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控制自己行为和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能宽容、体谅他人。有正确的与他人交往的态度和有效的沟通技巧,不苛求人。
能协调认知、情感、意志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协调好行为、手段与目标之间的关系,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
最后,乐于将自己投入到学习之中,能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能从各项活动中体会个人的价值,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心理健康的人不仅有协调个体的能力,而且有协调个体与外部相互适应的能力。能在建立起和谐人际关系的同时,认真地完成个人的学习任务,有追求更高层次目标的愿望。
(第二节)学会学习
一、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特点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初中三年的学习期间,不仅可以掌握许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进入初中后,学习活动完全不同于小学阶段的学习,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具有基本的思维能力。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分析过程,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学习的要领,对一般的学习问题能独立解决。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不再惧怕学习。
(2)具有积极的学习心理。学习心理由最初的不适应发展到主动投入,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自信心有明显的增强,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积极投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中。这个阶段的学习,不仅有智力的投入,也有感情、情绪的投入。这个时期表现为情商与智商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
(3)愿意接受新的挑战。能够接受连续的新课程学习,独立思考难题,在这个基础上,能够借用学科知识进一步提升思维能力,培养概括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需要注意培养灵活的应变能力。由于知识面不断拓展,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所以需要在拓展思维方式的过程中,增强应变能力,将知识学“活”,用“活”。
二、掌握学习要领
青少年正处在学习的最佳时机,如何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是青少年必须面对的问题。
所以,掌握学习要领,是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端正学习态度,勤奋刻苦学习
青少年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态度决定一切,态度是取得成功的保证。
为了学到知识,必须在“勤”上有所体现。青少年的勤奋表现在完成学习任务、严格按照学习计划进行学习等。
学习的态度端正了,自然就会勤奋,人勤奋了,自然就会有收获。
(2)透彻理解,掌握学习的本质
理解分为表层性的了解和透彻性的理解两种。有很多同学错误地把“表层了解”误认为就是“透彻理解”,常出现学习时对概念的模糊认识、对习题的糊涂处理等问题。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能将知识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表层了解上,而应该深刻地理解知识的本质,探求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不断地将新学到的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并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对整个知识的系统化,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有效的、坚固的、能应变的知识结构,并能经常主动地更新和深化已有的知识,以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结果。
另外,应该在头脑中留下一个“动态”的知识体系,即不仅能主动地巩固已有的知识,而且还能迅速地理解和吸收新知识,并能正确判断新事物,解决新问题。
(3)巩固基础,重视复习
任何一个新知识和新技能都是以旧知识、旧技能为基础的。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必须在已巩固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没有良好的基础,新的东西就无法在大脑中找到连接点,新旧知识不能在大脑中建立起联系,也就不能达到知识的积累。因此,要学好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就必须巩固已有知识,重视复习的过程,即重视对新旧知识的整理。只有拥有扎实的基础,才能学得既活又专,既深又广。
(4)学以致用,巩固深化
学而不用等于没学。通过学习,使我们获取知识;通过应用,使我们掌握知识,并发展新技能。学生在老师的引导、讲解下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对所学内容获得比较完整的认识,再通过大量地做练习等方式,巩固、检验知识掌握的准确程度和灵活运用程度。做练习的过程,就是应用的过程。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和深化了所学到的知识,而且又将知识转化成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
(5)及时纠正,及时积累
