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14231100000044

第44章 西行十九年,终要回大唐

玄奘在朅槃陀国休整了二十多天,然后加入了一支东行的商队,沿着塔什库尔干河谷向佉沙国行进。这时路况与气候已经大大好转,又进入了大唐的势力范围,玄奘以为安全了。可是,他躲过了天灾却躲不过人祸——第五天,在经过一处陡峭的山道时,一伙埋伏已久的强盗冲了出来。

同行的商旅抛下货物,惊恐地登上山崖逃命去了。强盗们直冲玄奘的白象而来!在这天气寒冷的葱岭,人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的庞然大物,所以都以为它驮的一定是珍奇异宝。玄奘与弟子们苦苦哀求,说大象背上并无宝物,全是经书与佛像。强盗们岂肯相信,他们拿着刀枪,向白象围拢过去。白象受惊,慌不择路,一脚踏空,摔入山涧!玄奘眼睁睁地看着他十几年来收集的经书瞬间坠入深渊,不见了踪影……

玄奘师徒不顾个人安危,冲下山涧。大象坠崖时,摔倒在岩石上,因重伤而不能站立,被齐腰深的河水淹死了。大象驮的经书四下散落,有的浸在水里,有的被冲走了。他们急急忙忙捡拾、查验,已然遗失了一小部分。

万幸的是,盗贼们只是抢掠了一些货物,没有伤害性命。等他们呼啸而去,商人们才慢慢集合起来,清点遗留的货物。他们用自己的骡马帮着玄奘驮运经书、佛像,翻越大山口,走了八百多里,终于走出葱岭,来到疏勒国。

本来,玄奘应该从这里转向天山北路,经温宿、屈支到高昌国,践约为麴文泰与高昌人民讲经说法三年。然而,他再次听消息灵通的商人们说,高昌已被唐太宗所灭,麴文泰也早已不在人世。玄奘不免黯然神伤,他因此改变行程,决定从天山南路回国。

自从戒日王送给他的那头白象死后,玄奘改用骆驼与马匹驮运经书与佛像。他们经斫句迦国,再继续往东南走八百多里,到瞿萨旦那国的边境小城勃伽夷。

瞿萨旦那国,即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域古国于阗(处我今新疆境内)。于阗,印度人称之“屈丹”,自古即为印度、波斯、中国间的贸易途径,亦为东西文化要冲,是西域诸国中与汉行政区最亲善者。

享誉全印度的高僧玄奘,在佛国于阗受到了最诚挚的欢迎。

于阗边城勃伽夷有众多的佛教圣迹,玄奘在此拜谒了七天。在此期间,于阗国王听说大唐高僧玄奘到来的消息,不胜欢喜。他带领王子、百官,从王都亲临边界迎接。在礼谒玄奘之后,国王让太子留下来陪伴玄奘,自己先回都城去做欢迎的准备。两天后,玄奘在太子的伴随下来到离都城四十里的地方。这里已经搭起了帐篷,大臣们在这里等候玄奘的到来。玄奘一行在这里安歇一夜。第二天,国王率领文武百官以及众多的僧人、居士,击鼓奏乐,焚香散花,列队迎请玄奘进城。

玄奘在于阗都城小乘萨婆多寺住了下来。

他在这里停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在大象坠入山涧时,又损失了一些经书。对于玄奘这样的僧人来说,经书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所以他必须想方设法挽回。于是,他派几个人分别到迦湿弥罗、屈支、疏勒等国,去抄写那些遗失的经卷。而他和其他人则在于阗等待。

其次,玄奘依然惦记着高昌国,牢记着自己多年前对义兄麴文泰的承诺。若是他从商队听说的消息不准确,他可以从于阗到高昌,不算绕远路。

最后,玄奘选择在大唐王朝的西部邻国停下脚步,有着更深层次的缘故。

要知道,当初他是偷渡出境的,朝廷会不会原谅他当年的私自出关?他回国的目的是翻译佛经、流布佛法,而这需要朝廷的支持。离开故国多年,现在的朝廷对佛教的态度如何?他倾尽心血搜集、不远万里运回的这些佛经,李氏王朝是否在意?会不会束之高阁,任其虫蛀霉变、风吹雨打去……

近乡情更怯。玄奘犹豫彷徨,惴惴不安,不敢向东迈出那关键的一步——那无形的国界线,对他来说,无异于一道深不见底的鸿沟!

这时,玄奘巧遇了高昌人马玄智。马玄智确切地告诉他:唐朝军队早已占领高昌,国王麴文泰受惊而死。玄奘是个重情义的人,尽管他早已听到了这个消息,但他一直不愿意相信是真的。而今确切无疑后,他依然感到无比沉痛。当初,在他一生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高昌王的无私帮助,否则,或许就没有他的今天。而且,这十多年来,照顾他饮食起居的弟子,一直是麴文泰为他剃度的高昌僧人。他唯一能报答义兄的,就是让高昌国的民众受益于他西行求法的成果。但是现在一切都晚了,完了。回国时,他放弃比北方陆路安全、快速的海路,不远万里地绕道而行,得到的却是这样一个伤心的结果……

