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注释】
[1]宠:宠爱,偏爱,赏识;辱:耻辱,侮辱,贬低;若:则,乃;惊:惊恐,惊喜。
[2]之:句中的两个“之”字都是指宠和辱。
[3]是谓:这就叫……
[4]故:所以。
[5]贵:珍惜,看重。
[6]若:则,乃。
[7]爱:爱惜,爱护。
[8]托:依赖,依附,委托,意义同前面的“寄”。
【译文】
宠爱和侮辱都使人惊慌困扰,人们常把荣辱大患看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贵。什么是“宠辱若惊”呢?恩宠是上对下给与的额外的恩赐,所以受宠者就会感到震惊,如果失去了额外赐予,也会因为失宠受辱而感到震惊。这就使“宠辱若惊”的意思。什么叫贵大患若身?我们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们总是强调自身存在的缘故,如果能够达到忘我的程度,怎么会有大患呢?因此,所以只有像重视自己的身体那样治理天下,才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只有像爱惜自己的身体那样爱惜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解读】
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老子认为,得到了荣誉、宠禄不必狂喜狂欢,失去了也不必耿耿于怀;忧愁哀伤,这里面有哲理,即得失界限不会永远不变,一切功名利禄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失之,失而复得这种情况都是经常发生的,意识到一切都可能因时空转换而发生变化,就能够把功名利禄看淡看轻看开些,做到“荣辱毁誉不上心”。
“荣辱毁誉不上心”,就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当一个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如非平素具有“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真修养,一旦得意,便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自然会有惊震心态,甚至有所谓得意忘形者。
例如在前清的考试时代,民间相传一则笑话,便是很好的说明。
有一个老童生,每次考试不中,但年纪已经步入中年了,这一次正好与儿子同科应考。到了放榜的一天,儿子看榜回来,知道已经录取,赶快回家报喜。他的父亲正好关在房里洗澡。儿子敲门大叫说:父亲,我已考取第几名了!老子在房里一听,便大声呵斥说:考取一个秀才,算得了什么,这样沉不住气,大声小叫!儿了一听,吓得不敢大叫,便轻轻地说:爸爸,你也是第几名考取了!老子一听,便打开房门,一冲而出,大声呵斥说:你为什么不先说。他忘了自己光着身子,连衣裤都还没穿上呢!
这便是“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的一个写照。
有关人生的得意与失意,荣宠与羞辱之间的感受,古今中外,在官场,在商场,在情场,都如剧场一样,是看得最明显的地方。以男女的情场而言,众所周知唐明皇最先宠爱的梅妃,后来冷落在长门永巷之中,要想再见一面都不可能。世间多少的痴男怨女,因此一结而不能解脱,于是构成了无数哀艳恋情的文学作品!
还有的人在荣誉宠禄面前也许能经得起考验,但他未必能经受得住屈辱和打击。所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不可辱”等,都是对古往今来那些豪杰英雄的赞美诗。面对邪恶,为了正义,宁死不屈,这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但在特殊情况下,“忍辱”也是为了真理和正义,为了更多的人赢得荣誉。这就是“忍辱负重”。
众所周知的《红岩》中的华于良,装疯卖傻那么多年,遭到敌人侮辱,也遭到自己同志的轻蔑,为的就是要在关键时刻营救战友;这种人确实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是多少凡夫俗子望尘莫及的,其荣辱观同样伟大高尚。
所以,道家认为,在荣辱问题上,做到“难得糊涂”、“去留无意”,这才叫潇洒自如,顺其自然。一个人,当你凭自己的努力、实干,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应得的荣誉、奖赏、爱戴、夸耀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切莫受宠若惊,飘飘然,自觉毫光万道,所谓“给点光亮就觉灿烂”。