正确的结论是从大量的错误和失败中总结出来的。没有大量的错误和失败做基础,也就没有反思的机会,自然也就没有最终正确的结论。任何一个科学结论都要经历无数次成功与失败。在成功中积累经验,在失败中积累教训。面对失败,科学的态度是找出失败的原因,并在下一次的尝试中,避免此类“原因”出现,从而将失败变为成功。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的旅程。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同学在学习时,忽略了及时纠正错题以及积累经验、教训这个重要的学习环节,对做过的习题很少进行分析、总结,这是一个不好的学习习惯。它不仅使我们学到的东西概念模糊,而且也是一种严重的学习浪费现象。
在学习活动中,要特别注意从做错的题目中吸取教训,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错误,牢记出错的原因,避免下一次犯同类错误。
(6)注重质量,注重能力
有些同学只注重学习的表面行为,如背诵课文、抄写词语、写作业、听课等,认为这就是学习。其实不然,背课文、写作业、听课只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小部分,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阅读参考书、查找资料、整理笔记、检测评定等才是主要部分。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学习任务,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每一项学习内容,不断地总结和积累学习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才会提高学习质量。
另外,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还应该注意各种能力的培养。人的很多行为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在学校的各种学习活动中得到培养和开发,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实践和发展,最后汇合成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成为社会实践的动力和资源。
三、拥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当青少年完成了从儿童心理向青少年心理过渡后,学习心理也会随之发生巨变,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会存在许多的困难,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已经拥有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心理发展的需要。
第二,对文化的理解有很大的局限性,对知识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有明显困难。
第三,自学能力不够完备。学生的教辅读物很多,但却读不懂、读不透,从而减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但没有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文化课的过程是一个克服惰性、勇于探索、不断积累成功经验、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理论上讲,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学生的初衷都是想学好文化课,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但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到位,不能主动积累成功的体验,没有进一步发扬勇于探索的精神,而是只注意别人的成功,在放大了他人成绩的同时也放大自己的失败,从而挫伤了自己学习的积极性,渐渐地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失败者。
青少年都希望拥有一个好成绩,都希望自己是一名好学生。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是会学习的学生。在多年的教学观察中我们发现,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学习上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1)目的明确,学习勤奋刻苦
这些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富有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不甘落后,有较强的荣誉感和自尊心。他们能经常反省自己,经常不断地鞭策自己赶上或超过比自己好的同学。他们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在这些要求的监督下促使他们自觉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抵御各种诱惑或干扰,不断地总结学习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能很快地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方法。
(2)有“先预习后听课”的好习惯
喜欢带着疑惑、问题进入课堂。善于将自学和老师所讲两者进行比较性的学习,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做到课前掌握部分知识,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进一步使自己掌握全部知识。这样减轻了听课压力,掌握每一堂课学习的主动权。
(3)有科学的听课方式
正确的听课方式是由听课、默记、应用、小结、复习等几个环节组成。不仅如此,在课堂上能做到既听老师讲解思路,又听老师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善于将自己的思路、老师的思路相比较,去掉错误,保留正确;去掉繁琐,保留简洁等。善于将模仿性学习、思辨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归纳性学习等融入到一个学习活动中。
(4)多器官结合在一起学习
能做到将记笔记和巧妙地使用课本相结合,具有良好的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脑到的“五到”学习习惯。正确处理“听、说、读、写、练”之间的相互关系。坚持以听为主,在听明白、看清楚的基础上,记下重点和有条理的东西,通过说一说、练一练、做一做、议一议等学习活动,巩固所学的知识。对老师讲课的角度、立意,以及一些相关知识的补充能特别注意,养成做笔记、整理笔记的好习惯。
(5)会读书,会钻研
