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道德经
14251900000026

第26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注释】

[1]孔:大。

[2]容:容貌,形象。

[3]恍惚:模糊不清。

[4]窈:微不可见。

[5]冥:深不可测。

[6]精:精要,原旨。

[7]信:不可怀疑的。

[8]甫:本始。

【译文】

大德的状态,是从属于“道”的。“道”这种东西,没有具体的实体形态。它虽然恍恍惚惚,其中却有万象;虽然恍惚,其中却有万物;虽然昏暗深远,其中却有极其微小的物质颗粒,是真实的,并且是可信的。从古代到今天,它的名称不可以变,这样才能观照万物的初始。我怎样认知万物万事的开始呢?就是根据“道”。

【解读】

“德”的本意近似得,是指得道的人在世人眼里应该是有德。“孔德”就是“大德”。什么叫“孔”?比如我们把一张纸卷起来,就成为一个孔,只有圆周,圆周内空,外无一物,故能容,容内之大,容外之大。

“孔德之容”不能局限于这个“孔”,而是要把视觉拓展到这个“孔”本身的两端,天地之间,拓展到外面大范围环境里面,无所不包的大德里面,这才称之为“孔德”。“容”,或解释作形态,或解释作动作,都可以讲通。人的意识决定行为。内心有多少智慧,那外表及处事就会表现出来,所以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德与不德,惟一的标准要看是否符合道。在合乎道的,便是德;否则,便不德。如何合乎道,就要修德。所谓修德,就是调整自己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思维、言行,更好地合乎道。

“精”指极其微小的物质,是指道最本质的存在。“恍惚”,“惚恍”,“窈冥”都是对“道”不是人的感官所能触觉的物体。“道”是什么东西?它若有若无,在有和无的矛盾统一中,存在着一种形态,一种实物。虽然是太微不可见,深不可测了,但是可以知道其中有极其微小的物质颗粒。这种微小的颗粒真真确确存在,它的生命力永远发挥着功效,使人不得不信。

“组成万物的最小颗粒是什么”老子没办法回答。今天来看,这不仅是一个物理学问题,本质上更是一个哲学问题。现在显微镜能看到最微小的颗粒是夸克,很多人所谓的“弦”只是一种理论,并不是一种可见的颗粒。弦理论认为构成物质的不是“颗粒”,而是更本质的:能量包,又可表达作“波”或“弦”。

“众甫”即“众父”,指万物的本始;阅:观察。意思是,从现在追溯到远古,人类早知道“道”这个名字,并且用以考察万物的起源。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不可知的,最小的不可分颗粒是什么就是不能被破解的问题之一。和这个问题相仿的还有:最大的维度是什么?宇宙从哪里来,将向何处去?人类的存在有没有目的性?宇宙运动的原动力是什么?等等。了解了这些问题,信仰就走到了尽头,宗教就不能再存在了,人和上帝之间的界限也被模糊化。

老子生活的时代科技是不发达的,但他的眼界之宽广实在令人赞叹。他以几千年前的一隅自识,就能够认识到类似于现在的宇宙论!那时谁能相像地球是怎么来的,人类是如何进化的呢?而那时代的老子,便知道自己只不过是宇宙中微小的不能再微小的一个颗粒,一点尘埃。

人类从老子之后,再经过二千多年,我们才能在各种科学成就下知宇宙的秘密人类的起源,以自推古,老子也算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人,老子如果在那个时候明确的提出宇宙论,想来给人类提供的科技进步一定会更加轰动,不过照那时的社会现状,应该会被认为是一个疯子,当作异端处理。因此老子只有用惟恍惟惚的大道之类来引导人们自今及古,寻找人类,寻找地球的远古之名,远古之存在,进而体悟万物运行规律,来推断我们的将来,明白参道给我们带来的认识。

在恍惚中,老子对世界有了模糊的认识,对人生和社会运行的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生活是为了什么,有时候自己都无法给自己一个准确的答复,不正是惟恍惟惚么?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不正是如此?我们好像没有信仰,可我们总是在信仰着什么?我们不想遵从什么规矩,可我们总是有不得不遵守的规矩?在我们追寻自由的渴望里面,不是也明白,有些不自由正是为了更多的自由?

因为有道的存在,使我们知道应该尊循的一些东西,脱离了道的法则,我们为道所弃,自己被排弃在宇宙天道之中,只是自己自以为自己的世界,便是真正的狭隘。

【生活之道】

傻小子相亲

从前有个傻小子笨笨的,记忆力特别不好。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让他去相亲,但对象家的父亲又是个读书人,虽然读得不多,但还是知道一些。他要登门呐,旧社会女婿上丈母娘家,第一次登门那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决定着婚姻能不能成。他就发愁,就请教村子里有知识的人,该如何应付丈人这一道关。这位老先生就给他出了个主意:“你的丈人读过一点书,虽说文化不高,但还是可以的,比起你这个傻小子不知强多少倍。考题当中肯定有一道题目,问你:‘中国的文化谁为首’?你知不知道啊?”

傻小子说:“不知道。”老先生说:“是孔子,孔子的学说,你记住了没有?”

傻小子说:“记不住”。

这位老师就拿起桌上的一张纸,?了起来,找了几颗饭粒粘成一个圆筒,说:“你把这个纸筒放在袖中去见你的老丈人好了,如果想不起来,就把这个袖子拉开看一看,这个筒上面有个孔,你就知道说是孔子了”。

这个傻小子说:“这个主意好。”

接着,他就袖装纸筒,带上一些礼物去见第一面的丈人。主人盛情接待过后,坐下来,丈人果然问起说:“年青人,你读过圣贤书没有啊?”他说:“读了一点的,不太多”。“那么圣贤书的主要人是谁啊?”傻小子当时一急,没想不起来。就摸了摸袖口,把袖子拉开一看,但路上走得急,他把圆纸筒给压扁了。他一看到这个扁扁的筒子,就说:“是扁子。”

他丈人一听,把桌子一拍,“孺子不可教也”这时候,傻小子还有点急智,就说:“岂不闻,孔子也有老师乎!扁子者,孔子之师也。”他老丈人被他这么一蒙,给蒙住了,觉得他满腹经纶,就很高兴地答应了这门婚事。

为什么老先生让傻子把纸卷成筒呢?当然是谐音的因素。

但如果我们深究一下,这个纸筒还有更深的意思。如果我们把纸筒拿起来,你看这个‘孔’,只有圆周,圆周内空,外无一物,故能容,容内之大,容外之大。原来这个“孔”,“孔德之容”不能局限于这个“孔”,而是要把视觉拓展到这个“孔”本身的两端,天地之间,拓展到外面大范围环境里面,无所不包的大德里面,这才称之为“孔德”。这个孔本身周围的圆实际上局限了它。墙上的浅洞,不叫“孔”,这叫窦,或叫窍。只有两头皆空才能称之为“孔”。体内也是一样,先开这个窍,后开孔,穿前透后则为孔。

所谓这个窍、那个窦,就是有一端还不通。要将这个窍、这个窦发展成为“孔”,了无障碍,两端空明,完全通透,这样才能够做到“惟道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