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句话,我们可以解读为:一个人只有坚持自己的想法,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才不会被眼前的困难吓到,不会看着他人的脸色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而是内心坚定地走下去。当我们真正做自己的时候,才是真的对身边的人,对整个社会有益的行为。
上面的这段话让我们认识到坚持自己想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或许不是太多。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自己的经历: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父母的指责和干涉,放弃了自己喜爱的事物;因为他人异样的眼光,丧失了实现自己梦想的勇气和动力……
如果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么在事后回想起来的时候,你是否会在内心生出深深的懊恼和悔恨?你是否会对自己说过“当初我要是坚定自己的选择和想法该多好啊”等诸如此类的话?
而你之所以会生出诸多的懊恼和悔恨,归根结底是因为你的意志总是被人左右,你的思想和行为总是受外界影响,你的决定总是在改变,你不能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懊恼和悔恨呢?答案很简单,就是我们要抛开别人的眼光,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命运的设计师。集著名主持人、演员、歌手于一身的多栖艺人曹颖便是这样一个坚持自己的选择、坚定走自己道路的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故事吧:
很多年前,曹颖去香港看望一个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恰巧当天录制的节目出了点状况,临时找不到主持人。曹颖便赶鸭子上架临时顶替了一下,谁都没想到,正是这一次意外的主持,让曹颖得到了一年的签约。就这样,既不是主持也不是播音行业出身的曹颖开始了自己主持和演艺的生涯,并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此后,因为其清新活泼的主持风格,曹颖又被中央电视台相中,于1997年开始在央视主持《半边天》节目。由于不是正式签约主持人,曹颖还可以接一些戏来拍。随后,曹颖在主持界的名声越来越大,很快便跻身于全国著名主持人的行列。
然而时间一长,主持和拍戏的冲突日益明显,曹颖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经过深思熟虑后,曹颖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决定,那就是离开中央电视台,为自己所钟爱的表演事业而放弃正在蒸蒸日上的主持事业。
很多人得知这个消息后,都以为曹颖“疯了”,放着央视这个“铁饭碗”不要,却跑去没有任何根基的演艺界瞎混,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然而,面对四面八方的质疑,曹颖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定,她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毅然决然地辞掉了中央电视台的美差。
时隔多年之后,当年那个坚定刚毅的曹颖并没有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脱离央视这棵大树,她便会无依无靠、一无所有,再难有什么大的作为。恰恰相反,如今的曹颖事业欣欣向荣,越来越红火,不仅在多个电视台主持多个节目,而且还积极投身于演艺界,成为当下最活跃的多栖艺人之一。
在一次接受采访中,主持人曾问曹颖:“你离开央视,在多年的奋斗与拼搏中,是否后悔过自己当初的决定呢?”
曹颖笑了笑,说道:“我一直最爱演戏,尽管当时也很舍不得离开央视,但是我内心清楚自己必须这样做。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非常倔强的人,虽然在这一行里干了这么多年,也经历了很多事情,但是还是本性难移。而且我坚信,没有任何一条路是充满掌声和鲜花的,自己选择的路就一定要咬牙走下去。所以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只要低头努力就行了。”
看得出,这一路走来,个性十足的曹颖带给自己以及众人的是自始至终的坚定和信心,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业绩和惊喜。
而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与她坚持自己的想法、坚定走自己的道路有很大关系的。试想,如果曹颖向大众的质疑和冷嘲热讽妥协,改变自己作出的决定,那么她还能从事自己所喜爱的表演事业吗?她还能成为最活跃的多栖艺人之一吗?答案当然是不能。不仅不能,她可能还会一直处于懊恼之中,后悔自己没有坚持自己的选择,没有坚定走自己的路,甚至会因此郁郁不得志。
可见,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中,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指引人们向着心中的梦想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直至成功。而拥有这样坚定信念和执著精神的人,也在无形之间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一旦下定了决心确定了目标,就应该一往无前,就算所有人都投反对票,自己也要坚定地走下去。
俗话说得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当一个人能够不为外界所动,不屈服于他人的意志,不看别人的脸色生活,能够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时,连他的背影都是美丽的。这样的人,又有谁能说他不具有魅力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的选择,一旦下定决心做某一件事,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挥洒自己的个性,不附庸流俗
一位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参加实验的人充当老师的角色,让心理学家自己的助手充当学生。
如果“学生”犯错,他便命令“老师”去电击“学生”,每犯一次错,就电击一次,而且电压会随着错误的累积而逐渐增强。每次电击,大家都能听到“学生”痛苦的喊叫声。学生的叫声越来越惨烈,直到最后无法承受被电晕才停止。
对此,“老师”们感到非常不安,不忍心再去电击“学生”,纷纷向心理学家提出抗议。心理学家并没有理会他们的抗议,要求他们继续电击。结果,大多数“老师”选择了继续服从。
从上面这个实验中,这位心理学家得出如下结论:如果一种行为是由权威规定的,那么人们在作出这种行为的时候,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不用对此行为负责,也正因为不用负责,所以人们选择了服从权威。不管这权威是正确还是错误,只要服从就可以心安理得。
北大知名教授,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书籍是思想文化的载体,每本书在内容上,必然会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我们在读书时,一方面要虚心体会,努力研求其中的深湛意蕴;另一方面还要有批评的态度,要辨识前人思想的偏失。既要虚心,又要保持批评精神,才是正确的态度。只有在读书时勤于思考,加以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在前人已经达到的水平上有所前进,有所创新。若盲目迷信典籍,缺乏批评精神,只能使思想陷于停滞,那是不足取的。”
