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
[1]刍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用于祭祀,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
[2]犹:如同,好像。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一种助燃器具,是古代的风箱。
[3]屈:竭尽,穷尽。愈:更加。
[4]闻:见闻,见识,知识。数:通“速”,加快的意思。穷:困窘,无路可走的意思。
[5]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守中:守住虚静无为。
【译文】
天地并不施仁恩,只是让万物如刍狗那样走完自己由荣华到废弃的过程而已。圣人并不施仁恩,只是让百姓如刍狗那样走完自己由生到死的过程而已。天地之间,难道不正象那种风箱吗?看起来是空的,却能从中起风,而且越运动越出风。统治者的知识越多,政令就会越烦琐,反而更让人迷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清净无为。
【解读】
我们的先民吃狗肉是很通常的事,直到现在,很多人还喜欢吃狗肉,并不为怪,那是先民习俗的遗风。古人所谓家有六畜以备撰食,狗便是六畜中之一。因此,上古的祭祀,用狗肉作祭品,是很普遍的事。大约到了商、周以后,在祭祀中,才渐渐免除了狗肉这项祭品。但在某些祀典中,仍然须用草扎一个象形的狗,替代杀一头真的活狗。“刍狗”就是扎草为狗形,疾疫时用于求福禳灾,此时要文饰妆扮一番。祈祷之后,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刍狗即便弃置,人踏车轹,随后就将它当做柴草,一烧了事。祭祀时,人们用匣子把刍狗装着,给刍狗披上华丽的绣巾,庄重地把它供在神前,并不是爱它;祭祀毕,任人践踏,弃之不顾,还把它烧掉,也不是恨它。人们对它无所谓亲不亲、仁不仁,天地对万物亦然。
崩山裂石、椎心泣血的汶川大地震之后,《老子》的一句话不胫而,这句话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们的理解大概是:“天老爷,你真不仁,竟然如此糟践百姓!”这种理解符合《老子》的原意么?
这得提一提老子生活的时代背景。春秋群雄并起,互相争夺,礼崩乐坏,“道术已为天下裂”,社会的混乱和道德的沦亡,令老子既苦闷又无可奈何。但是,人类自有可争夺的财富开始,在炎帝和黄帝以前就经历了无数的互相争夺和残杀。到炎帝黄帝后,逐渐形成大的原始部落,发生了占领黄河流域的二次大战争:第一次是黄帝与炎帝联合打败蚩尤;第二次是黄帝与炎帝之间的战争,结果炎帝被黄帝打败,炎帝向黄帝降服。
但是,这些历史事实恰恰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些真理: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蚩尤、炎帝、黄帝,谁也没有得到天地的特别宠爱,谁强大、谁得人心、谁有本事谁就能生存的更久。
天地生了万物,它没有居功;天地给万物以生命,它没有自认为荣耀;天地做了好事,使万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没有条件。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更没有想从万物那里取回什么报酬。
而人之所以对万物差,甚至人帮助了人,往往都附带了条件,希望有所回报,是因为人的自私的观念使然。所以,老子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这是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真正意思。
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无论是天地,还是圣人,如果施太多的仁爱,其实不是爱人,有可能害人。我们看很多有钱人家,溺爱孩子的父母,孩子长大后多半没出息,就是这个道理。
橐,也称橐龠。橐,以牛皮制成的风袋;龠,原指吹口管乐器,这里借喻橐的输风管。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老子是一个勇敢的批判者,他具备了他同时代和以后诸多哲学家、学者所不具备的睿智和胆识。正是他第一个讲出了天不讲仁慈这样的真理,并用哲学的推理,把自然界的原理转向人世。在老子的眼中,天不带有任何人类道义和道德方面的感情,它有自己客观运行的方式。天虽然不讲仁慈,但也无所偏向,不特意对万物施暴。而它的滋生万物,给世界以蓬勃的生机,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社会文明得以昌明。因此,“圣人”也不对百姓讲仁慈,他应仿效自然运行的样子,治理社会。如果治理者发的议论多了,人为的干预多了,各种矛盾也就会激化,更何况个人的意见往往带有片面性或谬误。
老子希望人们真能效法天地自然而然的法则而存心用世,才说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名言,藉以警世。但老子说归说,无奈周、秦以后的英雄帝王们,便真的以百姓为“刍狗”,达成一己的私欲。一旦身居王位之后,天下臣庶皆称誉之为“圣明天子”,或直接誉为“当今圣人”,不知“圣”从何来?“明”从何起?
