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进甘肃旅游胜地
14372500000024

第24章 寺庙塔墓(3)

现存的伏羲庙基本上保持了明代建筑风格。庙宇原占地13000多平方米,现为66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建在一块高台地基之上,两进三院,依次升高,层层深入。主体建筑坐北面南,临街而建,自南向北有碑坊、庙门、月台、碑亭、主殿等。殿宇排列对称整齐,布局规则严谨,屋顶皆饰有琉璃板瓦,雕梁画栋,绚丽夺目,巍峨壮丽,加之周围护墙环卫,参天古柏浓荫密盖,颇具深巷寺观谨严幽深之气韵,使古寺更加神秘诱人。

游人迈上伏羲庙门高高的台基,只见门道前巍然屹立着一座三门二级单檐歇山顶碑坊,高约10米,宽8米,琉璃饰顶,飞檐翘角,脊端施鸱尾螭兽,檐下门拱四攒七铺。檐下正中悬挂清乾隆湟中观察使杨应璩笔题巨匾,上书有“开天明道”四个大字,笔法苍劲雄健,字型丰满圆润。碑坊正南,坐落乾隆时期的木构二层戏楼,坐南面北,与碑坊浑然一体。

碑坊后有大门5间,进深两间,通长17米,为悬山庑庭式明代建筑,中央置高瓶,顶脊螭吻向内,背兽尚全,绣有缠枝牡丹,背部置剑靶以拒鹊,门额高悬“太昊宫”三字立匾,以吻合司马迁“太皞伏羲氏”之笔意,令人望而生发敬意。

走进大门,即为前院,南北长52.6米,东西宽32.8米,两进仪门为中院,长58.6米,宽32.8米,为建筑的主体部分。院中空阔宽敞,柏树成荫。四面建有碑房、僧房、庑殿、亭楼、朝房等建筑,高低排列,错落有致。高大宏伟、气势壮观的太极殿耸立于院正北高1.8米、长26.4米、高13米的月台上。殿宇重檐琉璃瓦顶,顶上平脊两端有翘转向内的“鸦尾”,雄健有力。殿身为双槽十架椽减柱结构,内有金柱两排八根,顶部绘六十四卦。太极殿后为先天殿,为重檐歇山,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巍然雄坐在北面一米有余的高台上。门首高悬“一画开”巨匾,蓝底金字。殿顶飞檐走脊。筒瓦覆盖。殿堂高大宽敞,东西长26.4米,南北深15.7米,高26.7米,用两排八根巨型金柱支撑,四周屋顶用大梁卯合,层层覆盖,环环相扣,显示了建筑师高超的技艺。殿正中供奉着国内现存最大的伏羲像,伏羲端坐,高约2米,全身裸露,树叶遮身,额头饱满,浓须粗眉,鼻梁高隆,耳轮垂大,圆眼大睁,威严神气,威武中见忠直,雄强中现善良,颇具阳刚之美。伏羲右手微曲下垂前置至肚脐处,左手紧曲上翘至前胸上部,作八卦太极图形,造型细腻,神态逼真,富有动态感。大殿的天花板取伏羲八卦之意,设计为六十四格。正中一块圆形较大,绘制河图洛书,其余六十四格绘六十四卦图形,有意突出伏羲书卦开启文明的主题,可见其艺术意境和建筑师的匠心。

游人从先天殿两侧越过拱形门,便进入后院,正中建有神农殿。内供奉神农像一尊,左右布列诸多配房。后院清池拱桥迂回,精巧亭阁相通,亭殿间有古柏30多株,古槐1株,苍老多姿,遒劲挺拔。四季常青。庙东北有池,池中清幽,池畔一亭,名曰“来鹤亭”,相传昔日有白鹤栖息其上,故此得名。游人到此,可领略优美雅静的环境,并歇息避暑。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是伏羲诞辰纪念日。这一天先天殿内供奉素肴佳果,宝烛辉煌,香烟缭绕,钟声不断,当地老百姓扶老携幼纷至朝拜,表示对人文始祖的无限崇敬。每逢农历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当地还举办规模盛大的“天水伏羲文化节”,只见伏羲庙内外彩旗招展,锣鼓喧天,耍龙唱戏,热闹异常。当地居民身着彩装与各方嘉宾会聚一起,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伏羲庙内成了人的海洋,歌舞的世界,艺术的殿堂。

