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注释】
[1]治人事天:治人,治理百姓;事天,保守精气、养护身心。对“天”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指身心,一是指自然。此句意为保养天赋。
[2]啬:爱惜、保养。
[3]早服:早为准备。
[4]重积德:不断地积德。
[5]有国之母:有国,含有保国的意思。母,根本、原则。
[6]长生久视:长久地维持、长久存在。
【译文】
治理百姓和保养天赋,没有比珍惜精神修养更重要的了。修???精神必须早做准备,所谓早准备就要重视早期的积累。不断的积累德行,最后就没有解决不好的事情了。当无所不能时,就无法估计到能力极限了。没有极限的能力意味着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治理国家的法则是国家的根本,一旦掌握了这些法则,就可以长久不灭亡。这就是所谓国家根深蒂固长盛不衰的法则。
【解读】
对于治理国家,修身养性,人们一直都在绞尽脑汁,孜孜以求。老子的那个时代还盛行炼丹,炼,造各种各样的炉子,以求长生不老。而老子却认为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修养身心,都“莫若啬”。
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这在春秋末年的思想界是很独特的。老子把“俭”当作“三宝”之一,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啬”字与老子所说的“三宝”中的“俭”字义同。
《韩非子?解老》中的解释最为精当:“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所以“啬”就是“不以智”,就是“无为”的意思。“治人事天,莫若啬”:“治人”“事天”没有比不用“智”、“为无为”更好的了。炼什么丹呢?只要不胡思乱想就可以了。炼丹有什么用,弄不好还会药死人。如果一味地求长生不老,反而会死得更早。因为这是不符合道的,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
老子把吝啬当作人修身养性的重要美德加以颂扬,而不仅仅是专指财物的爱惜。老子认为,吝啬还要在精神上注意积蓄、养护、厚藏根基,培植力量。真正做到精神上的“啬”,只有积累雄厚的德,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这就与圣人治国联系到一起了。
天下有办不完的事,享受不完的乐子,如果以一味去追求这些东西而成天把自己搞的筋疲力尽,最好却损害了自己的健康,那是得不偿失的。所以,老子主张,做人要有几分淡泊的心态,最高的修炼是达到“无我”的境界。要不然,欲望会让你痛苦不堪。
人世间的快乐,实际上就蕴藏在平凡而又平常的生活里。可叹世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充分地享受着文明生活所带来的一切便利,偏又把这一切目为理所当然的。快乐近在眼前而竟毫无知觉。却偏偏去追求那些虚无飘渺的东西。
人生贵在淡泊,古往今来多少名士终其一生心中都在向往或是操守着淡泊的心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算得上是个淡泊者;“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凭着淡泊,颜回成了千古安贫乐道的典范;钱钟书学富五车,闭门谢客,静心于书斋,潜心钻研,著书立说,留下旷世名篇。齐白石晚年谋求画风变革,闭门十载,破壁腾飞,终成国画巨擎。
淡泊是人生的一种坦然,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得失;淡泊是人生的一种豁然,豁然对待人生中的进退。淡泊是对生命的一种珍惜,珍惜眼前从不好高骛远。淡泊可以使你真正地享受人生,在努力中体验欢乐,在淡泊中充实自己。
拥有淡泊的人是幸福的,淡泊使人心更加宁静,更加自由,没有羁绊。淡泊是不慕名利,远离喧嚣和纠缠,走向超越。淡泊是在遭受挫折时仍有与花相悦的从容,淡泊是别人都忙于趋本逐利时仍然保持恬静。淡泊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
与人生俱来的身外物何其多,颇有诱惑力。我若得之,淡然处置,不忘乎所以;我若失之,不大悲大痛,身心不伤。如此这般,才会不被身外物所苦,不被身外物所累。
只有做到“啬”,以“啬”为政,这才称得上是早服事于“德”,服事于“道”。早“服”早受益,早积德,迟“服”迟受益。
