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黄光裕的成功,是时代与制度的产物。
鹏润系的失败,同样是时代与制度的产物。
对国美的观察,就是对商业规则演变的观察。
对黄光裕的思考,就是对中国企业家行为模式的思考。
国美与黄光裕的资本故事,是经济制度改革过程中最鲜活的标本。
这是一个只有在童话或神话传说中才能看到的故事。
一个来自遥远乡下的少年,在一片全然陌生的土地上白手起家。在浑然无序的时代,他深信强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于是,在他的整个青年时代,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少年如何凭借浑然天成的智慧,以狡黠而游移的手段打造出一个庞大的帝国,将竞争对手一一收归麾下,最终三度成为这个国家最富有的人。他以独有的魅力与强势,成为一代人的崇拜对象。
但是,这个帝国的缔造者,最终还是失陷在他的帝国中。他的狡黠与机变冲撞了法律的藩篱,令自己成了一个深陷囹圄的罪犯。
这实在是一个太过跌宕起伏的故事。当如此戏剧化的情节发生在我们身边时,即便多年过后,我们仍然可以感到余味深沉。
一个广东人的北漂故事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鹏润系”不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词汇,可是构成这个系族的主要成员,却有一个人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国美。直到今天,国美都是中国市场上备受人们认可的电器零售卖场。如果要追溯这家企业的历史,那么1987年应当被视为它的开始。
1987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长达9年。在民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政治气氛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淡,取而代之的是对致富的渴望,对物质享受的更高追求。这种变化,开始将中国人的生活引向一个全新的境界。
1987年3月,北京珠市口国美服装店老板黄光裕突然作出了一个决定:让服装店转行卖电器。在此之前,这家小服装店一直是服装和电器混合经营,结果服装的销路始终不佳,而家用电器的销路却出乎意料的好。这种小状况最终成为一家伟大企业诞生的契机。
此时的黄光裕是一个18岁的少年。他出生在广东汕头的一个小村子,自幼家境贫困,甚至连家里招待客人都要出去赊米借菜。为了贴补家用,幼年时代的黄光裕不得不做一些捡废品之类的零工。1985年,初中还没毕业的黄光裕跟着大他4岁的哥哥离家做买卖。兄弟俩带着一堆走私来的电子表、录音机一路北上,在内蒙古兜售一空,竟然赚了几千元钱。1986年,梦想着干一番大事业的黄光裕来到了北京,在很偶然的情况下,他找到了一家位于前门珠市口东大街的服装店。经过商量,黄氏兄弟包下了这家一百平方米的店面,正式做起了服装生意。那时,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广东地区的港式服装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做服装生意有面料、款式和季节的讲究,这些问题常常让批来的衣服成为滞销货。有过电器销售经验的黄氏兄弟,便很自然地想到了混业经营电器的办法。黄光裕的老家地处潮汕,彼时虽然贫穷,却因为濒海又靠近深圳经济特区,因此有着数量众多、物美价廉的走私家电。而在物质上刚刚富裕起来的北京市民,家庭消费也开始逐渐复苏,电器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紧俏商品。可以说,黄氏兄弟赶上了一个非常理想的时机。
当时的国美服装店,其实并没有什么深厚的根底,黄光裕兄弟敢于将经营领域转向电器,主要原因仍然在于他们对形势的准确判断。1987年3月,服装店的牌子被摘下,国美的名字却被保留了下来。而这时,兄弟俩手头的资金已经告罄,用什么进货,进了货后会不会被查封,对这些问题,二人心里都没有底。那时在北京,像国美这样的小电器店足有上百家,竞争压力很大。不过,黄光裕对此却有他自己的办法。他找到一群潮汕老乡,对他们讲明自己在资金上有困难,于是,这些朋友、老乡们便允许他先拿货,等到卖出之后再付款。黄光裕又小心翼翼地选择那些已经补办了合法手续的走私家电卖家,他们甚至能提供正规的发票,因此工商部门对其也较少纠缠。日后,黄光裕也颇为无奈地承认:“那时候没能力,也没资格去认识有背景的人,你岁数那么小,去跟局长说话,别人认为你是小孩,谁跟你说话!”从日后来看,黄光裕当时的办法可谓英明。用走私货品保证了低成本的同时,店铺又不会因为这种不合法的行为而遭受查处,国美因此获得了相当旺盛的生命力。
黄光裕与其兄在经营上另一个堪称英明的办法是坚持零售与薄利的路子。20世纪80年代后期,无论是国有商场还是个体小店,只要手里有家电就完全不必发愁销路,因此许多商场都拼命加价。黄光裕经过观察,认为国美的资本少、渠道窄,不宜大批进货、长期存放,因此只要有钱可赚,就可以卖给消费者。这一策略为国美带来了非常稳定而丰厚的现金流,日后黄光裕进军资本市场时,这时的积累正是他最大的优势之一。
