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进甘肃旅游胜地
14372500000037

第37章 文物殿堂(3)

其次说汉长城遗迹。甘肃境内的汉长城大部分在河西走廊,尤其是乌鞘岭一段和少数烽火墩为真正意义上的汉代遗迹。汉武帝时,为了防止匈奴入侵,先后派遣上百万军民到边境屯驻、开垦,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修筑了永登到酒泉一段长城;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又修筑了酒泉至玉门一段;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1年)前后修筑了敦煌到新疆罗布泊一段;汉代在甘肃境内还修有玉门关到阳关、阳关到党河口、马迷免到湾窑几条长城支线。在北线长城以北修筑了从居延海到玉门镇附近祁连山下与北线长城组成了丁字形的一段长城。另外,在祁连山麓,汉代还修筑了一条与北线长城平行走向的长城。现在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石包城一带,还可以看到这段长城的遗迹。汉长城总的特色是燧、墩、堡、城甚多。《居延汉简》就曾这样记载汉长城:“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汉长城与秦长城的区别还表现在墙身筑法上。从现存的汉长城看:城墙自地面向上五十厘米开始,每隔十五厘米铺有芦苇一层,谓之防碱夹层。芦苇的排列方法采用纵横相交之势,厚6厘米,这样可以防止地下碱随水分渗入城墙,损坏长城。墙身就地采土,用夯捣实后筑成。烽火台底面成正方形,边长17米,向上逐渐缩小,台高约25米。也有部分烽火台用土坯砌成,砌筑时,使用了防城夹层,铺有芦苇。由于汉长城均为黄土板筑而成,所以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侵袭和人为破坏,甘肃境内部分地方的汉长城仅剩断壁残垣,只有乌鞘岭一段和玉门关以西至马圈湾一段保存较为完整,高度在3米以上,基宽3米,顶宽1米,从这里可以想象当时汉长城是何等雄浑伟拔。

甘肃境内存留最长、最完整、最宏伟的长城遗迹便是明长城了。它西起嘉峪关,南过黄河,直到黑山峡,全长约1000公里。城墙高10米,底厚5至6米,顶宽2米。每隔5公里设置烽火台,烽火台紧靠长城内侧,高10米以上,底面成正方形,边长36米。遇隘口、山口、河口还在长城外筑有瞭望台。明长城同其他朝代的建筑相比,突出的一点是关城众多,且建筑精巧坚固,保存完好,像“天下雄关”嘉峪关便是其典型代表。明朝从朱元璋起,就开始筑长城、建长城、修烽燧,明正德、嘉靖以来,明将边城修延至嘉峪关。明洪武年间,又修建了从今卓尼县到康乐县长约130多公里的城墙和西起今积石山、东南至康乐县俺陇关约250公里长的城墙。这些工程历时100多年,先后18次修建,仅甘肃就用了100万立方米的土石,在远离城区的戈壁、沙滩地带,能筑起这样巨大的建筑,确实令人叹奇。时隔数百年,甘肃境内的明长城依然巍峨耸立在陇原大地。游人若登上明长城的隙望台自西向东遥望,只见它犹如一条巨龙,跨山越河蜿蜒而去,绵延无尽。

博物馆除全方位重点展示、宣传长城文化成果外,还设有“中国古代兵器装备展览”,“嘉峪关文物展览”和“名人书画展览”,收藏有各种文物和长城书画作品7000多件。其中“永乐铜炮”、“嘉峪关关照印版”等都是研究长城的珍贵资料。“永乐铜炮”为明代嘉峪关所用青铜合金铸造的中型炮,铜炮分为炮筒、药腔、炮尾3部分,总长55厘米,炮口径11厘米,筒厚1厘米,重15公斤,为明代嘉峪关所用火炮的典型式样。“嘉峪关关照印版”为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嘉峪关游击孙某所制,木质,长20.5厘米,宽11厘米,厚2厘米,顶部为梯形,印版上阳刻文字,系向运粮民夫发的出入关关照。另外,博物馆还举办“建国经济成就展”等活动,对游人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长城知识的宣传教育。博物馆也是长城历史研究和资料积累的良好场所。

陇右学官之冠——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坐落在武威市城东南隅,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70米。东西宽90米,占地面积15000多平方米,是一组造型雄伟、规模宏大的仿皇家宫阙建筑群。其建筑体系之完备、气势之磅礴、收藏文物之丰富、保存之完整,在甘肃全省乃至国内诸多文庙中实属罕见。过去为历代文人墨客的修学和祭祀孔子之地,现开辟为旅游景点,成为中外游人钟情和向往的游览胜地,每年都吸引众多海内外游人前往参观、修研。