从张先生的这段话里,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而应该带着虚心的态度和批判的精神,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这段话虽然是指读书方面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辨识”,但其中的道理却可以延展到我们生活、学习中的方方面面。
哲学告诉我们:世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事物。人是大自然的造化之一,自然也不例外。这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别于他人的。对于他人的观点和认识,我们不能照单全收,对于他人的行动我们也不要盲从。也就是说,我们活着,就要挥洒出自我的个性来,按自己的爱好展示自己,依自己的方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不随波逐流。只有展现出不同的自己,彰显出独立的人格,我们才能受到更多人的尊重,赢得更多的欢迎。
当然,虽说事实如此,但回归到现实生活,很多情况下却和上述观点截然相反。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先看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怎么做,也就是我们说的“随大溜”。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一种人的自我意识弱化的表现。这样的人往往缺乏人格独立性,意志力也较为薄弱。如果一个人总是不加分析地盲从他人,那么严格意义上讲他就不是一个健康的人。
一个真正心理健康的人,必定是有着自己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这些观念和思想虽然有时会与别人的不一样或相矛盾,但这并代表我们就需要去改变。当我们的这些观念和思想是正确的时候,就要坚定地坚持下去,这样才不至于从众,没了自己的主见。
王霏是某医院血管外科的一名护士。一天午夜时分,科室只有她一人值班,当时忽然有个病人病情发作,情况非常危险。王霏立即打电话向医生求救,医生吩咐她立即给病人注射30毫升的某药品,否则病人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王霏赶紧行动,可是当她跑到药房取药时,发现药品标签上清楚地写着正常用量是20毫升,过多可能会危及病人生命。根据她以往的经验,她也知道这种要是慎用药,从没给病人注射过30毫升的量。
一时间,王霏拿不定主意到底该注射多少,再次打电话向医生确认,可是此时医生的手机却是“无法接通”的状态。这下可急坏了王霏。她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是该听从医生的吩咐给病人注射30毫升,还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注射20毫升。注射对了就是挽救一条生命,注射不对就有可能害死一条生命,不注射也有可能会背上见死不救的骂名。
最后,王霏选择了“听从”说明书。她当时的想法是:先给病人注射20毫升,应该会缓解危险,利用这个时间再联系医生,确认具体药量。
作出这一决定后,王霏立马行动。此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打来电话的是刚才那位主治医生。医生急忙告诉王霏:刚才自己说错了,应该是20毫升……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换作自己是这名护士,我们会怎么做呢?或许,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听从医生的吩咐,理由是毕竟医生比护士有经验,有权威,而且如果真出了事故,那责任也在医生,自己只不过是他的命令执行者而已,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当然,这只是个假设性问题,不一定非得给出答案。但我们经常发现,类似这种难以选择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我们也常常被其困扰。我们最终的选择,也通常是跟随大众,哪边人多就往哪边倒。但我们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权威和大众趋势都是正确的,如果我们对它产生怀疑后还是盲目地选择服从,那么就会逐渐迷失自己。
所以,我们要时常理智地“听一听”自己的内心,一旦发现不对劲,我们就要勇敢地站出来,进行独立地思考和判断,而不是随波逐流,被所谓的“潮流”牵着鼻子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被误导。
千万不要在“门缝里”看自己
有两只青蛙一不小心纷纷坠入井底。经过一番难见天日般的绝望地挣扎,它们想起找上帝帮帮忙。上帝说有两个办法,一种办法是给你们一对翅膀飞出这口井,但你们将永远保持飞翔的姿态,而不能落在地上停歇;另一个办法是帮你们训练弹跳的技术,到达一定程度后跳出这口井,但是这个目标要实现得需要花上十年的时间。两只青蛙略一思忖,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最终的结果是:选择要一对翅膀的青蛙没过多久就因为无法落地,疲惫而死;而那只选择第二种办法的青蛙,经过十年的锻炼,身体变得非常健壮,成功地跳出了那口深井。
民间有句歇后语: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其实,我们对自己同样不能“小看”。否则,我们也许就会像那只疲惫而死的青蛙一样,最终倒在失败的泥潭中,而没能够认识到自己是存在这世间的“特有物种”,也就无从欣赏那个独特的自己,自然而然地,走向了失败。
曾执教于北大的鲁迅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没有什么人有这样大的权利,能够教你们永远被奴役。没有什么命运会这样注定:要你们一辈子做穷人。你们不要小看自己……”
的确,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一定不要“门缝里”看自己,把自己看扁。当我们置身于困境面前,并敢于独自去面对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很强大。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坚持和努力,选择了“看得起自己”,这样,我们才能迎来“柳暗花明”的胜利。实际上,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改变命运,才能幸福一生。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参观“童话大王”安徒生的故居,儿子用困惑的眼神望着父亲说:“爸爸,安徒生的家怎么不在皇宫里啊?”
父亲答:“安徒生不是王子,他只是鞋匠的儿子,所以,他只能生活在普通的阁楼中。”
第二年,父亲又带着儿子来到著名画家凡·高的故居参观。当孩子看到屋里的小木床和已经开裂的皮鞋之后,疑惑地问父亲:“爸爸,凡·高不是一位非常有钱的富翁吗?”
父亲回答道:“凡·高不是富翁,他是一个连妻子都娶不起的穷人。”……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与大西洋各个港口。这好奇的儿子叫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