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思想家这样说过:“人活一生,其实就是不断地挖掘自己、研究自己、认识自己的一个过程。但是就算你活了80岁,你也不一定就真正了解了自己。”
的确,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独立个体。而我们的目光大多数时候都是注视着前方和别人,却很少有意识地审视自己,或者与自己的心灵进行深入地交流。从这个角度来讲,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难。而对于一个对自己不甚了解的人来说,要想实现自己的价值,爱自己所爱,求自己所求,掌控自己的生活,把握自己的幸福,是非常不易的。
既然如此,我们又该怎样去做,才能对自己更清晰地认识和更充分地了解呢?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自我分析。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人际交往、思想倾向、价值目标、兴趣爱好、身体状况、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如实地分析。
例如,在为人处世方面,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是否都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进行考虑,有没有出言不逊,惹人讨厌的情况;自己所做的所说的是否经过了仔细的揣摩;对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是否有意识地去做笔记,等条件成熟后再讲出来。
在社会关系方面,我们是否能够做到助人为乐;是否能和朋友和睦相处;是否能够自觉地遵守各项纪律,等等。
在知识结构方面,我们能否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知识面在什么层次,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什么程度;是否对自己的知识水平现状感到满足,是否已有学习的更高目标。
在兴趣爱好方面,自己对什么最感兴趣,这种兴趣是单纯为了娱乐需要,还是当做专业技术来学习;自己对新的东西接受能力是否很强;对每一次成功是否有种成就感。
在性格方面,我们是否学会了多思考而少言语;是否总是在与别人讲话的时候强词夺理;分析某个问题的时候,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身体状况方面,是否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密切关注;如果自身有某种缺陷,是否会因此而感到自卑;当工作起来的时候是否常常忽略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综合上述几个方面,我们了解到要想认识自己,就必须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看自己有什么长处,有什么不足,自己的个性、品格有什么特点,简言之,就是要善于自省。
古人曾说要“日三省乎己”,才能达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目的。今天看来,即使达到“日三省乎己”的标准,也要时常客观地审视自己,判断、询问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追求在哪里。这样才能更清晰准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更加趋近于最真实的自己,找到最永恒、最真切的归属感和真实感。这才是我们生命的意义所在。
关于认识自己,还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我们来共同分享一下:
一个青年来拜访一位智者,他想通过在智者身边仔细观察,勤奋学习而习得人生的智慧。见到智者后,年轻人问道:“我初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前辈支使和指教。”
智者微微一笑,对年轻人说:“你先认识、熟悉一下周围居住的人们吧。”
年轻人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按照智者所说的去做了。过了些天,年轻人来见智者,殷勤诚恳地说:“周围的人我都认识了,下边该干什么了?”
智者微微一笑,洞明睿犀地说:“肯定还有遗漏,接着去了解,去认识吧。”
几天过后,年轻人再次来见智者,满怀信心地说:“周围所有的人我都认识了,请安排接下来我要做的事情吧。”智者仍是微微一笑,因势利导地说:“还有一人,你没认识,而且,这个人对你特别重要。”
年轻人听了,满腹狐疑地走出智者的房间,一个人一个人地询问着,一间屋一间屋地寻找着。在阳光里,在月光下,他一遍遍地琢磨,一遍遍地寻思着。
不知过了多少天,一头雾水的年轻人,在一口水井里忽然看到自己的身影,他豁然顿悟了,赶忙跑去见智者……
看得出来,智者让年轻人去认识周围的人,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真正要年轻人做的,是认识他自己。而这位年轻人,也终于没有辜负智者,在他的教化下找到了那个“最需要了解的人”。
由此可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已经成为有智慧的人们竭力践行的一件事。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清楚,一个人要想活得清醒,活得透彻,要想在成长的路上少犯错误,要想实现人生的理想,就必须做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只有我们对自己有了明晰的认识,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进而根据自身的情况,对人对事作出最合理、最科学的判断。
扔掉“不可能”,没有跨越不了的藩篱
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周围有一些这样的声音:“我能做到吗?”“我真怕自己不是那块料”“我看还是算了吧,我不行”……这些话在我们自己的脑海里也曾经盘旋过。这表明什么呢?无疑,在还没去迎接挑战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放弃了挑战的机会。这也正是为什么成功的人总是那么少,平庸的人总是那么多的关键所在。
可以说,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都会遇到很多担心做不到的时刻,因为划地自限,使本来无限的潜能只化为了有限的成就。出身于湘西“行伍”,后来却靠自己不懈努力并最终成为北大名教授的文学大师沈从文这样说过:“摔倒了赶快爬起来,不要欣赏你砸的那个坑。”
的确,如果面对挫折和失败,面对那些心里认为的“不可能”,我们就心惊胆战,不敢“越雷池”半步,那么到头来我们可能就真的“不可能”了。
其实,在如今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很多机会,作出以往所不会想到的成就。说到底,人生的失败不是缺少素质与先天环境,而更多的是受制于自己所秉持的人生态度。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渔夫每当钓到大鱼时,他都会把鱼放回河里,只有钓到小鱼的时候才会留下。一次,从河边路过的一个人见此状况,很是疑惑,就问渔夫为何这样。
渔夫回答说:“因为我的家里没有大锅,只有一口小锅。”
这个故事着实引人发笑。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人的做法和渔夫如出一辙,他们常固执于某种行为或处事模式,同时又对结果不满意。“没有办法”“不可能”成了他们为自己的失败所找到的“合理”解释。难道真的是“不可能”吗?