武威文庙始建于明代。由于受命于朝廷,又得到地方的大力资助,故而文庙从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开始修建,至正统四年,仅用两年时间即告落成。当时修建了明伦堂,左右建存诚、敬德二斋,外建重门,后为教官之居。之后又在明伦堂东续建大成殿、棂星门、泮池、文昌祠、崇教门等。再经明成化,清顺治、康熙、乾隆、嘉庆、道光以及民国年间的维修扩建,历时500多年而逐渐趋于完善。“其规模宏大,气象雄壮,非府县所及”。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

文庙现由东、中、西三组建筑物构成,现保存完好的是清代的建筑物。东面一组统称文昌宫,以桂籍殿为中心:前有山门。后有崇圣祠,中为二门、戏楼;左右为三贤祠,有恪亭,牛公、刘公二祠和东西两庑。中间一组总称孔庙,以大成殿为中心,前有泮池、状元桥,后有尊经阁。池前依次有棂星门、戟门,门左右有名宦、乡贤二祠和东西两庑。西面一组为府学,以明伦堂为中心。左右有存诚、敬德二斋。整个建筑庄严雄浑,布局对称,结构严谨,建造精美,雍容典雅,颇具中国古建筑之特色。文庙四周墙垣相围,庙门轩敞,古朴雅致。庙内红墙青瓦,斗拱层叠,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度不凡,加之参天古树,碑石成林,更显得文庙巍峨壮观,雄峻奇伟。

文昌殿山门南向,门内有一座过殿,左右各有大耳房一间,为道士居所。过殿向北是魁星阁,内塑形态自若、慈静安详的魁星像一尊。魁星阁北为奉祀文昌帝君的“桂籍殿”(旧时文人金榜题名也称“蟾宫折桂”,故而文昌宫也叫“桂籍殿”),有宽阔结实的殿基,面广五间,单檐歇山顶,上覆绿色琉璃瓦,飞檐凌空,正脊两端龙吻吞脊,巍峨中透着秀气玲珑。殿内进深五间,宽敞明亮。殿外彩绘的华廊内悬挂着40多幅巨型匾额,系从清康熙五十七年起,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直至民国十二年的200多年间,达官贵豪和名人墨客各时期的题赠。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许多都是艺术佳品。其中著名书画家、邑人张美如书的“云汉天章”和邑人王三益书的“人文化成”,笔法潇洒隽永,线条流畅秀丽,是不可多得的珍宝。这些匾额保存完好,字迹清晰,是研究武威地方官制、乡宦、学制、名门望族,以及书法艺术和地方史的宝贵资料。殿后有一座建筑精巧的祠堂,名日“崇圣祠”,祠内塑祀奉孔子的父亲叔梁纥等亲属。

文庙中的大成殿为主体建筑,它平面呈四方形,重檐歇山顶,檐下施二翘五踩斗拱,拱出较长较粗大。周廊环柱,前有月台、石栏。这座明初建筑保留了粗犷豪放的宋元遗风,既古朴雅致,又气势恢宏。殿内宽敞,横梁重叠。大殿正中悬挂“大成殿”蟠龙蓝底金字立匾,殿内金桁下墨书“大明正统”,脊桁下墨书“大清顺治重修”。大殿内迎风处原建一巨大神龛,龛中供奉圣先师孔子的画像,广额方口,鹤发童颜,两眼发光,炯炯有神,面带慈容,隐含睿智,气度轩昂,神态自若,让人望而肃然起敬。画像旁边还配祀复圣颜回、述圣子思、宗圣曾子、亚圣孟子四圣牌。大成殿与大成门东西对称建廊屋各7间,原供祀孔子三千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两边各有36块牌位。牌位高2米,宽0.4米,黑漆底上刻有填金铭文,书其姓氏、名、字及主要事迹。在大成殿后面是尊经阁,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重楼建筑,也是武威现存最高大的古代建筑。只见它为两层土木结构楼阁,底层回廊抱柱,柱子排列呈典型清式矩形排列法,楼内不减柱。上层重檐歇山顶,阁内不施中柱。上下层均面宽3间,进深2间,周围绕以较深的回廊,廊外侧设木栅栏。二重翘角上均悬有风铃,八面来风,铁铃叮咚,一则为森严的孔庙平添一点生气,再则铁铃摆动作响惊吓在檐下作巢的鸟雀,可见古人保护建筑物的巧思。

在孔庙的西侧是历史上凉州府学所在地。凉州府学兴建于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平面呈长方形,南北200米,东西70米,大门西开,进大门是坐北向南的明伦堂,东墙的一排平房是供儒生住的学舍。府学中设有教谕署和训导署,教书先生分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等种类。有史记载,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凉州出了第一名进士——李锐之后,至清200多年间,凉州府学出过57名进士,如两广总督、兵部尚书李栖风,两江总督牛鉴等。还有一批著名学者,如史学家张澍、李铭汉,书画家张美如等。清乾隆、嘉庆年间凉州府学曾辖天梯、北溟、雍凉、成章四大书院,衰落于科举制度废除之后。

