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进甘肃旅游胜地
14372500000036

第36章 文物殿堂(2)

中国始用铜镜的时间约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大致与世界上最早使用铜镜地区的时间基本相同。但由于中国古代青铜冶铸业高度发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故铜镜工艺也远比西方精湛,而且由于有商周青铜器讲求纹饰华美的传统,中国铜镜极注重镜背的图案设计。一块不大的平面,成为匠师们抒发创作灵感、驰骋艺术想象的广阔天地。凡有纹饰的铜镜,几乎都是一件有收藏价值的工艺品,其中凝聚着中华民族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甘肃省博物馆珍藏的国家一级文物——金代摩蝎戏珠铜镜,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面铜镜出土于临洮县北乡麻家坟,直径23.7厘米,厚度0.6厘米。镜体为正圆形,背中央有半球形钮,圆孔横穿。背沿一周宽凸边,内饰同向环绕的两只摩蝎(特指传说中一种巨大的神鱼),摩蝎头前方各有一系带曲旋飘曳的宝珠,神鱼戏珠的意蕴和情趣跃然于画面。摩蝎龙首鲤身,巨尾双分,前鳍大幅平展,两翅如蝶,无背鳍和后鳍。龙首刻画精致、传神,圆目尖耳,张嘴露齿,鳃细收而成颈,腭上卷而为鼻,颌须垂拂,长鬣扬举,与冀、尾相呼应。从整体看,画面造型流畅中充满力度,艺术地表现了摩蝎戏游中的动态美。背景图案为细腻精巧的波状水曲纹,给神鱼戏珠的主题画面作了生动而形象的衬托。无论就铸造技术而言,还是就纹饰艺术来讲,此镜都堪称精绝之珍品。

塔本为佛教徒保存佛骨“舍利”的宗教建筑,也有用来供奉佛像或经卷的,具有较高的文物和观赏价值。在甘肃省博物馆中就珍藏有一座国家一级文物——创制于五代时期的佛教彩绘木塔。其塔身残高67.7厘米,顶径53厘米。全塔用木版做成,呈八角形。攒尖顶。尖端应有装饰性宝顶,惜已失佚。塔身八面,每面彩绘上下两尊菩萨,塔顶的八个坡面上各绘菩萨一尊。塔檐转角处的梁上开卯孔,每角斜插一莲瓣状叶牌,牌上也各绘菩萨,这种叶牌配置,既能产生檐翼翘扬的视觉效果,又强化了彩绘意蕴的主题,是一种相当高明的造型手法。全塔彩绘32尊菩萨的形象与画法基本相同,菩萨均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中,面庞丰满,柳眉樱唇,头戴宝冠,胸佩缨络,手持摩尼珠、法螺、金刚杵、斧、剑等法器。头光与背光由多重彩环组成,轮廓分明。笔触流畅但不失细腻,设色华丽却十分和谐,表现了熟巧工整的高超画风。

《黄河古象展》设在主楼外西楼的一层大厅,陈列黄河剑齿象骨骼化石的复制品。剑齿象是早已灭绝的一种古象,生活在距今250万至300万年前的热带、亚热带稀树草原环境,由于发现在黄河流域,故被命名为“黄河古象”。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掘的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具古象化石,有极为重要的考古价值。

1973年春,甘肃合水县板桥乡的农民在马莲河畔兴修水电站时,在河堤砂壁上挖出了两枚粗壮的化石,他们把这称为“龙骨”,在送交药材站时被有关部门知道了消息,于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人同甘肃省博物馆等部门的考古专家组成了挖掘队,在距塬面100多米的深沙土层挖出了一具较完整的大象化石。古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还是很少见的。化石运往北京后,经过考古专业技术人员的修理和复原,并将骨骼按正常的解剖位置组合起来,完成了化石的装架工作,使之成了一个“庞然大物”。组合后的古象化石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长约3.4米,直径32厘米,仅头骨部分就重达4吨,全身骨骼从头骨到脚趾,从脊椎到四肢,保存完整,连很难发现的舌骨和仅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完好无损。现甘肃省博物馆陈列的是以装架成的古象原型为胎,复制的第一个石膏像,尺寸规格与原化石丝毫不差,游人站在它面前。犹如看到一头大象正在昂首阔步地向前奔驰。黄河古象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历史、考古、文物及广大游人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还以它为名拍成了《黄河古象》影片,在全国放映。

科学家经过对古象化石及有关资料的研究后认为。古象化石的出土地——陇东高原的沟壑梁峁在1亿多年前是一个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气候炎热、沼泽遍布的草原。沧海变桑田,由于地壳的升降,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大象的故乡由热变冷,往日的草原上升成了高原,一座座山岭耸出了地面,各种陆相堆积物相继沉积,再随着长时期的砂物质变换过程,形成了化石。黄河象化石的出世,证实了自上新世纪至今大自然演化的全过程。因此,它为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完整可靠的资料,也对揭开世界上最厚的黄土层——陇东高原形成的生态环境找到了理论依据。科学家推测,这头古剑齿象,很可能就是在赤日炎炎的草原上觅食饥渴,想在河边饮水,由于身躯巨大沉重,不慎陷进泥潭中被泥沙所掩埋。岁月流逝。大象被冲积的泥沙逐渐掩盖起来,它的尸体腐烂了,骨骼和巨牙却慢慢地变成了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黄河象化石的整体挖掘,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它的脚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前脚踩在石头上;从它站立的姿势,足以印证失足落水时那一瞬间的情景,从它的各部分骨头相互关联的情况,亦可推断出自从它死后再没有被移动过。科学家的推测可能是符合历史原貌的。

