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真正钦佩一个人,李勤是个例外。曾任武汉市青联秘书长的李勤,从团市委转岗后,现在武汉市政协工作。她开创了以多个兼职副秘书长为青联工作核心的先河,同时组织最强有力的编辑队伍打造了《武汉青联》通讯这个内外交流的信息平台。她专心于积极促成各族各界青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界别活动。李勤极有包容性,勤奋,好学,充满爱心和责任心,她能坚持站在每个青联委员心灵需求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青联的所有活动既有全局性也有重点性。我多次感觉到,这个特殊集体唤醒的是社会精英对于我们城市文明进程的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的爱心。李勤的工作作风与处事风格有很大影响力,比如现任团市委学少部副部长的吴丹,当初只是武汉市青联秘书处的工作人员,如今他的工作能力与表现,许多方面就很像李勤。这几年,我被邀请参加了几次由吴丹总体策划领导的武汉市成人节仪式,我感到他拥有很好的组织能力。尤其在2007年武汉市承担第六届城运会和第八届艺术节等活动中,我看到吴丹在多种志愿者工作中表现出了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令我惊讶的同时,感受到共青团武汉市委就是一个培养年轻干部的摇篮。
现任武汉市青联秘书长的魏静,是一个聪颖而心细的年轻女性。不久前,她凭着考试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出任共青团武汉市委副书记,目前暂没卸任青联秘书长一职。她在担任青联秘书长期间,注重挖掘并吸收各行各业、各族各界杰出青年加入到青联集体,注重这个团队的优秀性和精英性,加大这个团队对社会倾情奉献的力度,重视青少年尤其大学生的成长导航工作,在广泛团结优秀青年的同时,始终鼓励全体青年精英担负社会责任,为我们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努力。因为年轻,在她的领导下,青联活力越来越强,关于奉献的青春故事也越来越多,各行各业青年才俊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尤其是许多精英能欣然投身到中部崛起的伟大进程中。
由青联到政协,我好像是在两个内容丰富的硬盘之间切换,在责任心的程序驱动下,我切实领略到一些人和事,感受到同样都是精英的集体中,那些充满社会意识的人们对于这个城市真实善良和愿望美好的言行。每次政协全会时我的心情是激动的,因为不仅可以听到很多参政议政的声音,而且可以感受到一年里许多政协委员对社情民意的关注和代言。每次分组讨论的时候,关于城市发展和民生大计的建言献策,都能给人极大的精神鼓舞。由于我从第十届连任到第十一届,我亲身感受到政协的政治地位在提高,政协委员的社会地位也有提高。身为政协委员,我的心灵始终都有一种自觉,关于体贴的自觉。
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社情民意,这是一个政协委员政治生命里的四个关键词,意味着责任、权利、义务和担负,以及个人社会角色应该把握的原则、方向以及方式方法。当然,这是我自己的体会和理解。我们知道建言献策的分寸在哪里,比如觉得某项建设不仅严重破坏城市环境而且严重妨碍可持续发展,而这项建设如果牵涉很多决策和执行部门,站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我们可从科学的法律的诸多角度分析进而加以劝止。每年全会上,数以百计的政协提案,无不关涉国计民生,无不令人倍感欣慰。从各个执行提案单位认真回复和处理的态度上看,如今,很少有谁轻视政协委员的呼声。委员心声之所以能够日渐响亮,我觉得与党和政府重视和谐发展有关。
对于我个人写作生命更有意义的事情是,在第十届我曾在教科文委员会,那几年对政协所有文字材料中最喜欢阅读的是两本杂志《武汉文史资料》和《学习参考资料》,前者以其无比丰富的文史资料令人领略身边历史的丰盈,后者以其客观真实的动态思考让人认知近在咫尺的世界。很多政协委员都表示它们时分酷爱阅读这两本杂志。所以2007年政协换届大会上,我决定更改我的选项,报名加入文史学习委员会,心想我也要写一些具有文史意义的作品发表在刊物上,为我们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奉献篇章。于是在2007年,我客厅书架上有些并不遥远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发挥了作用,我在政协刊物上发表了两篇文章。令我感到十分高兴的是,文史学习委员会的主任们、编辑们、委员们,在我看来,都是知书达理的知识分子,都是有着良好修养的读书人文化人。我们相互尊重,互相学习,尤其是对武汉文史以及大武汉文化进一步的发掘与繁荣,都有宝贵的意见和实际的行动。我庆幸自己的这个选择,因为在文史学习委员会的参观和视察活动,使我纵横地感受到我们这座城市辉煌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