善于把泛读与精读、跳读与细读、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学习习惯。在读书时,能通过做读书笔记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解,然后不断地提炼关键点。换句话说,会将书由“薄”读到“厚”,再由“厚”读到“薄”。
(6)有克服遗忘的方法,能及时复习
遗忘是学习的天敌。根据“刚学的东西很容易就忘掉,但是记住的东西就不会再忘掉”这个规律,科学地分配复习时间,把“温故而知新”和“知新而温故”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时复习与经常复习结合起来,养成先复习后作业、先思考后实践的学习习惯。
(7)及时积累,及时总结
经常主动地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估,把总结性学习和教训性学习与积极进取有机地结合起来,经常矫正认识上的偏差或不良的学习习惯。
(8)会科学地用脑
注意大脑的休息,做到动静交替、劳逸结合,把学习、休息、锻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信自己吧,你会天天进步。
四、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开家长会时,总有家长问:为什么我的孩子学不好?其实原因只有一个:是你的孩子上课没有用心听老师讲课。
问题就这么简单!因为老师上课前不仅必须认真备课,而且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疑惑、不易理解的地方,都是老师备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老师讲课不仅讲清楚书上的内容,而且还通过学生的眼神、表情、听课的状态,随时做出适当的调整,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便于学生接受。因此,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自然就不会有较好的学习成绩。
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有助于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刚上初中时,98%的学生都渴望自己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在不知不觉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到心理、行为、情绪、认识等干扰,有部分学生渐渐地出现一些阻碍自己发展的思想认识,导致这些同学不仅没有好的学习成绩,而且还使自己做人的道德品质下滑。通常情况下,不能顺利地进行课堂学习的学生,往往也是长大之后说后悔的人。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中学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中:
[1]常常能有条理地回答老师的问题。
[2]制订学习计划,即使是寒、暑假期间,或考试阶段也按计划主动学习,补充新知识。
[3]阅读相关的辅导书籍时,能划出重点或做符号标记。
[4]背课文时,常常先朗读几遍之后才开始试背,然后再打开书朗读几遍,再试背,也就是朗读和试背交替进行。
[5]作业中出现的难题总是尽力想办法解答,不到万不得已不问老师和同学。
[6]常常把一些比较好的文章(包括课文)反复朗读。
[7]学习时,常常把学习内容分解为若干个要点,进行强化记忆。
[8]对于比较难学或比较重要的章节,总是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9]复习时,能尽力想象老师所讲解的某些内容,能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变成形象在头脑中显现出来。
[10]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以理解为重,不宜死记硬背,但是对一些关键的字词句、重点、公式等仍然能主动地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
[11]写文章或回答问题时,常常能主动地列出大纲、要点,在头脑中组织所想到的内容后,再动笔写出或说出自己的思想。
[12]阅读一篇文章时,能主动研究或抓住各段的段落大意和全篇中心思想。
[13]当天的课程当天复习,并认真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
[14]由于平时认真复习,考试前不感到紧张,有时反而有时间玩一会儿,让大脑有休息的时间。
[15]喜欢独立学习,独立思考,遇到问题喜欢与同学一起讨论。
[16]听老师讲解新的知识点时,常常还能联想起与此相关的其他一些知识或事例。
[17]在学习物理和化学时,不仅重视书上所说的各种实验,而且还能尽力想象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18]上课时,有时老师要讲的内容还未讲完,就知道老师要说什么或可能得出的结论。
[19]学习时能主动并经常把新学到的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在一起。
[20]总是努力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1]能够把学习材料缩写成提纲,并能根据提纲进行发挥并写出详细的内容。
[22]上课时能专心听讲,能紧跟老师的讲解思路,积极地思考老师的讲解内容。
[23]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时,不单用脑思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有自己动手试做的兴趣。
[24]对一些公式、定理、定义、结论等不仅理解,会背,而且喜欢弄清楚他们是怎么得出的。
[25]在回答问题时,喜欢用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话回答,很少死记硬背书上的语句。
[26]学习的书桌总是摆放得整整齐齐,各种学习用品总是放在固定的位置。
[27]喜欢把学到的东西用于解决或解释所遇到的问题。
[28]听课或听报告时,能把老师所讲的内容简明扼要、系统地记录下来。
[29]考试时,总是先把考题看一遍,然后有选择、有先后地答好试题。
[30]在准备考试时,常常是先自己考自己,检查自己是否做好了充分的考前准备工作。
[31]对发下来的考卷或作业,如果有错,不仅弄清楚为什么错,并能及时纠正。
[32]复习时,喜欢把详细的学习内容变成简明扼要的提纲,以便记忆。
[33]重视学习经验的积累。
[34]喜欢学习,喜欢思考。
[35]能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扩大眼界。