泪雨落尽泣无尽,更向心灵深处泣。

玄奘心中百感交集。因为,发动消灭高昌国战争的人,恰恰是他十分渴望拜谒并得到其支持的唐太宗李世民。如果说,出国之前的玄奘刻意保持着一个烟霞僧人的清高,尽量不与官方往来,现在,经过了与高昌王、叶护可汗、鸠摩罗王、戒日王的交往,他已经懂得了佛教与政治的关系。正如几百年前道安大师所言:“不依国主,佛法难立。”佛教的发展、佛法的弘扬、佛经的翻译,都离不开朝廷的支持。玄奘灵机一动,决定投石问路:他将自己十多年来周游西域、求学印度的经过,向朝廷作一概略的报告,请随商旅到长安的马玄智奉表入京。

在报告中,玄奘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首先,探试唐太宗李世民的态度,说明自己当初违反禁令私自出关是为了西行取经;其二,表明自己不顾身命、冒死求法的意志十分坚定,弘扬佛法的使命不可改变;第三,表示了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对唐太宗的敬仰。玄奘将自己克服重重险阻、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都归功于大唐天威,同时他自己也时刻不忘“宣皇风之德泽,发殊俗之钦恩”,让西域上百个国家的朝野,从他的身上看到中华民族的精神与风貌。并表明自己之所以滞留境外,是因为驮经的大象死了,不得不向祖国求援。

在等待唐太宗李世民回信的同时,玄奘应当地人的请求,为他们开讲《瑜伽师地论》、《对法论》、《俱舍论》、《摄大乘论》等四部大论。这一讲,就是七八个月时间,每次都有王公贵族与僧俗等一千多人聆听。

等他讲经功德圆满,刚好唐太宗的回信也到了。在信里,唐太宗对玄奘当年偷渡出关之事只字不提,非常急切地盼望着与他相见,还让他把随行通晓梵文佛经的僧人全都带上,同时命令沿途各地护送,并派出官员在敦煌迎接,表示了极为热诚的欢迎态度。

原来,唐太宗对印度、对玄奘并不陌生。当初玄奘在会见戒日王时,热情洋溢地赞扬了唐太宗的治国之道,引发了戒日王对大唐帝国的仰慕之情。当即派使臣带着国书与珍贵礼物出使大唐,并于第二年到达长安。大唐朝廷从李世民到各级官员,都对这个印度使团的到访感到极其意外——两国之间的距离极其遥远,之前更没有任何交往。细问之下才知道,将中印两大古国联络起来的,是一个名叫“玄奘”的中国僧人。他独自一人穿过茫茫戈壁,翻越巍巍雪山,不远万里从中土去印度,他在五印度游学十多年,遍访高僧,终于融贯大小二乘,集佛法之大成,成为继戒贤、胜军之后的佛学最高峰。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以高深的佛教修为、出类拔萃的辩技成为五印度最受人崇敬的高僧,而且品格高洁,处处以身为大唐之僧而自豪,游学讲经之余,时时不忘传扬故国。

会见戒日王特使的那天,唐太宗格外高兴,不但赏赐了使臣大量财物,而且派云骑尉梁怀璥随他回访摩揭陀国。在其后的欢迎宴席上,大唐君臣纷纷打听玄奘在印度的各种逸闻趣事。试想,连戒日王都对玄奘佩服得五体投地,那使臣对他更是崇敬万分,所以在其绘声绘色的讲述中,玄奘那传奇经历更富传奇色彩。

玄奘这个高僧的名字,就是从那时起,深深刻印在大唐君臣的心目之中。

而今,那位在印度取得空前成就的高僧终于归来了。李世民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不但有着天空一样辽阔的胸襟,而且有着大海一样开放的心态,所以在唐太宗眼里,玄奘不但不是什么叛逃者,俨然就是一位文明的使者。

唐太宗的回信,让玄奘惊喜万分。他走出寺院,来到一座高高的山冈之上,向着东方深情凝望。

东方,历代祖先埋骨的地方;

东方,他流过血泪也撒过欢笑的地方;

东方,他这些年来一直魂牵梦绕的地方……

归来吧,归来吧!故国的游子……

第二天,玄奘就辞别于阗国王,踏上了令人激动的东归之旅。国王派出得力人手,一直护送玄奘到大唐地界。

在于阗国的向导带领下,玄奘一行走了整整两个月,穿越了规模比他独自穿越的莫贺延碛大得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最终到达敦煌。

远远望见那郁郁葱葱的绿洲,玄奘心中激动不已,热泪从眼眶之中慢慢流了下来……

这绿洲,代表了艰难之路的结束,他总算没有变成沙漠之中的一堆白骨,成为异乡的孤魂野鬼。这绿洲,是他的祖国——大唐的国土!风雨十九年,坎坷数万里,他终于回来了!从此,他不再是他乡异客,不再是外国人,他回家了,可以说自己的语言了!

官方早已派人在此恭候玄奘。到达敦煌后,玄奘立刻上表,报告自己的行程。当时,唐太宗李世民正在洛阳,准备御驾东征。见到玄奘的表后,便敕命留守长安的房玄龄负责迎接。玄奘没在沙洲停留几天,当他得知唐太宗将要亲征辽东讨伐高句丽,唯恐来不及见驾,于是兼程赶路,昼夜并进,向帝都长安疾行。

很快,玄奘一行的身影出现在了京城近郊的漕上。这一天,乃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的正月二十四日。此时,距离玄奘离开长安西行,首尾一十九年。

天竺昔游遍,想一路风声雨声惊雷声,声声皆空;

长安今在望,看四野山色水色乡土色,色色都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