驰名中外的天水伏羲庙以其悠久的历史、精美的建筑、宏大的规模和优雅的环境吸引了众多海外游人纷纷前来观赏和朝拜。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伏羲文化的广泛传播,大批海外炎黄子孙慕名而至,朝宗拜祖,寻根追源,参拜伏羲,既提升了羲皇故里的知名度,又增进了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使伏羲庙成为连结海外华夏子孙的纽带。伏羲庙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寺内珍藏的多种文物是研究天水历史文化和伏羲文化的珍贵资料,许多著名学者曾多次宿寺研究,如闻一多先生,著有《伏羲考》,就连英国学者李约瑟也曾不远万里专程赴天水考察伏羲庙。

神仙涉足的圣地——天水仙人崖

仙人崖位于天水市北道区东西45公里的朱家后川,西与麦积山石窟毗邻,东与石门山古刹相望,是国务院公布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三大风景点之一。

仙人崖是古代佛、道合一的地方。相传在魏晋时期,有僧尼在夜间常见山崖上有神仙提灯出没,若现若隐,被认为是仙人聚集之圣地而得名。仙人崖地势险要,群峰叠翠,峻崖对峙,上峰下洞,山溪淙淙,云雾蒙蒙,古木参天,花草繁茂,涉足其间,确有进入仙境之感受,美不可言。

自古以来,仙人崖以其壮美的山姿、秀丽的风光,被誉为陇东南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而最具艺术魅力的则是仙人崖上的各种精美建筑。

仙人崖,相传是仙女上香朝供的地方。这里悬崖峭壁下古庙宇成群,佛象生动有神,栩栩如生。据《秦州志》载:“其崖突出云表,翩然如跃,三峰参列,上峰下洞……松柏邃密,崖壑槎牙……奇绝与麦积山等。”

早在南北朝时期,仙人崖上就有人开始凿龛修殿。宋时取名华岩寺,明代改为灵应寺。《大明敕赐灵应寺记》载:“今以秦州仙人崖华岩寺,赐寺名日:灵应。”后在清代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多次增置殿宇,重绘阁楼,规模日巨,成为甘、川、陕周围一带颇具盛名的宗教福地。现存有明清殿宇27座,房屋54间,及北魏、宋、明、清各代塑像197尊,壁画83平方米,永乐年间珍贵铜佛像5尊。仙人崖由东崖、西崖、南崖和莲花山组成,古建筑沿山峦布局。倚峰势起建,挺拔中显露宏阔,独立中互见顾盼,势如莲花开绽,蔚为壮观。

东崖有以莲花寺为中心的建筑群,殿宇龛窟俱全。连同所倚岩崖,统称东庵。莲花寺建在形如屋檐的崖峦顶端,主体建筑为罗江堂,系明代建筑,保存完好。堂内塑有释迦牟尼坐像,脸面丰满,宽额厚颈,肥肩阔胸,体胖肌腴,神态慈祥,造型优美。主佛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千姿百态,有的手指比划,有的冥思苦想,有的倾心吐谈,有的伏首跪拜,各个形象细腻逼真,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令人叹为观止。寺内除塑像之外,还珍藏着3尊铜佛,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铸造,工艺精湛,雕纹流畅,图案精美。堂后有石岩穴,长70余米,深8米余,岩脚有泉水三眼。清澈甘冽,不溢不枯。据说,用此泉水泡茶,茶水清亮芳香;长饮泉水,能除病健身,清心明目,延年益寿,故有“神水”之称。在右侧的摩崖上有一莲花洞,因崖面直立如壁,游人望而莫及,便设木梯,故又名“梯子洞”。洞内塑有一尊仙者,披发坐于方石之上,神情悠然,两侧有二童子供侍。洞侧还开有小洞,内设器物如桌凳、炉灶、棋盘等,均用岩石凿成,相传为清初剑客汪士镛在此修炼时所用。东窟为罗伽洞,洞内尚有3尊彩塑,皆身披袈裟,袒胸露肩,额庭饱满,悬鼻厚唇,气宇轩昂,既有博学谨醇之修养,又有佛道弟子之风采。相传此洞是明肃王和清初书法家王予望隐藏避难之地。两窟呈长方形,上顶平滑,内塑三身女佛像,面容丰盈,柳眉入鬓,杏眼低垂,秀口含笑,娉婷俊俏,十分传神。东西两窟崖西上还造有崖阁,四脊攒顶,飞檐翘角,溢彩流丹,阁前修有围栏,可惜仅存痕迹。