聪明的人的一切事物的态度是无可无不可,宠禄不惊,当如古人阮籍所说“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一切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荣誉已成为过去时,不值得夸耀,更不足以留恋。另一种人,也肯辛勤耕耘,但却经不住玫瑰花的诱惑,有了点荣誉、地位,就沾沾自喜,飘飘欲仙,甚至以此为资本,争这要那,不能自恃。这些人往往被名誉地位冲昏了头脑,忘乎所以。
老子所说的“无身”,也就是“无我”。老子认为,人一旦达到“无我”的境界,就没有什么忧患了。
北宋王安石《老子注》说:“圣人,无我也。有我,则与物构,而物我相引矣。万物,敌我也,吾不与之敌,故后之。”也就是说“得道”的人都必须达到“无我”的状态,否则,就会“与物构”,思维就会受到世俗的左右,就无法做正确的判断了。
关于老子的“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王国维给我们做了很好的阐释。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老子这里的“无我”,不仅是指四肢肉体会“无我”,连精神也要“无我”。
佛家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说。“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共有二十八重天。“五行”金、木、水、火、土(微观)。
为什么要“跳出三界外,不在无行中”?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为了认清自然万物。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包括改造人自身。
更可贵的是,老子进一步把“贵身”“无身”的思想推广到“贵大患”“治天下”,这正说明老子“身国一体”的说理方式和以天道明人道、以人道证天道的思维方式。试想一个连自己的身体都不重视的国君,他怎么会珍惜自己的百姓以及天下的人民呢?反之,一个重视自己身体而不追求声色物欲的国君,他怎么会不珍惜自己的人民而去侵略别人、扰乱天下呢?只有这种人“若可托天下”。
【从政之道】
爱己才会爱人
齐国相国管仲临终时告诫齐桓公道:“主公今后不要重用易牙、竖刁、常之巫等人,而且最好让他们离您远远的。”
齐桓公说:“这我就不懂了,易牙连自己的孩子都肯煮了给我吃,竖刁为了在我身边侍奉,宁可自阉当太监,至于公子启方多年追随我,连父亲病故都不肯离开我去奔丧,这些人如此忠心耿耿,为什么要赶走他们呢?”
管仲叹气道:“主公您仔细想想,一个人连自己的亲骨肉都不爱怜,都肯杀死,难道他不会杀主公吗?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都会残害,难道他不会去残害主公您吗?只有爱惜自己、爱惜家人的人,才会真正忠于主公啊”
齐桓公大悟。
【生活之道】
物我两忘
爱因斯坦在发现短程线理论前,就经过长期的观察、测量和计算。他简直成了“一个中了魔的人”。一次,他从梯子摔到地上,家人将他抬到床上。可是,爱因斯坦却仍沉醉在他的理论思考之中,向众人提出问题:“为什么下落者要笔直地掉下来呢?”弄得家里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是这样长时间专注地思考之后,短程线理论诞生了。
科学理论的创立是“无我”的产儿,艺术作品的问世也同样离不开“物我两忘”的精神。
一天,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来到罗丹朴素的乡间住宅。他走进了罗丹的工作室。罗丹带他参观自己的近作――一个女性半身像。他审视着这幅作品,对茨威格说:“只有那肩膀上面,线条仍旧嫌太硬。对不起……”
说着说着,他就顺手拿起一把小刀细心地修起这座雕像,旁若无人地干了一个多小时,没和客人说一句话。除了创造他理想中的雕像之外,他把什么都忘记了,好像天地间只有工作的存在。当他修整完雕像,用湿布将它盖上,便向门口走去。还没走到门口,忽然发现了客人的存在。他一惊,连忙说:“对不起,先生,我简直把你忘记了。”
虽然茨威格被冷落了一个多小时,但他却认识到:“一个人可以如此完全忘记了时间与整个的世界,这个认识,使我得到了空前绝后的感动。”
只有参透“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的真正内涵,努力使自己达到“无我”的境界,排除一切外界的干扰,才能看清人世的本来面目,才是洞沏人世的来龙去脉,才能跳出人世的纷扰,才能回归人的本性,就像大梦醒后才知大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