甘肃省博物馆现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30多万中外游人,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文物专题展,如民俗展、美术展、书画艺术展、建设成就展、国外珍品展等。

长城文化的教科书——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长城博物馆,地处嘉峪关市新华南路西侧,于1988年12月落成,1989年10月正式开馆,是一座以长城研究、保护、陈列和宣传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也是我国第一座全面、系统地展示长城文化的专业性博物馆。它集中国长城之精华,以直观的形式和丰富的收藏内容,被誉为“长城文化的教科书”。

长城博物馆坐西向东,布局精巧,造型别致,古朴典型,设计别具一格,建筑气势宏伟,较好地体现了长城和西北的艺术风格。整体建筑为砖混结构,建筑形式为仿长城烽火墩台式,既似长城又非长城,像关隘又不是关隘。主体建筑外观为一座长城烽火台式的二层楼,高15.2米,外表用混凝土筑成巨型长城砖。上部有垛墙、垛口,主体建筑前部两端对称建有两条向外延伸的形似长城的城墙,连接着南北两座小型烽火台,寓意长城伸向远方,与主体建筑烽火台浑然一体,形成与城相连、烽火相望之势,成为中国长城的缩影。长城博物馆占地12312平方米,建筑面积3413平方米,陈列面积1766平方米,建有7个陈列展览厅,其中主陈列厅2个,为大跨度、开阔陈列厅,长度约32米,跨度12米,面积1112平方米,后部5个展览厅,面积均在100平方米以上,是一组中国传统的庭院式建筑,外观是大屋顶式仿古建筑,墙面用戈壁砾石盖面,与主体建筑外表的巨型长城砖交相辉映,看上去十分豪放、壮观。

博物馆内采用出穴式巨幅版面镌刻着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题词,并有巨型电子显示模型图版《中国历代长城走向图》和《历代长城修筑年代表》,以“伟大的长城”基本陈列为主体,分“春秋、战国长城”,“秦、汉长城”,“北魏、隋、唐、辽、金长城”和“明长城”四部分,集中国史学界、文物考古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长城研究成果于一体,全面系统地记载了长城学方面的知识。陈列采用图文并茂、电子模型、实物形象、照片版面、广播影像等形式,生动逼真地表现出长城的原貌,在陈列内容上以历代长城为主线,把从春秋到明代的长城,从山海关到罗布淖尔的长城烽燧,将“上下三千年,纵横十万里”的长城构筑史浓缩在1100平方米的空间,充分而艺术地显示出天高云淡、大地苍茫、长城奔腾、河山壮丽和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风貌,既为长城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又使一般游人在短时间内对中国长城在时间、空间演化上有一个整体、直观的了解。

这里有必要将甘肃境内的长城遗迹作一简要解说。首先说秦长城遗迹。战国时期,雄踞北方的秦、赵、燕等国就开始修筑长城,其目的是为了抗御匈奴巩固边防。如《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昭王时“秦有陇西(今甘肃兰州、临夏、定西、天水一带)、北地(今甘肃庆阳一带)、上郡(今陕西陕北西部),筑长城以拒胡”。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诗作《山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正点明了秦汉长城的修建目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匈奴的南下侵掠,将战国时的秦、赵、燕等国北边的长城予以修缮,连贯起来并加以延长。“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军30万众……,修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史记·蒙恬列传》)。这就是西从甘肃境内的临洮起,沿黄河而上,向东至河套,傍阴山东行,经山西接燕国北长城,过燕山,再绵延向东至辽东碣石的秦“万里长城”。历时2000多年,雄伟壮观的秦长城仍留在中华大地上。现存留在甘肃境内的秦长城遗址,最西端从临洮县城北15公里起。经渭源、会宁、静宁等县入宁夏后,又回到甘肃境内的环县、庆阳县。再蜿蜒东去。仅庆阳境内就长达160公里,这里大沟横断,山沟交错,沟中有沟,置身其间如黄土迷宫。秦朝军民在此地修长城时,充分利用了天然地形,因高而置险。因险而置塞,因沟而开堑,因堑而起垒,而且长城多沿河川分水岭而筑,对敌方就呈居高临下之势,体现了秦地人民卓越的建筑才智和军事谋略。但是千百年来,由于洪水冲刷,原来较为和缓的沟壑现多为绝壁危沟,个别区段的长城高悬于数十米,甚至百米多的沟崖之上,使残存的一线土垒显得格外奇险壮观。另外,在临洮县境内的秦长城遗迹较为典型和完整,城墙下宽4.2米,上宽2.5米,现存高度平均在3米左右,全部用黄土夯筑而成。大部分黄土还杂有碎石,因而显得坚固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