实际上,所谓的极限,多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藩篱而已,只要换一种思考方式,就会发现原来事情可以这么简单。
5年前,凯生以优异的成绩从一所重点高校的新闻系毕业了,本来凭借他的实力完全可以去一家不错的媒体做记者职位,而他却毅然选择了某公关公司的文案。
对于凯生的选择,知道他情况的同学都对他此举颇不理解,不少同学问他,你是学新闻的,而且有过不错的实习经历,怎么跑到公关公司去了?做记者不是更合适吗?
听到这样的疑问,凯生并没有正面回答,他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但是他心里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在没有尝试过之前,真的不知道,至少是不能确定自己最适合什么。在博客里,凯生这样写道:“生活和工作中的变化无处不在,自己当然需要有一个目标鼓励自己勇往直前,拒绝蹉跎彷徨。但也不能因此而轻易给自己设置太多的限制,认定自己只能这样,而不能那样。无论如何,在一棵树上吊死,决不会成为我的选择。”
经过五年时间公关文案的历练,凯生如今已是一家知名公关公司的策划总监。他用事实证明了自己当初的想法。
的确如故事中的凯生所言,在奔向目标的途中,我们不应轻易为自己设置障碍,认为自己只有一条路可走。事实上,很多时候,尝试便是成功,即便失败了,也是难得的经历。更何况,任何人都不是生下来什么都会做,只有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才能具备丰富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挑战那些所谓的“不可能”,让不可能变为可能。
但是,如果你一直怕这怕那,不敢大胆尝试,在困难面前裹足不前,无法跨越自己给自己设的障碍,那么必将一直停留在原地,不能向前迈出一步。
一个人在鱼缸中间放了一片透明的玻璃,一边放上小鱼,另一边放上沙丁鱼。沙丁鱼看到小鱼,就想冲上去吃,可每次都撞到玻璃上,很多次都这样,过一段时间后沙丁鱼再看见小鱼也不想冲上去吃了;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把中间那片玻璃拿走了,小鱼和沙丁鱼完全混在了一起。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有好些小鱼就在沙丁鱼嘴边游,可沙丁鱼却没有任何动作。
俗话说得好:哀莫大于心死。对于一件事,如果我们认为不可能完成,那就真的不可能完成了。其实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可能”的,也没有一件事是“不可能”的。千万不要自我设置障碍,只要行动起来,即使失败一百次,还是要坚持行动,否则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如今的时代崇尚张扬个性,如果我们还死死地守在自己为自己划定的“界限”里,那么就会由“害怕做不到”到“真的做不到”,如此一来,我们怎么还有进步的空间,怎么还能赢取人生的辉煌?
接纳自己,悦纳自己
“论容貌,和传说中的潘安没法比;论个头,将就算不上‘二等残废’,真是又郁闷又自卑啊!”
“看看人家那些和咱一块长大的,各个混得有模有样的,再看看自己,从小到大就没有过人前显示的机会。自己真没用!”
“人家的爹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咱的爹是扛锄把子的,能有法比吗?”
“大学同学现在都有房有车了,自己这么多年连个像样点儿的工作都没有,真是丢人啊!”
类似上面这样的言论,你是否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它或许就曾出现在你的耳边,周围的朋友、同学、亲人等在抱怨自己命运不济时说过;它也或许就曾出自你的口中,因为你自己做不到接纳现实中的自己时说过;不是接纳自己,就更谈不上悦纳自己了。
不管是出自谁之口,可以肯定的是,说出这种话的人,往往都是缺乏自信的一类,他们总嫌弃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稍微遭遇一点挫折和失败就将自己批得体无完肤,甚至会对自己产生极度的厌恶之情,更有甚者,还会做出自虐、自残等偏激行为。
也许你会说:至于嘛,干吗这么跟自己过不去!
