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鲁迅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在党的领导下,他同其他革命文艺工作者一起同反动派、反动文学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
1935年秋冬之交的一个傍晚,鲁迅在预先约定的地点,会见一个陌生人。从他的手中接过了一个纸包和一封信,然后急急忙忙走回家里。
灯下,他郑重地打开纸包,按照那封信里指明的记号,把右角上用墨笔点了两点的毛边纸捡出来,这是一张空白毛边纸。鲁迅用洗脸盆盛满水,滴入一点碘酒,双手把纸平放到水面,纸上随即现出了淡淡的字迹。
这是方志敏生前在狱中用米汤写的一封信。
方志敏烈士在信里说,他已经抱定牺牲的决心,将生死置之度外,没有任何牵挂和留恋。只有一点,他希望鲁迅能把送上的三张空白纸和一束文稿,设法转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他虽然不认识鲁迅,也从来没有通过信。然而,他读过鲁迅的文章,深知鲁迅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所以,他把在生命最后一瞬里写成的信件和文稿,交给鲁迅,相信鲁迅一定能够承担起,这个当时来说是十分艰巨和危险的任务,也一定能够满足一个共产党人临死之前念念不忘的庄严的要求。
看完信后,一股悲愤的感情冲上鲁迅的心头。他从报上知道,这个写信的人于几个月之前,已经在南昌英勇就义,现在却接到了他的亲笔信,事情是千真万确的,这封信就在眼前。
鲁迅团起潮湿的纸,揉烂了,把它放进炉子里。他擦干两手,将另外三张空白毛纸收起,小心地翻阅着墨笔写成的文稿:
《清贫》和《可爱的中国》——方志敏在狱中写的带有自传性的遗著。
方志敏是红军第十军的领导人,党的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在长征路上,他率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打得国民党军队望风而逃。由于叛徒告密方志敏不幸落到敌人手里。方志敏在狱中受尽折磨,又患了重病,可是一天也没有忘记党和人民的事业。他利用敌人要他写“自白书”的笔墨,写了充满着爱国主义的文章,又秘密地用米汤给党中央写信,总结这次先遣队胜利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
方志敏具有革命的眼力,他想得一点不错,鲁迅没有辜负他的嘱托。
鲁迅把密信和文稿珍藏着。他清楚地知道,这是共产党人用无数鲜血换来的最后报告,其中有着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在白色恐怖弥漫的年代里,无论环境怎样险恶,他总是把它放在手边,藏在心头,一时一刻都没忘记。直到1936年4月,鲁迅逝世之前半年,才找到了一个迅速而稳妥的渠道,把这些重要的文章,转给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鲁迅不是中国共产党员,可是在所有共产党员的心目中,他永远是一个忠实的、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
名师点评:
鲁迅不是中国共产党员,可是在所有共产党的心目中,他永远是一个忠实的、能以生命想托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