在对进货的掌控上,黄光裕则采用了货源监控的办法。他在国美位于广东的主要货源地都安排了人手。在1987年夏天发生的电器大战中,黄光裕甚至亲自骑上自行车,顶着高温穿梭于北京各个网点,为的是得到竞争对手的商品信息。因此,任何价格上发生的变化,国美总是能够及时作出调整,而那些国有商场却死守定价一成不变,自然损失大量客户。
在开业后不久,黄光裕突然想到,可以用打广告的方式来为国美电器店作宣传。于是,他跑到《北京晚报》,花了几十元钱在市场集锦栏打出一则“买电器,到国美”的广告。这条只标有店址、电话和乘车线路的广告在晚报上刊出后,居然效果不凡,在几天之内店里的销量猛增了100多件。
尝到甜头的黄光裕立刻意识到了广告的威力。1987年7月,他分别找到《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要求在报纸的空白中缝上打广告。广告最顶端是简洁明快的“买电器,到国美”广告语,同时坚持每周刊登各类电器的最新价格,广告俨然成为一份颇具影响力的市场手册。在今天看来,这样的手段说不上新颖,然而在彼时,国人对广告的认识还停留在“卖不掉的货才要打广告”的阶段,黄光裕的做法确实是独特之举。当其他经营者纷纷醒悟并试图效仿的时候,却发现国美电器店早就趁着价格便宜,一口气签下了10年的广告合同。只有初中文化的黄光裕在营销上的天才表现,实在令人由衷钦佩。日后,他十分得意地对记者说:“在报纸上打电器广告,我是第一个;电器厂商和零售店联合打广告,我是第一个;厂商提供样品展示,国美是第一家;开设相应的产品专柜,国美还是第一家。后来,这些都是家电卖场的标准模式。”
黄光裕日后在资本市场上所展现出来的机变与才干,就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细节来说明。在电器店挂牌后不久,各种注册手续和装修就耗尽了他几万元本钱,而能从老乡那里拿来的货数量又很有限,稀少的货品让柜台里显得空空荡荡,实在撑不起一家上下两层的店面。最后,黄光裕非常机灵地想出一个主意—他找来许多大大小小的家电纸箱,摆在店铺的货架子上,同时把为数不多的货物当成样品,摆在柜台的显眼处。这一招瞒天过海竟然奏效,来来往往的顾客看到纸箱,都以为国美货源丰富却又供不应求。黄光裕借机推出预定业务,在短短一个春节假期便成功地销售出大批家电,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资金问题。
黄光裕真正的好运气,开始于1988年。
1988年3月,中央政府宣布取消物价双轨制,进行“物价闯关”。这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尝试,很快便处于失控状态,各地物价疯涨。与此相伴的是严重的通货膨胀。根据国家物价局相关档案的记载:“1988年成为了我国自1950年以来,物价上涨幅度最大、通货膨胀明显加剧的一年。”这样的情形,自然引发了公众的恐慌心理,继而引发了社会上的大规模抢购风潮。根据当时报纸的记录:“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都不放过,电视机有图像就抱,电风扇能转就买,电冰箱有冷气就要。”
在这样的抢购热潮下,所有电器工厂的存货不分型号、款式,都被迅速拉出库房,摆上零售商场的柜台。国美的生意也因此变得热火朝天。从5月份开始的整个夏天里,被视为最佳保值商品的电器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电器价格竟然能在一天之内连涨三级,一台彩电即使从400元涨到
2 000元,仍然有人为其大打出手。通货膨胀诱发抢购风,得意的是喜笑颜开的家电零售商家,国美自然也狠赚了一笔。
在这次抢购热潮中,各个商家都大量囤货,国美也拿出了全部的流动资金囤货。但当国美库房真的被堆满的时候,黄氏兄弟却突然产生了不祥的预感,两人最终决定,国美率先开仓低价放货,用低廉的价格将库存售尽。果然,第二年经济形势骤然冷却,商品从热销陡然成为滞销。到1988年11月,全国彩电库存量就增加到了172万台,那些大量囤积的商家来不及反应,便遭到了灭顶之灾。
精打细算加上好运气,让国美如同滚雪球一般成长,而经济的发展大势最终成就了国美。在此后两三年的时间里,国美在北京陆续增开了数家分店。到1992年,国美几家电器店的销售额已达2亿元。放眼全国,如日中天的健力宝产值刚刚突破10亿元,许多日后名声大振的企业,此时还处在举步维艰的创业阶段,而黄光裕以区区几家门店便斩获如此战绩,一下子坐稳了家电零售业大佬的宝座。
资本市场里的新兵
在1999年之前,黄光裕从未想过与资本市场发生联系。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黄光裕将国美做成了国内一等一的家电连锁卖场企业,然而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黄氏兄弟因为投资观念上的差异,最终分道扬镳。哥哥黄俊钦另立门户,成立了新恒基地产公司。对此,黄光裕后来的解释是:“黄俊钦的想法很不错,他现在做IT、房地产、资本运营三块。我们有各自的市场定位、发展方向和经营方法,应该说是两个趋势。”
从后来的事实看,黄光裕的说法显然不大贴切,因为就在分家三年之后,他就成立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这家注册资本1 000万元的“国美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美地产)正是后来鹏润地产的前身。而黄光裕在资本运营方面折腾出来的动静,一点儿都不逊色于其兄。
