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进甘肃旅游胜地
14372500000011

第11章 古城新貌(3)

敦煌这座美丽的旅游文化名城,不仅有众多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让人观赏,而且那独具特色的民俗也十分诱人。在阳关东路,开办有敦煌市最大的沙州市场,在此地游人可以充分感受地道的敦煌民俗。每至夜幕降临,沙州市场华灯齐放,热闹异常,“星光夜市”成为游人领略敦煌民俗生活的理想去处。沙州市场划分为风味小吃、工艺品、“三泡台”茶座和农副土特产品经营区域。风味小吃区有敦煌黄面、燥子面、浆水面、馅儿饼、羊肉串、酿皮子、炸油糕等各种小吃,令人垂涎欲滴;农副特产区有李广杏、鸣山大枣、紫烟桃、香水梨、白葡萄、黄河蜜瓜等各种水果,更使人满口生津。在“三泡台”茶座区,游人可以悠闲自得地品茶休息,也可以饶有兴趣地尽情欣赏具有浓郁丝路文化特色的“敦煌之夏”文艺表演或融文学、音乐、舞蹈为一体的“敦煌曲子”。最引人注目的是市场门口的数百种工艺品摊位沿街一字排开,上摆敦煌特有的水晶石眼镜、水晶首饰、玉石白蛇、敦煌丝毯塑像、壁画复制品及夜光杯、旅游书籍等琳琅满目,让游人应接不暇。

历史文化名城——天水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部,渭河南岸,东接关中,南通巴蜀,北扼陇东,西倚陇南、定西,贯通陕、甘、川三省的交通要道,自古为陇东南地区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陇中南部首邑”之美誉。

天水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相传人文始祖伏羲即诞生于天水,故有“羲皇故里”之称。天水是伏羲文化的发祥地,而伏羲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在天水境内已发掘的秦安县五营乡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距今78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古村落遗址,比甘肃东部地区仰韶文化还早1700多年。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氏族在此地创造了中国最古老的新石器彩陶文明;天水是秦人祖先发迹的地方,也是秦国文化的发源地。秦人先祖赢非子因在此为周孝王牧马有功,封地为秦,成为秦国的开业基地。遂有“秦州”之称。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在天水境内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两个县——鄞县(清水一带)和冀县(甘谷县一带),作为秦国早期文化,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天水郡为我国周代秦国的根据地。天水城在周代为鄞戎邑。秦代始置上鄞县,属陇西郡。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由陇右郡分置天水郡,天水始得名。

说到天水的名称,这里有一个美妙而神奇的传说——“天河注水”。是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水城(今秦城区)是一个山青水秀、林木茂盛、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的风水宝地。后来,经连年战争的摧残,逐渐变成一片废墟荒野了。汉武帝元鼎时期,上邽(天水古称)发生了一件奇事:一年夏天,天旱无雨,烈日似火,穷苦的农民为田禾干枯而烧香叩头,祈求神灵施雨相救。一天深夜,突然雷声大作,阴云密布,一道闪电后大雨倾盆而下,似悬河注水一般。第二天,城内出现了一个大水潭,旁有一条河流,清澈透明,不溢不激,把酷热干旱的土地,滋润得如同水蜜桃一样,当地老百姓把这种神奇的现象称为“天河注水”。故事传到京都,汉武帝也信以为真,遂下令在上鄞湖水边筑起了一座城池,并在这里设置郡治,称“天水郡”。《水经注》中对此尚有记载:“上邽北城中有湖。水中有白龙出,风雨随之,故汉武帝改为天水郡。按秦州记称,郡前有湖,冬夏无增减。故有天水之名。”

西晋泰始五年(公元269年),置秦州,天水城属秦州天水郡治,这是今秦城作为天水郡治的开始,在城西南2公里,至今仍有以天水郡命名的村庄。太康七年(公元286年),秦州治所移于上鄞,这时的秦州范围包括了今天水市辖的各县区。北魏时期改上邽为上封。隋时恢复上鄞名,唐代为陇右道秦州,北宋为秦风路秦州,元代秦州属巩昌都总帅府,州治成纪,明代废成纪县为秦州治,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改秦州为直隶州,民国初始废州改名为天水县,1950年始置天水市,198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天水实行市辖县区体制。现已发展成为甘肃省第二大城市。