南崖在燃灯阁峰之南,因崖上塑有3尊摩崖大佛和数百个佛龛,占用面积80多平方米,故有“千佛崖”之称。3尊巨佛,最高者身躯5米,虽历时上千年,至今头肩完好。千佛龛最大的1米左右,最小的仅10多厘米,大都为宋、元、明三代的塑作,风格迥异,造型奇特,各尽其妙。

西崖的面积及佛殿数目均为三崖之首。崖面展出的石檐,其形似盂顶,状如蛤蟆嘴,东西长近百米,进深10余米,可容万人。檐下基平如台,台上还有大佛殿、观音殿、文殊殿、三老君殿、关公殿等14座殿宇,多属唐、宋、明、清时建造。这些殿宇依崖壁起建。因有石檐遮掩,坚固鲜亮如初。大佛殿主塑三世佛,面容丰满,细眉秀眼,嘴角露出沉静安详的微笑,一看便是唐代的杰作。佛前的伺立塑像,笔法细腻,色彩鲜丽,造型精美,表情各异,有的身段优美,气质娴雅;有的面如满月,眉似弯弓;有的叱咤风云,勇猛威武;有的形体健壮,气宇轩昂。真是百态千姿,千佛千面,仿佛走进了佛家世界,美不可言。尤其是普贤菩萨,耳厚颌圆,柳眉秀眼,体态娇美,端庄稳重,男面女身,把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菩萨描绘得惟妙惟肖,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另外,西崖殿宇里还有彩画斑斓、画工精细的壁画,这些精美的壁画与彩塑相辅相成,有机融合,是仙人崖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崖壁画。尤以大佛殿的百神图和老君殿的影塑最为珍贵。这些壁画,以黑色为主,色调凝重,线条清晰,构图丰富,引人瞩目。

东西两崖之间有一孤峰,势如春笋拔地,名叫献珠山。沿羊肠小道可曲折攀登峰顶,顶端古柏参天,苍松挺拔,无量殿和望云楼幽居其间,为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4年)修建,雄奇壮观。献珠山与宝盖山之间又有一孤峰,远望如塔,气势不凡。远处有白云蒸腾在葱山之巅,眼前烟雾缭绕于翠峰中腰,犹如仙山一样美妙。在悬绝惊险处还建有山门,称为“南天门”,有“登上南天门,伸手可摸天”的奇传。过了南天门,援石而上,可达极顶。峰顶建有燃灯阁,相传这里有天然仙灯,内有明朝造像燃灯古佛。再往上行,便是玉皇阁,内有7身明代塑像。在燃灯阁东南方的半山腰凿有卧佛洞,内有唐代卧佛1尊和18弟子化身像,保存完好。佛祖神态安详,表情庄重;旁侍弟子喜怒哀乐,各有性格。动者、静者、站者、蹲者,姿态优美,表情生动,活灵活现。在献珠山和燃灯阁之间平坦处建有七贞观,还有南殿的一老妪持铁杵磨针之塑像,神情自然,颇具艺术神韵。