1996年,中国的房地产业刚刚露出一丝苗头,在中央提出把住宅产业化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后,一直半死不活的房地产业顿时来到了一个转折点。这个时候,一些企业纷纷将资金投入房产领域,如日后在资本市场上威风八面的泰跃系,正是在这一时期完成了企业的定性。商业嗅觉敏锐的黄光裕无疑看到了这一趋势。他先是成立了专门的房地产公司,随后又亲自敲定地产项目,很快,国美就拟定了进军房地产行业的战略。
日后,国美的研究者们认为,这其实正是黄光裕最终涉足资本市场的原因:他实在是一个富于赌博气质的商人。日积月累式的家电连锁尽管利润稳定,却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胃口,一掷千金的地产项目才更匹配其豪爽性情。更重要的一点是,他手中的筹码实在是太过丰厚。
1997年,国美的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0亿元,由于有多达数月的还款账期,国美因此可以长时间地保持一笔丰厚的账面资金。这样庞大的现金流,实在是让黄光裕心痒不已。他想要让这笔钱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能同时提供固定资产和高利润的房地产业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多年之后,黄光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并不否认这一点:“这笔巨大的现金就在我这儿,谁也说不清它是谁的,如果不加以利用,岂不是一种机械的经商头脑?”在房地产业取得高收益后,其利润还可以反哺家电零售业。从这个逻辑出发,黄光裕日后进军股市、坐庄上市公司、炒期货等种种行为,都不过是他个人思维方式与性格的映射。
黄光裕在地产业的初次试水并不算太成功,他开发的第一个项目是位于北京西二环附近的鹏润家园。这个前前后后投入了12亿元的项目,最终却只卖了不到20亿元,远低于同期行业内平均赢利。由于户型偏大,尽管打出了5折的招牌,后期销售仍然不很理想。这次试水还差一点把国美拖进资金泥潭。不过,黄光裕对此似乎并不介意,地产行业大起大落的特性,实在是太对他的胃口了。1998年底,国美买下了黄俊钦开发的写字楼—位于北京朝阳区霄云路26号的鹏润大厦。直到今天,这栋位于北京最繁华商业区的32层大楼,依然是黄光裕的大本营所在地。
就在黄光裕正式进军地产业的时候,中国商业界的环境突然发生了一些变化。随着国有企业逐渐陷入困顿,许多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开始趁机将国有企业廉价改造,这其中既有来自政府的默许,也有来自国企内部的逐利动力。最常见的就是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将民营资本引入国企的上市部分,再通过多次置换、配股等手段,完成整个企业的民营化。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老总以及活跃在证券市场上的资本炒家,也十分热衷于这样的游戏。他们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低成本扩大企业规模的机会。正因为如此,在1999年到2005年的几年时间里,借壳上市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上一股空前的热浪。
在这股热浪当中,许多资本炒家乘隙而入,以资本市场为放大器,竟能白手获得丰厚的国有资产,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搭建起规模宏大的企业集群。如格林柯尔的顾雏军正是在收购了科龙集团之后,一面利用科龙的庞大现金流,一面靠科龙丰厚的固定资产做质押,在短短数年的时间内造系
成功。
对于黄光裕而言,这样的景象无疑太过诱人。这种以资本运作来完成企业扩张的方式,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促使黄光裕进军股市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资金。1999年,国美开始了向全国扩张的步伐,先后在天津、上海等地开设多家连锁店。店开得太多,资金上自然吃紧。而且,国美每家店面都在那些最热闹的地段,在店面装修上也尽量追求完美,其投入自然巨大。尽管国美并不缺乏资金,但仅仅靠自有资金来实现扩张,速度显然太慢。何况,国美并不是当时国内唯一的家电连锁卖场企业。稍晚于它创业的苏宁电器,在这一年也开始了全国性的扩张,这给黄光裕带来了不小压力。
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黄光裕在1999年成立了鹏润投资有限公司,决意进军资本市场。日后,威风八面的“鹏润系”正是由此开始了征战资本市场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