老子又说:“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老子在这里指出:由于“啬”,才能遇事从容,早作准备,之后又层层推进释“啬”之意,说早作准备,就是啬和德的不断积累。最后老聃说:“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用今天的话来说,即有了治国的根本,可以长治久安。
【生活之道】
啬翁张謇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翁,晚清状元张謇,号啬庵。清朝灭亡后,曾出任民国政府实业总长、农商总长等职。张謇对“啬”字格外地关注,生前经常自喻为“啬翁”;逝世后,其墓地被后人尊称为“啬园”。
一个“啬”字不仅关联着他一生的追求,也寄托着后人对他久远的追思。
1907年张謇在《师范学校开学演说》中说:“俭何以是美德?俭之反对日奢。奢则用不节,用不节则必多求于人,多求于人则不愿,至于人不愿则信用失而己亦病,妨人而亦妨己,故俭为美德。苟能俭则无多求于世界,并无求于国家,即使适然为官,亦可我行我意,无所贪恋,而高尚之风成矣。”张謇不仅把节俭作为美德来推崇,还把节俭列入他所创办的学校作为校训来弘扬。他不仅对别人谆谆教导,还把节俭具体到对自己、对家人的要求,身体力行,一直细微到饮食、起居、服饰等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他在《家书》中嘱咐夫人:“在家加意管理、加意节省,每日一腥一素已为不薄……衣服不必多,做裁缝即可省”。张謇45岁才得一子,自然视若掌上明珠,但仍要求其子力求节俭。他在信中要求:“除书籍外勿浪费”,还让儿子由海门返回南通的路上,自带点心,到茶馆买开水就食。他在北京任总长,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让儿子转告其母亲晚上早些就寝,因为这样可省灯火。
张謇不仅把“啬”包含的节俭之意视作传统美德以言传身教,更是把“啬”当作治人事天的原则,是他一生强国富民实践中的管理原则和指导思想。张謇把“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地方自治”有机联系在一起。南通被当年日本著名作家内山完造誉为“中国文化的理想城市”。其实,这就是老子说的“重积德”。
高僧栽兰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守住一份简朴,不再显山露水;认识生命的无常,时刻保持一种既不留恋过去,又不期待未来的心态。荣辱不惊,去留无意。别太在意自己,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把自己看的很轻。走一程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其实幸福离你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淡泊人生,并非消极逃避,也非看破红尘,甘于沉沦。淡泊是一种境界,要做到真正的淡泊,没有极大的勇气、决心和毅力是做不到的。
唐朝著名高僧――慧宗禅师,特别喜欢兰花,于是带着一群小和尚辛勤的栽培。第二年春天,满山开满了兰花,小和尚们都高兴的合不拢嘴。不料一场暴风雨之后,满山的兰花被乱七八糟的打倒在稀泥里,花朵撒了一地。
小和尚们看到后都忐忑不安地等待高僧的数落,哪知高僧却平心静气的说:“我栽花是为了寻找爱好和乐趣,而不是得到愤怒和埋怨。”小和尚们顿时醍醐灌顶,不由自主对高僧宽广的胸怀而钦佩。是啊,只要我们将那些快乐的兰花栽种于心田,拥有了兰心蕙质,我们的心境一定会盈满幸福与快乐,安详与宁静的。
让我们的心境离尘嚣远一点,离自然近一点,淡泊就在其中。这或许是人生的另一个境界,能做到的人又能有几个呢?也许真的如人所说“道理人人会说,但又有几人能做到。”
钓鱼
有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邻旁坐着一位胡须花白的老人,也在钓鱼,两个人坐得很近,奇怪的是老人总有鱼儿上钩,而年轻人一整天都没有收获。
年轻人终于沉不住气了,问老人:“我们两人的钓饵相同,地方也相邻,为什么你能轻易的钓到鱼,我却一无所获?”
老人一笑,从容的答道:“你是在钓鱼,我是在垂钓。你钓鱼的时候,只是一心想得到鱼,目不转睛的盯着鱼儿又没有钓住你的鱼饵,所以你看见鱼不上钩就心浮气躁,情绪不断发生变化,鱼儿都被你的焦躁的情绪吓跑了。我呢,我是在垂钓,垂钓跟钓鱼不一样,我垂钓的时候,只知道有我,不知道有鱼,鱼来我也不喜,鱼去我也不忧,我心如止水,不眨眼,也不焦躁,鱼儿感知不到我,因此也没必要逃跑。”
老人所说的是一种境界,钓鱼是修身养性的一件事情,老人恰恰就做到了这一点。老人的一番话是针对钓鱼事件本身所说的,上升为生活中,也不失为睿智的人生哲学。人的一生中兴衰荣辱,得失进退,谁也不能掌控,唯保持一份淡泊的心胸可以在人生的大起大落中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