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社会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洞养圈养的野兽也越来越多,随着岁月的流逝,部分野兽的性情开始渐渐温顺起来,进而驯化为家畜,这样就开始了初期的畜牧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先秦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畜牧场所,畜牧工具与畜牧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为了养好家畜,当时在管理畜群、修棚盖圈、减少家畜伤亡等方面也有不少创造。
我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始于原始社会时期,到奴隶社会开始的夏代,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分工进一步明显,而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此时,我国畜牧业和家畜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夏代,由于青铜工具的使用,使农牧业有很大的发展,专职人员的放牧,饲养中圈养的发展,饲草的制备贮存,使畜群不断增长。
商代的畜牧业也继续发展,“六畜”已普遍饲养。在殷墟甲骨文中,有刍、牧、牢、厩、庠等反映畜养方式的文字,有反映马、猪去势的文字,也有一次祭祀用牛300头、马300匹以至千牛的卜辞。
这些文字形象地反映了殷商时期畜牧业的发展状况。这一时期黄河流域有野象,有研究表明,商代人曾经驯象。
夏商时期,定期配种和淘劣选优的配种制度使畜群的品质不断提高。在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汉族农事历书《夏小正》中,已有关于牲畜的配种、草场分配和公畜去势的记载。去势就是阉割,用于养殖业中以提高存活率和质量。
经过不断的选育和改良,家畜的繁育技术日臻完善和进步,在此基础上育成了无数的家畜家禽品种。其中不仅有伴随我国历史上伟人拼杀疆场的名驹名马,还有无数造福芸芸众生的珍禽良畜。
西周的畜牧业也很发达,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中,记述周穆王到西北地区游历,沿途部落贡献的肉食——动物马、牛、羊,动辄以千百计,反映了当地畜牧业的发达。
《诗经》中也反映了西周畜牧业的情况。《诗经·君子于役》说:“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意思是说,黄昏时分,鸡已经在窝里栖息了,羊牛已经走下山坡归栏了。反映了农村中饲养畜禽的普遍。
《诗经·无羊》说:“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意思是说,谁说你没有羊呢?你的羊一群就有300多头。反映了贵族畜群的庞大。
当时地广人稀,原野不能尽辟,农田一般分布在都邑的近郊,郊外则辟为牧场。据《诗经·尔雅·释地》记载:
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
意思是说,在城市或城镇的周围叫郊区,那里是人们耕种的地方;郊的外围叫牧,是放牧的地方;牧的外围叫野,是野兽出没的地方。由此可见,当时确实已经划出了放牧牛羊和马的各类牧场。
《周礼》中也记载了西周管理畜牧生产的专门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周畜牧业的发展。以养马为主的官营畜牧业也在《周礼》中有集中的反映。
《周礼》中记载了一整套的朝廷设置的畜牧业职官和有关制度。“牧人”、“校人”、“牧师”、“圉师”、“趣马”、“巫马”等,分别负责马的放牧、繁育、饲养、调教、乘御、保健等。如此细致而明确的专业分工,表明在当时的畜牧业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当时从事放牧的奴隶称“圉人”、“牛牧”,奴隶头目称“牧正”,有的牧正后来成了奴隶主的仆从,到封建社会时代还有升到九卿爵位的。
根据《礼记》的记载,夏商周三代对驾车用的军马和祭祀的牺牲已讲究毛色的选择。为了养好家畜,当时在管理畜群、修棚盖圈、减少家畜伤亡等方面,确实有不少创造。
春秋战国时期的畜牧业相当发达,牛马主要作为农耕和交通的动力,家畜已成为民间重要的食物来源。
如管仲在《孟子》中就说过:
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
意思是说,养5只母鸡,两头母猪,不耽误喂养时机,老人就可以吃上肉了。
越国的范蠡曾对鲁国商人猗顿说:“子欲速富,当畜五牸。”意思是说,要想富裕,就要经营雌性牛、马、猪、羊、驴。说明畜养母马、牛、羊、猪和驴,已成为当时致富快捷方式。
这一时期,华夏大地已经形成了农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西北和塞北是牧区,以草食动物马牛羊为主;中原为农区,养畜业亦受重视。家畜成为了社会财富的代表。《管子》一书中还把畜牧生产发达与否作为判断一个国家贫富的标志。
总之,先秦时期的畜牧业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畜牧业在生产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较远古时期大为进步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