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边读边悟论语
14254200000124

第124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卫灵公第十五

子贡问怎样去培养仁德。孔子说:“做工的要把活干得更好,一定先修理好他的工具。我们住在一个国家,就要敬奉那些大官中的贤明者,结交那些士人中的仁人。”

【感悟一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世人皆知的名言。孔子把工具与做工之事进而推衍到治国和治事。一个人想做一番事业,就要先了解这个“做事范围”的内情,有了良好的关系,然后才能得到做贡献的机会,达到“仁”的目的。

孔子很晓得利用关系,但不是不讲原则、不择手段,而是在目的纯正、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重视关系。我们从孔子这句话中应汲取的智慧不止是先准备好工具的重要性;更深入更重要的是:要把事情完成得更好,一定要“修理”好各个环节的关系。这样,做起事来才能得心应手。诸葛亮的“利器”手段作为“智慧的化身”的诸葛亮,他所“成事”的资本其实并不仅仅是其脑中的“智慧”。如果说他的“智慧”真的超越一般人,那么就在于他善于利用各种外部资源,把一切有利因素都尽量转化成自己的“工具”。这样一来,“利器”在,“善其事”就简直是一定的了。

刘备和孙权两家联合,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但在分配战果时,东吴与刘备发生了矛盾。孙权、周瑜总以为赤壁之战自家出兵最多,出力最多,所以战略要地荆州,应属东吴所有,不想刘备、诸葛亮坐享其成,讨巧先得了手,心里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可若是强行攻取,又怕于事无补。前思后想,周瑜便出了个“美人计”。

原来刘备有两个夫人,糜夫人死在当阳;甘夫人受了战场惊吓,赤壁大战后不久也去世了。当时孙权有一个妹妹,尚未婚嫁。周瑜想用孙权的妹妹作诱饵赚刘备到东吴,然后再图荆州。他与孙权商议,孙权也同意了这个计谋,于是派吕范到荆州作媒。诸葛亮一眼就看破了这是条“美人计”。然而,赤壁大战刚刚结束,本来就势单力薄的刘备刚刚站稳脚跟,孙刘联盟可以说是维持刘备政治集团生存的生命线,如果戳穿它,一口回绝东吴,不仅会伤了两家和气,而且还会惹出别的事端来。为了不破坏孙刘两家联盟,诸葛亮派赵云同刘备前去,并事先制定了周密的应对计划。

建安十四年十月,刘备携赵云、孙乾,随行五百余人出发。一到东吴,刘备按照诸葛亮的嘱咐,立即牵羊担酒先去拜见乔国老。乔国老即江南“二乔”之父,孙策和周瑜的岳父大人。刘备向乔国老说,孙权以吕范为媒,愿将其妹妹许配给自己。同时,又命随行的军士个个披红挂彩,在赵云的带领下到城里大量购买新婚用品,同时广造舆论,说刘备入赘东吴,于是城里上上下下都知道刘备要当乘龙快婿了。

乔国老会见刘备后,马上到孙权的母亲吴国太那里贺喜,但老太太竟不知此事。原来孙权是背着吴国太暗地作戏。吴国太立即召见孙权,说:“为什么你将妹妹许配给刘备这么大的事也不与我商量?”到了这时,孙权只好说实话:“哪里是许配给刘备,是周瑜想用‘美人计’诓刘备来东吴,然后以刘备换取荆州。”吴国太一听说用自己的女儿施美人计,心中大怒:害死刘备不要紧,自己的女儿要是当了“望门寡妇”,可怎么得了!于是大骂周瑜、孙权无法制服刘备,竟想出了这种馊主??。站在一旁的乔国老听明原委后,也是哭笑不得,然而事已至此,便乘机劝说吴国太:“现在满城上下都知道刘备来东吴成亲,况且他也算是汉室宗亲,不如真的招他为婿,免得出丑。”吴国太也只得同意这个建议。孙权是个孝子,见母亲如是说,也只好忍气吞声,答应了母亲的要求。

刘备招亲,假戏真成,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诸葛亮安排的那几出“场外戏”。为了保证刘备化险为夷,他让刘备和赵云假戏真唱,打通关节,做好中间工作;另一方面又让随行五百军士一律披红挂彩,在城里大张旗鼓地置办物件,名为买结婚用品,其实是大造刘备入赘东吴的舆论。

反孙权、周瑜道而行之,在你家门口大肆张扬,闹得满城风雨,让其阴谋变成阳谋。如此一来则由被动变主动,如此外围突破,利用好中间,带动核心,结果使孙权在吴国太的威慑下终于就范,把妹妹“交”出来,成全了刘备。

诸葛亮如此运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谋略,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在现代生活中,要办好事,常要通过许多中间环节,不善社交,不利用好关系,怕是不行。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就要尽量多地争取和利用各种力量,不然,即使你自己本事再大,但手中没有好的“工具”,在许多事情面前也只好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