正因如此,所以后世朝代更迭频繁,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至有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但这一切都不是老子希望看到的。
【生活之道】
渔夫的快乐
人也像是一个风箱,只要有适当的驱动,人也会产生出极其庞大的能量来。人的智慧和潜能就像是从风箱里鼓动出来的风,虽然它不能与天地这个风箱所能鼓动出来的能量相比,但也是不可限量的。
人们渴望着像鸟儿一样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于是就出现了飞机和滑翔伞;人们期望能像鱼儿一样可以在海里自由遨游,于是就出现了轮船和潜水衣;种种的欲念,在推动着人们的生活和科技不断地发展,过着舒适自在的生活的同时,也使得人们沉浸在这不停地满足欲望的旋涡里,迷失了自我,迷失了自己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个非常有钱但不甚快乐的富翁,到了海边散心,遇见了一个老渔夫,渔夫每天都只是在固定的时间来钓鱼,时间一到就会回去。富翁很奇怪,就问渔夫,你为什么不钓多点鱼才回去呢?渔夫说:我钓那么多做什么呢?够吃了不就行了吗?富翁说:你多钓点,自己吃不完就可以拿到市场去卖钱啊。渔夫问:卖那么多钱做什么呢?富翁:卖到钱了就可以去买回更好的鱼钩和鱼网甚至鱼船,打更多的鱼卖更多的钱啊。渔夫:卖到更多的钱又如何?富翁:卖到更多的钱,你就可以找一个风景优美的海岸买一块地然后盖上自己的房子,然后就可以经常来看风景钓鱼了啊!渔夫笑了:那我现在不就是这样了吗?
人,也许是天地下最可怜的生物了吧?人虽然具有着庞大的潜能和智慧,却往往忽视了自己最根本的需要是什么。人们因为这些智慧而骄傲,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甚至将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不断的践踏着天地的平衡和谐。
倾听的学问
一家报纸上刊登了一家公司招聘员工的信息,有一个人前去应聘。他事先打听到这家公司的总经理一些过去的情形,一见面就对那们总经理说:“我十分荣幸能在这里工作,我更愿意追随您左右努力工作!因为我知道在十几年前,这个办公室里只有一台打字机和一个职员,经过您的艰苦奋斗和努力经营,才能成就今天这样伟大的事业,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事啊!”
那位经理本来对去应聘的人,大都瞧不上眼,所以应聘的人虽然络绎不绝,结果都扫兴而归。可是他这么一说,正中那位经理的下怀,引起了他的很大兴趣,于是就向他大讲自己的奋斗历史。
那经理一谈起自己的成功史,就兴高采烈,眉飞色舞,那个人只是在旁听侧耳恭听,表示敬佩。谈了半晌,那经理也没有问他的学历、技能,就对坐在旁边的副经理说:“我看这位小伙子很不错,我们就定下要他吧。”这个位置,就在他倾听了经理的成功史后,稳稳地拿到手了!正如俗语所说的:“兵在精而不在多!”说话也是如此,不在说的多少,而在能说得恰如其分。
人们都喜欢诉说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所以与人交往时,如果对别人有所求,只要使对方多诉说他最得意的事就行。法国大哲学家洛士佛科说:“与人谈话,如果自己说得比对方好,便会化友为敌;反之,如果让对方说得比自己好,那就可以化敌为友了!”这句话真是说得一针见血!如果对方总是夸自己的长久,并陶醉其中,觉得自己像个伟人,那么你就不妨多谦逊一下,表示卑小无能,这样自然容易获得对方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