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说:“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在我的观念中,没有等级、贫富、地域等等的因素区别。”
【感悟一点】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创举,也是孔子对教育的最大贡献,可以由此说孔子是一位教育改革的先行者。这一主张不仅符合人性可塑的自然规律,也是符合打破门第、财产、族群乃至地域的限制这一社会规律的,因此说,这一主张意义深远。
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却依然存在着诸种不合时宜、有失公平的现象。如歧视差生,资源不均,地域不平等,以及其他容易让人产生“类”的情况,这比起两千多年前孔子的主张和实践,可谓是大大地“落后”了。
孔子的教育实践
“有教无类”是孔子办教育的基本方针。在孔子那里,凡是来学习的人不分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他都接受。孔子“开门设教”,“有教无类”地广收弟子,开创了平民教育的先例,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收教限于贵族子弟,教育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的传统,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智力开发,打开了广阔的领域,因此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教育制度的革命。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就是对“有教无类”的最好注解。
《荀子·法行》中记载:南郭惠子问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孔子这样著名的学者,其门下的弟子为什么这么复杂?言外之意是指为什么这么多贫贱和愚昧之人,而且老少参差不齐集聚于孔子门下呢?子贡说:孔子是等待人来就教,凡是自愿来就学的不拒绝,凡是自动退学的也不阻止,校门始终敞开着,当然就杂了。他继而打个比方说,医术高明的医生门前,病人自然多;身怀绝技而又拥有正斜揉曲工具的巧木匠的旁边,那些被一般人看不上眼的木材自然也多。子贡的这个回答,既是对孔子“有教无类”基本方针的形象比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孔子弟子人数之盛,学生中贫贱人家子弟之多。
孔子为人是注重言行一致的,他说“有教无类”,在实际中就坚持这一方针。他的弟子中,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家里穷得只有一竹筐饭,一瓢水,而且住在小巷子里;仲弓其父为“贱人”,家“无立锥之地”,子路是“下野之人”;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曾参居卫,“袍无丧,颜色肿哙,手足胼胝”;公冶长曾“在缧绁之中”,即坐过牢;漆雕开,字子开,受过刑罚……这些弟子都是来自下层的人,而且籍贯也复杂,孔子都收教不弃;岂但不弃,而且这些人在学问上都造诣很深,很受孔子器重。
甚至有些品行不够端正、做过坏事的人,前来拜他为师,孔子也不拒绝。经过孔子的教导,这些人都能改邪归正,服务于社会。学生颜涿聚曾经是“梁父之大盗”;另一学生“下野之人”子路入学之前,似乎是个歹徒。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说:“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寇雄鸡,佩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经孔子教育培养,颜涿聚后来到卫国和齐国做官,当了齐国大夫;子路后来也成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孔子招收学生,不但不讲门第,不计贵贱,而且智者、愚者他一视同仁。人有生来痴呆鲁钝的,也有生来聪慧过人的,但这两种人无一例外需要塑造教育,通过教育才能获得知识,提高素养,只不过在教学中坚持因人因材施教而已。
孔子因办学成功,在社会上的声望越来越高,一些上层社会的重要人物也对孔子刮目相看,甚至把他们的子弟送到孔子门下就读。
无论是富户家的子弟,还是出身贫寒家的孩子,只要愿意求学,只要投到孔子的门下,孔子一视同仁,以诲之不倦的态度教导他们,培育他们,为社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孔子不单是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而且把自己一生的主要精力都用于教育事业,以实际行动,实践着他“有教无类”的方针,对于推动教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