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道德经
14251900000013

第13章 为腹不为目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注释】

[1]五色: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泛指各种各样的颜色。

[2]目盲:指“眼花缭乱”,不能认识应该认识到的事物的“睁眼瞎子”。

[3]五音:古代音乐中的五种音级,即宫、商、角、徵、羽。这里却喻指“赞成、反对,赞扬、抵制……等”各种各样的声音。

[4]五味:指辛、酸、甘、苦、咸。

[5]驰骋:驰,赶马快跑;骋,跑。驰骋,骑马奔跑、纵横奔走。这里隐喻心情放荡而纵情乃至无所顾忌、随心所欲的行为。

[6]畋:打猎。

[7]心发狂:自己已经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情,才是“疯狂”。

[8]难得之货:不是民众(人民大众)所生存、生活的必须之“货物”。这里指“金玉珠宝”等与民众的生存、生活毫不相干的物品。

[9]行妨:行:操行;妨:害,伤害。行妨是指让人的操行受到伤害。

[10]为腹不为目:在西周当时的民众,“安饱”是大问题。统治者能够自己律己而只要自己自求安饱,不追求“声色之欲”,着力于“民得”,这才是一个好的统治者!

【译文】

色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声音喧嚣令人听觉失灵,五味错乱令人败口。痴心于奔驰游猎令人心狂,一味追求稀有宝货让人操行受损。所以,圣者只求饱腹不求悦目,应当去除“五色”等那些奢侈享受,而取“为腹不为目”的方针治理国家。

【解读】

五色,青、赤、黄、白、黑;五音,角、徵、宫、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老子从色、声、味以及打猎、藏宝的角度说明声色犬马的物质享受、感官刺激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一个人,色彩缤纷就容易使眼睛看不清楚,看不明白。如果晚上你到歌厅里去,那种五颜六色的灯光在摇啊摇啊摇啊,你看得清楚吗?看不清楚。你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视力就下降,分辨能力就下降,所以叫“五色令人目盲”。

老子认为正常的生活是为腹而不是为目,务内而不逐外。物欲的生活,但求安饱,不求纵情于声色之娱。“为腹”是物质满足,“为目”是精神享受。

老子的这个说法现在看来好像有点过时,那能仅仅安于温饱呢?没错,人应该有点追求,要努力追求好的生活。但是关键的问题是不要“纵”,不要刻意去强求。

人不能沉溺于“色”。咸丰皇帝在位十一年,他20岁登基,31岁去世。看历史到这儿的时候,我忽然想:历史很多时候惊人地相似。明朝的正德皇帝31岁去世,清朝的咸丰皇帝也31岁去世。这两个皇帝惟一的共同点,都是他那个朝代最荒淫的皇帝,最喜欢女人的皇帝。咸丰对治理国家没什么办法,他治理女人还有点儿办法,不是弄了个慈禧吗?其实他也没治理慈禧,最后让慈禧把他治理了,最后都是慈禧说了算。

人也不能不色。人人都像太监似的,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君子好色,发乎情而止乎理。所谓食色,性也。但现代社会对色的要求是:色而不淫,色而不贪,色而不乱。

佛祖在《佛说四十二章经》告诫世人说:财色之取,譬如小儿食刀刃之饴,甜不足一食之羹,然有截舌之患也。其实,在古人的眼里,“富贵”两字,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不取于人谓之富,不屈于人谓之贵”,白衣草鞋,自有一股飘逸清雅的仙气,粗茶淡饭,自有一份闲适自在的意趣。如果我们为名利所左右,为名利的不能满足而受煎熬,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滋味?

美食声色中获得的趣味常常是显得很短,粗茶淡饭中获得趣味才显得纯真。生活本来是一杯白开水,它给人清澈、透明、淡泊的感觉,这就要看你如何去调色;酸甜苦辣咸都品尝,未必不是好事,只有这样才能咂出真正的人生味道。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认为:现代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心里很容易产生挫折感和种种焦虑,甚至不快,是因为迷失和被淹没在各种目标中的结果。

所以,一个人物论贵贱高低,都应该认清自己,不要崇尚自己达不到的境界,徒增烦恼。因该在现实中“无贪”,从而“入静”。专注下来,一心一意地去做事,这样,你就会变得快乐而又有成效,也不会被那么多的目标所淹没。

“入静”,就不再会有什么负担和压力,你是清醒的。清醒的你,是在你自己的轨道上运行。只有在自己轨道上运行的人,才不会受到外界的摆布。

上下五千年的过来人们都在极力探求真正的生活态度,今人呢?

工作里的分争,为个人利益得失的烦忧所左右;情爱的患得患失,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悲喜;人际的纷繁……累的东西太多!有没有净土?有没有可以歇息的地方?有没有不设防的交流之地?