在孔庙南端围墙正中还建有一座高6米、长26米的影壁。它呈红色,周围镶一色水磨青砖,结实稳健,辉煌高大,有“万仞宫墙”之称。影壁北面有一处呈月形的泮池,池水深不见底。不溢不涸。据碑记,以往天旱缺水时,惟独泮池中不竭,池内芦苇茂盛,池畔绿草如茵。后来在自然变迁时池水枯竭,人们就将井水汲出,由暗孔注入,致使池中水旺盛。在池子北面有一座巍峨高耸的木构牌楼,名目“棂星门”,为4根粗壮的红柱撑起3间3层木楼,柱顶饰以望天怒吼狮形砖雕,当心间檐下彩绘“走马板”正面上书3个蓝色楷书大字“棂星门”,字体圆润饱满,苍劲有力。背面上写“太和元气”大字,字形粗壮,美观大方。牌楼飞檐翘首,琉璃瓦覆顶,当心间歇山顶,两次间庑殿顶,大小梁柱工笔彩绘,龙狮盘绕,雕刻精细,楼门两端朱墙相连,愈加宏阔而气势夺人。

武威文庙不仅历史悠久,建筑精美,而且内藏文物珍贵,观赏价值颇高。因为武威是河西四郡之一,是“丝绸之路”的必经重镇,长期频繁的中外交流,使这里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物古迹。这些文物古迹现都陈列在文庙之内的尊经阁(原为读经讲学的地方,现辟为文物陈列室)中,包括新石器、战国、西汉、魏、晋至明清各历史时期的石、铜、铁、陶、木器、竹简、石碑、书画等共约4万余件。其中西夏碑、水陆画、铜奔马、铜火炮、鸠杖、汉唐木雕、汉简等均属罕见,为举世闻名的文物国宝。这里仅向游人介绍西夏碑和水陆画,便可从中窥见其文物价值之珍贵了。

西夏碑,又称“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立于西夏第四个国王崇宗李乾顺天祜民安五年(公元109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碑身高2.5米,宽0.9米,厚0.3米,两面撰文,正面以西夏文篆额,两行8字,意为“敕感应塔之碑文”。正文为28行西夏文楷书,每行65字,边上刻忍冬花纹。篆额两侧各有一身伎乐菩萨翩翩起舞,菩萨赤露上身,双脚,下着长裙,面部肌肉丰满,吸收了敦煌飞天艺术造型。背面为汉文小篆题名,3行12字,为“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正文为汉文楷书,26行,每行70字。碑文虽然记载的是为西夏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官样内容,但却为当今研究西夏文字、西夏官制、社会情况及建筑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西夏石刻传世极少,且都晚于武威西夏碑,至于碑头所刻西夏篆文,则更是绝无仅有的。西夏碑是国内现存最大、最完整的西夏碑文,是国内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惟一一部由西夏文、汉文相对照的珍贵“字典”。

水陆画,是我国古代绘画的一种,供道教的庙观和佛教的寺院举行宗教仪式——水陆道场时悬挂,多为民间画家所作。武威文庙博物馆现珍藏的近300轴水陆画,均出自清代武威著名民间工笔画家杨先声之手。杨善画神、鬼像,笔法细腻精绝,线条流畅飘逸,笔骨雄健隽永,极具动态感。人物刻画相当细微,连人物的头发、须眉和衣纹都是一笔画成,面部的胡须根数、衣服的纹理都描绘得一清二楚,表情自然,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在着色上,杨先声习惯用大红大绿敷色,笔酣墨饱,颜色浓烈,艳丽多彩,色调斑斓,十分美观。由于他用的颜料全是用天然石头磨制丽成,画在绢上,加上精美的装裱,保存较好,虽经数百年而色不变、样不改,如新画之物,尤为珍奇。武威文庙博物馆珍藏的这批水陆画,充分显示了民间艺术家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巧,成为游人观赏和研究的珍贵史料。

为了让武威文庙的珍贵文物服务于社会,文庙博物馆自开放以来,充分利用文庙这得天独厚的文化圣地,通过举办“西夏文物专题展览”,“武威名优新特成果展”等多种专题展览活动,展出新石器时代到明清各代的文物近千件,每年接待国内外游人数十万人次,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著名专家、学者先后参观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同时,武威文庙博物馆还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优秀地县级博物馆”,文庙又被甘肃省列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威文庙正以独有的丰姿和魅力,日益受到游人的青睐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