天水在历史上为陇右第一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天水为魏蜀争夺的要地,六出祁山、痛失街亭、智收姜维等重要战事均发生在天水,境内有祁山堡(原属天水,现属陇南)、街亭、天水关、木门道、诸葛军垒等三国古战场遗址。在南宋时,天水南部还是宋金对峙的重要前沿阵地,至今在天水境内还发现了一些战争遗留的古迹文物。

天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除人文始祖伏羲,秦王朝先祖赢非子外,还有汉忠烈将军纪信、壮候赵充国、飞将军李广、辞赋家赵壹,三国时蜀汉大将姜维,前秦皇帝苻坚,后凉创始者吕光,唐高祖李渊,明代山东布政司胡缵宗,被誉为“陇上铁汉”的清代御史安维俊。近代北伐名将胡文斗和国民党将领邓宝珊将军等。就连伟大爱国诗人杜甫也十分钟情天水宝地,公元759年杜甫流寓秦州(今天水市)时,曾居住两月有余,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中大多是描写秦州风光的精美诗篇,像“秦州山北寺,胜迹隗嚣言。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月明垂叶露,云逐度溪风。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等诗句,深受后人喜爱。到现在还广为传诵着杜甫当年在天水城东南27公里处的东柯河谷的街子口(今名叫街亭乡)农村生活时,所写的描绘东柯村景的诗篇:“傅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河。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船人近相报,但恐失桃花。”

天水是陇东南著名的旅游胜地,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现存古石窟有“麦积山”、“大像山”、“水帘洞”等6处;古建筑有“伏羲庙”、“南郭寺”等50多处;已探明和挖掘的原始社会、周汉古遗址86处。尤其是秦安大地湾遗址,较完整地保存了仰韶文化早中晚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还有“赵充国墓”、“李广墓”、“姜维墓”及文化品位极高的宋墓群等古墓群20多处;有“街亭”、“诸葛军垒”等古战场遗址多处。

天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风光秀丽,有甘肃“小江南”之称。其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到处富有诗情画意。如被誉为“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与仙人崖、石门山、曲溪景区和街亭温泉构成面积达215平方公里的麦积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山峦叠嶂、古刹悬崖、飞瀑如练、林茂草深,堪称西北山水林泉之冠。每当烟雨朦朦、乱云飞渡、松涛微荡之际,更是神奇莫测,变幻无穷。十分诱人。

天水的景观距市区都不太远。沿天水车站西行加公里,可饱览古城风姿;东南行可领略山林水石、庵观寺庙的旖旎风光。离车站东北行15公里处还有街亭温泉,泉水温度达51℃至54℃,属硅酸盐芒硝泉,对外伤后遗症、皮肤病、风湿病均有良好疗效。游人泡在水中,真有一种“水滑洗凝脂”的感觉。温泉周围群山叠翠,秀竹掩映,茂林吐翠,溪水常流,鸟语花香。若在温泉宾馆住上一夜,可轻松自在地游览麦积山、仙人崖、石门山三大景区的秀色美景。

游人若有兴致,可再看几处景观。

玉泉观,是天水市秦城区城北天靖山麓的一座道教胜地,因山上有一碧水莹莹、清澈透亮的玉泉而得名。元代秦州教喻梁公弼建寺时,还吟有“山寺北郊,名山玉泉”之句。据载,元长春真人邱处机的弟子梁志通云游天下,求仙问道,西行于此,爱其山势优美、林木葳蕤、泉水萦绕、静谧优雅,遂筑庵凿洞,修身养性,归仙葬此。现玉泉观还有梁志通于元世祖至元丙子年(公元1281年)所遗诗碑。玉泉观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重修,高峻巍峨,构思奇巧,倚山就势,坐北向南,形成以玉皇阁、三清宫为主的道教宫观建筑群,占地面积达41500多平方米。在玉皇阁之西建有李杜祠。李白自谓陇西布衣,天水故立祠以祭;杜少陵履痕布秦州。李杜祠有联曰:“生则同代,殁则同祠,一堂共话;此乃为仙,彼乃为圣,千古齐名。”晚清学者任承允还赋诗云:“老杜诗名惟李配,玉泉南畔古祠存。凄然天宝两翁泪,独接国风千载魂。正好题诗迎素壁,何妨寻斧到班门。年年九日登高处,黄花初开酒正温。”李杜祠为道观平添了几分风雅和诗意。另外在观内西南角建有一碑亭,挑角飞檐,气势恢宏,蔚为壮观。亭内珍藏有元代全真祖宗之图石幢,碑亭存历代石碑21通,元代大书法家赵孟□草书碑四幢,碑刻李白、王安石、韦应物的五言绝句四首,笔法苍劲圆浑,质朴豪放,实为珍品。在碑亭西有一亭,名日“静观亭”。游人登亭凭栏俯视,只见山涧涓流,松柏蓊秀,山花簇簇,莺歌燕舞;放眼望去,层层高楼,迭迭民舍,一川深秀,生机盎然,真有“今日明人眼”之感。玉泉观现已开辟为旅游胜地。