【从政之道】

幽王烽火戏诸侯

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他儿子即位,就是周幽王。他坐上王位后,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

最要命的是,周幽王这个人昏庸无道,到处寻找美女。有人劝他多管管国家大事,周幽王就革去了那个人的官职,把他撵出去了。

还有一个大臣褒响来劝周幽王,但被周幽王一怒之下关进监狱,这一关就是三年。褒响的儿子将美女褒姒献给周幽王,周幽王才释放褒响。

褒姒是个美女,人长的漂亮,而且很会说好听的话。周幽王一见褒姒,喜欢得不得了。

有一段时间,褒姒却总是皱着眉头,脸上连一丝笑意都没有。周幽王想尽法子引她发笑,她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一个不坏好意的人给周幽王出了个主意:

“从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的京城,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烽火来,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好出兵来救。这时候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没用了。不如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来救。娘娘见了这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就会笑的。”

周幽王听后大喜:“那多好玩啊,我也正想看看呢。”

于是,周幽王下令点燃烽火。瞬时间,满天全是火光,把整个黑夜的天空都照亮了。邻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赶紧带着兵马跑到京城。听说大王在细山,又急忙赶到细山。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没看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只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

大家我看你,你看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辛苦了,各位,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

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当,十分愤怒,各自带兵回去了。美女褒姒瞧见这么多兵马忙来忙去,终于笑了。

看到心爱的人有了笑模样,周幽王很高兴。

可是,让周幽王万万没想到的是,隔了没多久,西戎真的打到京城来了。周幽王赶紧把烽火点了起来。这些诸侯上回上了当,这回又当是在开玩笑,全都不理他。烽火点着,却没有一个救兵来。

最后,周幽王被杀,美女褒姒也被抢走。

周幽王死后,诸侯及大臣共同拥立被废的太子直臼为天子,即周平王。平王将都城迁至洛阳。历史上将迁都前称为“西周”,其后称为“东周”。东周始于公元前770年。东周名存实亡,诸侯分争,先后有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教子之道】

死在儿子手里的公孙贺

公孙贺,字子叔,北地义渠(今甘肃宁县)人,据史书记载,公孙家族的祖先为匈奴人。公孙贺的父亲公孙昆邪在汉景帝朝当过陇西太守,曾跟随赫赫有名的将军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有功,被封为平曲侯。

公孙贺少年时代即从军征战,颇得汉武帝赏识。后公孙贺娶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为妻,更得武帝宠信。

公孙贺在军事上虽然没有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取得辉煌的战绩,但也颇有军功。又因为他为人老实本分、又能勤奋谨慎,公元前103年,公孙贺被汉武帝任命为丞相。

公孙贺有一个独生子,叫公孙敬声,平时不学无术,骄横奢侈,目无法纪,又好声色犬马,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但就因为父亲是当朝丞相,皇后又是自己的姨母,姨夫汉武帝也就挺大方地给了他一个太仆的官职,太仆就是皇帝车队的队长。这是一个很荣耀的职务,太仆属于九卿之一。父亲公孙贺是丞相,儿子公孙敬声是太仆,父子都达到了九卿高官的位置。

公孙贺其实也知道自己的儿子平时经常和一些不三不四的江湖豪强、游侠大盗混在一起,时不时干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但是想想儿子虽然常犯的都是一些小错,不足为患,也就挣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就是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后来在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挪用贪污军费1900万钱,供自己和一帮狐朋狗友吃喝玩乐,事情败露后被汉武帝下令逮捕入狱。公孙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独生儿子将要被诛,心里十分着急。

就在这个时候,汉武帝下诏追捕阳陵大侠朱世安,可是一直迟迟不能将其缉拿归案。公孙贺灵机一动,请求汉武帝让他追捕大侠朱世安,以赎儿子的死罪,汉武帝答应了。

公孙贺利用自己的丞相身份调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关系,历尽艰辛,终于将朱世安抓获归案,心想这一下儿子有救了。孰料这个朱世安以前和公孙敬声经常在一起吃吃喝喝,沆瀣一气,对公孙敬声干的许多违法之事了如指掌。如今身陷囹圄,遂对公孙贺恨之入骨,于是在狱中上书汉武帝,揭露公孙敬声与武帝女儿阳石公主私通,且在皇帝专用御道上埋藏木人以诅咒皇上等等一系列的罪行,武帝闻知,暴怒异常,立即下诏逮捕公孙父子入狱。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正月,长安城中寒风凛冽,行人稀少,一片萧刹景象。公孙贺父子在中尉府狱中相对而泣,随后两人共赴黄泉。其家族亦被满门抄斩。

