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挥洒在路上的青春——一起背包旅行的十二年
14477900000005

第5章 自由放飞(1)

辞职不是罪

在我出生以前,中国人的生活中似乎没有辞职这个词,在一个地方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改革开放之初,辞职是有能力、有魄力的人才干得出来的事。那个时代好像下海就能赚大钱,其实被大浪拍死在沙滩上的也大有人在。如今,辞职成了家常菜,年轻人换工作像换衣服一样轻松。不喜欢或者干腻了,就辞了再找,好不潇洒。

感谢这个时代,让辞职者不再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以工作为中心的价值观,已经向着以生活为中心的工作观偏移了。这是社会的进步。

2005年对我们来说是相当不寻常的一年,我和吉美的人生轨迹同时发生着巨大的转折。

用年假去旅行确实让人不爽,五天的休假加头尾两个周末,最多九天。时间短不说,请假也是要分领导的。现在的领导还不错,可在机关里,谁说得准哪天就换天了,不一定总这么幸运。吉美眼瞅研究生毕业,正常情况下也会进部委工作,到时两个人想让年假同步就更难了。思来想去,该和机关的生活说拜拜了。

我在先提交辞职申请的情况下参加了2005年1月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为此很多朋友都说我傻,他们说考上再辞也不迟,就连领导也给我这样指路。我这样做就是想破釜沉舟,不给自己留后路。从小到大,我考试一向运气不错,这次也不例外,尤其是对于没有学过高等数学的我来说,能够一把命中真是很幸运了。

我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同时,恰巧吉美的公务员成绩也出来的,她是全专业两个通过公务员考试的人之一。但是,这个机会也被她无情地放弃了。由于我们都是定向生,吉美的解约不比我辞职来得轻松,在和机关“斗争”了大半年之后,终于如愿,可违约金比我多出好几万。

两个人在半年的时间里,先后扔掉公务员的“金饭碗”在外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尤其在长辈眼中更是理解不了,甚至有些“大逆不道”。好在我们的父母并没有这么想,他们的善良、宽容和信任是我们用言语表达不尽的。

我们父辈这一代人经历的事情太多了,他们是最不容易的一代。要说祖辈,他们生在旧社会,日子过得是穷苦,解放后他们感到了生活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生活是由坏变好上升式的。而我们父母这一代人,他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在童年经历着大跃进和“借粮度荒”。紧接着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荡,一批批知识青年加入了上山下乡的队伍,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有的一去就是一辈子。改革开放以后,这一代人多是拿着国企不高的工资供子女上学读书,眼瞅着子女长大成人,他们又经历着国企改革带来的下岗失业的痛苦。也许他们的坎坷还没有结束,当他们年老体衰需要有人陪在身边的时候,独生子女的一代能否完成赡养老人的义务还是未知数。但愿我是杞人忧天。希望我们的父辈在经历了一生的起起伏伏之后,能够享受美好的夕阳红。

我们之所以敢做出辞职的决定,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四位爸爸妈妈特别开明。他们虽然并不算富有,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生活也还算悠闲自在。我们选择继续读书,而不是以旅行为职业四处闲逛,也多少会令他们放心些。

坚持回到学校读书,我们有自己的理由。几年的旅行让我们已经受不了朝九晚五的工作节奏,每年五天的年休假也不能满足我对美景的欲望,要想两个人四只脚一起迈出去就非得回到校园不可。我们都不是爱学习的人,选择读书纯属是为了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空间和更多的自由时间。因为我知道,金钱和时间,后者对旅行更重要。

确定了离开的日期越发舍不得,我格外地珍惜承载我快乐、迷茫,又给了我新方向的小屋子,它是机关大院里青年公寓最靠西头的一间。在最后的几天中,我过得非常认真,就像工作时一样,只要一天还在岗位,哪怕明天就要离开,我也会非常认真做好每件事。

我是一个只认大哥不认领导的人,虽然以后不能和这些可敬可爱的人们并肩战斗了,但是他们永远是我的前辈和好友,我的身上烙下了他们为人做事的印迹。工作三年学到的东西会让我受益终生。全处为我送行的那次晚宴,是我到北京七年中第一次掉眼泪,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喝醉酒。

收拾妥当,6月30号一大早,我离开了机关大院,离开了在过去七年中熏陶我的环境,也离开了这里的一切。不是因为我们的物质欲望太强,也不是因为这里的环境不好,而是我们对自由太过向往。

