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14316700000005

第5章 先秦韶乐传承与俗乐发展

《韶》乐史称“舜乐”,在战国时期著名学者吕不韦所主编的《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了舜帝创制韶乐的事。舜作《韶》主要是用以歌颂帝尧的圣德,并示忠心继承。

据后来清代同治刊《湘乡县志》记载:

古代舜帝为将中原文化传入苗地,他南巡来到位于汉、苗交界之地的韶山。舜帝率众登至一最高峰,忽听鼓角齐鸣,手执弓矛的苗民土著将其团团围住达三天三夜,形势危急。

据说,后来舜帝命人奏起美妙动听的韶乐,一时间凤凰来仪,百鸟和鸣。虎视眈眈的苗民在妙不可言的乐声中,丢下武器伴着节奏跳起舞来,一场干戈化为玉帛。舜帝演奏的乐曲叫“韶乐”,奏乐的山峰由此得名为“韶山”。

其实,原始九韶是南方百越民族的巫歌,舜帝韶乐在此基础上加工而成,并从此具有娱人、教化功能。《韶乐》后世演变成宫廷舞乐,皇室祭祖之庙乐,为皇族专用,是天子宗庙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夏商周三代帝王都把《韶》乐作为国家大典用乐。周武王定天下,封赏功臣,姜太公以首功封营丘建立齐国,《韶》乐便传入了齐国。

在春秋战国时期,《韶》传入齐国后,在“因俗简礼”的基本国策影响下,为了适应当地民情民风习惯,吸收当地艺术营养,从内容到表演形式都有所丰富、演变,从而更增强了表现力,更贴近传统乐舞,展现了新的风貌。

后来孔子来到齐国,在高昭子家中观赏齐国的《韶》乐后,他由衷地赞叹不已。孔子认为听《韶》乐是人间最大的幸福,并在那里努力学习韶乐,还留下了三月不知肉味的佳话。齐国历代君主多执行姜太公开放务实的政策,宫廷与民间没有像周王朝那样等级森严的界限,而且更有君主厌宫廷乐舞而喜欢俗乐。在春秋战国时期,齐景公就曾说,他更喜欢俗乐。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鲁定公二年齐鲁夹谷之会,齐国所带参加大典的乐舞就是俗乐。齐国用俗乐作为诸侯会盟大典用乐,可见齐对俗乐的重视。

在这样的情况下,《韶》乐受到了当地俗乐影响,吸收了新素材,涂上了地方色彩。也正是由于《韶》乐具备了齐国地方风貌,齐国君主们使用它的场面也随之扩大,不仅用于祭典,还用于迎宾、宴乐等。

按照常规,各种艺术形式都会根据环境而演变,这是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韶》乐入宫廷而成为宫廷雅乐,再接触俗乐而又雅俗结合,从而更突出了乐舞的表现力,更增加了艺术魅力,因而更臻完美,这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孔子欣赏到齐国化的《韶》乐时,便情不自禁地说:“韶》乐尽美又尽善。”

我国音乐史也包括俗乐历史,俗乐成为艺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意收集民歌,春秋时代便有《诗经·国风》,是俗乐的杰出代表。

《诗经》是春秋时代诗歌艺术汇总,《国风》是《诗经》中最重要部分。“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郐、曹、豳,共一百六十篇,能表现各地民情风俗习惯。

这些地方的国君以诗教化百姓,百姓以诗歌颂君王,可以潜移默化,移风易俗,也可以讽刺施政得失,反映民情。

其中,《国风》涉及地区很广,《周南》是周公所治的南国,《召南》是召公所治的南国。

《国风》产生地区很广阔,各地风俗习尚,在诗里多有反映。郑、卫两国地处中原,商旅丛集,男女相接,约束比较少,所以有很多情歌。郑诗共21篇,情歌就占了大半。卫诗10首,涉及爱情、婚姻问题的也不少。

秦国地接戎狄,常相争斗,《小戎》描述车马田狩之盛,《无衣》叙写战士同仇敌忾,反映了秦国尚武之风。陈国巫风盛行,迎神祭祀,载歌载舞,在《宛丘》等篇里有生动描绘。即使后来的史书《汉书·地理志》也经常引《诗经》来说明各地风尚。

关于《国风》产生时间,《诗经》各篇序言都有所提及,但是多数不足以相信。不过其中也有一部分材料比较可靠,能够据以确定“风”诗大体为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作品。

西周初期,《诗经·国风》作品有《幽风·破斧》,此诗是《国风》中最早作品。《卫风·硕人》是东周初期作品,春秋中期作品有《秦风·黄鸟》。此外,《陈风·株林》也是春秋中期作品,此诗作于宣公十年以前,是《国风》中年代最晚的一首。

在《国风》中,以简朴语言描摹事物,以朴素生活画面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很好体现,并且成为它显著的艺术特点。

在形象塑造上,《国风》也具有现实主义艺术特色。作者们能通过对主人公内心倾诉,表现他们的欢乐与悲哀,刻画主人公的行动及其性格特征。

《国风》在形式上多数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它常冲破四言的规定,而杂用二言、三言、五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比如《诗经·伐檀》就是一首杂言诗。这些随着情感波动而富于变化的诗句,读起来节奏分明,极富音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