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关注成长:漫谈青少年教育
14526600000017

第17章 解读青少年各阶段的心理及行为特征(2)

情绪不稳定是指青少年依据感觉,采用即时行为,借此解除内心痛苦的一种表现。如果感觉是快乐的,情绪就会平稳;如果感觉不愉快,就会立刻有激动、亢奋、悲伤、愤怒、发狂等不良的情绪出现,此时很少设身处地考虑问题的缘由,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

人们习惯把这种现象叫做“青少年的叛逆期行为”。其实当学生情绪不稳定时,心里是最痛苦的。他们采用与老师顶嘴、与家长吵闹、与同学打架、喝酒抽烟等行为,帮助自己解除心里的痛苦。有一小部分学生采用自残、自伤、破坏公共财物、破坏家具的方式进行泄愤,以达到宣泄内心的不满或痛苦,更有甚者采用自杀的方式解决问题。发作时他们常常无法控制情绪,如同雄狮猛兽,势不可挡。平静后却如羔羊,温顺可爱。

6.由于缺乏自信,在迷恋上网的过程中,获得虚幻的成功

在研究我们发现,大约有95%的青少年能够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和“受挫后的痛苦”。但是,面对现实生活的种种困难,自己的理想、愿望又无法得到实现,渐渐地使部分青少年发现只有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可以寻找实现自我的空间。因此,很快地迷上了网络游戏。在青少年中,常常以游戏的不断升级获得大家的羡慕,他们会把不断升级作为“强项”,压倒其他学生的“强项”,从而获得无比强大的自信心。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对网络游戏表现出特别的迷恋。

7.由于社交能力提高,常常表现出盲目的从众行为

这个阶段学生的认识能力有所提高,特别是对自我认识有了提高,从而带动了社会交往的需求。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只要有一个人或几个人先行,他(她)也会紧跟其上,这种表现渐渐地形成了一种盲目的从众行为。不论是从众心理还是从众行为,从个人的发展角度上讲都是一种进步,是将“独立的我”推向“社会的我”的过程,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过程。

(二)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青年的起步。不论从外部评价还是自身感受上讲,几乎每个青少年都能发现自己各种能力的明显提高。再者,由于文化知识的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从而使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随之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个阶段,学生个性特征的雏形已经基本形成,在日常行为活动中体现出更强烈的自我意识。面对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各种变化,采用科学的态度和应对办法,才会有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1.勇敢地面对各种困惑

这个时期的一部分学生常常表现出鲁莽、轻率、过激,使自己处于无所顾忌的状态中,由此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从而导致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产生麻痹心理,放松了对自己的管理。

还有一部分学生则表现出胆小怕事、唯唯诺诺、自我封闭、事事退缩的状态。

这个时期对困惑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了人生酸、甜、苦、辣、咸的各种滋味,从另一个侧面讲,它又是每个青少年在成长中积累起来的人生财富。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这个时期的生活体验将成为人生最难忘的记忆。在很多年之后,这些记忆都以一种鲜活的方式保存在记忆的深处。

2.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当代独生子女的最大特点是自我意识特别强,在生活上常以“我”为中心,必然出现外部环境与内心需求的激烈冲突。

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会用消极的处事态度处理眼前的事物,面对困难退缩或怨天尤人,易出现幻想,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满足。当受到挫折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采取贬低对方抬高自己的方法获得心理安慰。

自信心过强的学生易产生盲目的自信,面对自己的错误,会强词夺理,或将责任推给别人……

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积极处事,获得快乐的人生体验。

3.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学习成绩的优劣和进步的快慢是每个青少年获得自信心的主要因素。大约有70%的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而且学习的内容仅限于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自主学习能力差,缺少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准确的判断能力,使学习成为一件痛苦的事情。

一般来讲,书本知识是一个载体,发展各种能力、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才是学习的本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准确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才能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四、解读初三第二学期的学生

这个时期是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关键时期,虽然时间短,但却为成功迈向更高一级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少年面对升学考试,都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这也是青少年在人生旅途中最关键的精神体验期。因此,培养青少年坚定不移的奋斗精神,是形成优秀品质的主要途径。

(一)主要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了明显的忧患意识,不仅对自己的现状表现出焦虑,而且对不可知的未来也产生了恐惧感。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缺乏面对压力的勇气

这个阶段是青少年最难渡过的时期,首先,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使烦躁心理加剧。其次,由于综合信息能力欠佳,没有对所学知识综合概括,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不够。加之家长、老师对学习成绩的极度关注,使学生有点不堪重负,不能适应紧张状态,表现出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注意力经常被分散,精力不足。另外,由于不会的难题、大量的习题、各学科的学习任务等都会使学生产生急躁心理,大约有60%的学生有放弃学习任务的心愿。