5∶30,我们坐上出租车往机场方向驶去,去开启“云贵之旅”和我们新的生活。

坐飞机的糗事

与十年前相比,现如今坐飞机出行已经成为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所能接受的交通方式。飞机已不再只是富人的“坐骑”,机票也不再是“天价”。在远距离旅行时,要敢于选择飞机,因为坐飞机不一定就比火车昂贵。

2003年暑期,我们通过艺龙网定了两张北京飞上海的机票,只有350元,比火车卧铺稍贵一点,但时间上要节约10个小时。2005年夏天,北京飞昆明的机票是540元,加机建590元,虽然略贵于火车卧铺,但不必听34个小时火车发出的“况且况且”的噪音,还能至少省去四顿饭。2008年6月底,我从酷讯网上看到了90元的北京飞西宁的机票,0.5折,简直不可思议。由于时间不凑巧没有买,几天后就变成了290元,但依然很便宜。2011年10月,去哪儿网出现团购北京赴欧洲几个大城市的1990元的往返国际特价机票。

尽管国内还没有免费的机票,但如果你耐心搜索还是可以发现便宜机票的,至少可以与火车票持平,当然不是在旅游旺季。

由于是从穷日子过来的人,所以起初几次坐飞机,还闹过笑话。

糗事一:航班一天前起飞

2003年我工作很忙,而吉美刚刚本科毕业保研,正值暑假。所以,订机票的任务责无旁贷落在了吉美头上。经过一番价格比较,她在艺龙网下了订单,以每张350元的价格订了两张北京飞上海的机票。订票和票到付款的过程都很顺利。

出发那天,我们早早来到机场。好不容易等到可以换登机牌了,吉美把两张票递上前去。机场的工作人员拿着机票在系统里查询了好半天,却怎么也找不到我们的名字。她也觉得很蹊跷,估计是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拿着票反复端详了一阵,工作人员才恍然大悟。她面带遗憾地对吉美说:“对不起,小姐,您的航班昨天已经起飞了。”

不是开玩笑吧?我也懵了,怎么回事?

“您看一下,机票上的起飞日期是昨天。很抱歉。”

我们一看,果然如此。由于是特价票,不能改签,于是我们赶紧回到市区,直奔艺龙网的办公地点。经网站人员对当时订票电话录音的确认,的确是出票的人搞错了日期,吉美并没有说错。所以才帮我们把航班又改到了晚上。

虽然这次经济上没有损失,但是用宝贵的时间买了个经验:无论得票渠道是否正规,都得仔细核对信息,以防因疏漏而影响行程。

糗事二:登机遭白眼

我们提前半个月就买好了北京到昆明的特价机票。由于是特价票,所以起飞时间格外早,5∶00起床,打车一路畅通地到达首都机场。换好登机牌,由于时间还早,找了个人少的地方候机,能远远地看到登机口。

眼瞅快7∶40了,那边还是没有CA1403登机的动静。我们起身,背起背包,想过去看看究竟。走近才发现,电子屏显示这次航班临时改变了登机口。这时,我们心里有些着急了,赶紧向新的登机口跑去。

没跑几步就看见一个地勤人员迎面快步走来,她举着喇叭高喊着我们俩的名字。我揪着的心才算放松下来———飞机还等着我们嘞。

下摆渡车,三步并两步地窜上了悬梯,刚迈进飞机,舱门就关闭了。因为座位靠后,从进门到落座,我们就像游街的要犯一样接受着两旁愤怒群众的白眼,机舱的走道显得格外漫长。耽误了大家的行程,我们也觉得很抱歉,闷头走到了自己的座位。

糗事三:在头等舱“偷”汉堡

我工作那两年经常出差,航空里程积累了不少。从昆明到西双版纳的机票就是用国航里程兑换的,也算是沾了一次公家的便宜。

打登机牌的时候,服务人员对我们说,经济舱的座位都已经安排满了,我们被安排在两个头等舱的位置。嘿嘿,这等好事,就像天上掉汉堡。我俩臭美着。

我们的座位是一号和二号,所以刚进机舱就锁定了自己的位置。与经济舱相比,头等舱的座位要舒适多了,而且前后排之间的间距很大,在飞行的过程中可以有一个更宽的视角来欣赏窗外的风景。

一路上,吉美拿着相机不停变换着拍照的角度,手中的快门响个不停。我也希望飞机能够飞得再久一些。

准备下飞机的时候,忽然在脚下发现一瓶水,是从后排滚过来的,坐在我们后面的那位老兄一路上都没有把水打开。吉美回头发现,连飞机上发的汉堡也还原封不动地放在后面座位的扶手上。