如果你能这么想,那么恭喜你,你应该不会进入到这个群体中了。这些人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对自身不满的声音,是因为很多人都无法在内心真正地接纳自己、悦纳自己。而他们并不知道,不满和自责对解决本质问题毫无作用。
换言之,与其轻视自己,还不如努力去改变现状或者试着打心眼里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正如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里所说:“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可以改变的。”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对自身感到不满,那就请积极主动地去改变令自己不满的现状。如果有些问题,因为客观原因而无法改变(比如自身的基因、先天的智商等等),那就请学着从内心接纳自己、悦纳自己。毕竟,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缺点和不足,只有放宽胸怀,接受自己、认清自己、坚持做自己,才能绽放出自己最闪亮的一面。
北大EMBA、MBA签约讲师陈明杰对此有一段精辟的阐释:“我坚定地相信,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应当首先爱你自己,并应当充满一种深刻的自我肯定的感情。自我肯定是成功之母,是自尊感的支撑,是一个人的荣誉感、名誉感和健康的自爱心的最强大的源泉。”
这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具备强有力的自我认定和自尊感的支撑,才能获得积极的、健康的心态,从而让我们能够从或迷茫,或哀伤,或自卑的情绪中走出来。
有一位国王在自己的花园里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但是他发现,没过多久,花园里的那些花草树木就都开始凋零枯萎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花园里的花草树木都认为自己生长得不如其他植物好,并且开始有些厌恶自己了。橡树说:“我之所以凋萎是因为我没有办法长得像松树那么高,我感觉自己很渺小。”
而枝叶已经低垂的松树说:“我之所以没精打采、垂头丧气,是因为我不能够像葡萄藤一样长出葡萄结出果实。”此时,被松树羡慕的葡萄藤也处在垂死的状态。葡萄藤说:“能结果实长出葡萄有什么好的啊?又不能像玫瑰一样开出美丽的花朵。”
然而,就在各种植物都唉声叹气的时候,花园中唯一一朵开得非常旺盛艳丽的紫罗兰终于忍不住开口说话了:“我认为人类在把我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是想看到我紫罗兰的样子,如果他们想看到橡树、松树、葡萄藤或者玫瑰,他们就会种其他的植物,所以我想,既然我只能够成为我自己,而不能够成为其他的植物,那么我就应该欣然地接受我自己,并且尽我最大的力量去成为我自己。”听完紫罗兰的话之后,刚才还在不断抱怨自己不好的植物都陷入了沉思。
这虽是一则寓言故事,但其中的道理却发人深省。橡树嫌弃自己不能像松树那样高大,松树却郁闷自己不能像葡萄藤一样结出果实,而葡萄藤却苦恼自己不能像玫瑰一样开出新鲜美艳的花朵。因为轻视自己,这些植物都无心生长,连自身特有的美也被埋没掉了。唯独紫罗兰欣然愉悦地接受了自己,它并没有因为自己不够高大,不能结出果实而妄自菲薄,而是从内心接纳自己,坚持自己的本色,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美丽。
对于每个人来说,如果一味地否定自己,那么势必会加深自卑感,在行为上也会随之不断退缩。相较之下,鼓励和肯定自己所带来的效果更积极,更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有这样一种语言习惯:总是在肯定自己之后,加一个“但是”的转折语,比如“我承认我的工作能力确实很强,但是我的人际关系却一点都不好”,这样的话语虽然有肯定自己的成分,但重点还是落在了否定自己的方面,让说者本身和听者都产生一种消极心理,没有起到积极的效果。
所以,日常生活中,有这种语言习惯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在鼓励肯定自己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思维模式转换到积极的一面,多使用陈述句或者感叹句,比如“虽然我的人际关系不怎么好,但是我的学习能力非常强”、“我真棒”、“我很优秀”、“我很受人欢迎”等等。在不断地自我肯定中,你会发现你的思维变得越来越积极,自我接受感也在不断增强。
由此可见,只有彻底地接纳自己、悦纳自己,才能充分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魅力。同样的道理,在人类世界,每个人的个性、形象和人格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完全没有必要去贬低自己抬高他人。更何况,在你仰慕崇拜其他人的同时,可能也有很多的人正在仰慕崇拜你。
所以,我们在每天的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接纳自己、悦纳自己,这样,我们的魅力才能自然地散发出来。
抛开别人的眼光,做命运的设计师
曾任北大校长的胡适说过:“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