用变化的心态和富于变化的精神呵护一个组织的品牌,才能够在组织不断提高竞争力的过程中使得组织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