眼看着要下飞机了,吉美觉得那么好的东西浪费可惜。于是,也顾不上淑女形象了,反正没认识人,一转身抓过汉堡塞进了背包。

别说,我晚上肚子饿的时候,这个小东西还真派上了用场。

刚柔相济的城市

每次到昆明都要去两个地方溜达一遭,一个是金马坊,一个是陆军讲武堂。

金马碧鸡坊是昆明的心脏。白天它是端庄优雅的淑女,晚上摇身一变就成了风情万种的妖姬。就像一个人身体里藏着全然不同的两个灵魂,如果不是熟悉到每一根发梢,你根本不会知道她身体里流着的是什么样的血液。

晚上八点多钟,昆明的天空渐渐暗了下来,太阳抚慰的最后一抹晚霞也由红色变成了灰色。街边黄色的路灯和店铺彩色的霓红灯陆续被点亮,和其它城市一样,在昆明繁华闹市的夜晚也看不到星星。

“金马”“碧鸡”相对而立。两个老外推着婴儿车,从两个牌坊下从容地穿过,车的把手上还系着刚从超市买的水果和牛奶,不用问,他们俨然已经是这里的居民。

不背包时,只要不开口说话,我们也挺像居民。我们喜欢这样的感觉,很容易融入一座城市,很容易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昆明是一座兼收并蓄的城市,它不排外,来这里的外地人、外国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而留下来,这就是一座城市的魅力。

我听过一种说法,最让人欲罢不能的女人,往往是那些一半天使一半妖精的组合;最让人乐不思蜀的城市,就是那些既有传统娴静气质又不乏现代动感丰姿的城市。

与金马碧鸡坊共患难的老房子、老街道,如今多数已经不存在了,而金马碧鸡仍然年复一年地守护在这里。昆明人不能没有它们,它们被拆毁过多少次,就会被重建多少回。它守护着昆明人的记忆,延续着这座老城的文脉。

有人说,金马碧鸡是有灵魂的建筑,每当六十年一甲子,天上太阳未落,月亮初升,日月之光相互交射之际,地上金马坊和碧鸡坊的影子就会慢慢地靠拢,最后完全重叠在一起,昆明人把这一时刻称作“金碧交辉”。

在牌坊间散步,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着这座城市的精华,感受它跳动的脉搏,想象着2200多年前这里的样子。我透过灯红酒绿,仿佛看见了楚国大将庄跷在公元前227年修筑的苴兰城,还在这片土地上屹立着。多少金戈铁马的战争、多少爱恨情仇的故事在这座舞台上演。不知寻秦记中的项少龙是否到过这里品茶饮酒、建功立业。如果有时间隧道的话,我愿意来这里做一个普通百姓,望着那令人迷幻的古城终老一生。

陆军讲武堂散发出与金马坊完全不同的历史余韵。讲武堂很好找,就在翠湖西边,不收门票,是一座两层楼的土黄色建筑,面阔相当宽,有100米左右。站在讲武堂门前,看着这座伟大庄严的建筑,我立刻感觉到了这座性格温柔的城市经历的腥风血雨,感受到了它柔中带刚的气质。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军校之一,培养出改写中国近代历史的一批批英才。1909年,临近灭亡的清王朝为了强军自救,在云南翠湖边开办了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它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洋讲武堂(天津)和创办于1908年的东北讲武堂(沈阳)并称三大讲武堂。

从此,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军人从这里成长起来,他们发出了热血沸腾的呐喊声,吼出了救国图强的历史最强音,那首陆军讲武堂军歌激励着他们。

风尘滚滚,

感觉那黄狮一梦醒。

同胞四万万,

互相奋起作长城。

神州大陆奇男子,

携手去从军,

但凭着团结力旋转新乾坤。

哪怕它欧风美雨,

来势颇凶狠,

炼铁肩担重任。

壮哉!中国民正当中。

多少铮铮铁骨的七尺男儿唱着这首歌时是眼含热泪的,他们前赴后继,很多人为了民族大义献出了宝贵生命。在辛亥革命中,蔡锷以讲武堂师生为核心组织武装起义,为结束封建帝制立下汗马功劳;护法战争中,唐继尧校长高举义旗声讨段祺瑞;重九起义和护国战争,又是唐继尧领导讲武堂学生成为中坚力量;抗日战争中,云龙校长组织全云南人民为抗日战场输送了35万将士,其中大多数是讲武堂毕业的学生……

站在讲武堂的操场上环顾四周,黄墙黑瓦虽然经过多次修整,但风格依旧。我努力地寻找着历史的蛛丝马迹,希望在这里能够发现前人留下的格言警句,但没能如愿。只有走马转角楼下的那棵老树,弯曲的枝杆,向我们讲述着曾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