公孙贺在当丞相的十余年间,工作上小心谨慎,勤勤恳恳,对待汉武帝唯唯诺诺,忠心耿耿。然而对待自己的独生子却是娇生惯养,一味纵容,且一心想让儿子能继承公孙家族的富贵荣华,却恰恰忽视了对儿子的严格管教,最终酿成灭族惨祸,也使自己成为一位悲剧性的历史人物而载入史册。

【从政之道】

副县长的不归路

人有走不完的路,却没有迈不过的坎。然而这次韩卫东实在是迈不过去了,这位权重一时的副县长春风得意之时却突失马蹄,终于在金钱面前败下阵来。2008年10月,法院判处韩卫东有期徒刑6年。探寻韩卫东的人生轨迹,掩卷沉思,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警示。

如果他早几年读到老子的这一章,人生就会是另一番模样。

青年时的韩卫东为人诚实,勤奋好学,写得一手好文章,36岁当上镇长,属于少壮派,前途不可估量。韩卫东任镇长后很有建树,他凭自己的实绩再次赢得了组织的信任,不到两年便坐上了镇党委书记的交椅。1999年底韩卫东被任命为县政府办公室主任,2002年任县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韩卫东无疑是出类拔萃的,成为一度看好的政治明星。

随着地位的变化,韩卫东见多识广,思想也慢慢发生变化。由于长期在主要领导位置上,一人说了算,下属不敢监督,上级难以全面监督,权力对韩卫东的诱惑力也在与日俱增。他开始思考,怎么样把工作搞得上下都满意的同时,也“暖和”一下自己的口袋。1997年,韩卫东儿子十岁生日的时候,周巷镇上上下下忘不了给这位镇长大人“表示表示”,建筑商周某送给了韩卫东2000元贺礼,果然以后的生意得到了韩的“关照关照”。这是韩卫东收受的第一笔非正常友情往来的礼金。客观地讲,那时的韩卫东还不至于胆大妄为,只是小打小闹。但小节不守,大节难保,正是这区区2000元礼金,成为韩卫东思想上的一个拐点。

韩卫东从受礼开始,便不会从受礼止步。1999年底,韩卫东好友安某找到他,希望韩帮忙把其女儿安排到县法院工作。二人经过几次交谈后,安提出可以提供一些活动经费,韩卫东就势一应,说至少也得6万元。于是安爽快地交给韩6万元现金,只求早日把事办妥。通过多方联系协调,安的女儿被安排到县法院上班。为此事,韩卫东请客送礼花去了2万元,替安的女儿交集资款2万元,余下2万元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韩卫东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期间,县政府印刷业务由个体户江某承包。印刷费的结算、设备的添置等等,无一不要韩卫东拍板定夺。江某是个明白人,除逢年过节登门拜访外,一次为设备改造的事情,到韩家中奉上了4000元现金。

思想的大堤一旦决口,便如脱缰之野马,一发不可收拾。韩卫东对金钱的欲望与日俱增,对工作的热情与日俱减,对生活的享受却是与日俱进。特别是到开发区工作后,他热衷于外出考察,迎来送往,热衷于吃吃喝喝,拉拉扯扯。韩卫东在一帆风顺的人生旅途上,慢慢走向悬崖边。

2004年韩卫东被任命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同年下半年,韩卫东儿子考上某大学。一年之内,父子双升,确实可喜可贺。为筹集儿子的留学费用,想尽了心思,用尽了手段。

儿子上大学后,韩卫东为其买了一部手机,把话费与自己使用的公务手机捆绑在一起。对于自己在外面的一些应酬费用,则拿到分???部门报销。一次韩卫东同某部门两名负责人坐车到孝感办事,在返回的路上,韩给一名负责人一个信封,说是自己的一点费用发票,让他们处理一下。第二天这名负责人只得安排办事人员将报销的1608元用餐费给韩卫东送去。更为可笑的是,一次韩卫东要给朋友送茶叶,亲自跑到一个乡镇茶场买了5斤茶叶,价值3000元,韩卫东在购茶点签字“请县某某部门付款”。象这样一些个人支出,韩卫东是不会自己掏腰包的。

韩卫东大权在握,有求于他的人络绎不绝。但不管事能不能办,办不办得成,见钱就收,也不管送钱者是何人,见过几次面,来者不拒。

韩卫东爱好打牌,打牌的钱也多是别人给的。牌局未开,赢家已定。不仅如此,他还背着自己的妻子在外面养着两个情人,武汉和北京,一地一个。

正如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物欲的生活,情人,沉溺和留恋于女色,这都注定他只能得到的是短暂并略带一些苦涩的甜蜜以及无一例外的悲剧的结局。

2010年6月,韩卫东被依法判刑。从此,一颗政治明星彻底陨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