如果说一直以来我自以为是栖居在武汉,那么现在,我发现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武汉确实是我的家,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甚至是我文学生命的主要属地。这是生命意义的一次自觉提升,它源于我在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那些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带给我关于人生根源及其关联的思考。正是由于参加那些对历史人文纵深考察活动时,眼见了武汉市近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市民精神面貌的和谐,我的感受越来越深切,因此,我这篇本来只是回想自己栖居历史的文字,另有一番关于人生的蕴含:武汉,是我表现生命意义的福祉。
解读最成功爱情契约
A
在我最难过最难堪时段,你从遥远他乡赶来,并且特意从网上购买给我一本书:《不与心爱者结婚——萨特与波伏瓦的爱情札记》。实话说,我对于文学评论家、作家汪淏在这本书中的语言表述很满意,他那种恣意文笔倒是十分适合解读萨特与波伏瓦的爱情。萨特与波伏瓦之间的情感故事,是世界文学史甚至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爱情契约。在我的人生不得不开始颠沛流离的糟糕时期,我的境况与当年萨特毕生喜欢的生活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巧合:流离、旅居、唾弃、厌恶、渴望、怀疑、思考、自嘲、冷漠、存在、虚无……几乎所有形同恶性肿瘤无可救药的景象在我眼前汹涌澎湃。在这样特殊时期阅读毫无疑问实在有趣,何况在我仔细品完该书准备撰文抒怀之际,5月3日傍晚的一场瓢泼大雨趁我的租房无人,越窗而入,不仅打湿了封面上的两位巨人——萨特与波伏瓦,还湿透了我的笔记本电脑。我深信这同样是一种暗示:看来我是多么需要晾干心情,封存记忆,充分展开我的欲望。
B
如果一个女人对你说:我离婚了。如果一个女人对你说:我为你离婚了。如果一个女人对你说:我不嫁人。如果一个女人对你说:我为你不嫁人。——这是可以分析的,也可以溯源的。站在表述者的角度,同样的过程与结局,诉求心态完全不一样,它甚至与人品联系密切。站在听者的角度,被诉求者的直觉系统会有鲜明的反应。对此我不想作出任何判断。因为我只是想对萨特与波伏瓦分析。他们之间不曾有过明确的嫁娶和婚姻的过程或形式。尽管萨特一直称呼波伏瓦为亲爱的妻子,波伏瓦也常常称呼萨特为亲爱的丈夫,但他们没有事实婚姻更无合法婚姻。萨特曾经有过迎娶波伏瓦的念头,但很快就打消了。有一次也仅此一次:由于萨特想到波伏瓦要离开他很久,于是一改往日断弃婚娶的念头,写信给他亲爱的情人波伏瓦“我们订立一个爱情契约吧,为期两年。”波伏瓦同意了。这个只有说说而无须双方签字的契约,果然有效,他们互不干涉永远真爱。后来萨特主动续约,再后来俩人心照不宣地将此契约使用一生,直到萨特死,波伏瓦死。
C
与波伏瓦不同,萨特只好女色,就连波伏瓦的女学生和女密友也会舍命追求。波伏瓦也好色,不仅好男色,也好女色。她这样做,是身心的需要,与萨特关系不大。萨特本人是厌恶男人的,在他眼里,男人就是一具两腿之间夹着一个肉棍棍到处晃动的尸体。萨特极少跟男人一起吃饭交往沟通,认为男人之间建立感情往来是荒诞可笑的。他坚决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一生的时间全都放在了旅居、写作、引诱女人三个方面。他说:我生活过,写作过。确实应该还有一句:引诱过。他甚至说:我写作就是为了引诱女人。这个无比坦白的色鬼,性事能力一般甚至低下,好像除了很少女人十分偶然从萨特的肉体上得到过性高潮以外,其余数不胜数的女人,都只能享受萨特吐出的语言大宴和技巧娴熟的手指抚摸。晚年的萨特说:我这双手虽然老年色斑多,但在抚摸你时,你会感到我的心是多么年轻,给你的快感会使你幸福。波伏瓦的第一次以及后来的很多次,并没有从萨特这里得到一个女人想要的肉体欢乐。多数婚姻之所以毫无幸福感,通常都是由于缺乏或者没有性欢愉。多数女人之所以愿意被男人驯服,通常都是男人用甜言蜜语的嘴巴和善于鼓捣的身体给予女人快感。可以理解波伏瓦需要从别处得到满足,于是她不仅拥有很多男人,而且拥有很多女人。萨特非常赞同波伏瓦的同性恋,他愿意做一个旁观者,更喜欢追求她的同性伙伴。可见,萨特与波伏瓦他们俩人都好色,然而在身体欲望方面他们彼此明白,互相体谅。他们的身体,自始至终都是自由欢畅的。
