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释】
[1]冲:器物虚空,比喻空虚。
[2]盈:满,引申为尽。
[3]渊:深远。表示停顿。
[4]兮:语气助词,比之与现代汉语的“啊”、“呀”相同。
[5]挫:消磨。
[6]解:消解。
[7]和:调和隐蔽。
[8]尘:尘俗。
[9]湛:沉没,引申为隐约。这里用来形容“道”隐没于冥暗之中,不见形迹。
[10]象:指物象,引申为万物的法象。“帝”――通“缔”,缔结之意。
【译文】
“道”看起来空虚无形,但其作用却永不穷尽。“道”深远呵,好似万物之根源。打磨了事物的锋锐,消除事物的纷扰,调和事物的光芒,混同自己与尘埃。神奇呵,似不存在而又存在。我不知道它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在存在万物的法象缔结之前就有它了。
【解读】
冲:古字为盅(chong),器皿空虚的意思。盈:穷尽的意思。参看四十五章“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意相同。
在本章里,老子仍然在论述“道”的内涵。他认为,“道”是虚体的,无形无象,人们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于意识去感知它。虽然“道”是虚体的,但其作用却永不穷尽,它支配着一切事物,是宇宙天地存在和发展变化必须依赖的力量。
承接第一章内容“无形”,老子称颂“道”虽然虚不见形,但不是空无所有,从“横”的角度谈,“道”而是无限博大,用之不尽;再从“纵”的角度谈,“道”又是无限深远,无以追溯其来历,它好象是自然万物的祖宗。
在这里,老子自问:“道”是从哪里来的呢?他没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说它存在于万物的法象缔结之前。从哪里来,老子也说不清楚,反正是很早了。
就像我们科学上说的黑洞,我们知道它的存在,但这种巨大的力量怎么来的,科学家也没有弄清楚。
怎么理解“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十几个字呢?也就是说挫掉锋芒,消除纠纷,含敛光芒,混目尘世。简单地说就是不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与天地比起来,我们都只不过是一粒沙,一束光而已。是沙子就该待在沙滩上,一天到晚把自己当宝石,自己不舒服其他沙子也觉得别扭。
人性丛林,芸芸众生。你可能以为自己很是成功,颇为了不起。但走出去一看,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更大,外面的天空更加高远,周围的人群中更有奇人高手。面对这些高人与强手,于是有些人不知如何应对。怎么办呢?
其实,古人早已为我们指出了方向:“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所以,不要把自己看的十分的了不起,对人要谦虚。
个人事业有成、春风得意,难免锋芒毕露。若不知收敛,一味卖弄奇巧,耍小聪明,甚至逞强斗勇,定会伤及上下左右,招致诋毁诽谤,最终落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如果糊涂一点,大智若愚,藏巧于拙,如孙膑装疯卖傻,不仅保全了身家性命,而且也为最后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要知道,在当今这个社会,人际关系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狂人是很容易得罪人的,而一旦不幸遭到小人的打击,那结果将是你想象不到的惨!
但是,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这样。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低调做人为好,可以让你少受很多无端的伤害。
【生活之道】
阳子居听老子的教诲
有一次,阳子居去徐州,在路上恰巧碰到老子。郊外相逢,阳子居自以为有学问,态度傲慢,老子便为阳子居深感惋惜,当面批评阳子居:“以前我还认为你是个可以成大器的人,现在看来不可教诲啦。”
听了老子的话,阳子居心里很不舒服,后悔自己为什么当时那样。老子也很失望。
阳子居回到旅店,思前想后,觉得自己应当做得自然一些,起码要敬重长者,敬重有道德学问的老子。
于是,阳子居便主动给老子拿梳洗的工具,脱下鞋子放在门外,然后膝行到老子面前,谦虚地说:“学生刚才想请教老师,老师要行路没有空闲,因此不便说话。现在老师有空了,请您指教我的过失。”
老子说:“想想看,你态度那么傲慢,表情那样庄严,一举一动又如此矜持造作,眼睛里什么都没有,这样,将来谁和你相处呢?人,没有他人围绕着你,行吗?应该懂得:最洁白的东西好像总有些污秽的感觉,德行最高尚的人总认为自己远不十全十美,学问虽了解了,在多方面他是不行的。知道自己不行,你才知道自己真正行的地方;眼睛里只看到自己不行,实际上,你哪个地方都不明白。”
阳子居先是吃惊,渐渐地脸上浮现惭愧的神色,谦虚地说:“老师的教导使我明白了做人的真正道理。”
开始阳子居去徐州的路上,旅舍客人恭敬地迎送他。他住店时,男老板为他摆座位,女老板为他送手巾,大家也给他让座。??然恭敬,彼此都不舒服。接受老子教诲后,阳子居态度随和,为人谦逊。归途住店,客人都随意地和他交谈,他也感到和大家相处得很亲切。
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
谦虚自然地与人相处,别人舒服,自己也舒服,这样多好!谦虚不是抬高别人,也不是踩低自己。谦虚恰恰是一种能容忍他人的能力,是一种成功者的胸怀。
【为政之道】
郭子仪的见客方式
从个人的修养来讲,修道的基本,首先要能冲虚谦下,无论是炼气或养神,都要如此,都要冲虚自然,永远不盈不满。凡是有太过尖锐,特别呆滞不化的心念,便须顿挫而使之平息。
郭子仪的晚年,他退休家居,忘情声色来排遣岁月。那个时候,后来在唐史《奸臣传》上出现的宰相卢杞,还未成名。
有一天,卢杞来拜访他,他正被一班家里所养的歌伎们包围,正在得意地欣赏玩乐。一听到卢杞来了,马上命令所有女眷,包括歌伎,一律退到大会客室的屏风后面去,一个也不准出来见客。
他单独和卢杞谈了很久,等到客人走了,家眷们问他:“你平日接见客人,都不避讳我们在场,谈谈笑笑,为什么今天接见一个书生却要这样的慎重。”
郭子仪说:“你们不知道,卢杞这个人,很有才干,但他心胸狭窄,眼瞅必报。长相又不好看,半边脸是青的,好像庙里的鬼怪。你们女人们最爱笑,没有事也笑一笑。如果看见卢杞的半边蓝脸,一定要笑,他就会记恨在心,一旦得志,你们和我的儿孙,就没有一个活得成了!”
不久卢杞果然作了宰相,凡是过去有人看不起他,得罪过他的,一律不能免掉杀身抄家的冤报。只有对郭子仪的全家,即使稍稍有些不合法的事情,他还是曲予保全,认为郭令公非常重视他,大有知遇感恩之意。
保持冲虚谦下的姿态,特别是对那些人品不太好的人,这是郭子仪一生的作人处事方式,自然合乎“冲而用之或不盈”,“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