仙人崖还是佛教福庭,在西崖右侧还建有喇嘛教殿,殿内有喇嘛佛像,削发光顶,全身黑色,威严稳坐,圆眸怒视,庄重肃穆。

仙人崖景色秀丽,古迹众多,处处是景,景景入画,是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融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尤其是被列入麦积山风景区之后,经过逐年修缮和开发,景色更加怡人,已成为中外游人到天水的必游之地。

中日佛事发展之见证——武威大云寺

大云寺位于武威市城内东北隅。据史料记载,该寺是凉州有史以来规模宏大、建造最早的一座古老寺院。现存的凌空高耸的古钟楼,是大云寺惟一保存至今的古建筑,古楼中的大云古钟是河西走廊的名胜古迹之一,它镶嵌在古城凉州,1981年9月被甘肃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云寺乃前凉王张轨之宫殿遗址。东晋升平七年(公元363年)张天锡继前凉王位后,据传每当他登殿主政时,殿前常有祥云萦绕,佛光闪烁。此后,他便舍宫置寺,修建了规模宏伟的宏藏寺。并建有一座七级佛塔。到了北凉时期,北凉王沮渠蒙逊听说寺内常有灵瑞吉兆出现,便把国府从甘州(今张掖)迁至武威,扩建了寺院,大兴佛教。唐代武则天时,古都长安东魏国寺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表上之,言太后乃弥勒佛下生,要代唐为皇帝。于是武则天遂在全国颁发《大云经》,敕令各州郡皆修大云寺,凉州则将宏藏寺改名为大云寺。沙门志满是日本净土宗第十一代弟子。其师临终前对他说:“你要想寻求佛教的真谛,必须不怕困难,不畏险阻,亲自实践,不断探寻。”沙门志满遵照师傅教诲,渡海亲自到中国游历各地。在朝拜凉州大云寺时,看到寺院残破坍塌、颓垣断壁之惨景,立志重修此寺,做成此一功德。他四处募化,多方筹资,历尽千辛万苦,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募集银两数万,动工修复了凉州大云寺,使其重新焕发容姿,形成了完整的古建筑群,使寺内彩枋斗拱、重檐翘角、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成为武威地区最负盛名之古迹景观,古丝绸之路上佛教文化的璀璨明珠之一。可惜这座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毁于1927年夏的武威强烈地震,佛塔及其他依附建筑物被地震摇倒,惟独古钟楼巍然屹立,稳矗千古。虽然凉州大云寺原貌不复存在,但日本沙门志满募化修复凉州大云寺的功德,早已加载入史册。使这座名刹宝寺成为中日两国人民较早交往与合作的真实历史见证。

为了使大云寺的钟楼得到妥善保存,当地政府曾于1972年和1982年分别筹巨资对其进行了修缮。整修过的建筑结构严谨,古朴大方,雄伟壮观,成为今武威游览胜景之一,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

原大云寺主体建筑在今古钟楼西侧,坐北向南,山门临街,门楼上高悬“敕建大云寺”大横巨匾一块。一进正面为“大雄宝殿”三楹,前有卷棚,后有抱刹,卷棚东西两厢房。二进正殿为佛光普照菩萨殿三楹,正殿东西有廊房24间,最后为塔台,高出围墙;上建一殿供地藏菩萨;围墙外有八角十三级的宝塔拔地而起,名曰“大云塔”。山门东侧,建有凌空高矗的古钟楼,是大云寺惟一保存至今的古建筑。游人若登楼眺望,千年古城之全貌尽收眼底。南望可见文庙,那重檐叠影的宫殿式建筑,屹立于辽远广阔的塞外。别具雄姿;北观即见林木葱茏的雷台,几幢飞檐古殿映在茂密的绿荫中正西便是古今闻名、拔地而起的罗什寺塔;远眺西北海藏寺,烟云缭绕,若隐若现,遥闻钟声,嘹亮悠扬,犹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