李广墓,坐落在天水市城南约1公里的高山山麓,冢堆高大雄伟,肃穆威严。墓前立有5米高的墓碑,上刻蒋介石题字“汉将军李广之墓”。李广为天水成纪人(今秦安县),西汉名将。18岁从军,戎马征战40年,在抗击匈奴的进犯中,因勇敢善战、箭无虚发而屡立战功,世称“飞将军”。由于生前为人廉洁,死后家无余财,深得将士们的敬重和后世缅怀。杜甫曾以“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的诗句赞叹。王昌龄亦赋诗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以颂扬李广的功德。还有卢纶的“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高适的“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等诗句,都是颂扬李广的赫赫战功的。而王勃的“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叹,又表达了后人对这位功高望重的西汉名将和抗击异族侵略的民族英雄的同情。后人为表达对这位西汉名将的怀念之情,便在这里修筑了李广墓。墓区原来规模宏大,占地1500多平方米,建有垣、门、庭、石马、墓碑等。尤其是庭前两匹汉代石马造型粗犷,风格古朴,与茂陵石雕同出一源,为护墓二将。相传石马护墓久立寂寞,欲步李广后尘,为人间做些益事。当它们看到周围麦苗茵茵,便夜出踏青,欲疏松田地,促使麦苗速长。一天石马又夜出,不料墓冢被盗,贪财之辈原想李广为国家栋梁必葬金银财宝,谁知只有一盔一靴一战袍。石马回归,见陵墓被盗,愤怒至及,便双蹄腾起将墓刨平,堆起土冢,从此再未离开。现有一座衣冠墓冢,三间面阔祭庭,系清代所建。公元1937年,地方百姓筹资修建了垣墙大门,门额题“飞将佳成”,撰有楹联:“虎卧沙场射石昔曾传没羽,鹤归华表沾襟今再赋抬魂。”墓冢之地,凭吊怀古者日盛。现已成为天水市区独具特色的景观之一。

卦台山,又名画卦台,位于天水市北17公里的三阳乡西北。山高200多米,南倚群山,北临渭水,地势平坦,形似台状。《秦州志》载:“成纪之北约三十里,日三阳川,其西北有台焉,乃羲皇画卦处也。”这里山峦屏翠。渭水环流。渭河中心有滩地数处,形似太极图样。河滩交界,有一巨石突起,方中带圆,似桂如笋,外实中虚,如画太极。天晴露出水面,五光十色;汛期隐没河底,似无踪影,此乃民间所传的“分心石”奇观。相传伏羲在卦台山上创造了八卦学说,后人为颂其功德,在山上修庙立碑,以示纪念。游人可以看见在宽敞平整的卦台山巅,依次分布着牌坊、戏楼、午门、钟楼、侧殿、僧舍和伏羲大殿。殿堂上塑有伏羲坐像,身披树叶,手托八卦。塑像左侧原有一木架,上悬一具圆形八卦盘。黧黑平光,可鉴人影,犹如古代铜镜。其质似木似金,敲之清脆悦耳;观之金石纹路清晰可辨。民间传为伏羲开天明道之器,现已流失。现存一具八卦盘为明代复制品,良木质地,紫红颜色,造型奇巧,雕刻精细,上刻有“伏羲六十四卦二十八宿全图”,尤为珍贵。与画卦台隔河相望有龙马山,山上有龙马洞,每逢云雾封洞时,给人以龙马出没之感。近年来。前往卦台山上揽胜探幽、瞻仰伏羲尊容的游人络绎不绝。

天水胜迹,各领风骚,不胜枚举。天水地处中国东西大动脉陇海铁路线上西安、兰州两大城市之间,每天有数十列客车在天水停站。无论从西安、还是从兰州出发,只需少半天功夫即可到达天水。若沿国道高速公路行走,交通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