D
我读过萨特一些作品,其中《文字生涯》令我难忘。他也似乎就因为这部作品而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看中。萨特一生哲学、文学著作等身,他是一架写作机器,而且不喜欢拥有自己的房子,讨厌遗产,在咖啡馆写作是他的习惯。每一部作品都给波伏瓦看,如果波伏瓦说可以那就是可以,她说不行那就是不行。最早写作《恶心》时,波伏瓦看到了法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经典作家和作品就要出现了。那时的萨特毫无自信,但波伏瓦给了他信心。后来萨特很有钱,但依然对金钱毫无概念。临死说要把遗产给波伏瓦,已经年迈的伟大作家波伏瓦哪里需要金钱呢?就把丰厚的遗产给了他最后那个情人。从《文字生涯》可以看到萨特生命的根源。我喜欢阅读这部作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萨特不仅是一个哲学家,还是一个极具天赋的语言大师。波伏瓦很多作品都是首先给萨特看。萨特几乎从不阅读别人的作品,但是波伏瓦的每一个字他都全心阅读。萨特另外的时间就是用来写信,准确地说是写情书,向每个阶段出现的女人进行语言侵略与占领,这个世间所有肉麻的献媚词语萨特反复使用,直到把那个女人彻底征服,直到那个女人愿意晕厥在他的语言中和身体下。与此同时萨特总是迅速追求另外一个或者几个女人,他习惯用有准备的主动抛弃抗拒必然发生的被抛弃,习惯同时拥有几个女人并且不许她们相互间争风吃醋。他一生给波伏瓦写的情书最多,其中不少情书就是详尽描述他和别的女人做爱的细枝末节,非常仔细,仿佛色情日记。他拥有那么多女人,似乎就是要情书的方式把他的情欲收获通通告诉给亲爱的波伏瓦。
E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萨特就是波伏瓦,波伏瓦就是萨特。我说的是两个伟大灵魂的辉映,两个伟大作家的默契。萨特个子矮小,有一只眼睛斜视,相貌丑陋。他幼年丧父,所以对于婚姻和男人没有好感,尤其看到年轻的母亲常常被那些男人引诱时更加对母亲的身体和精神产生了幻想和恐怖。既然如此缺乏吸引力,就得不遗余力让自己拥有吸引力。勾引女人是萨特的毕生追求,他以这个信念为原动力,不停驱动自己写作的身心,并且无比深刻,极尽智慧。漂亮女人是每天吃饭或者喝咖啡的必须,萨特需要波伏瓦的认可。波伏瓦认可了。在引诱波伏瓦的女学生和女密友的时候,萨特明目张胆,他要享受这种引诱的快乐。波伏瓦理解心爱的男人萨特,逐渐放弃内心偶尔升起的嫉妒念头,变成习惯,充分体谅亲爱的萨特自由不羁放荡好色的个性。萨特厌恶任何嫉妒,厌恶任何猜忌,他警告自己:此生永远不要有任何妒忌。当波伏瓦勾引他的学生时,萨特短短一阵不快后,迅速让绝不妒忌的念头存活在心灵深处。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们之间没有猜忌。我们是自由的。只有我们俩人内心最清楚:我们永远相爱,永远体谅,永远脱离世俗。波伏瓦作为一个女人,一生都在面对好色的萨特,但是她爱的是整个的全部的萨特,包括萨特的好色。
F
他一生给她写了大量情书,每一封声情并茂。“我甜蜜的小人儿,我的思念从未离开过您。您是我的力量,我的幸福。然而我们已合二为一,成为一个人。您是我以所有方式认识的最优秀的人,您具备了我喜爱的一切。而且是在最好程度上具备了。我用全身心爱您。我很高兴自己对于您是幸福的源泉,永远不是您忧伤的根源。我的小人儿,小亲亲,我只有与您在一起才是干净的,而且这并不是来自于我,而是来自您——我无暇的宝石。我的爱人,您不仅仅是我的生命,也是我生命中惟一的诚实所在。我生命中的宁静,有四分之三来自您。”萨特始终对波伏瓦用“您”称呼。他们彼此明白:波伏瓦就是萨特的女儿、妻子、母亲,萨特就是波伏瓦的儿子、丈夫、父亲。这就是他们所以恒久依恋而不言断弃的根源。他们是一体的,共同经历了他们喜欢的作家司汤达墓志铭上的经典名言:写作过,生活过,恋爱过。萨特说:我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他们内心在告诉文学史或者世界历史:因为我是萨特,因为我是波伏瓦。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