因此,这个时期的困难在于是否能挑战自己,是否有不服输的心理,是否有永不放弃的精神。只有具备了永不放弃的精神,才能引领这个时期的青少年顺利走出困境。

2.自我认识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到了这个阶段,大约有85%的学生对自己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从多种角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与此同时,也学会了认识这个世界中的“小小的我”,在不断地调解“内心的我”和“外在的我”的矛盾中,发现了自我价值。在“内心的我”与“外在的我”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开始主动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学会不断地接受自己、发现自己、调整自己,使自己更适应集体生活,能更好地配合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发展自己,这是人生的第一大进步。

(二)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两个方面已经具有青年人的雏形,基本上能从多角度考虑问题,一个由“个体的人”向“社会的人”过渡的过程基本完成。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学会不断地反思自己,具有了一定的认识自我的能力。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一个人能主动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对自己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认识,大约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因此,学会自我教育是这个时期的首要任务。

反思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初中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会在反思中纠正自己的错误。

反思的过程就是在敲响内心世界的大门,能认识到自己的错与对,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表明你内心世界的大门已被悄悄打开。

学会体验生活,使自己在丰富的青春期体验中成长,并在不断丰富的知识与情感的积累中巩固自己。

青少年就是在与自己的斗争中悄悄地成熟起来的。

就一个人的发展而言,精神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精神是需要得到细心的培养、巩固,才能逐渐形成。因此,在这个时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为自己一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个时期的第二项任务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经过三年的初中学习,不仅知识量剧增,而且学习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将每门学科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各类考试问题,以良好的学业成绩递交人生第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二节)解读青少年的发展

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不仅有家长和学校的原因,也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因此,了解青少年在不同阶段的需要,掌握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及时帮助他们,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中学生。

一、解读青少年的需要

青少年的成长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即可以是人生美梦的开始,也可以成为噩梦的开始,帮助青少年拥有美好的成长体验是家长、学校的重要使命。青少年在成长的阶段,“需要”成为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孩子需要来自家庭的温暖

对青少年来说,家是一个人的生存之本,相爱的父母、和谐的家庭气氛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在一项调查中我们发现,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的青少年,家庭氛围和谐的占90%以上。而平均成绩在40分以下的青少年,父母经常吵架,学生与父母关系紧张的占80%以上。因此,拥有温馨的家庭成长环境,是青少年获得健康、快乐成长的保证。

人由婴儿成长为儿童,由儿童成长为青少年,再由青少年成长为青年,这个过程需要成人长达数十年的关心和爱护。一个温暖的家庭,就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在温暖的家里,孩子健康成长,最终成为社会的栋梁。

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爱”的需求是第一位的。

美国教育家曾对没有达到普通智力水平的儿童的生活环境及心理环境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儿童与家庭成员之间有矛盾,家庭气氛紧张,心理压力大,常常表现出情绪消沉、脾气大。由此看来,不论是国内国外,“爱”是一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要素。

目前,有许多家庭,或父母不和,或与长辈不和,都给青少年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没有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就不会有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不会使青少年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孩子需要尊重

人都有需要他人聆听自己心声的愿望。青少年也需要成人聆听他们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得到成人肯定的评价,需要成人能注意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他们的感受,赞许他们的成绩。

人从婴儿开始,就有了这种需要。婴儿会因为看到成人的笑脸而高兴,也会因为看到成人生气、愤怒的脸而被吓哭。他们也会用自己喜怒的表情,获得成人对他们的重视。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需要变得更加强烈,并且更加隐蔽。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父母无心管理孩子的家庭,孩子出现的问题就会相应多些;父母管理方式粗暴的家庭,孩子的问题也会比较多。对于孩子,教育的方式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尊重孩子,就是理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正常性,采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所面临问题,而不是以简单的打骂解决问题。聆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的教育效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三)孩子需要耐心的引领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文化知识仅仅是人生的一部分需求,而拥有自信心、爱心、责任心,才是走向快乐人生的根本。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这个时候,引导青少年知道“一个人不可能把每件事情做好,只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的道理,是非常重要的。

不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自我教育,都应该让人明白:人,才是最大的财富,有人才会有一切,存在就有意义。引领青少年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有效地服务社会,也才会彰显自身存在的价值。

二、解读青少年的性心理

一个人进入青少年阶段的第一个标志是性成熟。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性成熟标志着一个人已经完成了从儿童向青少年的过渡,正在逐步走向青年人的行列。由于青少年成长阶段时间短,很容易被家长忽视,常常错误地认为青少年还是一个儿童,忽视了性对每个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的干扰。初中阶段学生身心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因此,解读这个时期青少年的性心理是非常必要的。

在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短短的初中三年里,青少年对性的认识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性认识的萌芽期。时间大约从小学六年级到初一第一学期结束。在这个阶段里,女生的生理发育开始渐渐地显现出来,大约有30%的女生来了例假,这个时期女生因为性困惑所受到的干扰大于男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性的认识仅处于朦胧状态,认为性就是男女之间拉拉手、递张小纸条、上学或放学时一起走走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